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城舊影:澤州老城的東城樓和東城牆

2021-02-15 太原道

2020年3月25日,晉城發布「東城樓及東城牆復建工程(含老城紀念館)項目「的批前公示,預示著有著1400餘年歷史的澤州老城真正意義上的開始復修重建。作為一個長期研究晉城老照片的民間愛好者,第一反應是」他們參考什麼資料修,要修成什麼樣「,公示內容並沒有給出詳細的建設方案,只是公布了選址示意圖,心中不免有所擔憂,畢竟晉城老城是我們這群古建愛好者極為關注的一個話題。

晉城老城的歷史老照片相對而言是極為稀少的,但隨著國外相關機構資料的開放,還是發現了不少於200幅關於晉城老城的舊照,晉城老城的南城門、東城門、西城門、北城樓、魁星樓、文廟、玄妙觀、廣教寺、譙樓、西街玉皇廟、晉南橋都是有實景照片存世的。

由於在創作關於晉城老城的研究著作,手頭的晉城相關老照片和研究信息在2018年後就珍藏不示了。但對此次晉城老城的修復,我極為擔憂,所以公布部分老照片和研究成果出來。同時,歡迎晉城相關機構聯繫諮詢,我會盡我所能的將手頭資料與各位分享,只希望晉城老城能夠儘量按照歷史原樣進行修復。

根據現有資料考證,清朝末年至民國初年這期間,先後有8個比較著名的外國人曾深入過太行山南端的澤州進行考察。

1870年,德國人李希霍芬,著作《中國》一書有大量關於澤州的描述。1898年,美國人威廉·希爾曼·肖克利考察澤州,著有《中國山西省東南部的煤鐵礦》,留存有關於澤州的老照片。1898年,美國人諾亞·德雷克考察澤州,著有《中國山西省澤州附近的煤田》。1914年,美國人德裡克·加德納·克拉普考察澤州並拍攝照片。1918年,日本人山根新次考察澤州,著有《山西省澤州附近石炭調查報文》。1942年,日本人山本第榮考察澤州,著有《山西學術探險記》。

目前從日本一橋大學圖書館、京都大學人文研究所、英國布裡斯託大學以及日本民間流出的檔案中,大約有200餘幅有關澤州的老照片,其中有6張經過辨別和比對是澤州老城東城門的。

🔺1898年3月的澤州東城門甕城樓(威廉·希爾曼·肖克利)

此圖是目前發現的有關晉城的最早的一幅老照片,由美國探礦師威廉·希爾曼·肖克利(William Hillman Shockley)拍攝於1898年3月3日。

他由高平、大陽鎮南下到澤州,用相機記錄下了大雪後的澤州府東城門、城牆、護城河,以及城內街道的照片,這幾幅照片現存於杜克大學圖書館。

🔺從東城牆南段北望東城門(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研究所)

🔺從東城牆南段北望東城門(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研究所)

🔺從甕城門內望東城門(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研究所)

以上四圖出自京都大學公布的中國老照片檔案中,與2013年我在新浪博客公開的日本一橋大學所藏的晉城老照片為同一批照片,但拍攝角度更加豐富。拍攝時間應是日軍第一次和第二次佔領澤州時所拍攝,中間兩幅均為澤州東城門甕城樓,判斷依據為左側鴟吻丟失,南城門、東城門外甕城樓鴟吻保存均完好,但兩圖標語不同,應是兩次拍攝,推測為日軍兩次佔領澤州時所拍。

此圖見於2019年雅虎日本拍賣的日本民間相簿中,由好友張漢霄(網名水鍋鍋)提供信息,未能搶拍成功,相簿流入中國但不知所蹤。相簿下方標有「澤州城門」字樣,經比對為東城樓。

🔺1944年前後的晉城老城航拍影像(部分)

該航拍圖現存布裡斯託大學,是目前發現的關於晉城最早的航拍影像。檔案顯示拍攝時間為1943年7月 - 1945年,拍攝人為美國空軍第21攝影偵察中隊,檔案編號Bi-s152,紙質黑白照片上用黃色鉛筆寫有TSECHOU(澤州)字樣。

🔺1964年10月24日的晉城航拍影像(部分)

此圖是冷戰時期美國間諜衛星拍攝,由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圖片資料庫公開,同時期拍攝的還有1969年12月13日拍攝的晉城航拍圖。

對比以上3圖,1944年前後,晉城文廟還未拆毀,僅把文廟尊經閣前方空地整理出來作為日方公署的小廣場使用。東城樓、東城牆、玄妙觀、城牆上的魁星樓等都可辨認完整。1964年,文廟位置已經成為空地,玄妙觀(土月面粉廠位置)已非原建築,東城牆僅存遺蹟。

和現在的航拍圖像對比,晉城老城南半部分的輪廓保存的較為完整,東城門甕城樓位置就是城區中醫院所在,根據這三幅航拍圖是可以較為準確的復原城牆、東城樓和甕城的準確位置的。


晉城老城的修復是好事,也是我們期盼已久的願望。但修復過程中,要考慮還原歷史原貌,按照歷史檔案中的規制和位置進行復原,避免參照非本土建築風格的城樓進行復原。

比如晉城老城的五個主城樓(東城門、西城門、南城門、北城樓、譙樓)的形制是相同的,根據舊照,均為明清風格的三重簷歇山頂式樓閣,大概可以判斷鋪作層採用的是五鋪作雙下假昂等等,這些老照片呈現出細節是足以作為老城修復的參考的。

修復後的晉城老城,但願是老人們印象中的,我們這些民間愛好者希望看到的。

作者:孔偉偉,現居北京,晉城市城區民間文藝家協會副秘書長,上黨營造社發起人。

推薦閱讀:

老照片 | 1940年前後的晉中,時光已過八十載……

老照片 | 1942年的解州古鎮,時光已過八十載……

老照片 | 1939年的運城,時光已過八十載……

老照片 | 淪陷時期的北格鎮與徐溝鎮,時光已過八十載……

老照片|抗戰時期日本人鏡頭下的太原城,時光已過八十載……

老照片|日本人鏡頭下的三晉大地,時光已過八十載……

老照片|日偽時期大同煤礦工人的生活場景,時光已過八十載

1939年山西平定縣娘子關,時光已過八十載……

1939年的山陰岱嶽,時光已過八十載……

1941年的晉城、高平、澤州,時光已過八十載……

1938年的北同蒲老照片,忻縣、朔縣、原平鎮,時光已過八十載……

老照片 | 一位山西籍官員的豪奢生活:庭院高雅,妻妾成群

1978年精心印製的《大寨》畫冊,一個中國政治圖騰的最後餘暉

1948年美國記者鏡頭下被圍困的孤城太原

1944年美國記者鏡頭下的「小太原」和第二戰區司令部

1907年法國漢學家沙畹鏡頭下的山西

1908年美國克拉克探險隊山西老照片的百年滄桑對比

1908年德國建築師柏石曼山西老照片的百年滄桑對比

1909年美國地質學家張伯林鏡頭下的太原古城

112年前那些圍觀美國薩金特探險隊的山西人

1924年的汾河流域老照片

1942年日本《北支》雜誌山西特輯珍貴歷史圖片精選

1922年日本學者鏡頭下天龍山被破壞前的珍貴照片

日本《支那文化史跡》拍攝的雲岡石窟百年滄桑舊影

閻錫山留學回國那一年的山西是什麼樣子?英國人拍的老照片來告訴你

從進山學子聚會老照片看1961年的迎澤公園

1964年的《太原風光》畫冊,似曾相識的景物,難以忘卻的記憶!

1978年的太原風光,似曾相識的景物,難以忘卻的記憶!

1978年精心印製的《大寨》畫冊,一個中國政治圖騰的最後餘暉

1983年一位美國學者鏡頭下的「機車王國」大同

1983年一位美國學者鏡頭下正在復甦的太原城

80年代太原的珍貴影像,郵政大樓那時還在建設中……

1985年,中央講師團鏡頭下的離石與磧口

卅載恍然一夢間:英國留學生鏡頭下1987年的太原城

三十年前山西平遙,原汁原味的明清古城

閻錫山治下的三晉,汾州舊影1924年

相關焦點

  • 地理山西|晉城老城今何在?
    ▲晉城市地圖 @山西省自然資源廳晉城老城,是晉城文化的集中體現,是重要的歷史遺存。歷史上很多名人都曾來到這裡,唐代詩人陳子昂登上澤州城北樓,寫下了《登澤州城北樓宴》。明太祖朱元璋之孫隰川王和宣寧王遷於此,建有隰川王府和宣寧王府。于謙在這裡寫下了《到澤州》。
  • 用晉城的根,築老城的魂——以晉城老城南大街為例
    在老城更新與保護中,既要注重對歷史建築的保護,也要注重對老城歷史文化的挖掘整理。以南大街為例,談一些建議和看法,僅供參考。 南大街是晉城老城的一條主要街巷,也是老城更新與保護工程率先啟動改造的大街。目前已基本改造完成。讚揚的話我就不多說了,我主要說說存在的兩個問題:第一,在改造過程中沒有完成對商戶業態的改造、提升;第二,缺少對歷史文化的挖掘和注入。這兩個問題,歸根到底是一個問題。 在改造之前,南大街並沒有什麼珍貴的古建築。
  • 【我在晉城過大年】古韻澤州邀辛棄疾再寫《青玉案》
    今年,澤州縣在丹河水城搭建的花燈以「古韻澤州」為主題,通過流光溢彩的燈飾展示澤州濃鬱的地域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南門樓燈組以珏山吐月為背景,凸顯書形狀的「書燈」,書上綴以《澤州賦》文字,盡顯澤州古神韻。
  • 全域晉城,澤州獨秀!澤州旅遊踏春賞花地圖,一起踏青去!
    千年古韻、盡在晉城!神奇太行,晉城點睛!大美晉城歡迎您!今天晉旅君為大家帶來晉城澤州踏春賞花目的地。春光明媚的日子,就該去看花、看水、看世界。畢竟春風十裡,不如親自逛逛。這個周末,擇一條路線,開上愛車,載著你愛的人,到美麗澤州去踏青吧!
  • 這才是「晉城範兒」!14位「大師」被評為省級非遺傳承人
    澤州老城,悠悠慢時光 三山兩河,俊美好風光 華夏文明,源遠更流長 晉城,一個令人嚮往的地方!
  • 山西簡稱「晉」,憑什麼只有她敢叫「晉城」?
    加之大學舍友是晉城人,讓我對晉城又有了更深的情愫。後來,我去參加舍友的婚禮,順路一睹了晉城盛世顏。①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地上文物看晉城。晉城,古稱澤州,位於三晉東南,雄踞太行之巔,俯瞰中原大地。仰歷史文明之光,晉城人傑地靈,代有英才,這裡曾哺育和造就了一大批歷史名人,如唐代高僧慧遠,宋代文學家劉羲叟,明代經濟學家王國光,詩書大家張慎言,清代文淵閣大學士、《康熙字典》總編纂陳廷敬,當代著名作家趙樹理等,他們已成為晉城文化一張張耀眼的名片。最能體現晉城文化特色的是晉城老城。
  • 城市的變遷-晉城
    是戰國「陽阿古劍」產地,境內澤州鐵器、蘭花炭曾名揚海內 。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素有「河東屏翰、中原咽喉、三晉門戶」的美譽。晉城老城始建於唐武德初年(公元618年),有著上千年的建城史。晉城二字作為地名有近兩千年的歷史,是中華地名文化的特例。
  • 晉城未來的經濟中心:陵川、沁水落選,不是陽城和澤州,而是它
    隨著經濟在發展,我國的許多城市也湧現出一批批「黑馬」,晉城就是其中的一座。從交通環境上看,晉城地處於山西和河南的交通位置,當地的高速公路網已漸趨完善。據悉,當下晉城還形成了以國道幹線、高等級公路為枝幹的以市區為中心的三環十二線。另外晉城的鐵路建設也相當發達,境內坐擁24座站臺。
  • 這才是「晉城範兒」!14位「大師」被評為省級非遺傳承人
    澤州老城,悠悠慢時光 三山兩河,俊美好風光 華夏文明,源遠更流長 晉城,一個令人嚮往的地方!
  • 【多元】晉城大酒店、澤州大酒店、黃圍山景區有亮點
    晉城大酒店技能展示提水平近日,晉城大酒店組織20餘名管理人員分別到客務、餐飲等部門進行現場觀摩
  • 「康養晉城」我在澤州等你,等你來品「秋風古韻 暢遊澤州」
    依託現有政策資源,注重林業生態保護、挖掘生態資源,依託豐富的綠色生態資源優勢,大力推進森林康養產業,初步構建起了全域旅遊發展的「澤州模式」。,不斷提升資源價值和展示平臺;大陽古鎮借力太行板塊全域旅遊發展,構建古村鎮生活旅遊目的地。
  • 晉城大事年表
    ),攻陷澤州。時澤州屬於昭義軍。段直澤州晉城人,金末起兵,築壘自保,蒙古兵復佔澤、潞後歸附。《晉城市志》填補了自雍正年間《澤州府志》編修以來260多年的歷史空白。晉城有陽城縣皇城村、郭峪村、大橋村,沁水縣尉遲村、郭壁村、竇莊村、湘峪村、西文興村和澤州縣冶底村。
  • 跟隨大型人文記錄片《晉城古樹》,走進澤州紅山楂古樹基地——二仙掌山楂古樹群
    晉城古樹是風景吸引人們駐足觀賞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四季變換中
  • 有縣沒城怪澤州-文化藝術內容-佛教在線
    藏式佛塔「無影塔」,無論何時,不見塔影夏商時代,澤州屬冀州之域。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得「澤州」之名。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澤州昇州為府。一千多年以來,「澤州」、「晉城」兩名交替使用。雖歷經變化,但管轄範圍大體一致。如今,地處晉城腹地的澤州縣僅是晉城市所轄6個縣 (市、區)的「成員之一」。
  • 於丹:晉城古堡給你一套完整的中國鄉土生活
    但在晉城,這些古堡、古村落正是「家園」。城牆斑駁、古樹滄橫,其背後是「人的堅持和人的傳承」,以及人在鄉土包容下的「從容不迫」。這裡不僅僅屬於山西,也屬於整個民族。無論是砥洎城的銅牆鐵壁,還是山河樓對百姓的護佑,包括在湘峪古堡的地道、藏兵洞,這些地方都是一種堅持。一座城能否把城裡的「魂魄」保護下來是最重要的。
  • 晉城著名人物大盤點
    晉城著名人物大盤點晉城市是華夏文化發祥地之一,兩萬年的歷史,留下了許多名人的故事!今天,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晉城的著名人物吧!慧遠隋代淨影慧遠慧遠(523年-592年),祖籍敦煌,世居建興郡高都霍秀裡(在今山西晉城市境內)。隋代高僧,為地論宗重要代表人物。
  • 不會說晉城話,都不敢逛澤州公園了,不信你去試試!
    >在市區澤州公園裡沿著湖區步道周圍設置了好多塊寫有晉城方言的標識牌地地道道的晉城土話讓遊人備感親切近日,在市區澤州公園裡,一場以鄉音無改為主題的晉城方言民俗文化展吸引了眾多遊人的目光,在每個名詞下面,標註著詞語的含義和常見用法,方便人們對晉城方言的認識了解。有生活類的晉城方言,如蓋地、茶罐、加勢、各遛,也有飲食類的詞彙,包括油各麻、地豆兒、扁食等等。
  • 【晉城老城故事 58 】2019年春:文旅行蹤
    2019年春:文旅行蹤☆ 司宇航生長於農村的我,在上高中前在對晉城老城了解並不多,直至上高中後,我才逐漸開始了解城區,熟悉她的街道,驚羨她的繁華。那是在2019年的4月,我懷著一顆探秘的心,我在老城區內摸索著,在殘存有古蹟的街巷中穿行著,如餘秋雨「苦旅」般,在古城中尋找著文化的遺蹟,用自己淺薄的知識探尋歷史的脈絡,以一個晚輩後生的身份、用一個遊人的眼光、去尋覓那屬於老城獨有的記憶
  • 晉城特色 匠心獨運——晉城高鐵東站主創設計師沐煒煒談設計亮點
    在晉城東站整個外觀的選材上,設計團隊也頗費心思。由於場站的外立面有很多折面和拱弧,為了造型和安全考慮,最終選擇了鋁板。沐煒煒說:「鋁板由龍骨固定,非常的安全,而且我們採用的是仿磚牆紋路的鋁板,有一種歷史感和滄桑感。」
  • 揭秘晉城「九頭十八匠」的神秘傳說
    澤州古城與「九頭十八匠」的傳說  從古代澤州到今天的晉城,一直廣泛流傳著「九頭十八匠」之說。上自德高望重的長者,下到涉世未深的青年,從那些頗讀了些詩書的文化人,到久居鄉野的村民,無不對此津津樂道。它仿佛一個神話和傳說,使當地人興趣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