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不論處在何種境遇,不再辜負自己的人生

2020-12-17 豆芽的往事

生活中不論是身體健康的人或是身體殘疾的人,有的人面對困境一蹶不振,而有的人能夠逆風飛翔,海倫·凱勒就是一位身殘志堅的堅強女性。她從小因為一場重病失去了視力和聽力,從一個天真的小孩變成了一個聽不清看不到的又聾又盲的人。

海倫·凱勒自從聽不見看不見後,脾氣變得古怪,喜歡捉弄別人,性格不穩定。父親在貝爾博士建議下,找到波士頓帕金斯學院院長阿納戈諾斯,給凱勒介紹一位家庭教師安妮·曼斯菲爾德·蘇立文。

凱勒在蘇立文老師的指導下學會寫第一個字母、用耳朵傾聽大自然的聲音,還懂得了什麼是愛。蘇立文老師教凱勒語文、數學、歷史、地理,凱勒在知識的薰陶下,性格變得安靜了,她感到自己仿佛看見了光明。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在蘇立文老師的悉心教導和陪伴下,凱勒開始用文字書寫故事,最後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哈佛大學。她的堅強和努力最終開花結果,讓她成為更好的自己。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海倫·凱勒的自傳,她在書中寫道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希望第一天把光明獻給家人、友人、有生命的物種;第二天希望把光明獻給人類的自然歷史和偉大;第三天希望能夠把時間花在「工作著的世界」,人類日常生活集中的地方,凱勒在知識的海洋中找到了生命的意義,她學會了用「心」去傾聽這個世界。

假如生命只給我三天光明,我想「不論處在何種境遇,不再辜負自己的人生」。

人生是一副撲克牌,誰都不知道未來自己會有什麼樣的一手牌,抓到壞牌的人如果選擇沉淪、消極,那將會辜負人生這場旅行,每個人都是來體驗人生的過客,與其沉淪不如像向日葵一樣迎著太陽而生長。

·不辜負自己家人和朋友

家人和朋友是最愛我們的人,當我們在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與其爭吵,在平時的生活中

只知道索取而忘記了他們的感受,我們就已經不懂得珍惜,我們在愛的滋養下喪失了感恩的心,認為這一切都是我們應該得的。

如果只有三天光明我們將會充滿感恩,因為我們只有三天才可以看到自己親人和朋友的面容,之後又將會黑暗所替代,得到多麼來自不易,當知道一切來之不易時,我們才能懂得感恩,才能懂得珍惜。

·不辜負自己的使命

不論我們是什麼樣的人,我們都有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使命,在家裡也許你是一個父親、兒子、爸爸,你要履行你的責任,這是你的使命。在外面你是一位企業高管,你要管理好公司、帶領好員工、給公司創造價值,這也是你的使命。

還有另外一種使命,就是你來到這個世界上存在意義和價值是什麼?我們選擇不辜負自己的使命,就是要在生活和工作中成為你自己,不活在別人的期待中,做真實的自己。

·不辜負自己的才華

每個人都在為生活打拼,做那個有時不願意成為的自己,做著不喜歡的工作,青春被辜負,才華會埋沒,到老了後悔從未為自己打拼過。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培養自己的專長和技能,多渠道發展自己,讓自己的才華得到充分的展現,不辜負自己的才華,就是有專長就要發揮出來,讓人們看見,在知識快速更迭的年代多展現自己,讓更多的人知道你的才華。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讓我們看到海倫·凱勒自強不息的人生,凱勒的故事告訴我們,每個人的境遇都不相同,不論處在何種境遇,都要堅信,美好是可以創造的,不辜負自己美好的人生,才能讓你不白在人間走一遭。

相關焦點

  • 品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假如給我三天的光明》是她應邀為《大西洋月刊》撰寫的一篇自傳,也是海倫·凱勒對自己一生的真實寫照。    【串詞】作者海倫凱勒,不僅失去了視力和聽力,還喪失了語言表達能力。在一般人看來,這種情況能夠做到生活自理,受點基本教育,就很不錯了。但是她竟然創造出畢業於名校、掌握5種文字這樣的奇蹟,更讓人驚訝的是她還先後完成了14部著作。
  •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人生的敵人不是得不到別人欣賞而是自己猶豫
    ——馬克·吐溫《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作家海倫凱勒的一篇自傳,這本書是經典中的經典,曾被譽為「世界文學史上最偉大的著作之一」。她從女性的視角,講述了作者身殘志堅,不斷努力的人生。海倫凱勒是一位偉大的女性,她不僅僅實現自己的人生逆襲,並且告訴世人,一切皆有可能。她是「活在」黑暗中的弱者,但卻給世界帶來了光明勇士。
  • 推薦一本好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最近,我又重溫了這本《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心靈又一次受到受到震撼,很想把它推薦給大家。《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是美國當代作家海倫·凱勒的代表作。我閱讀的是華文出版社2002年出版發行的版本。在沙利文老師特別的培育和指導下,海倫克服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努力學習,獲得了多種知識,她在用一顆心體驗這個世界的光明和美麗。最終,她寫下了動人文章,成為了令人敬佩的著名作家。《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我的人生導師,給我有益的人啟迪,增添我前進的精神力量。哪怕只有三天,短短三天,海倫也一定會加倍珍惜,她也能在這短短的三天做出許多事。
  •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接受挑戰,贏得生命中的光明
    最早接觸到《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我小時候從收音機裡收聽到的。一開始的時候,只是有一搭無一搭聽著,當聽到莎莉文老師為了讓海倫記住「水」這個單詞,她的老師打開水龍頭,讓海倫凱勒把小手放在水龍頭下面感受水流,然後在她的手上反覆寫water這個單詞。
  • 海倫凱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在現實生活中,我不止一次的想過,為什麼命運那麼的殘忍,在出生的那一刻起,就給了一些人註定充滿艱難與挫折的人生道路?我常常以為這是對他人的不公,卻從未想過,或許還有其他的答案。在讀完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之後,我感受到了真正沉浸於一個故事中的感受。
  • 經典名著導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對於很多孩子來說,提到《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他們都能對答如流出海倫凱勒這個名字。   作為一個標誌性的人物,海倫凱勒的真實經歷被人們口口相傳著,她是一個生活在黑暗中卻給全世界人類帶來光明的女性,她身上那種不屈不撓的精神,感染支撐著千萬人:   生活給我們的太有限,請抓住並珍惜你所擁有的一切,永遠不要放棄他們。
  • 【分享書單】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作者:寶寶知道 安安的寶貝媽媽《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作家海倫根據自己親身經歷寫的書,故事開始講了海倫在剛開始變成聾盲人時候,變得自暴自棄拒絕所有人的援手,甚至與有些遷怒與父母。這時候的她大概生活了無生趣,已經沒有什麼希望可言了吧。
  •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學會珍惜,把握當下,是一個人最好的活法
    她一生共有14部著作,《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主要作品之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海倫·凱勒的自傳作品。本書共分為兩個部:第一部分是她變成聾啞人後的生活,第二部分是她的散文代表作《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書中記錄了海倫憑著堅強的意志,闖過一個個困境,考入大學,走進社會,一路的艱辛和努力讓每一個人為之動容。
  • 圖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書名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作者 海倫·凱勒著 出版社 華文出版社內容簡介:《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前半部分主要寫了海倫變成盲聾啞人後的生活。她感覺現實生活中沒有愛等等,她是多麼希望能重新得到光明。在她父母的尋求下,幫海倫找到了一位老師——莎莉文老師,這位老師成為了海倫新生活的引導者,使海倫對生活重新充滿了希望,充滿了激情。在沙莉文老師耐心的指導下,海倫學會了閱讀,認識了許多的字,也讓她知道了愛,感受到了身邊無處不在的愛。隨著時間的推移,海倫在老師和親人的陪同下,體會到了許多不同的事物,比如:過聖誕節、擁抱海洋、體會秋季和冬天等等。
  • 感受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帶給人希望與光明
    在無聲無語的世界裡,海倫憑藉頑強的意志與毅力,度過了八十多年的人生歲月,並以自己的奮鬥經歷帶給世界上無數的人希望與光明。這是我在閱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感受到的。海倫在童年的時候便失去了光明,不僅如此,她還又盲又啞。世界對她來講,充滿了不公平,充滿了陌生,充滿了荊棘。上天似乎一開始就將所有不幸降臨到了她身上。
  • 世界名著賞析,「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美國作家海倫.凱勒。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THREE DAYS TO SEE 一個視力正常的人,也許無法體會到光明的珍貴,而盲人對光明的渴望與珍惜,足以震撼每個視力正常的人。海倫.凱勒,憑藉豐富的想像。描繪了假定自己能夠獲得三天視力,所見到的光明世界和體驗到的精神愉悅。在這篇感人肺腑,令人思考的文章中。
  •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珍惜時間努力學習!
    相信這本經典名著《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大多數人都讀過,但是每個人讀文感受不一樣,你是懷著一種什麼樣的心情閱讀這本書的?也許大多數人都認為文學名著所代表的定義是「枯燥」。其實「文學」顧名思義就是有知識含量,值得一讀的書;而「名著」顧名思義就是有品讀價值,必看的書。
  •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第二十二章 三天光明之旅
    這類故事通常會引起我們的思考,假如自己在同樣的境況下,會怎麼度過呢?有時我常想,如果我們像明天就會死去那樣去生活,或許能活得更有意義。因為只有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才可以認清生命的真正意義。在那些故事中,主人公往往會在最後一分鐘享受到突如其來的好運,得以拯救生命。然而,他對於人生的態度已經完全轉變了。正是因為經歷了與死亡抗爭的全過程,他領悟到了生命和精神的重大意義。
  •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們要珍惜的不僅僅是我們的眼睛
    海倫.凱勒是美國著名的聾盲女作家,當我們心浮氣躁的時候,不如讀讀海倫.凱勒寫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就像這本書中所說的,知識給人以愛,給人以光明,給人以智慧。她不再暴躁,而是認真地學習各種知識。就像海倫在文中所說的,我所學到的寶貴經驗就是耐心,它告訴我們,我們接受教育就像在鄉村散步一樣,從容不迫,悠閒自得,胸懷寬廣,兼收並蓄。海倫.凱勒不斷挑戰自己,給自己定下了目標,考上了正常人都難以考取的哈佛大學,並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同時她又精通英、法、德等五種語言。
  • 文學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也許我們需要珍惜的不只是眼睛
    曾與拿破崙共同被稱作是十九世紀的兩位奇人,但是,在她88年的生命時光裡,卻熬過了87年無光、無聲、無語的孤獨歲月,有書君相信很多人已經猜到了了,這位作者就是曾出現在我們課本裡的海倫·凱勒,而有書君今天要跟大家聊得,就是她的那本《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似乎不是我們平常人會討論的話題,因為大部分人,從出生到現在,就奢侈地享受著海倫·凱勒企及不到的視覺和聽覺。
  • 興安萬裡·閱讀有你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為美好的理想而努力奮鬥!
    興安萬裡·閱讀有你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為美好的理想而努力奮鬥!我是呼中區第一小學三年二班的任薪淇,最近我閱讀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海倫·凱勒被認為是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女性之一,這本書講述了她的傳奇人生。她生活在無聲、無語、無光的世界裡,卻勇敢、樂觀、堅強地面對每一天。
  •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
    我常感嘆於她的不幸,也感慨於她的頑強。面對眼前的種種,我常常陷入沉思中,究竟是什麼,使她戰勝黑暗,從而擁有了光明?是頑強,和她那顆永不服輸的心!當困難來臨時,她毫不畏縮,用一顆拒絕向命運低頭的心去挑戰「困難」,使一切圍難迎刀而解。
  • 雲聽道|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從 1890 年 3 月 26 日起,我開始了漫長的學習歷程。富勒小姐是這樣教我說話的 : 她讓我把手放在她的面頰上,當她說話的時候,我就可以感覺到她的舌頭和嘴唇是怎樣動的。我很用心地學習,認真地模仿富勒小姐的每一個動作,學了不到一個小時,我便能發出 M、P、A、S、T、L 這 6 個字母的讀音了。
  • 今天是讀書日讓我和你一起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上帝創造了她的同時,給她創造了她的老師安妮·曼斯菲爾德·莎莉文,是她的老師和她一起走出來黑暗看到了光明,用手去觸摸老師的唇和面部肌肉學會了說話,是老師讓她知道了什麼是愛,是陽光,和水!文字打開了她的世界,是老師陪著她一起在這個世界裡努力遨遊,老師的付出遠遠超過了她自己的理解,可以想像一個又聾又啞盲的孩子,老師得花多少心思和愛去教她愛她包容她鼓勵她呀,要和她一起去學習未知的領域,得自己先學會掌握,在用自己的方法一點一滴的轉教給她,真是讓人佩服的老師!海倫凱勒的成功一生是這位偉大老師如燈塔般的指引才能讓她到達了光明的彼岸!
  • 海倫凱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給過我信心,拯救了多少人的靈魂
    這兩天在讀美國著名女作家海倫凱勒的散文《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給我很多的啟發,引起了很多的思考。其中最著名的有:《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故事》、《石牆故事》。她致力於為殘疾人造福,建立了許多慈善機構,1964年榮獲「總統自由勳章」,次年入選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的「二十世紀美國十大偶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