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不論是身體健康的人或是身體殘疾的人,有的人面對困境一蹶不振,而有的人能夠逆風飛翔,海倫·凱勒就是一位身殘志堅的堅強女性。她從小因為一場重病失去了視力和聽力,從一個天真的小孩變成了一個聽不清看不到的又聾又盲的人。
海倫·凱勒自從聽不見看不見後,脾氣變得古怪,喜歡捉弄別人,性格不穩定。父親在貝爾博士建議下,找到波士頓帕金斯學院院長阿納戈諾斯,給凱勒介紹一位家庭教師安妮·曼斯菲爾德·蘇立文。
凱勒在蘇立文老師的指導下學會寫第一個字母、用耳朵傾聽大自然的聲音,還懂得了什麼是愛。蘇立文老師教凱勒語文、數學、歷史、地理,凱勒在知識的薰陶下,性格變得安靜了,她感到自己仿佛看見了光明。
在蘇立文老師的悉心教導和陪伴下,凱勒開始用文字書寫故事,最後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哈佛大學。她的堅強和努力最終開花結果,讓她成為更好的自己。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海倫·凱勒的自傳,她在書中寫道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希望第一天把光明獻給家人、友人、有生命的物種;第二天希望把光明獻給人類的自然歷史和偉大;第三天希望能夠把時間花在「工作著的世界」,人類日常生活集中的地方,凱勒在知識的海洋中找到了生命的意義,她學會了用「心」去傾聽這個世界。
假如生命只給我三天光明,我想「不論處在何種境遇,不再辜負自己的人生」。
人生是一副撲克牌,誰都不知道未來自己會有什麼樣的一手牌,抓到壞牌的人如果選擇沉淪、消極,那將會辜負人生這場旅行,每個人都是來體驗人生的過客,與其沉淪不如像向日葵一樣迎著太陽而生長。
·不辜負自己家人和朋友
家人和朋友是最愛我們的人,當我們在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與其爭吵,在平時的生活中
只知道索取而忘記了他們的感受,我們就已經不懂得珍惜,我們在愛的滋養下喪失了感恩的心,認為這一切都是我們應該得的。
如果只有三天光明我們將會充滿感恩,因為我們只有三天才可以看到自己親人和朋友的面容,之後又將會黑暗所替代,得到多麼來自不易,當知道一切來之不易時,我們才能懂得感恩,才能懂得珍惜。
·不辜負自己的使命
不論我們是什麼樣的人,我們都有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使命,在家裡也許你是一個父親、兒子、爸爸,你要履行你的責任,這是你的使命。在外面你是一位企業高管,你要管理好公司、帶領好員工、給公司創造價值,這也是你的使命。
還有另外一種使命,就是你來到這個世界上存在意義和價值是什麼?我們選擇不辜負自己的使命,就是要在生活和工作中成為你自己,不活在別人的期待中,做真實的自己。
·不辜負自己的才華
每個人都在為生活打拼,做那個有時不願意成為的自己,做著不喜歡的工作,青春被辜負,才華會埋沒,到老了後悔從未為自己打拼過。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培養自己的專長和技能,多渠道發展自己,讓自己的才華得到充分的展現,不辜負自己的才華,就是有專長就要發揮出來,讓人們看見,在知識快速更迭的年代多展現自己,讓更多的人知道你的才華。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讓我們看到海倫·凱勒自強不息的人生,凱勒的故事告訴我們,每個人的境遇都不相同,不論處在何種境遇,都要堅信,美好是可以創造的,不辜負自己美好的人生,才能讓你不白在人間走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