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佬沃: 內斂平和 臨海古城
海島遊,豈止戲水逐浪?在呂宋島最北端的佬沃,這座雜糅著熱帶南洋氣息和西班牙風情的城市裡,刻入遊人記憶的不僅僅是壯美而遼闊的海景。清新翠綠的原野,斑駁古舊的馬路,滄桑而神聖的教堂,疾走的三輪摩託車,花哨的吉普車,穿梭在古城裡的馬車,這些猶如歷史畫卷中最鮮明的部分,將關於過往與當今的故事娓娓道來。燦爛陽光下,還有那些皮膚黝黑的當地人,他們長居於此,信奉天主教,過著簡單的日子。走進方知,這座依海而生的殖民古城實則內斂,從容而不失和諧。
我們不能斷言那段殖民歷史的功與過,但至少,數百年後的今天,它留給了遊人們豐富的旅遊資源。在這個充滿殖民文化的城市裡,一個過客享受的是幾分遠離喧囂和塵世的清靜,行走之間,偶能收穫難得的輕鬆與歡愉。
同一片海,不同況味
佬沃市,作為北部的另一個「首都」,也是菲律賓伊洛克斯地區國際貿易與商務的主要匯集地。縱使這裡是商業、文化、經濟的另一個中心,但它卻擁有截然不同的從容,長居於此的居民靠海生活,過的是簡單而質樸的日子。
於遊人而言,海島風情或許都大同小異、千篇一律。但在這裡,實則不然。每片區域,每個瞬間的海景都擁有各自的況味。最美好的相見總是不經意間,落日就要從海岸線滑落下去,我們從佬沃海景假日酒店門口追出來,只為見晚霞的千般妖嬈。酒店外的沙灘,就在傍晚時分最是動人,當地的小孩在岸邊戲耍,用腳丫踩踏著拍打上岸的浪花,此刻,所能聽見的除了海浪聲,便是他們開懷的笑聲。海岸線上空,漸變的顏色甚是可愛,從淡藍,到橙黃,再到緋紅,漸而變暗,落日被雲層遮住,最後紅光變成海岸線上的一條直線,像似開啟一條通往天堂的門縫。
當然,這個海灘的樂趣不僅於此。晚上這裡頗為熱鬧,結束了一日的行程,結束晚餐後,來海邊與同行的夥伴們談天說地,小酌一杯,海風拂面,感受的是難得的平靜與歡愉。
和酒店外的海灘截然不同,在風車海灘,更多的是遼闊而壯觀的景象。除了海浪聲,還有風車扇葉旋轉的聲音,節奏感十足。實際上,發電的風車,就是前總統馬可斯當年為故鄉做的貢獻之一。除了風車,還包括寬闊道路、跨海大橋的建設,對於當地居民而言,正是因為有了這份保障,才有了而今平靜、簡單度日的資本。
白沙灘則更為有趣。除了細白的沙質外,還有擁有不同顏色層次的海水。可以下海乘坐香蕉船,也可以選擇吊著繩索從空中飛過,俯視海洋。最悠閒的方式,莫過於海邊漫步,或是騎著四輪摩託車,沿著海岸線一直往前開,穿過當地人的居住地,遇見居住在海邊皮膚黝黑的當地居民在打籃球的、門前發呆的,岸旁是茂密的椰樹林,在路上穿梭,仿如追風逐浪,快意斐然。
和很多已經為國人熟知的海灘不同,無論是活潑百變的白沙灘,抑或寧靜遼闊的風車沙灘,著實清靜,沒有嘈雜的聲音,沒有隨處可見的垃圾,亦沒有成行成市的商業街,看海聽風,不必為俗世所擾。
在維幹古城中拾荒
在這裡找尋歷古老記憶並不困難,從建築上就能窺見那段曾經被西班牙殖民統治時期的歷史。維幹古城,將這段歷史保存得較為完整。它位於佬沃與馬尼拉之間的亞伯拉河的出海口,是一座十六世紀西班牙人留下的殖民小鎮,也是菲律賓最早被佔領的地方。1999年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關於這座古城的誕生,要從麥哲倫登陸菲律賓時說起。當麥哲倫發現這座小島擁有蜜蠟、黃金等豐富的資源後,他將西班牙國旗插在了這個地方,並修建起一座西班牙城堡。不過後來,西班牙駐菲律賓總督的孫子胡安·德·薩爾瑟多,來到呂宋島取得了當地領袖的信任,與之歃血為盟,後將呂宋島西北部劃歸為自己的領地。隨之而來的便是數百年的西班牙統治。隨後,一批批天主教修道士們將這裡變成一座天主教的聖城。直到1758年弗蘭多國王六世通過法令,把包括整個呂宋島北部的努瓦·謝高維亞大主教區都納入其管轄範圍之內,1778年正式命名為休達·費蘭地那·維幹。西班牙的殖民統治一直至1898年才結束。
而今在這個古城中,人們能很清晰的看到這段過往歷史的脈絡,典型的西班牙風格的建築群,老街道、古教堂,昔日的風貌猶存,也讓這段歷史變得格外生動鮮活。
在維幹古城,最有意思的是乘坐馬車,為了讓人們能體驗一把時空穿梭的癮,讓馬車載著你環繞古城一圈,確是件饒有興味的事。馬車車廂裡可以坐兩三個人,前面馭馬的車夫或男或女,或老或少,帶著頭花的馬兒也看似頗有興致的,很樂意帶著遊人在古城中遊逛。直到馬車將我們帶到走進古街,這裡留存的是有著數百年歷史的西班牙式建築,高兩至三層,白色的外牆,均帶有拱門和窗戶,上面鑲有別致的窗花。街上還有車輪式的古老木凳,街角還擺放著小盆景,懷舊之餘,不乏趣味。在這裡滿街是賣木雕、古董紀念品、家具等的商鋪。你可以在這裡淘到一些可愛的手工藝品、T恤,或是木雕。不過不必感到著急,這裡的遊人並不多,在斑駁而古老的老街上來回漫步,你會重逢闊別已久的寧靜,空氣裡瀰漫著懷舊古典的氣息,讓人幾近忘了時空。
見證滄桑的精神寄所
胡安在佔領殖民地維幹後,向佬沃北部延伸,佬沃漸而成為人口的中心。建城於1580年的佬沃,因為地處要位,也是當地與中國和日本進行貿易的中心。1580年奧古斯丁傳教士建立了佬沃教區,它最終成為北伊羅柯斯省的省會城市。
西班牙的殖民統治,也將宗教文化滲透到了這片土地上。而今佬沃的居民大部分是天主教徒。在歷經數百年的教堂裡,一對年輕父母正帶著剛出生不久的新生兒來接受洗禮,受洗儀式莊嚴神聖。這無疑是此趟行程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瞬間。無論是在佬沃,抑或維幹,保留舊時風貌、古韻猶存的天主教堂既是歷史遺蹟,更是虔誠教徒的精神寄所。
位於維幹的聖保羅大教堂,一如往日般氣勢恢宏,令人肅穆。它始建於1647年,走入其中,可以見識到裡面巴洛克風格的聖壇、聖母、耶穌及聖徒的雕像,還有講經臺,刻有聖經故事的玫瑰花窗。倘若仔細觀察,還能從一些裝飾的線條、花紋,黃銅製的聖餐檯扶手上,找到中國元素。據說早在西班牙殖民之前,中國人曾來到此處,海上絲綢之路之路經過此處,中國人與當地居民進行貿易往來,後來還有一些中國人在此定居、通婚,因而多多少少留下了一些和中國有關的記憶。這裡還有虔誠的信徒,有前來受洗禮的當地人,一種莊嚴而神聖之感隨之而生。
在佬沃市區,同樣是西班牙風格的抱威教堂最具歷史代表性,貌似金字塔般的三角建築,令其格外突出。它於1593年始建,以磚頭、沙和蔗糖混合作為建築主體。歷經二次世界大戰的風霜血雨,還曾先後兩次遭遇地震侵害,雖然有些破損,但大致上保存完好。
裸露在外的磚頭,是其經歷數百年風霜的見證。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因而到此遊覽的客人也隨之多了起來。來這裡的人常聽聞一個關於聖水的傳說,抱威教堂的一處牆壁隙縫終年不斷滲水,傳說這水相當靈驗,可治癒百病。不必糾結於真假,但由此可見這種教堂的神聖之處,它被封為當地居民的精神支柱,儘管歷經四百多年,其神聖使命並未因時間的推移而有絲毫改變。
位於佬沃市區的鐘塔樓,在當地同樣具有標誌性意義,外觀上它已陳舊不堪,鐘樓窗戶外的牆上已經滋生出野花野草,不過古老而滄桑的面貌並未減弱它的威嚴。
除了教堂,位於佬沃以北的古老燈塔,至今仍然是那些從北部進入呂宋島海岸船隻的指明燈。這個高約20米的建築,同樣是西班牙殖民時期留下來的,至今仍然是那些從北部進入呂宋島海岸船隻的指明燈。
◇旅遊攻略
住宿
@佬沃海景假日酒店
在佬沃堪稱殿堂級物業,它位於北部77公頃遼闊的土地上,與這棟建築相伴的是柔和的沙丘和長達9公裡的細沙灘。據說是當時馬可斯贈送給女人的嫁妝。
酒店由5棟建築物綜合組成,所用的是陰涼紅色磚頭,共有267間客房,幾乎每間房均提供私人露臺,窗外即使雅致的花園美景。客房內提供衛星電視、免費無線wifi、娛樂招待、吹風筒、迷你酒吧,以方便客人準備和享受自己喜愛的飲品、室內付費電影、電腦、非吸菸客房、冷氣空調系統等。酒店離拉瓦格國際機場及拉瓦格市均只需二三十分鐘車程。
在酒店,客人可以選用多種娛樂設施。酒店內的活動設施包括國際標準的遊泳池、健身房和融合大自然氣息的私家海灘,高爾夫球練習場、桌球室等,住客既可以在私家魚池裡釣魚,亦可以駕駛沙灘四驅車、騎馬奔馳、實彈射擊或參加野外沙灘越野車比賽等。
酒店離拉瓦格國際機場及拉瓦格市均只需二三十分鐘車程。
@仿古村式酒店(Sitio Remedios)
該酒店仿照昔日北伊洛克省西班牙殖民老房子而建,兩邊是一條荷花水道,庭園中間建有一座迷你教堂,旁邊有乘涼椅、噴水池及蘋果樹。房價約4000披索。
交通
前往市區,一般可搭乘塗滿花花綠綠圖案的花車,它是由以前的軍用車改裝而成,這是這裡所特有的長途汽車,車門在後,乘客在車廂中相對而坐。起價約5披索。
在城中三輪摩託車最為常見,它們由二戰時期留下的吉普車改裝而成。用於載人的車鬥經過了裝飾,加上了擋風玻璃和擋雨頂棚,車廂像金屬蛋殼一般,裡面可坐一兩人。起步價約15披索。
美食
佬沃的特色餐包括燉蔬菜,香濃多汁的鄉土菜等。烤乳豬、西尼根湯、阿多波、拉普拉普魚等是具有代表性的菜式,不妨一試。值得一提的是,不容錯過當地的水果大餐,包括鮮甜香芒、西瓜、香蕉、榴褳等。
購物
芒果乾、銀制首飾品、椰子油、木雕、塔加拉族服飾等,是當地比較有代表性的特產。另外,在當地購買雪茄也比較划算。位於佬沃城區的一些大型購物商店、超級市場也可以逛逛,這裡的國外品牌價格較低,值得一淘。
氣候
佬沃屬於熱帶型氣候乾旱,平均溫度達22℃至36℃。氣候乾旱,四季如夏,冬天恆溫25℃。每年10月至次年4月是這裡的乾季,氣候宜人,適合避寒。
注意
如有旅客要攜帶超過美金US$5000元入境菲律賓,請務必事先填妥申報單。離境時,旅客不得攜帶超過P10000披索或以上金額出境。如旅客未依指示事先填妥申報單將面臨以下刑責,處罰款二十萬(P200000)披索以下五萬(P50000)披索以上,或面臨十年以下兩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或依法院判決處罰。
無須自帶轉換插頭,當地的電壓標準是220伏特a/c,插座適合扁頭兩孔插頭。
文/南方日報記者 周人果
圖/孔劍鋒
(來源: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