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新了·故宮》鄧倫魏晨蔡明尋找故宮裡的當代魯班_娛樂頻道...

2020-12-15 中國青年網

  中國工匠師祖魯班的傳說,可謂是家喻戶曉,但你知道故宮裡隱藏著的當代魯班是誰嗎?本周六20:30,《上新了·故宮》第三季第八期,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鄧倫、魏晨、蔡明,將尋找故宮裡的當代魯班,體驗故宮修復工藝和勘測技術。

圖: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鄧倫、魏晨、蔡明 節目組供圖

  探尋故宮裡的當代魯班 感受匠藝與精神上的堅守和傳承

  故宮的每座建築都是極具生命力的存在,需要無數人的堅守和傳承,才能帶著歷史的記憶走向更深遠的未來。本期,文創新品開發員將前往故宮角樓探尋當代魯班。作為紫禁城的標誌性建築,角樓擁有著九梁十八柱,七十二脊,體現了明清皇家建築的最高技藝。樓內一些複雜的榫卯結構,甚至連專業的木匠師傅都未曾見識過。如此奇特多姿的頂級建築,無論建造還是修繕,對木匠來說都是巨大的考驗。1981年,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李永革曾主動請戰,參與維修東南角樓的項目。那時角樓破損嚴重,他與帶隊的木匠師傅是如何一步步完成角樓修復的?

圖:故宮東南角樓 節目組供圖

圖: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鄧倫 節目組供圖

  據故宮專家科普,想要完成故宮建築的修復工作,唯有先勘察評估才能制定出相應精準的修複方案。在戰火紛飛的三十年代,為了及時精細化紀錄故宮的真實數據,以便今後的復原工作,以梁思成、朱啟鈐為主的中國營造學社,在故宮進行了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搶救性」測繪。本期,鄧倫、魏晨、蔡明也換上工裝,對慈寧宮花園的臨溪亭進行了局部測繪。令人困惑的是,此次他們測出的水池欄板、次間、隔扇門等長度,竟和1996年故宮古建部測繪的專業數據截然不同,為何數據會出現這樣的反差?

圖:上世紀三十年代營造學社故宮實測墨線圖 節目組供圖

圖: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魏晨 節目組供圖

  鄧倫、魏晨秒變故宮「手藝人」 學子「相聲版」上新引全場爆笑

  在故宮博物院工程師侯時拓的指導下,本期文創新品開發員還將化身「手藝人」,體驗故宮一項神秘的文物修復工藝。身為一位與故宮相守四十四年的老「手藝人」,侯時拓堅守著「上對得起祖宗,下對得起後人」的工匠精神,參與過很多故宮修復大工程,布滿裂痕的雙手引得三人肅然起敬。節目裡,魏晨體驗不久手腳便不聽使喚出現了酸楚,鄧倫的動作更是被蔡明笑稱像「攤煎餅」,這項修復工藝到底有多難?此外,蔡明還體驗了臨溪亭的天花繪製過程,她能否順利完成繁雜的繪製任務?

圖:故宮古華軒天花修復 節目組供圖

圖: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蔡明 節目組供圖

  令人期待的是,本期的文創上新也創意十足。鄧倫帶領的天津美術學院學子,以說相聲的方式「安利」戰隊的文創,並將年輕人關注的脫髮問題融入到文創演講中,聽得全場爆笑不斷。魏晨的四川美術學院戰隊的文創包裝則備受好評,不僅將現代科技與故宮元素進行趣味碰撞,還完美嵌入了環保理念,實現包裝的循環利用。最終哪款文創能成功上新?敬請期待本周六20:30,在北京衛視和愛奇藝播出的《上新了·故宮》第三季。

相關焦點

  • 《上新了·故宮》鄧倫魏晨蔡明尋找故宮裡的當代魯班
    中國工匠師祖魯班的傳說,可謂是家喻戶曉,但你知道故宮裡隱藏著的當代魯班是誰嗎?本周六20:30,《上新了·故宮》第三季第八期,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鄧倫、魏晨、蔡明,將尋找故宮裡的當代魯班,體驗故宮修復工藝和勘測技術。
  • 北京衛視《上新了·故宮3》鄧倫、魏晨、蔡明尋找故宮裡的當代魯班
    中國工匠師祖魯班的傳說,可謂是家喻戶曉,但你知道故宮裡隱藏著的當代魯班是誰嗎?今日20:30,由故宮博物院和北京廣播電視臺出品、華傳文化聯合出品、春田影視製作的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第三季第八期,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鄧倫、魏晨、蔡明,將尋找故宮裡的當代魯班,體驗故宮修復工藝和勘測技術。
  • 《上新了·故宮3》鄧倫魏晨章若楠尋找紫禁城裡「牡丹亭」
    故宮裡名亭眾多,但卻鮮少有人知道還有一座神秘的「牡丹亭」。本周六20:30,由故宮博物院和北京廣播電視臺出品、華傳文化聯合出品、春田影視製作的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第三季第九期,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鄧倫、魏晨、章若楠,將尋找紫禁城裡的「牡丹亭」,為觀眾帶來精彩的戲曲表演。
  • 《上新了·故宮3》鄧倫魏晨章若楠探尋紫禁城的神秘建築「牡丹亭」
    故宮裡名亭眾多,但卻鮮少有人知道還有一座神秘的「牡丹亭」。本周六20:30,由故宮博物院和北京廣播電視臺出品、華傳文化聯合出品、春田影視製作的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第三季第九期,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鄧倫、魏晨、章若楠,將尋找紫禁城裡的「牡丹亭」,為觀眾帶來精彩的戲曲表演。
  • 《上新了·故宮》開啟故宮禁地
    一直作為別人鏡頭裡的「麻豆」的故宮如今終於主動出擊當上了「設計師」——故宮博物院首次以出品方身份打造的文化節目《上新了·故宮》上周六正式開播。節目中,演員鄧倫、周一圍擔綱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跟隨故宮專家、品牌設計師一起進宮識寶、穿梭古今。首期節目向觀眾展示了神秘的乾隆花園,探尋暫未對公眾開放的倦勤齋的故事。
  • 《上新了·故宮》第二季 今晚尋找紫禁城裡的「宮中之宮」!
    作為世界五大宮之首,有著近600年歷史的故宮隱藏著無數秘密等待世人探索發現。其中,一座以「未完成品」姿態存在於世的「宮中之宮」,更是吸引了幾代故宮人輪番接力,解開其中的歷史密碼。今晚21:27,由故宮博物院和北京廣播電視臺出品、華傳文化聯合出品、春田影視製作的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第二季第七期節目,「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張魯一將與「新品助力開發員」陳柏霖、蔣夢婕一起探尋這座「宮中之宮」的獨特魅力。能在故宮中被稱為「宮中之宮」的建築,自然非同尋常。它會是皇帝藏匿寶藏的密室,還是「套娃式」的神奇建築?
  • 三年趕考,六百年模擬|《上新了·故宮》的「定·守·護」
    在這季節目裡,《上新了·故宮》先後探尋紫禁城600年生生不息的印記、傳世文物的回歸之路、能夠穿越古今的「樂天派」、盡顯對稱之美的「鏡像傳奇」、與金榜題名有關的歷史遺存、隱藏在宮殿裡的「數字密碼」、致力修復工作的「當代魯班」,還盡情感受了一番秋日裡的紫禁城「特飲」、自帶混響功能的「牡丹亭」以及獨特的故宮色彩美學。
  • 《上新了·故宮》:博物館教育的第二課堂
    與此同時,由故宮博物院和北京廣播電視臺出品、華傳文化聯合出品的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第三季在北京衛視熱播,不僅在尋找文化命脈的同時展現著故宮的「高光傳奇」,而且以不同主題,圍繞故宮館藏文物進行的創新表達,為中小學踐行「館教結合」「展教並重」提供了生動的教育教學案例,引發了各界對博物館教育的廣泛關注。
  • 上新了·故宮 關曉彤&阿爾法蛋揭秘乾隆最寵的公主
    而在本周的《上新了故宮》中,文創新品開發員鄧倫、周一圍,則將與「國民閨女」關曉彤,帶著小助手阿爾法蛋和御貓魯班一起,解鎖真實歷史上最受乾隆寵愛的十公主的清宮生活,揭秘影視劇中著名的公主居所——漱芳齋的真實功能。
  • 《上新了·故宮》:進故宮實地取景、深入未開放區域
    上新了·故宮》第一次錄製。拍攝倦勤齋時,嘉賓有四個人,攝像只進去了三個,「我們要在規定的時間裡完成拍攝,既要保證文物的拍攝精美,抓住人物的所有表情,還要保證素材量,那個機位是很難的」。錄製三期之後,故宮和節目組漸漸有了默契。對大搖臂最初有些抗拒的故宮老師們,看到了拍攝團隊對文物的敬畏之心,漸漸把每周一拍攝《上新了·故宮》也看成了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 故宮,又上新華章-《上新了·故宮》第三季
    《上新了·故宮》不僅要展現故宮強大的文化生命力,更要以年輕視角和文化創意載體,融合充滿創意的好奇心與想像力,全民大開腦洞,徵集各類設計Idea,挖掘每個人心目中的「故宮」,讓年輕力量賦予故宮新生的文化活力。
  • 紫禁城裡的演唱會《上新了·故宮》獨家探秘暢音閣
    中新網11月16日電 11月16日,由鄧倫、周一圍擔任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的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即將在今晚21:05迎來第二期的播出。在首期節目中,未開放區域倦勤齋和符望閣驚豔亮相,乾隆花園秘密揭曉,本期《上新了故宮》,鄧倫、周一圍、王麗坤將探索故宮現存最大的戲臺——暢音閣,解鎖「百年前的紫禁城演唱會」正確打開方式。
  • 故宮小崽兒走了:有生之年去一次故宮吧,趁御貓們還在
    故宮小崽兒/via 微博@寵物攝影師-克查下午上著班,會長助理們就被一個噩耗炸得淚眼汪汪——故宮裡最好擼的御貓小崽兒,於2018年12月11日走失。via 微博@寵物攝影師-克查小崽兒是一隻多年生活在故宮裡的中華田園喵,年約十歲,算來也是上了年紀。
  • 上新了·故宮 | 宮裡的琺瑯,好想立刻擁有怎麼辦?
    《上新了·故宮》大家看了嘛播了這麼多期除了感嘆在故宮實拍的場景好精緻御貓魯班好萌,周一圍鄧倫好帥乾·隆·花·園《上新了好吧,其實也不難get帝王同款比如……(中外琺瑯美術館京東專營店·當代再造的宮廷原物
  • 《上新了故宮3》本周收官
    從揭秘紫禁城六百年生生不息的印記,到探尋紫禁城中的鏡像傳奇、數字密碼、傳世文物……在這兩個多月的故宮探索中,各種令人大開眼界的故宮元素化成了一份份讓人眼前一亮的精彩「上新」。本周六20:30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第三季將迎來精彩的收官盛宴。
  • 《上新了·故宮》第二季收官
    已連續9期登頂同時段同類別收視榜首的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第二季,今晚21:17將在北京衛視迎來收官。「紅牆白雪琉璃瓦」,節目收官錄製當天恰逢一場瑞雪,浪漫故宮雪景讓人格外期待。
  • 《我在故宮六百年》開播,600年故宮背後有這些故事
    (《我在故宮六百年》製作團隊供圖)故宮跨年,一跨就是「六百年」。從2020年12月31日到2021年1月2日,紀念紫禁城建成六百年的三集紀錄片《我在故宮六百年》,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紀錄頻道晚間黃金檔與觀眾如約見面。作為《我在故宮修文物》姊妹篇,《我在故宮六百年》依舊聚焦故宮裡的人和物。這一次,主角是古建築,還有故宮古建的守護人。
  • 故宮又上新了!
    故宮又上新了!故宮又上新了!隨著《上新了·故宮》第三季的開播,歷經600年風雨沉浮的紫禁城再次以穿透歲月的優雅和從容翩然而至,沁潤人們的心脾。2018年,《上新了·故宮》開啟博物館綜藝消費全新模式;全年文創收入超過15億……傳承於中國古代皇家的宮廷要素被重新演繹,古色古香變得觸手可及。越來越年輕的故宮以一系列文創產品為起點,成功打造了一場文化遺產領域的盛宴,讓國潮、國風變成了年輕人的時尚文化新寵,也讓自己成為了國潮文化先鋒。
  • 《上新了·故宮》第二季收官 嘉賓探尋浪漫的雪中故宮
    1月10日,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第二季在北京衛視迎來收官。「紅牆白雪琉璃瓦」,節目收官錄製當天恰逢一場瑞雪,浪漫故宮雪景讓人格外欣喜。「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鄧倫、張魯一將與「新品助力開發員」楊穎踏入美如畫的雪中故宮,尋找一年一遇的「冬至暖陽」,解鎖古代紫禁城裡的「抗凍秘籍」。
  • 故宮又上新了
    故宮又上新了!隨著《上新了·故宮》第三季的開播,歷經600年風雨沉浮的紫禁城再次以穿透歲月的優雅和從容翩然而至,沁潤人們的心脾。過去,故宮的歷史文化元素高高在上,局限於三米紅牆之內。為了讓這些具有寶貴价值的文化元素走進消費者的日常,故宮選擇用兩種高頻消費與體驗方式來帶動它們———開發文創產品和參演電視/網絡節目。2013年8月,北京故宮第一次面向公眾徵集文化產品創意,舉辦以「把故宮文化帶回家」為主題的文創設計大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