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環境永續發展基金會董事長陳龍吉演講

2020-12-16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7月7日貴州訊 6月27日下午,一場圍繞新常態新機遇下,兩岸如何抓住機遇,開創綠色產業合作新前景的主題論壇,在貴陽國際生態會議中心舞陽河廳舉行。論壇由南開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梁琪主持,臺灣環境永續發展基金會董事長陳龍吉、南開大學臺灣經濟研究所所長曹小衡、臺灣工研院知識經濟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杜紫宸、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教授張斐章、南京大學教授孫寧華、臺灣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董事長佘日新分別作了主題演講,提出的觀點新穎獨到,令人耳目一新,贏得陣陣掌聲。以下為陳龍吉演講。

  尊敬的陳雲林會長、江丙坤會長、劉曉凱先生、朱校長以及梁院長,在場諸位嘉賓,諸位海峽的學者、專家,非常高興也非常榮幸來參與這次論壇盛會。

  我今天講的題目是《兩岸綠色產業合作與發展》,下面我就幾項問題向各位進行闡述。

  第一,怎樣來處理汙染是我們需要進一步探討和解決的重要事項。大陸有大陸的強項,臺灣有臺灣的經驗,如何互相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簡單的來說,北京APEC藍,大家覺得好舒服,但是冬天春初的時候,北京卻是兩三百的PM2.5。臺灣有民眾抗議,說怎麼PM2.5那麼高,臺灣PM2.5是30,國際標準是15,說明大家對現在生活的環境要求越來越高了。現在大陸的決策非常的明快,執行力非常的強,政府出臺了空氣十條、水十條,說明大家都非常重視環境汙染的問題。總之,汙染的問題要大家一起來解決,這就需要搞合作。我們與中國環境科學學院在2012年就籤訂了合作備忘錄。

  第二,垃圾處理問題,陸陸續續的也遇到過很多的困難,進行了很多的探索。臺灣巴黎焚化廠,遠遠看過去非常漂亮,因為它全部都是玻璃幕牆,現在很多人結婚拍照都找那個地方。當年我們在研究怎樣減少民眾對垃圾焚化廠的抗爭,後來我們就提議把煙囪做成方型的,大家看著像博物館,很漂亮的建築,或許大家的抗議會減少。後來,我們乾脆就找中國最有名的建築設計師,多花了新臺幣6000萬,由他設計方型的玻璃帷幕,方型的煙囪,這個地方現在變成非常漂亮的景點。

  臺灣的資源回收體系也做得很細,已經做了十幾年。適宜回收的項目很多,我們已經公告的有13種,被回收利用比例高達95%。其實這個是德國的技術,臺灣引進之後,由永發會下面設立的公司經過多次的設計和演練,把它的工藝修正到比較理想的階段。以前一天只能處理200臺冰箱,現在我們這個機器一天可以處理1000臺到14000臺,這樣一個資源回收綠色產業我覺得可以大力的推動。據資料顯示,貴州現在有很多汙水處理廠,汙水處理出來之後就變成汙泥,這些汙泥以前就是運到其他地方去倒掉,事實上汙泥也是一種資源,這些汙泥可以回收再利用,可以作為燃料,以及做成其他相關建材。

  第三,環保科技園區的建設也很重要。臺灣的科技園區現在已經弄到土地都沒有了,要不然就是土地太貴了。而大陸的土地那麼豐沛,大家可以利用這樣的資源以及相關的資金,由銀行給予綠色產業大力的協助,可以由這樣一個好的引申點來促成很多環保產業成功的發展。臺灣也推動生態工業區,這幾年推動得非常好,把節能減排工作做得非常理想。

  總之,希望導入綠色科技,讓綠色產業發展帶動綠色就業,培養環保專業人才,推動兼顧能源、綠色、人才、社會的平衡發展,希望兩岸發揮各自優勢,以大陸的工業搭配臺灣的技術以及相關的管理模式來進行合作,制定更好的標準,引領產業推動綠色產業發展。建議可以找一些適當的地方,甚至幾個單位可以設置相關的平臺,規劃綠色產業多元展示應用園區或試點示範工程,推動兩岸之間綠能的產品、綠能的技術,能夠真正進行非常有效率的合作。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邁向一個環保合作新的時代。

  我也利用這個機會提議,剛剛我進來時,把今天早上開幕式時候的礦泉水拿在手上,早上的礦泉水只喝了一半,沒有喝完的水下午開會還可以繼續喝,所以希望在場各位,如果桌上的礦泉水沒有喝完請帶回去,這樣能節約我們的水資源,謝謝各位。

相關焦點

  • 臺灣中華永續城市發展教育基金會專家代表團應邀參加連雲港城市...
    日前,江蘇省連雲港市舉行連雲港城市發展專題報告會,臺灣中華永續城市發展教育基金會專家代表團應邀為該市作永續城市建設專題報告,以此進一步擴大連臺交流與合作,促進連雲港市城市綠色、健康、可持續發展。  會上,臺灣中華永續城市發展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周錫瑋、副執行長李東明、臺灣花鳥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蔡光榮分別作了《永續低碳城市》和《城市美學與產業升級》、《綠色、智慧、宜居城》、《農業環境經營與永續農業》的主題演講,詳細介紹了臺灣在城市建設、汙水處理、節能減排、城鄉風貌規劃、現代農業永續發展等方面的先進技術和實踐經驗。
  • 江蘇連雲港市舉行連雲港城市發展專題報告會
    中國臺灣網4月14日連雲港訊  日前,江蘇連雲港市舉行連雲港城市發展專題報告會,臺灣中華永續城市發展教育基金會專家代表團應邀為該市作永續城市建設專題報告,以此進一步擴大連臺交流與合作,促進我市城市綠色、健康、可持續發展。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楊省世出席並致辭,市長趙曉江主持報告會,市政協主席仲琨等市四套班子領導參加。
  • 聚焦臺灣環保之路:垃圾焚化廠如何走近市民
    資料圖片  臺灣有24座大型現代化垃圾焚化廠,「焚化廠修建時,沒有一座不被抗爭」。但20年後臺灣對焚化廠不再談之色變,相反,到焚化廠遊泳、健身乃至喝咖啡,都不是新聞  以高標準,消除人們心中的疑慮  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臺灣地區垃圾量日益增加,原有的掩埋處理方式顯現種種問題——塑料難以降解,垃圾掩埋場發出惡臭,且有火災隱患。
  • UL攜手高雄市政府、臺灣永續綠營建聯盟 推動港都永續宜居環境
    臺北2018年6月12日電 /美通社/ -- 2018年6月11日隨著溫室效應與氣候變遷,追求環境友善與永續宜居成了各地發展目標,全球安全科學領導機構 UL (Underwriter Laboratories) 日前與高雄市政府及臺灣永續綠營建聯盟共同籤署了三方合作意向書。
  • 「臺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 遊盈隆
    遊盈隆,「臺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1995年加入民進黨,2019年6月23日,遊盈隆認為蔡英文不重視改善臺灣百姓的生活,宣布退出民進黨
  • 臺灣青年發展基金會董事長連勝文:我做創業投資主要看「兩點」
    此次來廈,連勝文的身份是臺灣青年發展基金會董事長。近一兩年,他頻頻帶領該基金會的同事、臺灣創業者來大陸交流、對接。「兩岸創業青年在許多領域都有合作的機會,我們希望扮演橋梁的角色,推動兩岸創業青年的合作共贏。」這是連勝文眼下的一個「小目標」。  臺灣創業者對大陸不夠了解  雖不好意思被人叫「老師」,但連勝文在創業輔導方面的確稱得上是老師。
  • 參加兩岸企業家圓桌會議的臺灣人士高度評價習近平主旨演講與對臺...
    臺灣寶成國際集團副總經理羊曉東說,演講中提出的多項擴大開放重要舉措對深化兩岸經濟合作也是一大利好,這給在大陸發展的臺商吃了「定心丸」。臺灣富邦金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蔡明忠表示,習總書記的演講表明大陸方面有決心改善營商環境,打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這有助於大陸企業更好地「走出去」,也利於世界企業更好地「引進來」。
  • 臺灣知名人士周錫瑋先生到丹東參加博覽會
    中國臺灣網10月16日丹東消息 日前,2013年中朝經貿文化旅遊博覽會期間,「生態秀美丹東城市的發展論壇」在皇冠假日酒店舉行。  前臺北縣長、富創設計股份有限公司、臺灣花鳥園股份有限公司、臺灣中華永續城市發展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周錫瑋在論壇上以「永續發展」為主題介紹了臺灣城市建設、汙水處理、節能減排等方面的先進技術和實踐經驗,以及國際上正在興起的節能環保電動計程車、油電混合車、自行計程車等綠色交通工具;綠色建築,綠色建材,綠色永續農業,低碳農業發展等。
  • 讓產業永續發展 臺灣農產品大打「有機牌」夯市場
    花蓮縣作為臺灣地區最大的西瓜產地,為當地中小學配發了1151顆具有「產銷履歷標章」的大西瓜,作為學生午餐水果,可供2萬多名學子品嘗。什麼是「產銷履歷標章」?簡單講就是施肥、栽培等過程必須環境無害,達到一定標準。臺「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長杜麗華羨慕地說,花蓮的學生很有福氣,學生午餐包括有機米、有機蔬菜,現在還有具產銷履歷的花蓮大西瓜可以品嘗。
  • RISC-V基金會宣布徵集RISC-V臺灣地區研討會演講嘉賓
    事項:臺灣地區RISC-V研討會正在徵集演講提案和海報論文。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901/396550.htm  地點:臺灣新竹市東區中華路二段188號國賓大飯店 ,郵編:30060  日期:2019年3月12日(周二)至3月13日(周三)  詳情:RISC-V基金會將與Informa的知識與交流部門KNect365合作舉辦臺灣地區
  • 2017臺灣科學玩意節開幕 人人動手倡環境永續
    新華社臺北7月8日電(記者潘麗君 何自力)2017臺灣科學玩意節8日在臺北科學教育館熱鬧開幕,以環境可持續發展為主軸,為民眾獻上一場環境省思與體驗樂趣相結合的科學嘉年華。
  • 周鐵農會見臺灣奇美文化基金會董事長許文龍一行(2010.09.13)
    民革中央主席周鐵農會見臺灣奇美文化基金會董事長許文龍一行(中國臺灣網 孫金誠 攝)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革中央主席周鐵農13日晚在北京會見了臺灣奇美文化基金會董事長許文龍及奇美集團董事長廖錦祥一行。
  • 全臺灣最頂尖的綠建行業翹楚都來了!
    也讓我們有機會影響更多的企業在今天通過 LEED 標準,踐行自己對永續發展的承諾。百川匯海後,我們才有 「千帆競發」 的可能。這其中體現了臺灣企業通過綠色建築,為員工提供更健康的工作環境、注重企業營運效率、降低企業碳排放的先進意識,體現了臺灣企業對國際綠色供應鏈要求的遵守,更體現了這些臺灣企業對永續發展的追求。
  • 潘文淵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史欽泰攜夫人來訪
    10月23日,潘文淵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史欽泰攜夫人到訪西安交大。教育基金會、學生處等相關部門人員出席交流會。 史欽泰先生回憶起1992年隨已故潘文淵先生首次到訪大陸的情形,相較多年前,如今的大陸發展之快、機會之多,既影響著全球經濟狀況,亦吸引著眾多臺灣青年人才。
  • 向大自然學設計:熊貓自然學堂之樸門永續設計分享會
    5月18日,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熊貓自然學堂將邀請大地旅人環境工作室創辦人—
  • 臺灣好基金會:向土地學習地方創生,讓美好從鄉鎮紮根.
    在苗慄,他們用神農計劃翻轉偏遠鄉村小學的課堂,讓田園成為教室,讓兒童從小就認識土地與環境永續,凝聚對家鄉的認識與自信。他們努力讓臺灣的「美好」,從鄉鎮紮根,成為美好的家園,讓大家一起參與建立美好的鄉鎮文化,使居民和訪客都能從容共享美好的鄉鎮生活,同時深深感受臺灣的好。
  • 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是什麼組織 海基會歷任董事長介紹
    臺灣新當局上臺後,海基會新任董事長人選懸而未決,臺媒報導王金平成焦點人物,海基會究竟將由誰來執掌?這成為蔡英文的難題,也是兩岸關注的熱點。  海峽交流基金會簡稱「海基會」,是臺灣半官方負責兩岸事務的民間組織,成立於1990年11月21日,1991年3月9日舉行開幕式,正式掛牌運行。主要功能是接受「陸委會」委託,辦理兩岸交流所衍生的各項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