在鄉村,有一種叫「兔耳草」的植物,葉子形似兔耳朵,小時候,常挖了洗淨熬水喝,治療感冒咳嗽,您可認識這種植物?但如果我說出它的另外一個名字,相信大家都認識了,那就是清明草,這個清明草也叫鼠麴草、鼠麴草、清明菜、寒食菜、 綿菜、米菜、地菜、香芹娘。這個草有白色綿毛,葉如菊葉而小,開絮狀小黃花,一年生草木,清明時節,萌生綿綿白毛細葉。
清明草莖直立或基部發出的枝下部斜升,高10-40釐米或更高,基部徑約3毫米,上部不分枝,有溝紋,被白色厚棉毛,節間長8-20毫米,上部節間罕有達5釐米,葉無柄,匙狀倒披針形或倒卵狀匙形,生於低海拔幹地或溼潤草地上,尤以稻田最常見,藥用價值,莖葉入藥,為鎮咳、祛痰、治氣喘和支氣管炎以及非傳染性潰瘍、創傷之尋常用藥,內服還有降血壓、降尿酸療效。
每逢春天,在野地裡爭先冒出一株株毛絨絨的小草來,大家都忙著將它們拔起來,裝滿籃子帶回家。用清水漂洗乾淨後用晾乾,然後搗碎,加入到已經蒸好的梗米飯中,在石臼中混合在一起用石錘,充分的搗爛。
於是梗米飯變成了綠色的餈粑。再用手捏成一個個小團,放在印模中壓製成型,就成了我們這的「清明粿」了。吃的時候用油一煎也很好吃,這個清明粿在有些地方也叫做餈粑,用這種清明草做成的餈粑有股特有的隱隱的清香氣,吃完之後口齒留香,深受各地人民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