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地32城,2020年1月:
◆ 總客運量15.23億人次,日均4914.17萬人次,環比上月下降27.38%。
◆ 工作日客運量均大於休息日。
◆ 日均客流強度為0.85萬人次/公裡。
1.城市範圍:包含2010年1月已開通地鐵(除有軌電車、雲軌、鐵路運營的市域鐵路等)的內地32座城市(佛山數據列入廣州),及港臺4座城市(香港、臺北、桃園、高雄),全中國共計36座城市(暫缺無錫、烏魯木齊、徐州、呼和浩特、濟南、澳門6城)。(聲明:本文由新浪微博@地鐵客流及運輸研究阿牛 獨家數據整理與原創分析點評,圖表數據由新浪微博@高樓迷diaoburui 整理製圖, 未經授權不得用於網站與公眾號等商業用途轉載,普通非商業用途轉載請註明出處,圖文數據等嚴禁盜用與洗版)
2020-01(1)概述
中國內地32城2020年1月總客運量15.23億人次,日均4914.17萬人次,環比上月下降27.38%。
港臺地區4城2020年1月總客運量(指換算客運量,下同)3.20億人次(總出行量2.06億人次),日均1032.68萬人次(日均進站量為663.08萬人次),環比上月下降9.65%。
全中國36城2020年1月總客運量18.44億人次,日均5946.85萬人次,環比上月下降24.82%。
(2)構成◆ 月客運量>1億:從高至底依次有內地上海、北京、(香港)、廣州、深圳計5家。
◆ 月客運量1~0.5億:從高至底依次有成都、(臺北)、南京、重慶、武漢、西安共計6家。
◆ 月客運量5~1千萬:從高至底依次有杭州、天津、鄭州、蘇州、瀋陽、長沙、南寧、合肥、長春、昆明、南昌、寧波、大連、青島共14家。
◆ 月客運量1000萬~500萬:從高至底依次有廈門、福州、石家莊、哈爾濱、(高雄)共計5家。
◆ 月客運量<500萬:從高至底依次有蘭州、貴陽、東莞、(桃園)、常州、溫州共計6家。
小結:內地前4大「億萬豪門」佔據了內地總客運量的「半壁江山」(53.20%)。
(1)構成
◆ 日均客運量>700萬:上海、北京、(香港)3家;
◆ 日均客運量>600萬:廣州1家;
◆ 日均客運量>300萬:深圳、成都2家;
◆ 日均客運量>200萬:(臺北)、南京、重慶、武漢、西安5家;
◆ 日均客運量>100萬:杭州、天津、鄭州3家;(100萬以上共計14家)
◆ 日均客運量>40萬:蘇州、瀋陽、長沙、南寧、合肥、長春、昆明、南昌、寧波9家;
◆ 日均客運量<40萬:大連、青島、廈門、福州、石家莊、哈爾濱、(高雄)、蘭州、貴陽、東莞、(桃園)、常州、溫州等13家。
小結:內地前12家「日均百萬豪門」共貢獻了總客運量的8成多(84.45%),剩餘的一成多(15.55%)份額由蘇州領銜的20家中小兄弟共同分享。
(2)日客運量走勢圖A、日均客運量主榜(100萬以上)每日走勢圖見圖2:
2020-02A、環比上月:內地32城之中,僅2城上漲,環比上漲的兩個城市為廈門(39.92%)、合肥(4.09%),此兩城上月底均有新線開通,因原基數小而被拉大了增幅。
受春節假期和疫情的雙重影響,本月絕大部分城市下降超過兩成,其中下降幅度前3名依次為武漢(35.89%/23日開始停運)、深圳(32.26%)、杭州(30.37%),此三城降幅均超三成。
港臺城市環比上月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臺北降幅超過15%
B、同比去年1月:內地有數據的29城僅10城有上漲,增加絕對值最大的為鄭州(18.78萬),其後依次為廈門(15.82萬)、合肥(12.14萬)、福州(10.15萬);增加幅度最大的為廈門(120.61%),其後依次為溫州(29.72%)、合肥(26.69%)、鄭州(22.94%)。
同比去年,內地26城有新線加入,僅上海、南京、長春、昆明、大連、東莞6城未增加新線。
內地下降絕對值最大的為北京(279.58萬),其後依次為上海(253.84萬)、廣州(176.8萬)、深圳(120.19萬);下降幅度最大的為武漢(30.42%),其後依次為南京(28.40%)、北京(26.85%)、東莞(25.00%)。
港臺城市同比去年1月僅桃園有不錯的增幅(19.39%),其餘三城均有下降。
一周7天之中工作日佔5天,工作日客流絕對值的高水平往往代表著城市地鐵網絡處在一種相對成熟與穩定的狀態,也是對地鐵而言經濟效益相對最好、對城市而言社會效益相對最好的一種狀態。
2020年1月工作日日均客運量最大的是北京(1087.03萬),其次為上海(1078.71萬)、廣州(875.69萬)、香港(860.12萬)、深圳(523.12萬);
休息日客運量最大的為香港(497.71萬),內地為廣州(442.42萬)、上海(402.56萬)、北京(366.35萬)、深圳(249.35萬);
本月受春節假期和疫情的雙重影響,香港休息日的客運量連升三名,超越廣州躍居中國首位。
本月內地所有城市工作日客運量均大於休息日,無一例外。而港臺四城中也僅有高雄一如既往與全年表現一致,即休息日客運量總大於工作日。
內地32城本月日均客流強度為0.85萬人次/公裡,其中:
◆ 日均客流強度>平均值:從高至低依次有廣州、深圳、西安等共計9家(表中客流強度數字標黑色的)。
◆ 日均客流強度≧0.7<平均值:僅有南寧、哈爾濱2家(表中客流強度數字標綠色的)。
◆ 日均客流強度<0.7:有南昌、重慶、鄭州等共計21家(表中客流強度數字標紅色的)。
小結:本月內地日均、工作日日均、休息日日均客流強度均無一家超過2.0,日均前三依次為廣州(1.324)、深圳(1.317)、西安(1.26);工作日日均前三依次為深圳(1.72)、廣州(1.70)、西安(1.65); 休息日日均前三依次為廣州(0.86)、深圳(0.82)、西安(0.79),其餘均低於0.7。
港臺4城中,香港日均客流強度達3.29,居中國第一,臺北也以2.06領先內地廣州居全國第二,且此兩城無論是工作日還是休息日的客流強度均超過了內地排名第一的城市。
這是一個特殊的一月,疫情之下,各地長唱「空城計」,地鐵客流單邊向下,屢創新低。而蟄伏之後,何時否極泰來,敬請期待二月變局之篇!
附表1:2020年1月部分全自動運行線路及磁懸浮線路客流統計表
2020-05說明:(1)燕房線與大興機場線均由北京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公司管理,燕房線為中國第一條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全自動運行線路,具有國產化示範效應;大興機場線為目前國內開通旅行速度最快的地鐵線,設計時速160公裡,平均旅行速度近110km/h(上行105.5/下行112.37),主流地鐵線路旅行速度為33至35km/h,因此特關注並列出兩線客流供研究參考。
(2)磁懸浮:目前中國已開通運營的有3條,上海磁懸浮為高速磁懸浮,北京S1及長沙磁懸浮為中低速磁懸浮。
附表2:2020年1月韓國主要城市地鐵(都市鐵路)客流
2020-06(1)2020年1月,韓國首爾地鐵網運營裡程341.9km,略多於中國武漢(338.94km)、重慶(330.56),其1月日均客運量468.77萬人次,約位於正常情況下(2019-12月)中國成都(394.75萬)與深圳(589.76萬)之間。
(2)2020年1月,韓國釜山地鐵網運營裡程114.7km,與中國杭州(117.6km)接近;其2020年1月日均客運量86.6萬人次,約位於正常情況下(2019-12月)中國南寧(86.01萬)與長沙(100.05萬)之間。
(3)2020年1月,韓國大邱地鐵網運營裡程82.9km,與中國長沙(84.1km)、南寧(81.2km)接近;其2020年1月日均客運量41.98萬人次,約位於正常情況下(2019-12月)中國福州(37.08萬)與青島(51.42萬)之間。
(4)2020年1月,韓國大田地鐵(單線)運營裡程20.5km,與中國徐州(21.97)、呼和浩特(23.2km)接近;其2020年1月日均客運量10.18萬人次,與正常情況下(2019-12月)中國烏魯木齊(10.68萬)接近。
作者:微博@地鐵客流及運輸研究阿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