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年五月初五出生的馬最毒? 專家:無具體依據

2020-12-20 人民網

原標題:馬年現兩個「立春」更宜婚嫁? 專家稱正常曆法

  除夕將至,年味漸濃。今年馬年可謂「不尋常」,一月兩個新年,元宵節巧遇西方情人節,又恰逢「兩頭春」。同時關於馬年的諸多習俗也開始流傳,如「雙頭春」更適宜結婚,馬年生子更好等,引發公眾熱議。民俗專家蕭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雙頭春」是正常曆法現象,與吉兇禍福無關,並且很多民俗都會隨著社會及百姓心理需求變化。「民俗僅是一種文化現象,需要寬容看待,不一定要冠以『迷信』標籤。」

  熱議1:馬年「雙頭春」更宜婚嫁?

  專家:正常曆法現象

  立春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首。據了解,因含有一個「閏九月」,整個農曆馬年共計384天,時間跨度較長,因此一年內出現了兩個「立春」:一個在陽曆2014年的2月4日(農曆馬年正月初四,農曆新年期間),一個在陽曆2015年的2月4日(農曆馬年臘月十六,歲末)。這種現象被稱為「一年兩頭春」。

  針對這一現象,有人認為一年「雙春」,結婚是大吉;但也有人持不同意見,認為「雙春」代表桃花多,影響愛情穩定,即便是夫妻也會鬧離婚。面對這樣的「八卦傳聞」,很多年輕人很糾結——馬年,到底結婚不結婚?

  對此,蕭放表示,「一年兩頭春」,或一年內一個「立春」也沒有(如2013年的農曆蛇年,無「立春」),或是一年內只遇到一個「立春」(單立春),這些情況都是正常現象,是歷算家為了使曆法與天象、節令、氣候、農事、物候相呼應的人為編排,與吉兇禍福、人生命運、封建迷信無關。

  熱議2:馬年出生的孩子命好?

  專家:是一種心理需求

  生肖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獨特傳統。據了解,生肖觀念在春秋時期出現,古人將生肖動物與天幹地支結合,並認為與人的命運有著某種關係。比如馬是成功的象徵,出生在馬年較好,因此有不少夫婦趕想趕在馬年生子。

  然而,如果多數家長選擇在馬年生孩子,勢必給孩子將來上學、就業帶來壓力。山西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所長高專誠認為,屬相作為一種符號,更多時候是一種文化消遣或心理需求。隨著國民整體素質的提高,屬相之說也可能隨著社會的發展而改變。

  熱議3:五月初五出生的馬最毒?

  專家:無具體依據

  其實,並非所有人都看好馬年,關於「馬年運勢」還有另一種說法。陝西民間曾認為屬馬的女人生在陰曆二月裡「命苦」,有「正豬二馬三犯牛,四月之虎滿山遊,五雞六狗七在蛇,八月老鼠九月羊,十猴十一忌見兔,十二月蛟龍水內藏」之說。並認為,在所有屬馬的人中,陰曆五月初五出生的馬最毒、最「克」家人。

  《太原晚報》載文指出,「馬年命不好」是所謂的「交感巫術」,純屬無稽之談。事實上,馬在古代是戰神,是勝利和成功的化身,「馬到成功」就是這個意思,馬年生的人何來不好?

  蕭放則表示了比較折衷的觀點。他說,「五月初五出生命毒」的說法自漢朝就有。中國人強調中庸、和諧,但按命理學來說,此時出生的小孩陽氣太足,會妨礙父母。這些說法並無具體依據,但老百姓仍然相信,因此成為一項習俗在民間流傳下來。

  熱議4:馬年不宜穿紅色?

  專家:安定內心方式 不宜輕信

  長久以來,民間一直流傳著本命年佩戴紅色的衣服飾品「闢邪開運」的說法,如佩戴紅繩手鍊,穿紅色衣服等。但近來流傳一種說法:2014年馬年本命年不宜穿紅。

  蕭放對這種說法給出了自己的解釋。據他分析,2014年為甲午馬年,屬馬在地支對應於午,故稱為午火。從陰陽五行角度講,午在幹支五行裡屬火。而紅色在五行亦屬火,穿紅色「火勢」會更旺,反而會引起壞作用。

  「這從命理學角度講有一定道理。」蕭放表示,但從民俗角度講,不能太過輕信這個說法,「很多民俗要從外在文化角度理解。現代社會競爭激烈,不可抗因素多,因此人們會選擇一些固有習俗作為安定內心的方式,可以理解。」

  蕭放:民俗需寬容看待 無害便可存在

  人們對馬年民俗的熱議,或許也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明傳統習俗在民間的「生命力」。據蕭放介紹,民俗雖然習慣性的延續下來,但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及老百姓精神生活的需要進行逐步調整。

  「這種變化主要發生在文化層面。比如以前舊俗認為馬年整體運勢並不是很好,但現在賦予馬年諸多新的解釋:駿馬的優雅、龍馬精神等,大家便轉變看法,認為馬年也不錯。這就是根據新需要出現的新解釋。」

  在蕭放看來,民俗文化不能一味以科學判斷,否則很多民俗將無據可循,「從文化角度講,很多民俗可以滿足人們的情感需要以及精神表達,因此能夠傳承下來,我們要在一定程度上予以理解。」

  蕭放表示,文化生活具有彈性,而民俗僅是一種文化現象,需要寬容看待,無害便可以存在,不一定要冠以「迷信」標籤,「比如有習俗講,大家本命年有些事不能做,這可以提醒大家慎重處理人際關係,具有積極意義。」

相關焦點

  • 2014馬年寶寶幾月出生好?
    馬年寶寶幾月出生好,馬年幾月生寶寶好呢?十二個月出生的馬寶寶各有什麼特點?每個月三十天不同日期出生的馬寶寶命運會有什麼不同嗎?趕快來看起名網為您分析屬馬的幾月出生最好?一般來說屬馬的農曆正月、五月、七月、八月、九月出生的人命運比較好些。現在我們就來詳細分析為什麼這些月份出生的馬寶寶命運比較好。
  • 五月初五,為何稱為端午?
    據考證這是關於五月初五和屈原有關的最早記載,故事出自南北朝時期的《續齊諧記》。文章中還記載了用五彩絲纏繞竹筒,是因為怕江裡的蛟龍搶吃了。這也就是後世粽子的雛形。但歷史上有無屈原其人,在某段時期都發生過討論。
  • 農曆五月被稱為「惡月」?五月初五又是九毒日之首,古人過得小心翼翼
    農曆的五月已經來臨。 記得很多年前,看到一本民俗書,古人認為五月是「惡月」,認為這個月出生的孩子帶有不祥之兆。特別是五月初五日,若這天出生的嬰孩重則會被謀殺,輕則會被丟棄。當看到這個內容的時候,自己被嚇了一跳,同時也感覺很幸運的生在現代。
  • 農曆五月為何被稱為「毒五月」,五月到底「毒」在哪裡?
    農曆五月俗稱毒月,民間還有「爛五月」之說。其中,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以及二五、二六、二七,此九天為 「天地交泰九毒日」;「十四」為天地交泰日,一共十天。據稱,這十天內,務必端容肅己,嚴禁殺生,行淫,否則嚴重傷身損氣耗精元。
  • 【策劃】盤點馬年出生的中日明星
    「馬」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地位中具有崇高位置:諸多美好寓意的成語諸如「一馬當先」「馬到成功」所描繪的那樣,馬的形象表達著生生不息、奮鬥不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 不過,在中華文化裡,本命年往往又有「本命年犯太歲,太歲當頭坐,無喜必有禍」的說法,這個民謠是關於本命年不甚吉利的最好寫照。故民間通常把「本命年」也叫做「檻兒年」,即度過本命年如同邁進一道檻兒一樣。 每到本命年時,漢族北方各地,不論大人小帶繫上,俗稱「扎紅」,小孩還要穿紅背心、紅褲衩,認為這樣才能趨吉避兇、消災免禍。
  • 《劍來》:為什麼說五月初五對陳平安很特別?
    陳平安出生在五月初五,但五月初五對他來說不僅僅是生日這麼簡單,這個日子很特別。他父母早亡,年幼的他卻聽小鎮上那些嘴碎的人們說是因為他的命太硬剋死了父母。對幼年的陳平安來說,這簡直是最可怕的言語,因為他信了,並且從內心裡痛恨自己。
  • 古人覺得五月初五這天生孩子不吉利,那這天出生的孩子怎麼辦?
    五月初五是我國的端午節,起源於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原本是驅逐瘟神和祭龍的日子,後來成為紀念偉大詩人之一的屈原,據說屈原是在五月五日這一天抱著石頭投江去世的。因為五月初五過後夏天就來了,太陽正是毒辣的季節,所以古人稱這一天為「惡日」,而五月這一個月被稱為「惡月」。因此古人都特別忌諱在這一天生孩子,傳說,這一天生出來的孩子,是男孩會剋死父親,是女孩就會剋死母親,這一天出生的孩子會對父母有極大的負面的影響。
  • 馬年說馬篆刻馬印
    圖一 當玉帝挑選十二生肖時,因馬能立功贖罪,便選了它。   民間的傳說固然是虛構的,但事實上馬與人類的關係確實十分密切。自從人類告別漁獵時代,進入農耕社會,馬就成了人類最先飼養的動物之一。馬以它的聰明、勇敢、忠誠、耐勞,成為人類得力的助手,無論是在農耕、運輸、交通等方面,還是在古今血雨腥風的戰場上,馬都給人類立下了汗馬功勞,無怪古人將馬作為「六畜之首」來評價了。
  • 南宋時期,五月初五是不祥的日子,這一天出生的嬰兒父母都不敢留
    民間認為,五月是一個不詳的月份,因為五月被稱為「惡月」,尤其是五月初五更是一個十分忌諱的日子,俗稱「五毒日」,這一天出生的孩子將會加害於父母。在《風俗通義》中就記載:「五月五日生育,男害父,女害母」。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男害父」的傳言更讓人忌憚,所以一直以來,五月初五生子不舉主要受害者還是男嬰。
  • 這4個時間段出生的孩子,天生「好命」,並不是迷信,有科學依據
    迷信說法:正月十五出生能當官,五月初五出生有禍患 坊間流傳著一句話:正月十五出生能當官,五月初五出生有禍患! 2)為什麼五月初五出生的孩子有禍患,命運不好呢?
  • 「毒五月」來了,我們該怎麼辦?
    最近幾天,網絡上開始流傳這樣的文章,那就是農曆五月,古人稱之為「毒五月」,在這個月裡,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這九天為「天地交泰九毒日」,十四為「天地交泰日」,一共十天。這十天,一定要肅己,嚴禁殺生、行淫,否則嚴重損害身體,消耗精氣。
  • 頭條| 五月初五話端午,最全的端午節習俗,你知道多少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紀念伍子胥說伍子胥家族在楚國很有名。先祖伍舉是直言楚莊王有功勞的楚國名臣,其父伍奢是楚太子建的老師。公元前522年,伍子胥因父親伍奢、兄伍尚及全家100多人被楚平王所殺,而避難逃奔吳國。
  • 五月初五話端午,最全的端午節習俗,很珍貴!值得收藏~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祝所有朋友身體健康,幸福美滿!
  • 在農村,俗語「善正月,毒五月」,具體指什麼,如何驅「五毒」?
    文/豬友巴巴在農村,俗語「善正月,毒五月」,具體指什麼,如何驅「五毒」?俗話說「吃罷端午飯,棉衣不相見」,意思是說,端午過後,也進入到一年中最為炎熱的時節,溫度高,溼度大,一些「毒」蟲開始活躍!因此,生活在農村,老一輩人常說「善正月,毒五月」,正月裡,氣溫低一些動物進去休眠期,也沒有蚊蠅的騷擾,因此,生活沒有了這些打擾,日子過得也很安逸!
  • 五月初五話端午,端午節習俗,你知道多少~
    於當年五月初五成立水師,開始操練。前482年,吳王夫差為參加黃池之會,盡率精銳而出,僅使太子和老弱守國。越王勾踐遂乘虛而入,大敗吳師,夫差倉卒與晉國定盟而返,連戰不利,不得已而與越議和。前473年迫使夫差自盡,終於一舉消滅吳國。後人為昭彰勾踐這種堅忍不拔的精神,便效仿越國水師演練時的情景,於五月初五日這一天划船競渡,以示紀念。。。
  • 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 關於端午節,你要了解的都在這裡了
    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 關於端午節,你要了解的都在這裡了時間:2020-06-25 11:0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 關於端午節,你要了解的都在這裡了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見,新知萬裡外。
  • 歷史上端午節出生的名人,孟嘗君還不是最厲害的
    早在先秦時代,人們普遍認為五月是個毒月,五日是惡日,相傳這天邪佞當道,五毒並出。在《禮記》、《呂氏春秋》、《夏小正》、《大戴禮》等古籍中都有相關記載。於是在端午那日有浴蘭驅邪,蓄藥蠲除毒氣等習俗。也有「不舉五月子」的說法,認為五月五日出生的孩子會害父害母。
  • 進入「毒五月」,不管男女腎再好這事也別做,清清靜靜保安康!
    每逢農曆五月,人們都開始包粽子,有的還會摘來艾條掛在門外闢邪。在我國民間早就有毒五月的說法,而今很多人對毒五月並不熟悉,尤其是年輕人。什麼是毒五月?毒五月指的是農曆五月,古人叫「惡月」。進入農曆五月份,氣溫高,雨水多溼度增大,天氣變得渾濁不清爽,像生了病一樣。此時,蚊蟲,細菌,病毒也會趁機大量繁殖,加上氣候乍暖還寒,人們也會感覺各種不適,沒胃口,口乾舌燥,睡不著,總之這個月去醫院看病的人都會比以往多。因此,得名 「毒月」。五月的毒到底多有毒?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呢?
  • 馬年雲南找「馬」:昆明「金馬」亮 陸良馬街鬧
    馬年雲南找「馬」:昆明「金馬」亮 陸良馬街鬧   中新社昆明2月1日電 題:馬年雲南找「馬」:昆明「金馬」亮 陸良馬街鬧  作者 馬騫  「金馬碧雞坊曾數毀數建,當太陽降落,餘暉從西邊照射碧雞坊,它的倒影投到東面街上;同時,月亮剛從東方升起,銀色的光芒照射金馬坊,將它的倒影投到西邊街面上,兩個牌坊的影子,漸移漸進,最後互相交接,這就是60年才會出現一次的『金碧交輝』的奇觀……」  2
  • 大年初五出生 不算馬寶寶?
    2014年春節過後出生的寶寶就屬馬了麼?北京民俗協會理事韓碩表示,按中國傳統習俗來說,生肖的交替實際上是在立春那一天(2014年是正月初五、2月4日),只有過了立春才是真正的馬年。民俗學家艾君也曾在微博表示:中國黃曆是以立春確定生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