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花費2900元購買一套化妝品成為業務員,再加上「努力奮鬥」,就能當上總經理,拿到290多萬元的提成佣金。真的有這樣輕鬆的「致富」機會嗎?靠著這張「大餅」,以及每日「成功學」思想灌輸,潛伏在揚州兩年的「某公司經理」章強忽悠了23名年輕人聚集到了江都。近日,江都警方以涉嫌組織領導傳銷犯罪將章強及其手下兩個主任悉數抓獲,並成功端掉其手下兩處傳銷窩點。
投奔網戀男友衝昏頭腦
21歲湖北姑娘開始「奮鬥」
今年上半年,21歲的湖北小紅玩手機遊戲《王者榮耀》時,認識了一個男網友阿虎。兩人聊得很投機,很快便在網上確立了男女朋友關係。阿虎告訴小紅,自己在江都工作,他希望小紅也能來到江都,兩人一起奮鬥。
不久,被戀愛衝昏頭腦的小紅以自己要去江蘇打工為由瞞過家人,帶著一點路費,坐車來到了江都。兩人在城區喝了咖啡逛了公園。隨後,阿虎向小紅介紹了他的「經理」強哥,強哥開車帶著阿虎和小紅去揚州吃了頓大餐。強哥告訴小紅,年輕人想要每天能吃到大餐,自己就要努力奮鬥。
一頓大餐,吃得小紅熱血沸騰。強哥還指出了一條「明路」——銷售化妝品。強哥告訴小紅,他是銷售經理,阿虎是他手下的銷售業務員,想要成為業務員就要先購買一套價值2900元的化妝品套裝,業績優秀的業務員可以晉升,一步步升至主管、主任、經理、總經理,只要當到總經理,就可以累計拿到290多萬元的銷售提成。想著憑藉自己的努力,有可能賺到290萬元。從2900元「升值」到290萬元,在強哥的口中竟如此簡單,小紅心動了。
「工作室」是處大民宅
向家裡要3萬元買「產品」
強哥帶著小紅和阿虎來到了「工作室」,也就是一處大民宅,裡面被分成了生活區、工作區、學習區等區域。工作室裡共有十多個人,都是年輕人。男女分居在兩間「集體宿舍」內,每間都住了五六個人,大通鋪、上下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想要成功,就得能吃苦!」看著小紅猶豫的樣子,強哥鼓勵道。
確實,在「工作室」內,每個人都顯得十分努力,通過手機、電腦等向親友發信息,宣傳產品,身邊還有主任在指點。小紅了解到,這樣的工作室,在江都還有一處。
就這樣,小紅支付了2900元成了業務員,向著290萬元的提成邁出了「奮鬥」的步伐。強哥平時不住在工作室,工作室日常生活都是「主任」李哥負責,業務員想要玩手機、上網,都必須向李哥報備。
為更快晉升,不久,小紅在徵得李哥的同意後與家裡聯繫,以要在江蘇開店做生意為由,向家裡要了3萬元,一下子買了10多套化妝品。可小紅卻沒看過一套化妝品,也沒拿到提成。對此,強哥解釋,公司需要資金周轉,以後會發放,年輕人要有長遠的眼光,不要在乎眼前這點小錢。
經理帶著「殘部」來到江都
23名「業務員」都比較年輕
小紅的父母見女兒向自己要了3萬元,說要開店後,就杳無音訊了,給她打電話也不接,發簡訊也不回,偶爾聯繫上了,女兒直說自己比較忙。遠在貴州的阿男的父母也常常聯繫不上兒子。他們不斷向子女的同學、好友打聽孩子的蹤跡。就在這時,今年上半年,網格民警在走訪中發現了異常,江都城北有年輕人群居,平時也不出門,偶爾有人出來辦事,也比較「紀律嚴明」,由「領導」似的人領隊。經過進一步調查,民警在江都境內發現了兩處疑似傳銷窩點。這兩個窩點都有一個共同的負責人,民警調查獲悉,該負責人系湖北人章強,與妻子兒子住在揚州市區某地,定期來到江都與「下屬」見面。本月初,警方感覺時機成熟,50多名警力兵分三路,直奔章強住處以及兩處窩點,將經理章強以及兩名主任李某、吳某抓獲,經核實,兩個窩點裡共有「業務員」23名。
這23名業務員都比較年輕,年紀最大的25歲,年紀最小的18歲。他們分別來自湖北、甘肅、雲南、四川、貴州、江西等地,大多是去年和今年,因為戀愛、介紹工作等原因,被「忽悠」到江都。其中,購買產品最多的一個已經花費了好幾萬元。
據了解,章強所說的公司,其實就是一個傳銷組織。該組織以出售產品為由,不斷發展下線。2017年時,「公司」在河北地區形成200多人的規模,當地警方隨即進行打擊,抓獲一批「公司高層」,大部隊四分五裂。
2018年,經理章強帶著自己手下的兩個主任以及少量「骨幹」業務員,輾轉來到江都。因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目前他已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該案也正在進一步審理之中。
如何區別 正規工作與傳銷?
一般而言,以銷售或推銷貨品為名義,通過拉人入會,收取入會費為主要營利途徑的行為,即為傳銷。
傳銷組織者往往打著各種旗號,抓住了一些人「一夜暴富」的心理,頻繁給下線洗腦。一些誤入傳銷的群眾,雖然有可能識破騙局,但因為前期已經投入了錢,為了撈回成本,便開始騙更多人,參與傳銷的人,也像是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多。
此外,要想分辨出自己目前的「工作」是不是傳銷,還有一個簡單的方法:無論那些人打的是什麼旗號,只要他們許諾交錢入會、發展會員就能「一夜暴富」,就一定要提高警惕。
自己或親友誤入傳銷怎麼辦?
如果被騙到外地,到達當地後朋友絕口不談工作、生意,而是以各種理由要求看你的身份證、借打你的手機時,一定要機智、冷靜應對,在確保自身安全的情況下設法脫離或向當地公安或市場監督局舉報。
在發現自己被騙參與傳銷活動後,要注意收集、保存交費憑證、介紹人及更高級上線人員的姓名、電話、網際網路帳號等相關證據線索,及時提供給執法機關,以便於及時、準確地打擊違法犯罪,保障自身權益。
如有親戚、朋友被騙往異地從事傳銷活動,應積極做好親戚、朋友的思想教育工作,勸說其儘快脫離傳銷組織,並及時向當地公安或市場監督局舉報。 (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通訊員 江公宣 記者 趙雅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