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杜馬斯(Alexandre Dumas)的文學經典《基督山伯爵》是一本冒險小說,自1844年出版以來一直受到讀者的歡迎。
這個故事始於拿破崙流亡後重掌權之前,一直持續到法國國王路易王統治,充斥著背叛,復仇和寬恕的故事,是杜馬斯最持久的作品之一。
你知道嗎?
《基督山伯爵》始於1815年的波旁王朝復興時期,當時拿破崙·波拿巴流放到地中海的厄爾巴島。
作家亞歷山大·杜馬斯(Alexandre Dumas)是拿破崙的將軍託馬斯·亞歷山大·戴維·德拉佩耶特裡的兒子,並被譽為法國最重要的浪漫主義小說家之一。
《基督山伯爵 》首部電影版本於1908年問世,該小說已在世界各地以多種語言在屏幕上改編了50多次。
情節摘要
1815年,埃德蒙·丹特斯是一名商人,正準備與美麗可愛的埃雷塞·梅雷結婚。在途中,他的船長勒克萊爾在海上遇難。流亡的拿破崙·波拿馬的支持者勒克萊爾秘密地要求丹特斯在船返回法國後為他運送兩件物品:第一封信送給亨利·貝特朗將軍,亨利·貝特朗將軍被拿破崙囚禁在厄爾巴島。第二封信轉交給巴黎的一個陌生人。
婚禮前一天的晚上,當梅塞德斯的堂兄費爾南德·蒙德戈向當局通風報信,稱丹特斯是叛徒,丹特斯被捕。馬賽檢察官熱拉爾·德維爾福發現了丹特斯隨身攜帶的信件。在發現這封信要交給自己的父親後,他燒掉了這封信,為了確保丹特斯保持沉默,並保護他的父親,德維爾福將他送往伊夫堡,不經審訊即判無期徒刑。
時光流逝,丹特斯在伊夫堡內迷失了,他僅以其編號34號囚犯自稱。丹特斯放棄了希望,並在考慮自殺時遇到另一名囚犯阿貝·法裡亞。
法裡亞花了多年的時間在語言,哲學,科學和文化方面進行研究,他對丹特斯進行勸導,並在死前向丹特斯揭示了隱藏在蒙特克裡斯島上的秘密寶藏的位置。
法裡亞死後,丹特斯躲藏在屍體袋中,被從該島的頂部扔到海洋中,因此在被監禁了十年半後,丹特斯逃脫了。他遊到附近的一個小島,在那裡被一堆走私者截住,然後將他帶到基督山。
丹特斯找到了寶藏,就在法裡亞所說的地方。他回到馬賽,那裡甚至購買了基督山島,而且還購買了伯爵頭銜。
丹特斯稱自己為基督山伯爵,開始制定一項複雜的計劃,以報復那些密謀害他的人。除了德維爾福之外,他還策劃了叛徒的前輪船友騰格拉爾,一個正在謀劃陷害他的計劃的老鄰居卡德魯斯和現任伯爵並與梅塞德斯結婚的費爾南德·蒙德戈。
丹特斯用他從寶藏中得到的錢以及他購買的頭銜開始努力進入巴黎上層社會,沒人認出他,可憐埃德蒙·丹特斯十四年前就消失了。
丹特斯從騰格拉爾開始,迫使他陷入財務危機。為了對卡德魯斯報仇,他利用了這個男人的金錢欲望,為卡德魯斯被自己的同夥謀殺埋下了陷阱。
他秘密發現德維爾福與騰格拉爾的妻子有外遇時生下的一個私生子被德維爾福的妻子毒死了。
當丹特斯與媒體分享有關蒙德戈是叛徒的信息時,蒙德戈(現在的莫瑟夫伯爵)在社會上被毀了。
在所有這一切進行的同時,丹特斯也忙於獎勵那些試圖幫助他和他年邁的父親的人。他成全了兩個年輕的戀人,德維爾福的女兒和丹特斯前僱主的兒子馬克西米利安·莫雷爾。
小說的結尾,丹特斯與他的奴隸海德一起航行,海德是被蒙德戈背叛的奧斯曼帝國比薩的女兒,海德和丹特斯成為了戀人,他們一起開始了新的生活。
歷史背景
《基督山伯爵》創作於1815的年波旁王朝復興時期,當時拿破崙·波拿巴被放逐到地中海的厄爾巴島。那年三月,拿破崙逃離了厄爾巴島,在一個被稱為波拿巴主義支持者的幫助下逃往法國,並最終進軍巴黎,這被稱為「百日戰爭」。這些事件在丹特斯不經意間傳遞給德維爾福的父親的信中提到。
作者亞歷山大·杜馬斯出生於1802年,是拿破崙將軍之一託馬斯·亞歷山大·戴維·德拉佩耶特裡的兒子。亞歷山大父親去世時他只有四歲,他在貧窮中長大,但後來他被公認為法國最重要的浪漫主義小說家之一。
杜馬斯本人也參加了1830年的革命。
他寫了許多成功的小說,其中許多植根於歷史事件,並於1844年年開始連續出版《基督山伯爵》。這本小說的靈感來自他在刑事案件選集中讀到的一則軼事。
1807年,一位名叫皮奧的法國人被他的朋友盧皮昂譴責為英國間諜。儘管皮奧不是叛徒,但他被判有罪,並被送往費內斯特雷勒要塞的監獄。在被監禁期間,他遇到了一位牧師,他去世後給他留下了一筆巨款。
入獄八年後,皮奧假扮成富翁回到家鄉,對盧皮昂和其他密謀陷害他因叛國罪被監禁的人進行了報復。
電影改編
《基督山伯爵》在屏幕上已進行了至少50次改編,採用了世界各地的多種語言。伯爵首次出現在電影中是1908年由演員荷巴特博斯沃斯主演的無聲電影。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改編自《基督山伯爵》這部經典小說的電影呢?你對故事中的哪一個角色印象最深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