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不會說謊。這個小城的每一處遺址,都體現出了菲律賓、中國和歐洲文化的融合,給人以一種歲月靜美的感覺。
本文刊登在第662期《中國新聞周刊》。
--
佬沃:在歷史的荒煙蔓草間
文/龍婧
你知道的,人總有貪便宜的時候。因為貪圖便宜,我一個人買了張機票,跑到了菲律賓的馬尼拉。
三天後,我就後悔了。作為首都,馬尼拉實在是個很無聊的城市,除了有便宜的黛安芬內衣和Lee牛仔褲可買外,旅遊景點簡直少得可憐。就連在旅行攻略中備受推薦的馬尼拉灣海灘,也是垃圾遍地、海水發黑。
百無聊賴中,我決定去周邊看看。在國人印象中,菲律賓的著名景點無非是長灘海灘和薄荷島的眼鏡猴,但對於我這種獨身女青年,一個人在海邊實在太傻了。想到夕陽西下,我一個人孤獨地坐在海灘上的酒吧裡,看著情侶對對、鴛鴦戲水,自己渾身透露出「此人空虛寂寞冷,求交往」的氣息,就實在不敢深想。
「去個沒啥中國人去的地方吧!」我對自己說。Google來Google去,我選中了佬沃。這裡有遼闊的海岸線,有古鎮維甘,還是菲律賓流亡總統馬科斯的故鄉。
如果你不知道馬科斯,沒關係,他還有個著名的老婆,叫伊梅爾達。對,就是那個有數千雙鞋的伊梅爾達。
報社領導知道我要去這個地方後,熱情地給我發來消息:「親,你要有空,採訪一下馬科斯家族的人嘛,寫篇特稿多好!」看完,我默默將她拉進了黑名單,然後就去了機場。
佬沃是北伊羅戈省首府,也是菲律賓最北端的城市,距臺灣只有45分鐘的航程,臨中國南海。佬沃在中國大陸的標準譯法是「拉瓦格」,但當地華裔習慣稱其為「佬沃」(英文名Laoag的閩南語音譯)。而中國文化也的確對這裡影響深遠,中國的繁體字隨處可見。
我豪氣地包了一輛車,開始了一個人的旅行。
說到佬沃,不得不說到菲律賓前總統費迪蘭德·馬科斯。佬沃是馬科斯的故鄉,這個以威權主義和腐敗聞名於世的下臺總統,儘管最後被驅逐,客死他鄉,卻出乎意料地在當地人心中有著很高的地位。他的家族至今活躍於當地政壇,現在北伊羅戈省的省長,依然是馬科斯的長女艾米,而馬科斯的兒子也曾長時間擔任這一職務。
馬科斯的祖輩很早就以北伊羅戈省為「根據地」,涉足政壇。費迪南德·馬科斯於1965年11月就任菲律賓第六任總統,直到1986年的「二月革命」,才為其20年的獨裁統治畫上句號。馬科斯家族「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繁盛也湮沒在歷史的荒煙蔓草間。
被推翻的馬科斯流亡美國,遭到了全世界的冷落,財產也被美國政府凍結。馬科斯抑鬱而終,1989年病死在檀香山。多年後,幾經波折,菲律賓政府才準其遺體回國,但不許其葬於菲律賓英雄墓園。
1990後,伊梅爾達結束流亡,回到菲律賓,擔任了眾議員。她和馬科斯家族的人一道,為馬科斯修建了紀念館和墓地。
馬科斯紀念館原本是他的故居,位於離佬沃不遠的巴塔克。巴塔克並不是馬科斯的出生地,但他從小在這裡長大,所以當地人便將這裡視為他的故鄉。
兩層小樓的紀念館其實乏陳可善,裡面陳列的主要是馬科斯的遺物和生平圖文介紹。其中有一面牆,專門用於展示馬科斯和中國的交往。1974年9月伊梅爾達訪華時毛澤東對她行吻手禮的那張巨幅照片,足足佔了半個展板。
故居前面,是馬科斯暫時寄居的墓地。墓地採用土坯建造,像一座密封式堡壘,內部設計很簡單。馬科斯的遺體被放置在水晶棺內,停放於此。很多人懷疑棺內的遺體為蠟像,真正的遺體已經入土為安,但其家人對此表示否認。
可供遊人參觀的,還有馬科斯的度假行宮。行宮是一座歐陸式的兩層建築,坐落在抱威湖畔,距佬沃市區20多公裡。行宮旁,是馬科斯昔日的私家高爾夫球場,如今易名為抱威湖高爾夫。
行宮裡展示了兩人逃亡時所攜帶的300隻箱子。我查看了多隻箱子的牌子,發現全是如今白領標配的新秀麗或者其線下品牌,不得不感嘆,原來總統多年前就有一顆小資的心。行宮中還展出了很多諷刺伊梅爾達的畫。比如有一幅畫,伊梅爾達抱著一隻blingbling風格的高跟鞋,一副趾高氣揚的樣子。
2005年,菲律賓政府向公眾宣布,初步估計伊梅爾達個人所收藏的珠寶價值至少有1000萬美元之巨。三個鑽石製成的頭冠飾品,上面均鑲有大顆珍珠,相信任何一位頭戴這樣一件飾品的人都會感到頭重腳輕。眾所周知,高跟鞋更是這位夫人的最愛。據說在美國時,因為財產被美國政府凍結,她曾經拿出4雙鑲鑽的高跟鞋去拍賣,結果賣出了300多萬美金的天價。
但對此,陪同我的當地司機頗不以為然。他為伊梅爾達辯解:「都說我們夫人貪婪,但這些鞋都是別人送的。而且,由於她愛鞋,我們有機會接了很多訂單。」
司機所言非虛,據說在馬科斯當政期間,國外企業為了討好伊梅爾達,紛紛把訂單給了菲律賓。一時間,菲律賓鞋業興旺。馬科斯被推翻後,菲律賓鞋業頓時一落千丈。
司機還告訴我,他周圍的人都很懷念舊日時光。所以當伊梅爾達在80歲高齡宣布參選國會議員時,家鄉的人民紛紛表示出了極大的熱情。他們說,想要馬科斯家族的人回來。
參觀完馬科斯這個名人的故居,就可以去「假裝在歐洲」的維甘消磨時光。維甘是佬沃的一個小鎮,被列入了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建於16世紀西班牙殖民時期,號稱是亞洲保存得最完好的西班牙殖民城市。
但實際上,當西班牙人1572年踏上這片土地時,維甘作為重要的國際港口已經存在了幾百年了。西班牙的帆船貿易將維甘與歐洲連接了起來,使其成為馬尼拉以北菲律賓最為繁榮的城市和政治文化中心長達300餘年。
建築不會說謊。這個小城的每一處遺址,都體現出了菲律賓、中國和歐洲文化的融合,這在東亞與東南亞都可說是獨一無二的。也許因為這種獨特文化的沉澱,維甘給人以一種歲月靜美的感覺。
青石板的街道兩旁,散布著歐式老建築,每一道牆邊,都開滿了大蓬大蓬的三角梅。整個大街上空蕩蕩的,不多的遊客都躲進咖啡館四仰八叉地發呆。紀念品店雖然不少,但店主也是懶洋洋的,一副挑撿隨人、絕不主動兜攬的淡定模樣。
維甘能在二戰的炮火中倖存下來,堪稱奇蹟。原因眾說紛紜,我在馬科斯故居遇見的一位馬科斯後人告訴我,本來日軍決定大規模空襲南伊羅戈省,有位日軍將領緊急下令,說哪裡都可以炸,唯獨維甘不能碰,因為他的菲律賓愛人正在此地避難。美人挽救了一座城,這則舊聞的真實性不知凡幾,但脆弱的老城能在南伊羅戈省的炮火紛飛中安然無恙,的確引人遐思。
最讓人高興的是,這裡的紀念品都有極強的當地特色。一家店裡出售蟾蜍零錢包,嗯,是真的癩蛤蟆……蛤蟆皮被晾乾鞣製,不光四肢,連腳趾甲都有。我買了好幾個,覺得實在太有特色,很開心地將其中一個快遞給我的領導討好她。
據說,快遞到的時候是個清晨。睡眼惺忪的她從快遞手中接過包裹,拆開盒子時,慘叫一聲,將東西扔在了地上。★
----
【周刊君招募會員:有趣有聊愛抽獎!】
為啥招募?
為了今後能和小夥伴們更愉快地玩耍~
咱們的會員叫「周粉」,周粉的大本營叫「周粉邦」!
周粉有啥特權?
艾瑪,特權可多了!專享每周《周刊精選》& 優先參與各種抽獎、送書活動,還有高大上的科技酷玩優先試用在等你。
咋能成為周粉?
點擊底端菜單欄「周粉邦」or 回復 會員→點擊彈出界面→填寫微信號、生日神馬的→提交→OK,周粉一枚!
現在註冊就能參與抽獎,我要是你,就果斷回復 會員,試試手氣再說!
----
認識周刊君的小夥伴
上輩子500次回頭,才換來今天一次關注。周刊君想介紹幾個小夥伴給你認識,他們的共同特點就一個字:靠譜!
各位,閃亮登場~
大人的玩具(ID:adult_toy)
搜羅全球最新科技玩意兒,提供有趣有用的科技產品指南,講述「sell dreams,not products」的故事。
肚子問題(ID:loving-dudu)
權威可靠的食品安全報導、豐富實用的飲食百科,深夜美食誘惑、定期鐵桿福利,吃的那些事兒,絕不簡單!
AutoMan(ID:AutoMan)
很Man,超酷,小壞,我是汽車人—AutoMan,小名Man哥,為你提供有情趣有情義的能源、汽車新聞,帶你愛上汽車,喜歡我就關注我吧!
不器(ID:shenghuoxiangyang)
君子不器,唯「物」但不盲從,智趣而又不凡,時尚與經典,穿梭自如。
反觀(ID:dongdianlishi)
掌門人「小史」恭候,以史窺今 & 定期送書。信小史,漲姿勢!
都挺有個性的吧?與你生活息息相關的,全在這了,果斷粉之。
關注方法:點擊通訊錄→搜索id或直接查找公眾號。搞定!
順便點擊 閱讀原文,進周刊微社區,小夥伴們在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