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郵政"兩岸匯款新模式 遭臺"央行"暗批

2020-12-24 華夏經緯網

  華夏經緯網2月24日訊: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央行」近日表示,臺灣「中華郵政」兩岸匯款是採取「代理行」模式,先「打包」給永豐銀行,再透過大陸代理行中國工商銀行匯往大陸,至少需兩天時間,還得內扣人民幣30元的匯費、無法全額到匯。

    據報導,臺「央行」強調,民眾到銀行辦理兩岸匯款,透過外幣結算平臺能當天到匯,還能全額到匯,比「中華郵政」的代理行模式更好。

  舉例而言,同樣是匯款人民幣2萬元,透過外幣結算平臺匯到大陸,收款人能拿到人民幣2萬元,若是「中華郵政」的代理行模式,匯到大陸的金額只有人民幣1.997萬元,因為人民幣30元的匯款會從中扣除。

  臺「央行」昨日說,郵局兩岸匯款確實比較便宜,但過程是「打包」給其它銀行處理,無法提升人員的素質。至於郵局表示將開辦人民幣存款,臺「央行」官員態度很直接:「那是他們自己說的。」未來若要申請,臺「央行」會再審查。

 

責任編輯:李欣

相關焦點

  • 臺灣「中華郵政」今起開辦人民幣匯款業務
    原標題:臺灣「中華郵政」今起開辦人民幣匯款業務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中華郵政公司」今天上午將宣布,即日起開辦人民幣匯款,將減少兩岸匯款匯兌損失。   「中華郵政」說,今天起全臺辦理國際匯兌業務的165個郵局,可辦理人民幣匯出及匯入,兩岸匯款更方便,並減少匯兌損失。
  • 臺灣中華郵局搶攻 開辦人民幣直接匯款業務
    臺灣中華郵政宣布,自19日起將開辦人民幣匯款業務,郵局正式進攻人民幣市場。    華夏經緯網2月15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中華郵局正式進攻人民幣市場。臺灣中華郵政昨日宣布,自19日起,全臺辦理國際匯兌業務的165個郵局將開辦人民幣匯款業務,民眾到郵局匯款到大陸,不必換成美元,可以直接匯到對方人民幣戶頭,減少一層匯兌風險。臺灣中華郵政透露,目前正規劃開辦人民幣帳戶,一旦開辦,未來民眾可直接在郵局開人民幣帳戶,兩岸匯兌服務更完整。
  • 臺灣「中華郵政」研擬開辦大陸匯款到臺灣業務
    中新網11月20日電 據臺灣「今日新聞」報導,兩岸交流頻繁,不過郵政業務卻有諸多限制,並經第三地轉運耗時費日。臺灣郵電主管部門表示,未來將開辦由大陸匯款到臺灣的業務,讓民眾能享有更便利的匯款服務。
  • 臺"中華郵政"辦兩岸直接通郵慶祝式 發行首日封
    臺"中華郵政"辦兩岸直接通郵慶祝式 發行首日封 2008年12月15日 09:10 來源:中國新聞網 (15日)起直接通郵,臺灣「中華郵政」除舉辦「海峽兩岸郵政業務合作」慶祝儀式,並發行「海峽兩岸通郵紀念郵資票」首日封;董事長吳民佑也將寄出第一封快捷郵件給中國郵政集團總經理劉安東。
  • 兩岸人民幣匯款額逾5800億元
    原標題:兩岸人民幣匯款額逾5800億元   中國臺灣網2月14日消息 臺灣「中華郵政公司」14日宣布將投入兩岸人民幣匯款業務。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回顧去年2月人民幣在臺業務開辦以來,累積至今年1月底的人民幣匯款金額突破5000億元,達到5804億元。
  • 祖國大陸居民可以到指定網點辦理匯往臺灣的郵政電子匯款業務
    海峽兩岸郵政昨天實現雙向通匯。祖國大陸居民可以到指定網點辦理匯往臺灣的郵政電子匯款業務。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外匯業務部負責人江伶告訴記者,目前大陸有2000多個網點可以辦理匯往臺灣的郵政電子匯款業務,有2萬多個網點可以接受臺灣匯入大陸的郵政電子匯款。
  • 兩岸美元匯款納入外幣結算平臺 匯款手續費降低
    因人民幣為管制貨幣,兩岸間匯款除人民幣外,仍以美元為大宗。去年兩岸間美元匯款約140萬筆、4700億美元(約14兆元新臺幣),通過外幣結算平臺取代過去的經中轉行轉匯,每年可省最多7.67億元新臺幣。
  • 市民可通過郵局 向臺灣親友匯款了
    □記者  苑中華  通訊員  溫鵬  本報訊 昨日從安陽市郵政局傳來好消息,2月26日起,郵政儲蓄已全面開通海峽兩岸郵政電子雙向匯款業務,市民可在指定的郵政儲蓄網點辦理向臺灣地區的郵政匯款業務。
  • 臺灣中華郵政推「兩岸郵政e小包」 寄大陸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中華郵政16日推出「兩岸郵政e小包」業務,2公斤以下掛號小包,寄到大陸任何城市,資費320元(新臺幣,下同)以內。  慶祝兩岸通郵5周年,中華郵政上午舉行「兩岸郵政e小包」業務開通暨「海峽兩岸珍郵特展」開幕典禮,中華郵政董事長翁文祺和海峽兩岸郵政交流協會名譽會長馬軍勝等人出席。
  • 大陸匯往臺灣的郵政匯款開通2000多個網點可辦理
    2月26日,海峽兩岸開通了大陸匯往臺灣的電子匯款業務,這標誌著兩岸郵政電子匯款業務實現雙向開通。    目前,有2000多個網點可以辦理大陸匯往臺灣的郵政電子匯款業務,2萬多個網點可以接收臺灣匯入大陸的郵政匯款。大陸受理兩岸郵政電子匯款業務,基於銀郵匯款的資費標準收取相關費用。
  • 海峽兩岸郵政昨天實現雙向通匯。祖國大陸居民可以到指定網點辦理...
    海峽兩岸郵政昨天實現雙向通匯。祖國大陸居民可以到指定網點辦理匯往臺灣的郵政電子匯款業務。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外匯業務部負責人江伶告訴記者,目前大陸有2000多個網點可以辦理匯往臺灣的郵政電子匯款業務,有2萬多個網點可以接受臺灣匯入大陸的郵政電子匯款。今天上午十點一位臺灣同胞就是通過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廈門分行辦理了第一筆郵政電子匯款業務。
  • 可以直接匯款到臺灣啦~~
    海峽之聲網廈門站二月二十六日(記者文清)繼去年12月號15日,兩岸實現直接通郵後,從本月25日起,兩岸郵政通匯正式全面雙向開通。25日上午九點,在廈臺商沈振成通過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廈門分行向臺北士林郵局匯出第一筆匯款。
  • 郵政匯款漸漸消失在生活中 只有一些老年人仍在用
    而以往,郵政的匯兌業務窗口一直放在顯著的位置。「記得當年,來郵政匯款取款,可都是要排隊的。」這位70餘歲的老先生回憶起往昔,郵政匯款也曾是郵局的熱門業務,平時窗口人就多,每逢年節,更是需要排長隊辦理。現在,郵政匯款更多不是個人對個人,而是公家對個人,由單位的會計加密系統代發。首先是打款人將收款人姓名、地址和匯款金額告知匯款郵局,再將相應款項打給郵政對公帳戶。之後,匯款郵局將信息發送給收款郵局,再由當地郵政投遞局將取款通知單投遞給收款人。收款人接到通知單後,拿著身份證,可以在當地郵政部門領取。
  • 藍營不滿"中華郵政"正名:請"臺灣郵政"的出去(圖)
    圖片說明:「臺灣郵政」預算引發藍綠「口水大戰」    據臺媒報導,剛剛被「正名」的「臺灣郵政」才剛上路,即面臨預算被凍結的窘境。臺「立法院」昨天審理「臺灣郵政」預算,沒想到預算書封面上竟然還是印著沒改名的「中華郵政」。藍軍「立委」堅持不審,並請自認是「中華郵政」的官員留下,「臺灣郵政」的請出去;最後整個預算遭到凍結。
  • 臺灣推出「兩岸郵政e小包」
    工作人員展示交達的首個「兩岸郵政e小包」。   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攝   本報臺北12月16日電 (記者吳亞明、任成琦)在兩岸「通郵」5周年之際,臺灣中華郵政公司於16日啟動「兩岸郵政e小包」業務,以滿足民眾網購需求。同日,「海峽兩岸珍郵特展」也在中華郵政公司郵政博物館開幕。
  • 臺灣開辦兩岸郵政速遞「商旅包」服務
    臺灣中華郵政公司16日宣布,為滿足兩岸民眾郵遞需求,協助在臺企業開發大陸市場,滿足觀光和網購產業需求,於當天開辦兩岸郵政速遞「商旅包」服務,即日起在全臺1323處郵局同步受理交寄。  這是臺灣中華郵政繼2012年9月開辦兩岸郵政速遞航空及海運郵件、2013年12月開辦兩岸郵政e小包郵件後,針對兩岸民眾、企業郵遞需求與便利再開辦的新業務。  近年來,大陸居民到臺灣旅遊人數逐年遞增,預計今年全年將突破300萬人次。
  • 臺灣郵政部門開辦兩岸快遞業務
    臺灣郵政部門開辦兩岸快遞業務 2013年03月21日 07:25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38年前寄給海峽對岸的「中華郵政總局」局長的一封信……
    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兩岸郵政同仁,歷經整整30年,海峽阻隔,飛鴻罹斷。這是30年後第一封飛越海峽的郵政信函,說起這封信函,背後有著一段鮮為人知的往事。1979年1月1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發表了《告臺灣同胞書》,通篇高屋建瓴,鄭重宣示了爭取祖國和平統一的大政方針,兩岸關係發展由此揭開了新的歷史篇章。同時,時任國防部長徐向前發表了關於停止自1958年開始對大金門、小金門、大旦、二旦等島嶼炮擊的聲明。大陸接連釋放出的善意,使海峽兩岸的緊張關係開始緩解,兩岸郵政部門的交流溝通也成為必然之勢。
  • 特別策劃:人民幣在臺業務滿一年 臺商激烈搶商機
    臺灣郵局搶攻人民幣市場 開辦人民幣直匯業務  臺灣「中華郵政」自2月19日起在全臺灣辦理跨境匯兌業務的165個郵局開辦人民幣匯款業務,民眾到郵局匯款到大陸,不必換成美元,可以直接匯到對方人民幣戶頭,減少一層匯兌風險。
  • 大陸中國郵政專屬機隊 吸引臺灣「中華郵政」
    臺海網12月22日訊 兩岸郵政單位除建立直接通郵及雙向通匯管道外,10月已開始嘗試物流合作,臺灣「中華郵政」公司郵務處長曾錦雄今天接受訪時說,中國郵政有專屬機隊,強大的運輸能力具吸引力。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曾錦雄說,「中華郵政」與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分別就服飾商品及雜誌,試辦過整合倉儲、運輸及配送,未來還可擴大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