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特拉設計博物館:國際著名的私人博物館

2020-12-25 米勺兒在廚房

維特拉設計博物館(Vitra Design Museum)是一個國際著名的私人博物館,它位於德國小鎮Weil am Rhein。這個由弗蘭克蓋裡(Frank O Gehry)設計的博物館於1989年11月開始正式對外開放。

從十九世紀初到當代的著名的設計,人們都能在這裡找尋到,要知道維特拉設計博物館與各地的當代設計博物館串聯,透過巡展讓設計走入每個世界的角落。

博物館是弗蘭克蓋裡的傑出作品,它的雕塑形體由相互連接的彎曲體構成,同時這座建築也是蓋裡的建築裡程碑。這座寧靜的白色體量十分引人注意,它位於德國西南角(靠近瑞士邊境),在這座建築中蓋裡首先運用了他標誌性風格的結構。

維特拉設計博物館的建築外觀是個巨大白色長方形及方形的集合,順著流動的弧線,讓陽光由天窗落入室內,線條伴隨光線的明暗,在綠色的草地上舞動著,從遠方看過去有一種歡愉感,像是孩子用積木重新組合、再拆開、再放置所產生曼妙的結果。

整個園區內還包括安藤忠雄、Zaha Hadid、阿爾瓦羅西賽等建築界大師的精彩作品,最值得一提的是安藤忠雄的那棟清水混凝土建築物,每個九十度的轉角都提供給你一種新的心情轉折。

維特拉設計博物館收藏重點是家具和室內設計,包括早期工業化時代的木製家具、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鋼管家具、1930年到1960年之間斯堪地那維亞風格的主要作品以及義大利的設計作品。館內還有一座用於學術研究藏書廣泛的專業圖書館、一個可以查到不同時期攝影作品、繪畫、專利證書、海報和家具目錄的檔案館等。

相關焦點

  • 國外著名私人博物館
    每到一個城市,必不可少的就是去參觀當地的博物館,那些神奇的歷史故事和精美的文物和藝術品讓我著迷。參觀博物館,有時並不是特意為了藏品而前往,而是對寧靜氣氛的嚮往,於是博物館陳列所營造的環境,也成為了它們的特色。那麼,國外著名的私人博物館都有哪些?
  • 這座博物館,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私人現代藝術博物館之一
    古根海姆博物館是所羅門·R·古根海姆(Solomon R.Guggenheim)基金會旗下所有博物館的總稱,它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私人現代藝術博物館之一,也是全球性的一家以連鎖方式經營的藝術場館。古根海姆基金會成立於1937年,是博物館的後起之秀,發展到今天,古根海姆已是世界首屈一指的跨國文化投資集團。其中,最著名的古根海姆博物館為美國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和西班牙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古根海姆博物館是世界上著名的私立現代藝術博物館,創辦於1937年,以連鎖方式經營,是一個博物館群,總部設在美國紐約,在西班牙畢爾巴鄂、義大利威尼斯、德國柏林和美國拉斯維加斯擁有4處分館。
  • 國際博物館日,一起去逛逛那些著名的足球博物館吧
    今天是5月18日,也是國際博物館日。國際博物館日是由國際博物館協會於1977年5月18日制定,並從當年起開始舉辦。設立該主題日旨在號召世界各國關注博物館和文化事業,促進世界博物館事業的健康發展。那麼,在今天這樣一個特別的日子,我們不妨一起去逛一逛那些著名的足球博物館去吧!(畢竟一隻合格的足球狗也是需要有歷史積澱的。)
  • 上海不能錯過的私人博物館—震旦博物館
    上海不能錯過的私人博物館—震旦博物館震旦博物館:位於陸家嘴,震旦大廈內,是震旦集團董事長陳永泰先生的私人博物館。由安藤忠雄設計改建,13年正式開館,佔地6000多平方米。主要展品包括佛教造像、玉器、陶瓷器等。
  • 易鵬飛參觀臺灣收藏家的私人博物館
    易鵬飛參觀臺灣收藏家的私人博物館 字號:小大 2012-06-26 14:45易鵬飛一行參觀臺灣收藏家蘇義吉的私人博物館婁底新聞網訊(通訊員 陳泓安 曠雷兵)6月11日,在臺灣出席第八屆湘臺經貿交流合作會的婁底市委副書記
  • 國際博物館日 | 逛逛世界五大著名博物館
    是在明朝、清朝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中國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中國最大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其文物收藏主要來源於清代宮中舊藏,是第一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故宮博物院現在中國一共有兩處,北京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兩者均為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另外瀋陽故宮博物館也習慣上稱為瀋陽故宮博物院。一般簡稱北京故宮博物院為故宮博物院。
  • 小型私人博物館的「死與生」
    今年「5·18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為「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作為體現文化平等、多元和包容性的重要一環,小型及私人博物館在此次疫情之下面臨的生存危機,要比大型國家博物館更為突出。經歷數百年發展的歐美小型及私人博物館是如何逐步完善的?與之相比,中國的私人博物館在展品內容、盈利方式、文化輸出等方面又該如何借鑑?
  • 國際博物館日 | 解鎖全球20個最美博物館
    我想,博物館也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今天是5月18日,一年一度的國際博物館日。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份博物館「觀賞指南」,除了那些「正兒八經」的博物館,還有哪些有趣的博物館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每年的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這是一個由國際博物館協會發起並創立的節日。
  • 2016私人博物館發展峰會蘇州召開
    2月27日,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中國國際私人博物館發展聯盟主辦,中國桃源會\老萬年文化承辦,傑格—全國電視聯盟獨家媒體戰略合作的《「文明與榮譽」—家族、城市、國家》2016私人博物館發展(中國)峰會,即將在蘇州啟幕!
  • 歷史見證者——博物館意義
    修史之外,建博物館是記錄過去、啟發未來的另一種有效方式。如果說書籍是通過圖形和符號,那麼博物館呈現和還原歷史的方式則更為直觀,也更加豐富。儘管與前者相比,後者誕生的時間要晚得多【注2】 ,但是博物館從私人收藏到開放共享的誕生和成長過程,卻順應和印證人類文明進步的步伐,因而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迅速從萌芽走向繁榮。時至今日,博物館的影響力仍在持續擴大。
  • 世界級博物館齊點讚 慕尼黑國際設計博物館收藏小米MIX手機
    小米MIX系列手機由全球著名的設計師菲利普·斯塔克一手設計的,已經發布就備受大家關注。日前,德國慕尼黑新收藏-國際設計博物館正式永久收藏了小米MIX手機,加上之前的芬蘭國家設計博物館和法國喬治-蓬皮杜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小米MIX已經被三大世界級博物館收藏。
  • 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 有好看的皮囊,更有有趣的靈魂
    現在展現在我們面前的這座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同樣是西扎簡約風格的體現。西扎說過一句名言:「我希望我的建築裡要有光,但沒有燈。」即使有燈,也是和牆面貼合在一起的,在這裡,你不會看到吊燈垂下來。從一樓到三樓,無論是過道還是樓梯,總會找到合適的角度融入建築,人與建築在此合理共存。  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是國內首個具有西方現代設計原作系列收藏的博物館。
  • 10家美國頂尖私人現當代藝術博物館|美國|現當代藝術|博物館_網易...
    如今,私人博物館依然會給藝術界產生巨大影響。部分私人博物館一直在試圖讓自己的展出涵蓋範圍更廣,從古典油畫到佛教藝術,比如普利茲藝術基金會(Pulitzer Arts Foundation)的艾米莉·勞赫·普利茲(Emily Rauh Pulitzer);而其他博物館則有自己著重關注的領域,即美國藝術,比如水晶橋美術博物館(Crystal Bridges Museum)的愛麗絲·沃爾頓(Alice Walton)。
  • 中國規模最大的私人博物館落戶三亞
    新華網三亞11月25日電(記者王英誠)中國規模最大的私人博物館三亞卓越天涯古生物化石博物館25日落戶海南省三亞市。博物館館長、中國著名民間收藏家李躍卓表示,博物館將建成一座集科研價值、經濟價值和觀賞價值於一體的現代化博物館。
  • 北京國際設計貿易交易會開幕 生活美學博物館
    首屆2015北京國際設計貿易交易會將於明日(9月23日)在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北京)天竺綜合保稅區文化保稅園盛大開幕。在開幕日當天,「手作之美」將推出由眾多手工匠人打造的「生活美學博物館」,「慢食協會」邀請觀眾一起免費品鑑中外名食,「vip之夜」將邀請多個國內著名樂隊和音樂人,為觀眾獻上一場「視聽盛宴」。來到開幕式,讓你的眼睛、舌頭和耳朵一起跳舞狂歡。   眼球的享受 看「生活美學博物館」   中國生活美學品牌「手作之美」策展人成琳博士,聯手交易會開展一場「全球工匠運動」。
  • 泰特名譽館長:很多私人博物館不過是在購物
    幾年前,我曾寫過一篇文章,叫作《印第安納瓊斯和私人博物館的廢墟》。 我當時給德國一家報紙寫了這篇文章,設想私人博物館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子。現在我們看到私人博物館有很多錢,可以買下非常好的藝術作品,這點可能是公立博物館做不到的。但公立博物館更注重歷史傳承,留住歷史記憶,私人博物館往往做不到這一點。公立博物館代表的是可持續性,代表長期發展,私人博物館至今還沒能做到這一點。
  • 世界著名博物館系列——不列顛博物館(英國)
    英國倫敦不列顛博物館,中國人習稱「大英博物館」,它是收藏世界各國古物最豐富的博物館,它的藏品,幾乎展現了所有文明古國的古代文明。不列顛博物館建於1753 年,是在私人收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他是英國國王喬治二世的私人醫生,又是一位古董愛好者和鑑賞家,他一生酷愛收藏文物古玩。1753 年,他在臨死的時候,把自己一生所收集的5.3 萬多件文物贈給了國家。英國議會於是做出決定:籌資興建一座國家博物館,來保存和利用這些文物。1759 年1 月5 日,不列顛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最初館址規模很小,是一座兩層樓的法國式建築,原是一座貴族的私人邸宅。
  • 龍湖·天琅|徜徉上海私人博物館·領略藝術家風採
    "私人博物館"產業近年來不斷風靡發酵提及國內私人博物館不得不提及上海上海的安靜與繁華交織在一起有文詞錯搭的感覺以外似乎還有一種現實的錯位當你身臨其境時所感覺到的不僅僅是她的硬體文明博物館本身應該也是在中國最大的私人博物館了。展品以中國藝術為主這其中既包含了夫妻倆自己在過去20年收集而來的各類展品差不多超過200多位藝術家的涵蓋300多個品種也有一些專業的藝術巡展在那邊舉行。
  • 私人博物館亮相 震旦博物館"文化星期五"吸引白領和學生
    東方網2月10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浦東陸家嘴地區有商務樓、咖啡店、餐廳和電影院,但是文化場所幾乎空白,記者昨日獲悉,矗立在黃浦江邊的震旦博物館將於本月17日對外開放。這是一家私人博物館。震旦博物館相關負責人賴任辰告訴記者,私人博物館的定位和展覽形式是在市場中「取勝」的關鍵,據了解,預展期間將打造一個針對陸家嘴地區白領的「文化星期五」活動;而在展品方面,博物館則主打難得一見的海外回流文物。震旦博物館由知名建築大師安藤忠雄設計,以「珠寶盒」為主要靈感。它是外灘周圍最年輕的建築,故在定位上也趨於年輕化。
  • 疫情或致全球13%博物館永久關閉,私人博物館還會免費嗎?
    剛過去的518國際博物館日,還不如說是國內博物館的狂歡剛剛過去的518國際博物館日,真真是不同於往年,今年受疫情影響,國際的博物館日看起來更像是國內的博物館日。相較於國內的博物館如火如荼舉辦各種線上線下的活動,精品展覽, 熱鬧「雲」端,而國外許多博物館可能已經銷聲匿跡!也就是在5月18日這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國際博物館協會發布報告表示,全球博物館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疫情期間,8.5萬家博物館曾閉館,佔到全球博物館總數的近90%。此外,在非洲和小島嶼發展中國家,只有5%的博物館能夠向其受眾提供在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