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力資本報告:東北「打工人」平均年齡最高,人口流失嚴重

2021-01-11 騰訊網

記者 | 周姝祺

編輯 |

1

近日,中央財經大學人力資本與勞動經濟研究中心發布中英文版本的《中國人力資本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公布了我國最新人力資本估算結果。報告顯示,1985年至2018年間,我國勞動力人口(包括學生)的平均年齡從32.2歲上升到了38.39歲。

本年度人力資本報告由中央財經大學特聘教授、美國喬治亞理工大學教授李海崢主持,通過對中國人力資本的分布和發展動態進行定量描述,探討人力資本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創造條件。

東北「打工人」最老

據報告數據統計,2018年,平均年齡最高的前10個省份是黑龍江、遼寧、吉林、重慶、湖南、浙江、內蒙古、湖北、江蘇、河北和四川。其中,東三省位居前三,平均年齡最高的黑龍江達到40.19歲,是全國唯一一個勞動力平均年齡超過40歲的省份。遼寧和吉林也都超過了39.7歲位居二三位。

總勞動力人口及城鄉勞動力人口平均年齡前十一位省份。圖片來源:《中國人力資本報告2020》

「主要是我國年輕人越來越少,老年人數量越來越多,這種現象在全國普遍存在。」李海崢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表示。

東北勞動力人口外流問題一直以來備受關注。據公開數據資料整理,2019年全國主要常住人口增量上,東三省和北京是少數常住人口出現負增長的省市,其中黑龍江、吉林、遼寧的常住人口分別減少了21.8萬、13.33萬和7.6萬。

事實上,從2013年開始,東北地區常住人口已經持續七年淨流出,人口淨流出規模也從2013年的0.79萬擴大到了2019年的42.73萬。據21世紀經濟報導統計,東三省七年間合計淨流出人數高達164萬人。

菁菁是黑龍江哈爾濱人,她高中畢業後就離開了東北,到北京上大學。她告訴界面職場,她的同學選擇在外地讀書的基本都沒有再回到家鄉。

「到外地上學的,有過對比後很肯定意識到哈爾濱整體比沿海發達地區落後,氣候也十分寒冷,東北的冬天太凜冽了。」

菁菁自己也不會考慮回到哈爾濱。她向界面職場透露,黑龍江的經濟發展相對落後,沒有主力的支柱性產業,就業機會少。她大學所學專業是戲劇影視文學,而這個專業回哈爾濱只能進電視臺。

「工作上沒有發展機會,很難找到適合的工作。黑龍江電視臺質量很低,職業發展前景挺暗淡的。」菁菁說,「如果我想在家鄉發展也只可能是在外工作,在家那邊投資一些生意,肯定不會作為主要發展城市。」

不過,菁菁也表示,她許多在本地上大學的同學也有不少留在了當地。對這批人來說,家鄉的安全感更高,父母也可以提供房子、車子和社會資源,生活質量會比在外漂泊更高。

「上了四年大學,熟悉的朋友和圈子都在這個地方,自然也就選擇在這個城市繼續發展了。」菁菁一位在哈爾濱上大學的朋友說。

需要注意的是,不少外地學子來東北上大學後,儘管建立了一定的社會關係,也不會選擇留在東北發展,東北人才的留存率並不高。

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等都是東北知名的高校,每年在全國各地招生數目不少。據吉林大學招生網消息,吉林大學2020年本科招生人數達到了10259人,在全國位居前列。

但是,吉林大學2019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顯示,這一屆本科生畢業後只有17.7%選擇留在東北繼續發展,更多的人都選擇去北京、廣東、山東等經濟發達省份。除了東北本地生源外,來自東部沿海地區、南部沿海地區、北部沿海地區的生源畢業後最終還是回到了家鄉所在地,佔比分別為73.7%、65.42%和64.87%。

「東北的就業機會太少了,沒有什麼發展前景。」一名吉林大學畢業生告訴界面職場。據他透露,不僅是學生,吉林大學的優秀教師出走的也不少,比如吉林大學王牌法學系。有網友戲稱,作為「五院四系」的代表學校,近些年出走的人才都可以組建一所頂尖法學院。

人口外流難以控制,東北本土的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在全國也是倒數。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黑龍江、吉林、遼寧各省的人口出生率分別為6.73‰、6.05‰、6.45‰;人口自然增長率分別為-1.01‰、-0.85‰、-0.8‰,是全國僅有的三個負增長省份。

為吸引更多的人才留在東北,振興東北發展,東北亞經濟研究院院長王洪章表示,東北產業鏈條中,科技和市場兩個高端資源尚有欠缺,需加強東北貿易的發展。

此外,東北振興的重要改革和重大項目不可或缺。王洪章指出,要深化東北國企以市場化為導向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東北建立以土地、人口、環境為主要內容的綜合改革試驗區;提速瀋陽、長春和哈爾濱三個中心城市的區域經濟一體化步伐;推進大連國際自由港在東北亞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可行性研究等。

廣東的「打工人」還很年輕

與東北相反,廣東的勞動力人口年齡偏小。數據顯示,西藏、貴州、海南、新疆、廣東的勞動力人口平均年齡均小於37歲。

西藏、貴州、海南、新疆這四個省份一直以來人口出生率較高,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人口老齡化問題。

李海崢表示,經濟發展較高地區,可能使得女性生育意願低,使得新出生率較低,比如北京與上海。經濟發展較低的地區,尤其是農村地區,年輕勞動力生育意願較強,但二者之間並不是絕對關係,不同作用會產生不同的影響。

廣東作為經濟發達省份,受傳統生育理念的影響,人口自然增長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2019年廣東人口自然增長率為8.08‰,比全國總人口自然增長率高4.74‰。

另外,大量青壯年的流入也讓廣東的勞動力人口年齡偏小。據廣東省統計局數據,2019年年末廣東常住人口11521萬人,比上年年末增加175萬人。數據顯示, 廣東已經穩居全國第一大省之位,常住人口數超出常住人口第二多的山東達1450.79萬人。

這新增的175萬人,扣除廣東自然增長人口數92.38萬人後,去年有82.62萬人流入廣東。

最近5年,廣東每年都保持了大規模人口淨流入。2015年,2016年、2017年分別淨流入51.65萬人、68.72萬人、68.47萬人,2018年達84.24萬人。

胡可是湖南人,她在中山大學研究生畢業後自然就留在了廣州。她告訴界面職場,廣州一方面距離她家比較近,另外經濟比較活躍,就業機會多,對自身的發展也更加有力。

暨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胡剛接受羊城晚報採訪指出,廣東持續吸引外來人口,首先是就業機會多,因為廣東民營企業眾多,就業吸納能力強;其次有廣州、深圳兩個一線城市,目前這兩個一線城市人口政策在四個一線城市中相對開放;再者廣東氣候和環境宜居,文化氛圍開放包容,也是吸引人口聚集一個重要因素。

相關焦點

  • 東北「打工人」平均年齡超過40歲,七年間流失人口164萬
    近日,中央財經大學人力資本與勞動經濟研究中心在北京發布了《中國人力資本報告2020》。報告顯示,1985年至2018年,全國勞動力平均年齡由32.2歲上升到38.4歲,東北三省平均年齡最高,黑龍江的「打工人」平均年齡甚至超過40歲。
  • 打工人在變老:平均勞動力年齡已38.4歲 東北最老
    近日,中央財經大學人力資本與勞動經濟研究中心在北京發布《中國人力資本報告2020》。報告顯示,1985-2018年間,全國(不含港澳臺,下同)勞動力人口(包括學生)的平均年齡從32.2歲上升到了38.4歲。其中平均年齡最高的前三個省份是黑龍江、遼寧、吉林。黑龍江的「打工人」平均年齡甚至超過了40歲。
  • 2020全國平均勞動力人口年齡最高的十大省市:東北「打工人」最老
    中商情報網訊:近日,中央財經大學人力資本與勞動經濟研究中心發布中英文版本的《中國人力資本報告2020》,報告顯示,1985年至2018年間,我國勞動力人口(包括學生)的平均年齡從32.2歲上升到了38.39歲。
  • 打工人在變老:平均勞動力年齡已38.4歲,東北最老廣東很年輕
    近日,中央財經大學人力資本與勞動經濟研究中心在北京發布《中國人力資本報告2020》。報告顯示,1985-2018年間,全國(不含港澳臺,下同)勞動力人口(包括學生)的平均年齡從32.2歲上升到了38.4歲。其中平均年齡最高的前三個省份是黑龍江、遼寧、吉林。黑龍江的「打工人」平均年齡甚至超過了40歲。
  • 中國勞動力人口平均年齡達38.4歲,東北三省較高
    日前,中央財經大學人力資本與勞動經濟研究中心在北京發布的《中國人力資本報告 2020》顯示,從1985年到2018年,全國勞動力人口平均年齡從1985年的32.23歲上升到了2018年的38.39歲。數據顯示,農村的平均年齡從1985年的31.85歲上升到了2018年的38.42歲,城鎮的平均年齡從1985年的33.44歲上升到了2018年的38.37歲。平均年齡最高的前五個省份是黑龍江、遼寧、吉林、重慶、湖南;平均年齡最低的五個省份是廣東、新疆、海南、貴州、西藏。
  • 研究報告:中國勞動力人口平均年齡達到38.4歲
    2020》顯示,1985-2018年間,中國勞動力人口(包括學生)的平均年齡從32.2歲上升到了38.4歲。  報告介紹,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增長迅速,有研究表明人力資本對中國經濟效率的提高以及地區差異的縮小具有重要的作用。  報告測算的結果顯示,1985-2018年間,中國人力資本總量增長11.2倍,年均增長率是7.8%,近十年(2009-2018年)的年均增長率為9.0%。
  • 這屆打工人在變老:平均勞動力年齡已38.4歲 東北最老廣東很年輕
    (原標題:這屆打工人在變老:平均勞動力年齡已38.4歲 ,東北最老廣東很年輕)
  • 研究報告:中國勞動力人口平均年齡達到38.4歲_新聞中心_中國網
    日前,中央財經大學人力資本與勞動經濟研究中心在北京發布的《中國人力資本報告 2020》顯示,1985-2018年間,中國勞動力人口(包括學生)的平均年齡從32.2歲上升到了38.4歲。報告介紹,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增長迅速,有研究表明人力資本對中國經濟效率的提高以及地區差異的縮小具有重要的作用。報告測算的結果顯示,1985-2018年間,中國人力資本總量增長11.2倍,年均增長率是7.8%,近十年(2009-2018年)的年均增長率為9.0%。
  • 2020年中國人力資本指數報告發布
    央廣網北京12月7日消息(記者覃勇)中央財經大學人力資本與勞動經濟研究中心日前發布《中國人力資本報告 2020》,公布了我國最新人力資本估算結果。 《中國人力資本報告 2020》(央廣網發 中央財經大學供圖)報告顯示:一、 基於教育的人力資本度量指標(一)中國大陸1985-2018 年間,全國勞動力人口(包括學生)的平均年齡從 32.2 歲上升到了 38.4 歲。
  • 這屆打工人在變老:平均勞動力年齡已38.4歲,東北最老廣東很年輕
    人口老齡化,特別是勞動年齡人口老齡化以及低生育率等問題,將對勞動力市場產生影響。近日,中央財經大學人力資本與勞動經濟研究中心發布《中國人力資本報告2020》(下稱報告),報告顯示,1985~2018年間,全國勞動力人口(包括學生)的平均年齡從32.2歲上升到了38.4歲。
  • 我國勞動力人口平均年齡最高的五個省份,東北三省佔據前三位
    最新研究表明,1985年到2018年,我國勞動力人口平均年齡包括學生在內,從32.2歲上升到38.4歲,平均年齡最高的5個省份是黑龍江、遼寧、吉林、重慶和湖南。平均年齡最低的5個省份是廣東、新疆、海南、貴州和西藏。
  • 全國勞動力平均年齡已上升至38.4歲,東三省最高
    2020》提出,截至2018年,全國勞動力人口(包括學生)的平均年齡上升到了38.4歲;其中平均年齡最高的前五個省份是黑龍江、遼寧、吉林、重慶、湖南。 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最高的是北京市 《中國人力資本報告 2020》引入國家統計局、高校和社會調查部門等公布的最新數據對所有計算進行更新、調整及改進,形成了1985-2018年中國國家層面和省級層面(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和臺灣地區)分城鄉人力資本的多種度量指標。這一報告提供了最新的、更準確的人力資本估算結果。
  • 全國勞動力平均年齡已上升至38.4歲,勞動力平均年齡最高是哪裡?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日前,中央財經大學人力資本與勞動經濟研究中心在北京發布的《中國人力資本報告 2020》顯示,1985-2018年間,中國勞動力人口(包括學生)的平均年齡從32.2歲上升到了38.4歲。平均年齡最高的前五個省份是黑龍江、遼寧、吉林、重慶、湖南。
  • ...2020》顯示,1985-2018年間,中國勞動力人口(包括學生)的平均...
    2020-12-08 15:41:17來源:FX168 【中國勞動力人口平均年齡達38.4歲,東北三省較高】日前,中央財經大學人力資本與勞動經濟研究中心在北京發布的《中國人力資本報告 2020》顯示,1985-2018年間,中國勞動力人口(包括學生)的平均年齡從32.2歲上升到了38.4歲。
  • 人口流失最嚴重城市,都誤會東北三省了,第一名竟然是直轄市
    人往高處走,去經濟發達的地方生活工作,可以拿到更高的工資,因此農村地區的人遷移到了城市,小城市的居民來到大城市發展,人口優勢讓大城市發展越來越好,但對於一些人口流失嚴重的城市,打擊卻也不小。人口流失最嚴重的城市,竟然不是東北三省提到人口流失的重災區,東北三省是很多人認為最嚴重的地區,東北地區是中國重工業聚集的地區,在過去也曾經是中國經濟中心,但隨著改革開放,中國東部沿海地區逐漸崛起,尤其是廣東,浙江,江蘇等東南沿海城市。而東三省的產業卻逐漸沒落,因此人口也不斷向南方遷移。
  • 今日數據精選:下一個GDP2萬億城市:蘇州;中國勞動力人口平均年齡38...
    (華爾街見聞)這屆打工人在變老:平均勞動力年齡已38.4歲近日,中央財經大學人力資本與勞動經濟研究中心發布《中國人力資本報告2020》(下稱報告),報告顯示,1985~2018年間,全國勞動力人口(包括學生)的平均年齡從32.2歲上升到了38.4
  • 中國人口流失最嚴重的城市,都誤會東北三省了,第一名卻是直轄市
    ,畢竟一座城市有更多的人才和人口進來,那麼這座城市在經濟上就能發展得更加的快了當然一些城市在不斷的引進人才和人口,也有一些城市的人口和人才也在不斷的流失,我們很多時候都認為我們國內人口流失最嚴重的是在東北三省,其實一直以來我們都誤會東三省了,而我們國內人口流失最嚴重的卻是我們國內的一座直轄市
  • 全國勞動力平均年齡超38歲!東北更為嚴重,人口結構問題如何解決
    這數十年間,我國的人口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口出生率逐年走低,人口老齡化程度越發嚴重,這從一組數據中就能清晰地看出這種變化:從1985年至2018年這段時間以來,我國勞動力人口的平均年齡從32歲提升到了38歲。
  • 北京勞動力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全國居首
    近日,第十二屆中國人力資本指數發布會暨人力資本國際研討會在中央財經大學召開。會上發布了中英文版本的《中國人力資本報告2020》,公布了我國最新人力資本指數估算結果。
  • 中部六省竟和東北三省人口流失數量相同!但兩者有著本質的不同!
    5月29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中國區域金融運行報告(2020)》。報告聚焦2019年中國東部、中部(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江西、湖南六個相鄰省份)、西部和東北地區四大區域經濟運行的總體情況。全國各省人口流入流出情況於是乎,關於中部地區人口流失嚴重,各省紛紛出大招搶人的論斷層出不窮,甚至上升至中部六省該為人口流失問題「十萬伏特」焦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