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不韋到底死得冤不冤?難道因為治國策略不同,就要殺了他嗎?

2020-12-21 黎顧百年

眾所周知,呂不韋在歷史上是一個能力不亞於商鞅的人,商鞅變法有一手,而呂不韋治國也是不在話下。他把秦國治理的井井有條,國富民強,那麼為什麼嬴政還要想著法的殺了他呢?呂不韋到底死得冤不冤?僅僅是因為治國策略和嬴政不一樣就要被殺嗎?

在這件事情上,呂不韋其實唯一的錯誤就是一直認為自己做的事情都是對的,他讓大秦倉廩充足,府庫兵甲充盈,整個秦國所藏資源遠遠超過山東六國所藏,這就是呂不韋自以為傲的事情。

這也是我最佩服他的地方,一個商人應該都是利益,但是他確實為秦國儲備了足夠的糧草和兵器,甚至還為秦國儲備了足夠多的兵員,嬴政的統一之路,呂不韋出了很大的力。

除了這些我覺得呂不韋被殺的原因就寥寥無幾了,而最終被殺的原因有兩個。

其一、呂不韋雖然沒有居功自傲,但是卻想要用自己的意志左右嬴政,乃至整個秦國的方向。

呂不韋可以說是一個投機倒把的資本家,他選擇了嬴異人這一點最為正確,在嬴異人託付秦國和嬴政的時候,呂不韋確實做到了自己應該做的。在秦國政權不穩定的時候,是呂不韋在想方設法的在中間斡旋,成功的穩住了朝局,他左右逢源,用做生意的那種心境成功的平衡了各方的勢力,這一點在嬴政海未成年的時候是那麼的重要。

或許是時間久了,站在權力的頂端,別人都認為他就是秦國最大的功臣,這一點是所有人的共鳴(除了反對他的人),但是他卻沒有這樣認為,他只是想讓這個國家按照他自己設定的治國策略發展,希望嬴政能夠按照他制定的這個策略繼續的執政,這一點從他著述的《呂氏春秋》一書中可見端倪。

不過這一點或許就有點強人所難了,作為一個王,能夠承認你的功績就已經不錯了,但是呂不韋還想控制這個王,讓這個王按照他的所想去治理秦國,這就是太自以為是了,嬴政又怎麼會坐以待斃呢?

這個想法就是在現代也是說不通的,又有誰願意成為別人的傀儡呢?又有誰不想證明自己呢?人心往往都是這樣,不能用自己的思想去控制別人的思想,這樣無異於在加速別人對自己的不滿,只有在功成身退的時候才是最好的。

其二、呂不韋與嫪毐之間說不清道不明。

嫪毐這個人雖然大字不識幾個,但是卻有一顆野心,想要成為大秦的王。怎麼上位的,通過歷史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嫪毐是因為傍上了趙姬才有了長信候的封號,而且和趙姬還生了兩個孩子。說來也怪,趙姬明明是一個王的娘,但是卻不顧廉恥的與嫪毐生了孩子,說明趙姬也不是一個好女人,更不是一個好女人,而出現這樣的問題的原因就是呂不韋為嫪毐開了後門,讓一個完整的男人進入了王太后的寢宮。

作為千古一帝的嬴政,面對這樣的事情也不可能坐得住,不發火的吧?嬴政把這件事情查了個水落石出,不僅殺了嫪毐,還把一直把控著秦朝國政的呂不韋也給處置了。

或許嬴政很早就想著親政了,但是礙於自己沒有加冠,對於自己的仲父呂不韋雖然想說出這樣的話,但是結果卻不怎麼好看,呂不韋一直把持著朝政,而且把朝政治理得井井有條,也沒有什麼錯處,嫪毐這個錯處終於成為了呂不韋的喪門鍾,也怪不得嬴政會如此心狠了。

從這兩點來看,呂不韋確實不冤,想用自己的治國思想治理秦國這一點不能說不行,但是不能強加這種思想給別人,這種強加的思想就是他失敗的主要原因;而呂不韋在太后和嫪毐之間還有如此牽扯,成為了呂不韋失敗的根本原因。

相關焦點

  • 《大秦賦》嬴異人力排眾議,封呂不韋為丞相,到底是因為什麼
    在電視上劇中,嬴異人如此封賞呂不韋的「藉口」是,呂不韋比華陽夫人的弟弟陽泉君,更有才更適合秦國發展的需要,真相真的是這樣嗎?那麼嬴異人如果不是因為「私情」而籌呂不韋之功,那麼難道說,嬴異人真是那麼的看重呂不韋的治國能力嗎?駱駝認為也不是。
  • 呂不韋自殺之謎:秦王嬴政到底想不想殺他 他對秦國有什麼功勞
    看熱播電視劇《大秦賦》嫪毐終於下線了,接下來該輪到呂不韋了,估計大家都盼著秦王嬴政滅六國一統天下了。在最新的預告中,渭陽君嬴傒帶領群臣逼秦王嬴政殺呂不韋,似乎嬴政不想殺自己的仲父,在真正的歷史上秦王嬴政到底想不想殺呂不韋?為什麼秦王嬴政寫了一封信給呂不韋後,呂不韋就自殺了。
  • 呂不韋和李斯誰更聰明?網友:都太笨了,李斯死得更慘!
    呂不韋與李斯,一個是讓嬴政登上秦國國君的人物,一個全力輔佐秦始皇統一六國和建立一系列完整的治國理政方案的人物。先後為相,要說誰更聰明?誰更厲害?太難說了,可以說都很聰明,又都很笨。秦趙又打起來,趙國想要殺了異人,呂不韋幫助異人和趙姬逃出趙國,回到秦國。太子安國君登上王位,三天後就去世,秦異人如願以償的繼位。封呂不韋為丞相,並封文信侯,呂不韋這單生意做得真的很成功,異人當國君三年也死了,太子嬴政繼位的,也就是秦始皇來到歷史的中央,尊稱呂不韋為「仲父」。
  • 秦王政並沒有殺呂不韋,只是把他遷到巴蜀,為何呂不韋要自盡
    因為贏異人代父嬴柱質趙,後來因為秦趙兩國之間連年徵戰,贏異人在趙國的處境艱難,商人呂不韋散盡家財幫助贏異人回到了秦國。之後在呂不韋的謀劃之下,贏異人順利的成為了華陽夫人的嫡子,有了繼承皇位的資格。最後嫪毐叛亂失敗,三族被滅,隨後秦王嬴政開始親政,徹查嫪毐這件事,這其中,呂不韋在其中扮演了什麼角色也被調查的一清二楚,而他和趙姬的關係也被曝光。嬴政大受刺激,不僅滅了嫪毐的三族,就連自己的母親趙姬也被囚禁。至於呂不韋,按理說他這是死罪,即使下令殺死呂不韋,也是清理應當的事情。
  • 她生的嬴政到底是呂不韋,還是異人的孩子?
    趙姬因為生了千古一帝秦始皇而聞名於世,但是,幾千年以來,很多人都搞不清楚,秦始皇的父親是誰? 也就是說趙姬一生不止有一個男人! 有的學者認為,秦始皇的父親是秦莊襄王異人,有的人認為秦始皇的父親是大商人呂不韋。 那麼,為何會有這兩種不同的說法呢?
  • 呂不韋和李斯哪個對秦國貢獻更大?同為名相的倆人有何不同?
    如果只因為對呂不韋有感恩之情,異人也不會傻到給他這麼好的待遇,秦國也將危如覆巢,比如像隔壁的趙悼襄王趙偃和亡國丞相郭開,歷史評價就能看出那倆君臣有多菜了。首先,呂不韋是是一個商人,在當時社會中屬於鄙視鏈的底層,但他不只是有經商頭腦,在治國方面才略過人。
  • 大秦賦:呂不韋有3次想殺了李斯,看穿其心思的李斯令他膽寒
    電視劇《大秦賦》中李斯最終得到了呂不韋的重用,雖然只是做郎,但這是呂不韋對李斯最大的善意了,他是想讓李斯有能夠接觸秦王的機會,因為以李斯的才能,他脫穎而出,被秦王重用只是時間問題。
  • 《大秦賦》呂不韋下線,嬴政只是讓他入蜀,可他為什麼要自盡?
    呂不韋下線領盒飯了。其實嬴政只是讓他舉家遷徙蜀地,並沒有下令讓他死,呂不韋為什麼要喝毒酒自殺呢?罷相後的呂不韋,回到自己的封地洛陽。趙國春平君請呂不韋出山,可呂不韋說「趙國這件貨品的成色,難入不韋眼目。」
  • 李斯為何派樊於期陪成蛟出徵,呂不韋殺成蛟的目的又是什麼?
    《大秦賦》中秦王贏政那年少的同父異母的弟弟成蛟要去帶兵攻打韓國了,這讓他的祖母華陽夫人以及秦王大吃一驚,使得華陽夫人直罵韓太妃糊塗。而呂不韋卻躲在家裡偷偷地笑,因為這一切都是他在背後促成的,可當秦王聽到這一消息時,大為震怒,連忙找王綰和李斯來進行商量。
  • 秦始皇並沒有殺呂不韋,只是讓他遷到蜀地去,為何呂不韋要自殺
    呂不韋因為扶持有功,被任命為丞相,封為文信侯,封地在河南洛陽。 不過異人當上秦王后,只過了3年就病逝了,隨後其子秦王政繼承了王位,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秦始皇。秦始皇雖然是很有雄才大略的一位皇帝,但此時他還是一個小孩,需要呂不韋輔政。 秦始皇年幼的時候,呂不韋大權獨攬,全權處理朝政。
  • 呂不韋努力一生,為何因為秦王短短30個字的信,而飲鴆酒自盡?
    嫪毐的叛亂牽連到了為相十年的呂不韋,嬴政原本打算處死呂不韋,但一方面感念呂不韋侍奉他父子兩代秦王的功勞。另一方面很多人為呂不韋說情,秦王不忍心殺呂不韋,罷免了他的相國之位,趕出鹹陽,前往河南封地。正是因為「商鞅變法」重新定義了社會的秩序,令秦國的王權空前強大。秦國曾經最有權勢的相國不是呂不韋,而是把持國政四十一年之久的穰侯魏冉。他在秦國的權勢遠超呂不韋,他背後有強勢的姐姐宣太后,與兄弟、外甥的權勢都極大,甚至超過國君。
  • 嶽飛心中有一顆報國之心,「精忠報國」四字始終伴隨著他的一生
    如果有人直接問嶽飛死得冤不冤?那麼多數人的回答一定是「冤」,嶽飛的帶兵能力和愛國之心是無可爭辯的,嶽飛的行為按照現在的價值觀也沒有什麼必死的原因。留著嶽飛這個人,即使手裡沒有兵權,對南宋也是有價值的。但嶽飛卻被殘忍殺害了,嶽飛被殺的理由到底是什麼呢?
  • 呂不韋怎麼死的 嬴政為什麼要殺呂不韋
    呂不韋最後是怎麼死的?呂不韋是一個精通人情世故的人,而且也是一個非常善於謀劃的人,他一生精明,但也因為做了一件錯事,而導致了自己的人生悲劇,那就是讓嫪毐進宮伺候趙太后。秦始皇的生母趙姬,原本是呂不韋的妾侍。
  • 秦始皇只是讓呂不韋遷到蜀地去,並沒有殺他,為何呂不韋要自殺?
    此時呂不韋敏銳地覺察到:「異人就像是一種奇貨,可以囤積居奇,賣個好價錢。」異人是秦國的公子,將他「貯藏」在自己手中,將來幫他登上秦王的寶座,他一定會感激並報答的,呂不韋所能得到的利益,比販賣任何珍寶更豐厚,所以異人成了呂不韋眼中最無價的「奇貨」。呂不韋先勸異人與自己合作,為此還將自己的寵妾趙姬送給異人。於是,他帶著奇寶,到秦國遊說。
  • 分析呂不韋怎麼做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最後為什麼飲鴆而死?
    呂不韋其人其事呂不韋的人生軌跡大致可以分為前後兩個階段。 前期:從富商到官宦的華麗轉身,呂不韋出生在衛國,卻是個貧窮的小國,他把商品貿易發展到了運輸方便、經濟繁榮的趙國。因為善於賤進貴出,他不久便積聚了一大筆家產。
  • 嫪毐是宦官為什麼會謀反,他有什麼能力反,難道他還能當秦王不成
    嫪毐這個人是秦國歷史上很特別的一個人,他最早是呂不韋的門客,嬴政母親趙姬成為寡居的太后時,趙姬舊情復燃與呂不韋私通,呂不韋這個人對男女之事並不太感興趣,他是商人出身,對地位和權力非常感興趣,呂不韋又擔心嬴政一天天長大,發現了自己和趙姬的事,於是為了脫身,就找到了嫪毐,把嫪毐獻給太后。
  • 大秦賦:呂不韋服毒自盡,逼死呂不韋的罪魁禍首不是嬴政,而是他
    ,逼死呂不韋的罪魁禍不是嬴政,而是他  由張魯一、段奕宏等主演的《大秦賦》正在熱播中,該劇目前已經更新到60多集了,秦王一個國都沒滅掉,誰叫秦王首先攻打的是趙國呢,趙國有用兵如神的李牧在,很難攻破趙國邯鄲。
  • 大秦丞相呂不韋:門客搞了前女友,前女友兒子搞死了他
    不是因為他工作能力多強悍,而是在於其高於常人的格局.儘管這個詞被用爛了,但用在他身上,非常貼合,這裡不是狹義上的人格,局面,而是對於整個權力場的把控,對於趨勢的洞察。相比他那草包老爸,骨子裡的強悍,頗有他呂不韋的風格,正因為此,面對這個尊稱他為仲父的男孩子,呂不韋有一種為父的責任感,把他們嬴氏江山打理的井井有條,蒸蒸日上。五、只是,嬴政已經長大了,不需要他遮風蔽雨了,剪除呂不韋,不是為了證明自己多麼了不起,而是要把屬於他自己的東西拿回來。
  • 李斯殺韓非是因為嫉妒?三個不可能,尤其要顧及嬴政的態度
    李斯到了秦國,先拜在相國呂不韋門下,李斯出眾的才華很快得到呂不韋的器重,呂不韋認定他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是能輔佐秦王做一番大事業的人,由呂不韋推薦,李斯跟隨在秦王嬴政身邊,算是他的伴讀,平日裡他和嬴政談論分析六國政治軍事優劣,在極短的時間裡就獲得了秦王嬴政的賞識和器重。
  • 呂不韋選擇自殺,真是因為秦始皇的一句話嗎?
    秦法嚴苛,論功行賞,因此秦國歷史上能封侯的人極少,比如,秦昭王時有穰侯魏冉、應侯範雎,莊襄王時有文信侯呂不韋,秦始皇時期有文信侯呂不韋、武城侯王翦、通武侯王賁,此外還有就是長信侯嫪毐,嫪毐與這些人比明顯不是一個量級的,更何況嫪毐的身份還是一位遭受了宮刑的宦官,他如何能封侯?秦法嚴苛,假太監嫪毐真能封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