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佳士得拍賣公司官方微信
7月的第2周,有超過5家拍賣公司將在香港同步開啟春拍季。三番五次延時調整之後的正面交鋒正式展開,拍行們將在下半年的開篇爭奪本該屬於上半年的果實。北京商報記者看到,除了靠頭部拍品吸睛,各家發力點也各有側重:香港蘇富比當代藝術晚間拍賣中排出了該專場史上最高估價陣容,達4.8億港元,多場拍賣將設現場直播;佳士得香港首推「現當代全球聯合夜拍」,搭建跨國界平臺由四個城市接力舉槌。保利香港則收縮業務,稱在全面考慮客戶需求和安全後,決定取消中國古董珍玩與書畫的部分,只推出5個專場。面對多家拍行在一周內釋出的眾多拍品,有人顧慮市場需求下行,或有集體「過量」的可能;也有人推測有實力者將斬獲上半年藝術品交易活動缺失的機會,緊湊的節奏還將激發藏家購買活力。
「藍籌」重器頻出
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香港蘇富比、佳士得香港、富藝斯香港、香港邦瀚斯、保利香港自本周起將競逐春拍。這場「團戰」,也被視為縱觀亞洲藝術市場、折射內地市場的一個關鍵性的參照和指標。
前瞻此次春拍拍品可見,龍頭拍行拿出了「大藍籌」藝術家的代表作。在現代藝術板塊中,朱德群的《自然頌》與常玉的《綠色背景四裸女》將以估價待詢的方式上拍,能否守住價格高地備受業界關注。據蘇富比方面介紹,今年適逢朱德群誕辰一百周年的節點,《自然頌》為首次現身拍場,是朱德群唯一一件五聯屏巨作,也是私人手上尺幅最大的朱德群油畫,被寄予厚望。在7月9日舉槌的「當代藝術晚間拍賣」中,香港蘇富比則推出了該專場史上最高估價的陣容,達4.8億港元。
在器物板塊,清乾隆洋彩紅地錦上添花冬青玲瓏夾層瓶將在香港蘇富比上拍,起拍價為7000萬至9000萬港元,被視為億元級吸睛重器。
現當代藝術無疑也是佳士得香港拍賣的「頂梁柱」。趙無極抽象巨作《18.11.66》估價6800萬至 8800萬港元,被視為常玉最大尺幅紅底白菊之一的《青花盆中盛開的菊花》估價達6000萬至 8000萬港元。
相較於蘇富比與佳士得兩大拍賣巨頭,其他拍賣公司的在體量上無法與之抗衡。如富藝斯文物藝術品中共有5件估價上千萬的拍品,最高估價為趙無極《24.16.63》,在4500萬至6500萬之間。
據了解,今年的保利香港則取消了中國古董珍玩與書畫部分,收窄了重磅拍品的呈現。保利拍賣相關工作人員告訴北京商報記者,「鑑於香港海關延遲一個月開關,很多藏家無法在7月10日之前拿到籤注。為了不辜負作品應有的價值,一些春拍的古董將延遲到保利香港秋拍上拍。」
線上成新發力點
疫情催生的線上模式也將在此輪競爭激烈的春拍中發揮重要作用。
在中央財經大學拍賣研究中心研究員季濤看來,大拍行線上線下的聯動的模式,將為諸多拍賣公司提供提供參考的樣本。「拍賣公司的利潤來源和生存根本在於高端精品的高額成交價。許多拍行在疫情期間利用了線上、開展了網拍業務,但基本走的是普品的路子,難以盈利。大拍行將線上模式與精品大拍結合的經驗,值得業界關注。」
在本次春拍中,佳士得香港推出了別開生面的「ONE:現當代全球聯合夜拍」專場,於7月10日上拍。據佳士得方面介紹,全新拍賣形式將充分調動當下網絡直播技術手段,將全球不同時區的四大重要拍場——香港、巴黎、倫敦、紐約——前後銜接,此次拍賣將由香港率先舉槌、其它各區域首席拍賣官隨後接力主持。
對此,佳士得印象派及現代藝術部聯合主席Giovanna Bertazzoni 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多元混合接力的概念性拍賣是佳士得適應市場趨勢的創新表達。通過這一跨越國界的平臺,將呈獻來自二十世紀具有國際知名度的藝術家的作品,探索不同地區的觀點和視角。此次接力拍賣將代表現今藏家們的多元化收藏方式和理念。」
在藏家劉偉玉看來,這一形式或將彌補線上體驗感缺失的遺憾,有助於還原在線觀看的興奮感與熾熱氣氛,又通過網上平臺為藏家提供了實時跨區域參與的便捷方式。
可以看到,香港蘇富比主要借線上進行拍賣活動的推廣。多個專場設有現場直播,可通過蘇富比官網觀看。拍賣同時也登陸線上平臺ArtPro,藏家可通過手機查閱深度分析數據,如歷年拍賣數據等,以及運用AR看展功能,還原拍品真實尺寸,展示藝術品放置在家中的觀感效果。此外,富藝斯香港則推出了線上虛擬展覽服務。
私洽試水增加底氣
前瞻這一場多家拍行「正面交鋒」的香港春拍周,業界人士的看法不盡相同。
在知美術館館長王從卉看來,市場下行,或將有「過量」的可能:近 10年以來最忙碌的香港春拍在7月到來。過於集中的拍賣將分流各家的資金,在疫後大環境經濟全球性疲軟的背景下,恐怕二級市場不會有太多驚喜。
在包括王從卉在內的多位業界人士紛紛表示,扎堆開拍的各家拍行徵集與招商都是負重前行。與其期待爆發與驚喜,保成交、減量增質才是切實的考量。
而同為當代藝術經營者、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創始人鄭林則持相對樂觀的態度,作為硬通貨的頭部拍品依然有機會,緊湊的節奏或將激發藏家購買活力:「疫情是全世界的一次危機,當前來看藝術市場總體的需求或許會有所下降;但作為專業領域的拍賣市場,每位藝術家的市場正在趨於圈層化,受整體環境的影響反倒不大。」據鄭林介紹,唐人在香港的空間也在春拍季同期推出了中國當代藝術重磅群展「蛛絲球拍」。「拍賣活動的緊湊或將聚集眾多藏家,激活市場。我們也有意趁此熱度,推出重磅的展覽。」
某拍賣公司員工推測稱:「現場參與人數較往年可能會銳減,但成績應該不錯。本年度在此之前亞洲範圍內沒有大型的藝術品交易活動,藏家購買慾還是有空間的。疫情後,人們也越來越意識到什麼才是安全、穩定·、便攜的資產配置。」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此次春拍前的一系列私洽活動也讓拍行「心中有底」。據介紹,保利香港曾在疫情期間為藏家提供量身訂製的私洽及藝術品的融資與理財等。香港蘇富策劃了一系列的私洽專場、絕密競投等試水7月拍賣可能出現的結果。蘇富比亞洲區當代藝術部主管寺瀨由紀曾在線上發布會上表示:「蘇富比亞洲區的私洽業務,至今已完成2019年75%的成交額。同時蘇富比網絡拍賣也屢次創下新高,競投者中47%是新客戶,40%年齡小於45歲,這些數字都證明對藝術品的需求仍舊旺盛,而且參與人群正越來越年輕和多元化。」
北京商報記者 胡曉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