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中國人:戰火邊上做生意 伊朗土耳其是退路

2020-12-25 海外網

位於埃爾比勒市中心皇家商場中的「功夫」中餐廳目前仍正常營業。

  漢盛貿易伊拉克公司的孫樹隆25日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了青海老家朋友的結婚照,標題寫道:「人在千裡之外,不能到場祝賀,打心裡祝福你們。」在對伊拉克動亂局勢觀望了一段時間後,小孫和幾名同事最終決定繼續留守埃爾比勒。

  北京《參考消息》27日報導,漢盛是一家從事工程機械貿易的國有企業,其伊拉克分公司位於庫德自治區首府埃爾比勒市區的檢查站邊。日前記者到公司採訪時,5名中方員工正對是否撤離猶豫不定。

  基本處在安全區域

  6月初,伊拉克爆發嚴重武裝衝突,包括「伊斯蘭國」極端組織在內的反政府武裝先後拿下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摩蘇爾和薩達姆的家鄉提克裡特,並佔領伊拉克北部和西部大片領土,還在6月底宣布在敘利亞和伊拉克的佔領區「建國」。本月初,伊拉克武裝衝突進一步升級,「伊斯蘭國」極端武裝突然向庫德自治區(下稱「庫區」)武裝發起進攻,並相繼從後者手中奪取了庫區周邊的多個重要城鎮,目標直指庫區首府埃爾比勒。8日起,美軍開始對埃爾比勒周邊的極端武裝據點發動空襲,極端武裝的進攻勢頭被遏制。10日,美國宣布撤離部分在埃爾比勒的工作人員。

  中國駐伊拉克大使王勇日前在接受《參考消息》記者採訪時說,目前在伊拉克的中國公民還有1萬多名,基本處在中南部省份和庫德自治區等安全形勢可控的地區。其中,約80%集中在南部省份,10%分布在包括首都巴格達在內的中部地區,另有10%在庫德地區。

  伊拉克爆發嚴重武裝衝突後,在鄰近衝突地區的薩邁拉市有1200餘名中國機械設備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中方員工。6月下旬,在中伊雙方的共同努力下,這些人員被安全轉移至巴格達,並陸續回國。目前沒有中資企業員工處在衝突區域。

  據中國駐伊拉克大使館官員介紹,目前在庫區的中資公司主要從事工程承包、信息通信和進出口貿易等領域的工作,此外還有一些中國公民在庫區經商。駐伊使館高度重視庫區中國公民安全。庫區周邊環境突然惡化後,使館密切關注形勢發展,在第一時間對庫區中資公司和其他人員發出安全提示,隨時掌握庫區中國公民的數量及聯繫方式,以便在緊急情況下採取措施,為中方人員提供必要幫助。同時,使館定期向中資公司編發安全形勢通報,方便中方人員全面了解情況、合理研判形勢、及時做好應對。

  是去是留兩手準備

  在長期動蕩的伊拉克,庫德自治區一直被稱為「安全的綠洲」,這也是漢盛公司考慮在埃爾比勒設立分公司的重要原因。然而出其不意的戰火對公司的運營帶來了極大的困擾。

  在漢盛公司,記者看到公司院內停滿了起重機、推土車、叉車等工程設備。小孫告訴記者,以前這些工程車都停在院外的公路邊展示,但最近門前經常有軍車來來往往,他們也不敢再將車輛往外開了。公司臨時負責人老馬說,動蕩的局勢嚴重影響了業務開展,「營業額下降了一多半」。之前的一些訂單不斷被取消,向伊拉克中部和南部運送設備也越來越難,去年一臺設備的運費大約是600美元,現在漲到6000美元也沒人願意運。

  小孫說,相比較他們之前工作的非洲,這裡的工作環境已算十分安定和優越了。雖然現在炮火就在幾十公裡外,但「公司5個人沒有什麼恐懼急躁的情緒」。

  儘管對形勢保持著樂觀態度,但他們也做好了撤離的準備。老馬告訴記者,目前他們已經申辦了伊朗和土耳其籤證,「做好兩手準備吧,一旦這邊走不通,就向另一邊撤離」。

  來自浙江的李楷2009年隨姐姐一起來到伊拉克,現在埃爾比勒市中心著名的皇家商場經營著一家名為「功夫」的中餐廳,妻子在樓下經營箱包生意。此前李楷在同屬庫區的蘇萊曼尼亞開了一家高檔中餐廳,但由於隔壁商戶聯合執法人員百般排擠,他不得不關停了那裡的生意。他說:「這裡的經營環境就好多了,之前營業額也還不錯。」

  但從6月份武裝衝突爆發以來,特別是最近一段時間,餐廳的營業額直線下降,「減少了三分之二都不止」。記者在餐廳採訪的兩個小時裡,來吃飯的人寥寥無幾。

  李楷的妻子剛剛從國內探親回來,他們2歲多的兒子現在寧波跟著爺爺奶奶生活。李凱妻子這次本想把兒子帶過來,但城外的戰事讓她不得不打消了這個念頭。

  當記者問到對安全有沒有擔心時,李楷呵呵一笑說:「好像打不打也跟我們關係不大,安全方面倒沒有太多擔心。」但慘澹的生意讓李楷動了停業回國休整一段的念頭。最近他兩次向商場提出暫停營業的申請都被拒絕。商場方面擔心一旦李楷的中餐廳停業,隔壁的印度餐廳和菲律賓餐廳等外國商戶都會跟風撤離。

  在距皇家商場不遠的街上有兩家名為「熊貓」的連鎖酒店,老闆是當地庫德人,來自遼寧撫順的顧豔華是合伙人之一,隨她一起來埃爾比勒的還有三個同鄉姐妹。極端組織和庫德武裝本月2日爆發衝突後,顧大姐她們對這些情況一無所知,直到6日她們才知道極端分子正朝著埃爾比勒打來。

  國內的家人都很擔心她的安危,姐姐和兒子每天一個電話催她回去。但庫德老闆告訴她不要害怕,「我們的自由鬥士(庫德武裝人員)一定能戰勝恐怖分子」。

  顧大姐說,酒店的生意還好,她們在這裡的收入也不錯,一旦回國就意味著不能再回來,所以幾個姐妹都不願離開。儘管這樣,她還是給幾個人辦理了鄰國籤證並聯繫了在當地的朋友,「一旦形勢惡化就往伊朗或者土耳其撤」。

  顧大姐說她最擔心的是缺少信息,難以掌握外面的情況。採訪結束後,她一再囑咐記者:「有什麼新情況一定第一時間告訴我啊。」

(責編:李瑛)

相關焦點

  • 不跟美國做生意了?土耳其將繼續購買伊朗天然氣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俄羅斯衛星通訊社8月8日報導,土耳其能源和自然資源部部長法提赫登梅茲表示,儘管美國對德黑蘭實施制裁,安卡拉仍將繼續購買伊朗天然氣。8月7日0點,美國恢復了首批對伊制裁,制裁的最後階段將是11月實行的石油出口禁令。登梅茲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能源安全對我們非常重要,我們與伊朗有天然氣合同,其有效期到2026年。根據合同,我們每年採購95億立方米天然氣。因為我們不想讓我們的公民受凍和停電,我們將繼續執行合同。」
  • 伊朗強烈抗議土耳其!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發表爭議言論,伊朗外交部召見土耳其大使表達抗議據伊朗法爾斯通訊社報導,針對日前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在亞塞拜然出席活動時發表「有爭議」的言論,伊朗外交部當地時間11日召見土耳其駐伊大使表達強烈抗議。
  • 想分裂伊朗?土耳其繼續玩火,總統話裡有話:俄伊兩國是世仇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在國際上一向以作風強硬而聞名,近一段時間,土耳其也在他的帶領下,參與了與其他很多國家之間的明爭暗鬥。而最近,最值得人們關注的,無疑就是土耳其、伊朗、俄羅斯、亞塞拜然之間的問題。
  • 土耳其經濟震蕩,有做外貿生意的浙商很受傷
    東西便宜了,旅遊也便宜了,對中國老百姓來說得到了實惠,但是,有一些中國人卻在黯然神傷,那就是和土耳其做生意的浙商。  土耳其中國工商總會會長江小斌告訴錢江晚報記者,如今中國商人在土耳其的生意越來越難做,尤其是做國際貿易的。隨著土耳其裡拉的匯率大幅跌落,很多中國商人,包括浙商,損失不小。
  • 我在海外|在伊朗的中國人:坐上回國包機前,都經歷了什麼?
    沒想到伊朗疫情突然暴發。2月22日,方玉兒接到在伊朗阿巴斯港的朋友的電話,讓她趕緊想辦法離開伊朗,「朋友說,伊朗疫情挺嚴重的,而且有迅速增長的勢頭,他們當時已經買了去土耳其的機票」。當天就看到中國駐伊朗大使館官微推送的信息,讓在伊中國人不要輕易選擇從第三國回國的方式,「因為每個國家的入境政策每天都在變,也是不想造成我們的損失」。但沒過兩天,大使館發布消息,讓在伊中國人登記個人信息,並組建了微信群。「群裡工作人員又發了表格讓我們再登記一遍個人信息,並說可以拉認識的中國人進群。」
  • 美國:不許與伊朗做生意!俄羅斯:我就不聽,你能拿我怎麼樣!
    摘要:美國對伊朗的經濟制裁於昨日開始生效,川普要求其他國家不許與伊朗做生意。但戰鬥民族就是戰鬥民族,俄羅斯不僅不聽美國的話,反而擴大與伊朗的經貿合作。|美國對伊朗實施經濟制裁【中油網】訊:2015年7月,伊朗與伊核問題六國(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達成伊核問題全面協議。根據協議,伊朗承諾限制其核計劃,國際社會解除對伊制裁。
  • 我在海外 | 在伊朗的中國人:坐上回國包機前,都經歷了什麼?
    2月22日,方玉兒接到在伊朗阿巴斯港的朋友的電話,讓她趕緊想辦法離開伊朗,「朋友說,伊朗疫情挺嚴重的,而且有迅速增長的勢頭,他們當時已經買了去土耳其的機票」。除了土耳其外,方玉兒還計劃過從杜拜、泰國、俄羅斯等第三國曲線回國的方案,但不是遇到航班被取消,就是需要過境籤,而當地已經暫停為中國人辦理過境籤的情況。
  • 伊朗與土耳其亞塞拜然「翻臉」:埃爾多安叫囂要收復伊朗境內河流
    根據伊朗方面報導稱,伊朗外交部召喚了土耳其駐伊朗大使,表達對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在亞塞拜然講話的不滿。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在巴庫背誦了一首詩,哀嘆亞塞拜然的阿拉斯河分裂。伊朗人認為這是助長伊拉本國境內的亞塞拜然分裂主義情緒。
  • 真會玩,伊朗譴責美國制裁土耳其
    但是最近,伊朗就真的這麼幹了,據環球網引述俄羅斯媒體報導,伊朗外長近日在社交媒體平臺,針對美國對土耳其的制裁表示,"這是美國藐視國際法的又一次全面展現,伊朗將站在土耳其人民和政府的立場上,共同應對來自美國的壓力"。 看來,伊朗這次是要為土耳其"出頭"了。
  • 伊美駐華大使館官博在線battle 伊朗:中國人免籤!
    近日,美國及伊朗發生衝突。美國方面8日稱,駐伊拉克美軍在伊朗報復性飛彈打擊中「零傷亡」。伊朗方面說,已經「完成」「相稱反擊」。有媒體分析,雙方似乎都有意「收手」。而在中國社交媒體微博上,@伊朗駐華大使館 及@美國駐華大使館 官方微博,連日來的發聲獲得了中國乃至全世界網友們的關注。
  • 伊朗-土耳其籤署跨境卡車運輸協議 終結三個月邊界運輸危機
    據《伊朗日報》1月20日報導,土耳其國際交通公司協會主席Cetin Nuhoglu對伊朗與土耳其達成的一項旨在解決邊界運輸問題的協議表示歡迎。報導稱,該協議將解決兩國20年來存在的邊界運輸問題。報導稱,兩國高級官員籤署了該協議,將促進雙邊貿易,並解決3個月來兩國之間卡車跨境運輸糾紛。
  • 中國女孩在伊朗演電視劇爆紅!猜猜伊朗人眼中的中國是什麼樣
    劇中,她扮演了一名嫁給伊朗農村青年的中國姑娘「春常」。  張夢晗認為,喜歡春常的人是被中伊兩種文化的碰撞所吸引,此外,「有外國人用伊朗的語言演本土劇,在某種程度上,伊朗人因此重拾文化自信。」  在網絡和現實中,張夢晗發現,中國人對伊朗存在著「標籤化」的認識,而很多時候,伊朗人對中國「一無所知」。
  •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發表爭議言論,伊朗外交部召見土大使表達抗議
    據伊朗法爾斯通訊社報導,針對日前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在亞塞拜然出席活動時發表「有爭議」的言論,伊朗外交部當地時間11日召見土耳其駐伊大使表達強烈抗議。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哈蒂布扎德當天表示,在埃爾多安在亞塞拜然發表「幹預他人、不可接受的」言論之後,伊朗已經向土耳其駐伊大使表達了強烈抗議,並敦促土耳其政府儘快就此作出解釋。報導還稱,伊朗外交部一官員當天在召見土耳其大使時表示,索取土地和帝國擴張的時代早就已經結束,伊朗不允許任何人幹涉其領土完整。
  • 在美國因購買俄武器而制裁土耳其後,伊朗「站在」土耳其一邊
    伊朗外長表示,伊朗譴責美國對地區對手土耳其的制裁,並在華盛頓的壓力下「與它的人民站在一起」。安卡拉因購買俄羅斯防空飛彈而受到懲罰。周二,伊朗外長賈瓦德·扎裡夫在推特上發表措辭嚴厲的言論,稱美國針對土耳其的行為顯示了其「制裁成癮和對國際法的蔑視」,並表達了對該國的支持。15日,扎裡夫在推特上寫道:美國對制裁的痴迷和對國際法的藐視,再次充分展現。
  • 波斯人擅長做瓷磚,土耳其最華美的清真寺用的都是伊朗的瓷磚
    在伊斯蘭世界,到處都是高聳的鉛筆直插雲霄,雖然土耳其已經從阿塔圖爾克國父開始,成為了一個世俗國家,自由信仰,自由著裝,但是如今,商人要想拿到項目,還是要遵從政府的規定,每做一件大生意,要先建立一座清真寺,即使土國境內現有9000多座清真寺,已經遠超出大家的需求,這個政令還是在執行。
  • 民間熱情高漲 土耳其急著和中國做生意
    環球在線消息:土耳其對中國人來說,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國家。2000年至2005年間,中土雙邊貿易額從12億美元增長到48.7億美元,年均增長32%。但《環球時報》記者近日前往伊斯坦堡採訪一個國際貿易展覽會時卻發現,和迅速增長的雙邊貿易相比,兩國間的相互了解還遠遠不夠。
  • 伊朗全面對接「一帶一路」 為中國赴伊企業「鋪紅毯」
    「作為『一帶一路』沿線重要國家,伊朗願意積極同中國開展全方位的戰略合作。這個倡議涵蓋了方方面面,不是一兩年就可以完成的,我們希望為此做一個詳細的規劃。」2月,伊朗議會議長拉裡賈尼率外交部長、石油部長、財經部長、央行行長在內的高級別代表團訪問中國,並在北京的一場演講中明確表示,伊朗已做好充分準備與中國加強「一帶一路」合作。2018年5月,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並對伊朗啟動有史以來最大規模製裁,但剩下的伊核問題五國表示將繼續留在伊核協議內。
  • 觀察|面對美國制裁,伊朗、俄羅斯、土耳其如何穩經濟金融?
    8月以來,美國接連宣布制裁伊朗、俄羅斯和土耳其,給多國股市、匯市和商品市場帶來顯著衝擊,其連鎖反應既波及當事國,也攪動全球經濟,引發國際社會憂慮。面對制裁大棒,伊朗、俄羅斯和土耳其三國緊急出臺對策,一方面努力穩定國內陣腳,一方面對美國予以反制,並開始呈現出加強合作、抱團取暖的趨勢。
  • 伊朗對中國遊客免籤系特殊對待 伊媒:我們「一樣安全」
    (資料圖 視覺中國)據伊朗邁赫爾通訊社、《德黑蘭時報》等媒體6月29日報導,伊朗文化遺產、手工藝和旅遊組織負責人瓦利·泰穆裡表示,伊朗內閣已批准對中國遊客實行免籤入境政策,今後訪問伊朗的中國遊客將「不再需要事先獲得籤證」。評論稱,此舉旨在吸引更多中國遊客,增加收入,助力受圍困和西方制裁的伊朗經濟。
  • 伊朗戰火紛飛,沒有戰爭的伊朗原來這樣美麗
    伊朗是文明古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簡稱「伊朗」,位於西亞,屬中東國家,東鄰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與土庫曼斯坦接壤,西北與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為鄰,西接土耳其和伊拉克,中北部緊靠裏海、南靠波斯灣和阿拉伯海,國土面積約164.5萬平方公裡,世界排名第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