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香手制:餐芳譜之藍蓮花饌
塵香手制:餐芳譜之玉蘭花饌榆錢
塵香手制:餐芳譜之梅花饌
上山採樹葉做烏米飯
榆錢兒飯,葛花糕
槐花兒
清新妍麗、嬌嫩欲滴的鮮花常惹人發出秀色可餐的讚美,可賞心悅目的花兒一旦成了佳餚美食,"秀色可餐"就不再只是一種傳神的比喻。各
國正悄然掀起一股"食花熱潮"。試想,坐在灑滿和煦陽光的落地窗前,一邊聆聽著象《浪漫花園》這樣的輕鬆雅樂,一邊悠閒地啜著加冰木槿花汁,品嘗著紫羅蘭沙拉、新鮮月季沾蜜糖、菊花夾肉三明治、油炸丁香花、玫瑰燉牛肉……
鮮花餐或鮮花饌,系以鮮花為原料製成的各種食品。製備過程中蒸、煮、炒、炸、燉等烹飪方法無不可用。花食中酒、汁、茶、粥、湯、醬、糕點、冷盤、熱炒、火鍋、沙拉…應有盡有。
牡丹、梅、蘭、荷、菊、桂這些我國傳統十大名花中的大部分可以做成諸如肉汁燴牡丹、梅花湯餅、蘭花火鍋、蓮花鴨、菊花沙拉、桂花糕這類珍饈美味,花迷與美食家們不知將有何感想。他如金針菜、玉蘭、紫藤、槐花、茉莉、梔子、玉簪、桃花、杏花、櫻花、蠟梅、百合、迎春花、金雀花、芙蓉、木槿、秋海棠、南瓜花、霸王花、蒲公英、雞冠花、仙人掌等花卉,亦可成為不折不扣的餐桌佳餚。
在我國,花食文化的歷史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那時養生家和僧侶們出於祛疾強身的需要,常以菊花伴食。西漢以來,每逢重陽,民間都有飲菊酒祛邪添壽的習俗。漢代《本草經》中即有"菊花久服,利血氣、輕身、耐老、延年"的論述。
現代醫學研究證實,花卉的營養極為豐富。如盛開的鮮花中含大量花粉,而可食花粉中含二十一種人體必需的胺基酸、十六種維生素、十六種微量元素、九十餘種天然酶和輔酶等營養物,被譽為"地球上最完美的食物"。此外,各種無毒植物的花朵中亦含豐富的蛋白質、脂肪、澱粉、糖類及微量元素、維生素等物質。因此,常食花卉可強身健體、助壽延年。花茶、花粥、花湯等花卉飲食均有良好的滋補保健功能。如銀花茶清熱解毒。橘花茶理氣和胃、幫助消化。甘菊粥養肝血、悅顏色。蓮花粥駐顏輕身。蠟梅湯健脾和胃。菊花湯清心明目、去煩熱、利五臟。
鮮花饌得以廣泛流行,正是由於它迎合了現代人在餐飲中既追求獨特風味、迷人氛圍,又講究營養保健的需求。
與其它類型的飲食一樣,花饌也有鮮明的地方和民族特色。如我國地方佳餚中,北京菜中有桂花乾貝、茉莉雞脯;上海有白玉蘭炒雞、桂花慄子;河南、山東有牡丹花湯;廣東有菊花鱸魚窩菜等。另外,將紫藤花瓣糖醃後作餡,即可製成北京名點"藤蘿餅"。福建人喜將木槿花拌入麵粉、蔥花,下油鍋炸透,鬆脆可口,名喚"面花"。嶺南特產的霸王花與紅棗、豬蹄共煮,味至美兼具潤肺之功。南京特產"花玉雞",將少量雞冠花與老母雞一同煨湯,尤適於老人滋陰補腎,促進新陳代謝。
在國外,日本人愛將鮮花搗碎,榨出汁液,拌入各種菜餚點心。櫻花、大波斯菊、
秋海棠、三色紫羅蘭都是常見美食。拌上蜂蜜的花朵是當地最時髦的餐後甜點。英國人用旱金蓮葉配金盞菊與香蔥、洋蔥拌作沙拉,還喜歡用金盞菊、雛菊、葫蘆和南瓜花做一道夏令清淡鮮湯。法國、義大利、西班牙、希臘和土耳其等國,偏好用西葫蘆油炸成綿軟可口的餡餅。美洲人愛炒食雞冠花。旱金蓮的花蕾和嫩果在秘魯系上等蔬菜。莖、花、果皆可入饌的仙人掌是墨西哥人的天然維生素。在加拿大,飲料和蛋糕中都少不了糖槭提取的楓糖。美國餐館會在情人節之夜,推出將玫瑰花瓣投入香檳酒的燭光晚餐,說不出的溫馨浪漫。
無論甘醇甜美的"玫瑰沙拉",清香撲鼻的"炸玉蘭片",爽脆可口的"醬醋迎春花";還是牡丹花與肉湯共燴、風味絕佳的"肉汁燴牡丹",筍湯中投入茉莉花瓣、馥鬱醉人的"茉莉花湯",芙蓉與豆腐共煮、紅白映襯、色味俱美的"雪霽羹",無不令人齒頰留芳、回味綿長。
餐桌上的花卉呈現給人的是另一份豐美與歡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