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觀丨「中歐班列"超6000列,還有哪些你不知道的事?

2021-01-11 搜狐網

本文共2460字,預計閱讀時間:7分鐘。

  ?據中國鐵路總公司數據統計,截至2017年10月底,中歐班列已新闢運行線57條,國內開行城市達到35個,到達歐洲12個國家34個城市,累計開行數量6000餘列。

  ?目前35個國內開行城市中,重慶等19個城市已進入穩定運營。

  據中國鐵路總公司數據統計,截至2017年10月底,中歐班列已新闢運行線57條,國內開行城市達到35個,到達歐洲12個國家34個城市,累計開行數量6000餘列。

  國家信息中心"一帶一路"大數據中心近期編撰完成《"一帶一路"大數據報告(2017)》(以下簡稱《報告》),利用大數據技術全面評估"一帶一路"建設進展與成效,中國一帶一路網據此推出系列報導《"一帶一路"數據觀》,用大數據描繪"一帶一路"建設的大圖景,探尋全球市場的機遇與挑戰。今日刊發第十九期,"超6000列中歐班列"還有哪些你不知道的事?

  看點

  01

  進出口物流格局中的新生力量

  相較於空運和海運,中歐班列的鐵路運輸在時間和成本上性價比更高。《報告》顯示,搭乘中歐班列的貨物最快12天抵達歐洲,運輸時間僅為海運的30%左右,運行價格僅為空運的1/5,被認為是國際貨運的"高鐵"。

  在這樣的優勢下,中歐班列的發展速度十分迅猛。根據交通部2016年披露的數據,儘管當前九成以上外貿貨物運輸仍然通過海運完成,但中歐班列增長幅度驚人,在進出口物流格局中,中歐班列已切實成為新生力量。

  有兩組數字可以窺見一斑:中鐵總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中歐班列共開行1702列,比2013年(全年開行80列)大幅增長2027.5%。而在2017年,截至11月17日,中歐班列當年開行數量已突破3000列,超過2011年至2016年六年開行數量的總和。

  在已經發行的6000列中歐班列中,第一個千列歷時四年七個月才完成,第二個千列用時八個半月,第三個千列用時六個月,第四個千列用時五個月,第五個千列用時三個月,第六個千列僅用時兩個月。從無到有,從擇機開行到常態化,中歐班列用數字詮釋鋼鐵絲綢之路的輝煌。

  看點

  02

  途經國內三分之二省區市 老牌"渝新歐"最受關注

  在6年多的運營過程中,中歐班列物流組織日趨成熟,資源利用率穩步提高,價格從初期到現在下降了30%。已開通的中歐班列途經三分之二的省區市,2016年,中歐班列回程達到去程班列的50%以上。

  據了解,目前35個國內開行城市中,重慶、成都、鄭州、武漢、蘇州、義烏、合肥、瀋陽、赤峰、大連、營口、哈爾濱、長沙、廣州、東莞、天津、西安、南京、大慶等19個城市已進入穩定運營。

近日,重慶西部物流園鐵路貨櫃中心站,中歐班列「渝新歐」的貨櫃整齊堆放。(來源:重慶日報)

  《報告》指出,在各地開行的各種中歐班列中,中歐班列(重慶)也就是"渝新歐"最受關注,被認為是最具代表性的中歐班列,其發展特點主要有:一是通過技術研發創新,解決了運輸過程中的安全、低溫等問題,保障了班列順利運行;二是增強了運輸物品的多樣化,推動《國際鐵路貨物聯運協定》中關於禁止國際鐵路運輸郵包規定的廢除,全程運郵已測試成功;三是競爭優勢不斷提升,其運輸價格不斷降低、時速不斷提高,逐漸具備與海運競爭的優勢;四是規劃明晰,不斷升級,目前重慶正在努力打造"渝新歐"的升級版--"亞新歐",將會大大加強中國中西部地區與世界的互聯互通。

  《報告》還統計了目前經中歐班列運輸的主要產品。中國向中歐班列沿線國家出口以機電產品為主,進口以礦物燃料、機械、航空器等產品為主。德國、荷蘭、俄羅斯、法國、西班牙是中國向中歐班列沿線主要出口國家,主要出口產品為鍋爐、機器、機械器具、電機、電氣設備等;德國、俄羅斯、法國、伊朗、荷蘭是中國自中歐班列沿線進口的主要來源國,主要進口產品為礦物燃料、機械、航空器等。

  看點

  03

  中歐班列在海外獲贊"歐洲橋"

首趟倫敦回程中歐班列抵達浙江義烏。(來源:中新網)

  2017年元旦,中國到英國的第一列貨車--義烏至倫敦班列開通。這趟滿載中國商品的列車從浙江義烏啟程,18日抵達終點站倫敦,倫敦由此成了與中國有鐵路直接相連的第15個歐洲城市。俄羅斯塔斯社將這趟列車稱為"21世紀的'馬可波羅'",英國《國際商務時報》則稱,人們對這條新線路抱有很大的希望,認為這條"現代版的古絲綢之路"將會引領東西方貿易關係的一個新時代。

  每一輛新班列的開通,伴隨而來的是海外媒體和民眾的熱烈歡迎。《報告》指出,16.31%的海外媒體和網民對中歐班列態度積極,認為從中國開行的班列能夠提升這些城市的國際吸引力,同時帶動沿線國家的經貿、文化旅遊發展,不斷深化中歐友好合作關係。與此同時,中歐班列的運到時限大幅壓縮、物流全程成本不斷降低,對沿線國家的中小企業更具吸引力,有更多企業願意選擇中歐國際貨運班列。

  《報告》指出,中歐班列不但受到各國關注,班列途徑國家表現更為積極,普遍期待中歐班列帶動中歐貿易和本國的發展。《報告》提到,中東歐等國家媒體和網民將中歐班列譽為"歐洲橋",認為以中歐班列為代表的中國貿易通道在當地落戶,將進一步促進本國與外界的交流,使本國成為中國與歐洲間的重要中轉地,有利於促進兩國的貿易發展,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西班牙、義大利為代表的西歐國家媒體和網民認為中歐班列將對雙邊貿易產生積極影響,例如西班牙網民認為中歐班列為拓寬中歐貿易提供了更便捷、有效的物流服務。

  本文數據來源:《"一帶一路"大數據報告(2017)》(國家信息中心"一帶一路"大數據中心 著,商務印書館,2017年9月)。

  來源/中國一帶一路網

  監製/李雨思 審校/劉夢 編輯/張廣琳

相關焦點

  • 獨家丨中歐班列系列漫畫丨首次搭乘中歐班列走出國門的中國商品
    在航線部分停飛、道路受阻導致對外貿易往來通道不暢的情況下,中歐班列開行數量逆勢增長,展現出了其在穩外貿、穩外資、促經濟方面的重要作用。自2013年開行第一列,中歐班列在「一帶一路」沿線往復奔馳,在推進中國進出口貿易發展的同時,也帶動了沿線國家經濟的起飛。中歐班列讓越來越多的中國製造走出國門,也讓國外的優質產品進入中國的尋常百姓家。
  • 獨家丨中歐班列大事記 2011-2020
    2020年10月開始,中國一帶一路網對「一帶一路」的標杆項目——中歐班列,進行了長達兩個多月集中的調研和報導。從專家、企業家的訪談,重點城市的班列調研,到漫畫、視頻、圖表、大數據等多種形式,對「中歐班列」的起源、發展和現狀進行了全方位的展示。從今天開始,這個系列的內容將在中國一帶一路網、官方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等平臺陸續推出。
  • 關注丨新疆霍爾果斯口岸出入境中歐(中亞)班列累計突破1萬列
    10月6日,一列「渝新歐」中歐班列從中國重慶啟程,經由新疆霍爾果斯鐵路口岸順利駛出,預計18天後抵達德國杜伊斯堡。該班列是新疆霍爾果斯口岸開行中歐(中亞)班列以來的第10000列班列。中國開往立陶宛的中歐班列 圖丨網絡據一家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負責人苗小昌介紹,此趟班列滿載41個標箱貨物,主要貨物有日用百貨、汽車配件等,重量800多噸,貨值約6000萬元人民幣。
  • 中歐班列今年開行超萬列 通達歐洲21國
    原標題:中歐班列今年開行超萬列   本報北京11月6日電 (記者嚴冰)今天記者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鐵集團)獲悉, 中歐班列今年開行超萬列,截至11月5日,達10180列,再次創造新紀錄,運送貨櫃92.7萬標箱,同比增長54%,往返綜合重箱率達到98.3%,通達歐洲21個國家、92個城市
  • 中歐班列今年開行超萬列 通達歐洲21個國家
    人民網北京11月6日電 (記者喬雪峰) 記者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鐵集團)獲悉, 中歐班列今年開行超萬列,截至11月5日,達10180列,再次創造新紀錄,運送貨櫃92.7萬標箱,同比增長54%,往返綜合重箱率達到98.3%,通達歐洲21個國家、92個城市,戰略通道作用更加凸顯,為維護國際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提供了有力支撐
  • 1-7月 中歐班列(重慶)開行超900列 同比大漲近一倍
    2011年,重慶率先開通經新疆阿拉山口,直至德國杜伊斯堡的中歐班列。經過8年的運營,中歐班列(重慶)累計開行趟數超過4000班,已成為開行時間最早、數量最多、運輸貨值最大、輻射範圍最廣、帶動產業最強的中歐班列。
  • 廣物中歐班列今年第100列順利啟程
    29日凌晨,75100次中歐班列從這裡順利啟程,將經二連浩特口岸出境,預計15天後抵達俄羅斯克列斯特,全程達10077公裡。記者了解到,這是廣物中歐班列今年以來開行的第100列,標誌著廣物中歐班列再攀新高峰,助力廣東在互聯互通的全球化貿易往來中跑出「加速度」。
  • 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 中歐班列連續3個月開行超千列
    人民網北京8月7日電 (記者喬雪峰) 記者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鐵集團)獲悉, 7月份,中歐班列繼續保持強勁增長,累計開行1232列、發送貨物11.3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68%、73%,連續3個月開行超千列,連續5個月同比實現2位數增長,為穩定國際物流供應鏈,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助力國際防疫合作作出了積極貢獻。
  • 中歐班列跑出穩外貿加速度 上半年累計開行5122列
    劉乃文攝天津北方網訊:昨天9時,在南倉站直通場四車道上,貨運檢查員袁琪瑋正在對75064次中歐班列進行發車前的最後準備工作。「你們看見車廂下面那四個鎖扣沒?我們要逐一檢驗,確保其牢固,還有車體上上下下都要巡視一遍,查看是否有塑膠袋等遮擋物,如果有的話一定要及時清理,確保行車安全。」
  • 安徽合肥中歐班列發送去程班列突破100列
    安徽合肥中歐班列發送去程班列突破100列 2020-05-15 18:16:31 此趟班列的發運,標誌著合肥中歐班列今年發送去程班列已突破100列,9678標準箱乘著「鋼鐵駝隊」踏上了絲綢之路。  合肥市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引領,以「智創、智造、智慧、智能」為發展思路,以優勢產業促集群效應,在轉型升級中實現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智能語音、集成電路、光伏產業等產業發展均居全國前列,這些標誌性的「安徽造」都是合肥中歐班列的「常旅客」。
  • 重慶憑什麼成為全國中歐班列集結中心
    這種開拓不限於線路、目的地、貨物種類,也包括發展過程中的經驗、模式與做法。」胡紅兵說,中歐班列(渝新歐)將繼續開拓創新下去,這是重慶對外開放的需求,也是中歐班列「領頭羊」的責任。胡紅兵說,中歐班列(渝新歐)不僅在運輸期間給予客戶支持,更在客戶遇到問題時,能夠及時給予解決。   實現中歐班列(渝新歐)的高質量發展,是重慶近年來一直在做的事,目的便是擺脫「速度情結」,讓其從量變到質變。
  • 霍爾果斯進出境中歐班列超4000列 數量遠超去年全年
    新疆日報訊(記者陳薔薇報導)從烏魯木齊海關獲悉:18日,由哈薩克斯坦阿騰科裡站開出的3308次列車緩緩駛入霍爾果斯鐵路口岸站,這是今年經霍爾果斯鐵路口岸進出境的第4001列中歐班列,數量遠超去年全年。
  • 中歐班列誰是「帶貨王」?成渝開行近5000列 義烏成為「第四城」
    成渝開行近5000列 義烏成為「第四城」)21世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李果2020年,中歐班列成為中歐貿易的新「帶貨王」,國鐵集團的數據顯示,全年中歐班列開行量同比增長50%,達到12400列,在疫情背景下中歐班列呈逆勢增長勢頭,有力高效促進了中歐及沿線國家的抗疫合作,降低了疫情對中歐產業鏈、供應鏈合作帶來的衝擊和影響。
  • 《逆風飛揚》丨一艙難求、搖號預訂 今年中歐班列為何如此火爆?
    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至11月,中歐班列共開行11215列、102.4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50%、56%,綜合重箱率98.4%。中歐班列繼續保持高位運行,自3月以來連續九個月保持兩位數以上增長,自5月以來,連續7個月單月開行千列以上。
  • 霍爾果斯口岸進出境中歐(中亞)班列突破3000列
    這趟班列搭載機械設備、汽車配件、電子產品等貨物,總重568.4噸,標誌著今年經霍爾果斯口岸進出境的中歐(中亞)班列突破3000列,較去年提前70天突破3000列大關。霍爾果斯海關關員對中歐班列進行監管 龍騰(攝)今年以來,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海運、空運和公路運輸不同程度受阻,但霍爾果斯口岸中歐(中亞)班列開行和過貨量不降反升,逆勢上揚,「疫」路跑出「加速度」。
  • 2021年第一列義烏中歐班列發車
    這是2021年浙江發出的第一列中歐班列。今天下午還有三趟中歐班列從這裡出發,帶著義烏小百貨商品走向中亞五國、西班牙馬德裡等地。 據了解,2020年浙江義烏、金華中歐班列共開行1399列,共發運115534標箱,同比增長129.6%。
  • 中歐班列累計開行超11000列 通達歐洲15個國家44個城市
    華龍網10月16日17時40分訊(記者 周曉雪 實習生 邱小雅)10月15日至1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在重慶組織召開中歐班列建設現場會暨專題協調會,組織觀摩中歐班列建設成效,總結交流典型經驗和做法並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 中歐班列11月份開行1238列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1日訊(記者齊慧)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獲悉:11月份,中歐班列穩定暢通,繼續保持高位運行,開行1238列,運送11.5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64%、73%,綜合重箱率達98.8%。
  • 新疆霍爾果斯口岸今年進出境中歐班列突破4000列
    新華社烏魯木齊11月26日電(記者孫少雄)今年以來,國際海運、空運物流在疫情下受阻,而中歐班列運量逆勢增長,在保障國際產業鏈和供應鏈穩定中作用凸顯。新疆霍爾果斯口岸今年進出境中歐班列已逾4000列。據霍爾果斯海關最新數據,截至目前,今年口岸進出境中歐班列已突破4000列,超過去年全年總和。為確保中歐班列穩定高效運行,霍爾果斯海關、鐵路等相關部門加大服務力度,出臺多項措施,進一步簡化通關手續,壓縮通關時間,大幅提升企業物流效率。
  • 中歐班列:鋼鐵絲路繪通途
    自2011年開行以來,中歐班列累計開行數量已經突破6000列。目前,中歐班列運行線路達57條,國內開行城市超過35個,到達歐洲12個國家34個城市。中歐班列途經之地,各國之間貿易暢通,企業民眾互通有無,品牌效益逐漸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