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樂:「加減乘除」奏響新舊動能轉換「變奏曲」

2020-12-17 齊魯網

齊魯網濰坊8月11日訊(昌樂臺  秦波 趙惠)昌樂經濟「半年考成績單」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縣218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總產值496.3億元,同比增長17.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8%,增幅高於全市0.9個百分點。尤其亮眼的是,主營業務收入、利潤、利稅增幅均列全市第一。

漂亮的「半年報」背後,是昌樂縣經濟新舊動能轉換加快、新興增長點頻現。動力之變、結構之變、方式之變,就像一組由加、減、乘、除組成的經濟「四則運算」,讓昌樂縣在新一輪的經濟發展中勇立潮頭、凱歌當行。

加:項目攻堅成效明顯

8月7日,濰坊佳誠數碼材料有限公司年產2400萬平方米環保塗層廣告布項目的生產車間,工作人員正在加緊調試新安裝的2條塗布生產線和1條定型生產流水線,為項目正式投產做最後的衝刺。

「這個項目的產品是無PVC抗劃傷內打燈箱布,由佳誠數碼與惠普公司合作研發。」濰坊佳誠數碼材料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荊柏華介紹說,「產品具有阻燃、可降解、環保、耐劃傷、不易著色等特性,使用年限比普通的內打燈箱布高出一倍以上,是填補國內空白的一款產品。」

縣經濟開發區堅持以項目促發展,推動工業經濟體量不斷膨脹。通過開展「百名幹部包百企,爭做發展新功臣」活動,選派100名機關幹部包靠、服務區內100家企業,為區內企業和項目提供「月嫂式」服務,重點加快新上項目建設進度,全力打贏項目攻堅。

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縣經濟開發區並不是個例,今年以來,昌樂這片土地上項目建設如火如荼。

今年上半年,昌樂縣毫不動搖抓好項目建設,用項目搭建起發展的骨架。著眼新舊動能轉換,謀劃確定了34個重點項目,由縣級領導重點包靠,並將6月份確定為「項目攻堅月」,蘭天紡織高檔服裝面料、仙月湖鄉村旅遊特色綜合體、遠古火山口群文化旅遊景區及蓮花山農莊小鎮等一批在建項目加快推進,全縣項目建設呈現欣欣向榮之態。

同時,昌樂縣還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增強經濟發展後勁。聚焦「項目攻堅月」,把主要精力、主要力量、主要資源放在項目上,圍繞「五個一批」,做好引項目、爭資源、打擂臺「三件事情」。縣紀委機關、首陽山旅遊度假區、縣招商局、縣林業局聯合引進投資22億元的漢唐電動車項目;縣委辦公室引進投資9300萬元的3000噸食品加工項目;寶都街道43天成功引進投資5120萬元網紋版輥項目……全縣引項目、爭資源、打擂臺的氛圍越來越濃。

上半年,全縣新籤約項目30個,總投資134億元;招商引資實現到位資金28.05億元,其中,市認定項目12個,到位資金15.43億元。

減:淘汰落後騰籠換鳥

鏽跡斑駁的生產設備,雜亂無章、隨處堆放的生產材料,沒有任何汙水處理設施……這是8月2日記者跟隨朱劉街道環委會摸底排查時,在2家小印染企業的生產車間看到的景象。

發現情況後,朱劉街道立即組織環保所、派出所、安監所、城管執法中隊及社區人員到現場進行調查。經查,該企業安全、環保等相關手續不健全,且存在較大的安全和環保隱患,工作人員對其依法進行關停取締,並責令其自行拆除生產設備。目前,2家企業的生產設備已基本拆除完畢。

「對『小散亂汙』企業,我們本著『零容忍』的態度嚴厲打擊,只要發現,一律依法關停取締,絕不手軟。」朱劉街道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辦公室副主任李金和斬釘截鐵地說。

今年,昌樂縣加快推進燃煤小鍋爐「清零」,對10噸以下燃煤鍋爐全部拆除;開展「環保夜查」行動,對排查出的小電鍍、小巖棉、紙塑分離等「小散亂汙」企業進行關停取締;結合化工企業「四評級一評價」,把一批「三高兩低」企業淘汰出清,堅決淘汰落後產能,努力為發展騰挪出更多的環境容量和新空間。

在壓減淘汰落後產能騰出的新空間上,昌樂縣加大力度支持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新產業發展,為它們「培土施肥」,打造經濟發展新的「發動機」。規劃建設了新能源汽車產業園、概念包裝產業園、佳誠惠普新材料產業園,以特色園區建設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陽光紙業推進模式創新,從單獨的製漿造紙,發展到現在從造紙、創意設計、印刷、生產製造到物流配送的一體化發展方案,去年8月底投入運營的海關監管直通場站,年可為公司節省成本3000萬元;佳誠數碼推進產品創新,從早期製造傳統相紙、PVC材料等傳統產品,轉型生產數碼噴印材料、無PVC數碼噴繪介質等高端產品,並與世界500強美國惠普公司聯手,逐步將品牌推向國際。

乘:傳統產業「老樹發新芽」

近日,由山東礦機集團自動化研發中心和液壓支架事業部聯合研發的液壓支架連杆自動焊接系統成功完成安裝調試。該系統由焊接工業機器人和變位機組成,可實現直線、圓弧等形狀八軸聯動焊接操作。

「原來的時候,連杆焊接依靠工人加上航車吊著,反覆翻轉之後才能完成焊接。」山東礦機集團自動化部工程師肖鳳利說,「有了這套系統以後,無需人工翻轉就可以實現對連杆的全方位焊接,焊接量可達95%以上,在連杆焊接這一領域達到了領先水平。」

隨著國家政策的調整,煤炭市場迎來了小的「春天」,特別是從2016年第四季度到2017年上半年,煤機設備的需求持續加大,這也讓山東礦機集團的訂單量實現了大幅增長,對焊接工人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與之矛盾的是,掌握高級技術的焊接工人短缺,企業面臨招工難的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企業主動求變的熱情被點燃,逐步實施「機器換人」。

「『機器換人』不僅解決了焊接工人招聘難的問題,而且生產效率能提高50%以上,也就是說,原先人工8小時能幹完的活,機器人4個小時就能完成,效率提高了一倍。同時,焊接質量也更加穩定,產品合格率更高。」山東礦機集團液壓支架事業部研究所所長馮坤告訴記者,通過推進「機器換人」,礦機集團正逐步實現企業新舊動能的轉換。

經濟增長動能減弱、增長勢頭乏力,新的增長點在哪裡,是不少地方面臨的困惑。

昌樂縣傳統產業佔據主導地位,短時間內通過壯大新興產業支持縣域經濟比較困難,為此,昌樂縣在注入新動能上下功夫,著力抓好工業「343」培育工程,鼓勵引導企業通過網際網路+、+網際網路、加速機器換人等創新手段,推動傳統產業向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發展,促進「老樹發新芽」,實現新舊發展動能的接續轉換。

除:構建親清營商環境

除法,就是不斷健全服務體系,優化服務流程,全面構建「親」、「清」營商環境。

「從項目立項、選址到各項手續的辦理,朱劉街道全程幫著辦理,讓我們感覺非常省心。」山東江龍汽車內外飾系統有限公司總經理聶華平告訴記者,正是得益於朱劉街道優質的服務,項目從洽談到落地僅用了4個月時間。

圍繞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新舊動能轉換,我縣持續打好轉型升級「組合拳」,為企業發展、項目建設當好「店小二」,及時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同時,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提高政務服務效率,為發展營造良好環境。依託實體辦事大廳和網上辦事大廳,以受理和審批相分離為原則,創新實施「一窗集成受理、分類聯辦審批」改革,加快政務服務扁平化管理,逐步形成「前臺綜合受理、後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的審批運行新機制,實現「一窗受理、全科服務」。

縣政務服務中心管理辦公室副主任閆存全告訴記者,按照「兩集中、兩到位」要求,有關部門、單位的所有審批事項向一個科室集中、審批服務科室向政務服務中心集中,進駐政務服務中心的審批事項到位、審批權限到位。除現場勘查、集體討論、專家論證、聽證外,審批服務事項的諮詢、申請、受理、審核、審批、收費、發證等環節一律在中心辦理。有關部門、單位明確一名熟悉業務的分管負責人作為本部門的審批首席代表,常駐中心辦公,並授予行政審批決定權,確保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審批服務事項審批工作。

目前,政務服務中心已按功能劃分為投資建設項目區、企業登記區、經營許可區、權屬登記區和民生事項區,實行區域切塊服務,受理職能統一交由政務服務中心設立的「綜合受理窗口」承擔。「綜合受理窗口」負責審批服務事項的一次告知、接受受理、按責分辦、跟蹤督辦、統一出件等審批服務工作。

「審批服務事項經中心統一受理後,受理事項資料全部上傳至政務服務平臺,通過平臺流轉至各有關審批部門,各審批部門按需自行下載清單資料,實現跨部門、跨領域政務服務信息互聯互通、數據共享、並聯審批、協同服務,真正實現行政服務提速增效。」閆存全說。

[責任編輯:楊凡、wangliangjia]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6-8198101,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6-8198101,誠邀合作夥伴。

相關焦點

  • 濟南高新區做足「加減乘除」文章 讓騰籠換業成為新舊動能轉換金鑰匙
    本文來源:濟南日報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三年初見成效」之年。舊動能如何煥新,關係到「籠子」怎麼「騰」的問題。
  • 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初見成效 高質量發展厚積成勢
    山東省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周連華在致辭時表示,山東緊緊抓住2018年1月獲批建設國家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的重大機遇,大力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在淘汰落後動能、提升傳統動能、培育新動能等領域成效明顯。
  • 山東壽光以「四新促四化」 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1月9日,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項目調研評估組來壽光市開展項目現場評估工作,先後到丹河蔬菜產業提標增效示範園、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試驗示範基地、巨能高品質特鋼精整生產線、玉米深加工產業鏈項目、天力藥業21萬噸糖醇項目、聯盟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項目等地調研評估,並召開座談會。濰坊及壽光市領導劉建國、趙緒春、喬日升、孫磊、張中山陪同。
  • 濟南旅遊當家人齊聚山旅 共議新舊動能轉換大局
    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的決策部署,探討今後濟南旅遊發展的戰略方向,5月20日,濟南市旅遊發展委員會與山東旅遊職業學院聯合舉辦了「發展全域旅遊,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專題研討會。
  • 山東加快新舊動能轉換——老樹樁上生新芽
    這既是濟鋼集團轉型發展的鮮活比喻,更是山東省推進新舊動能轉換、追求高質量發展的生動縮影。  2018年1月,國務院正式批覆《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成為全國首個也是唯一一個以新舊動能轉換為主題的區域發展戰略。  風生潮起,只爭朝夕。自當年起,山東每年春節後上班第一天都圍繞新舊動能轉換召開主題大會,省委書記劉家義部署工作,環環相扣、層層遞進。
  • 煙臺市(香港)新舊動能轉換 投資懇談會成功舉辦
    原標題:煙臺市(香港)新舊動能轉換投資懇談會成功舉辦12月3日下午,由煙臺市人民政府主辦、煙臺市投資促進局承辦的煙臺市(香港)新舊動能轉換投資懇談會在香港成功舉辦。當前,全市正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視察煙臺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搶抓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等重大機遇,以建設製造業強市、海洋經濟大市、宜業宜居宜遊城市和現代化國際濱海城市為目標,以80項重點工程、重點項目、重大事項為抓手,紮實推進「思想大解放、工作大落實、作風大改進」,加快培育現代產業體系,加快釋放發展新動能,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優化營商環境,全市經濟社會保持了平穩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
  • 山東諸城桃林鎮:做好新舊動能轉換大文章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欒雪 通訊員 郭永梅 濰坊報導近日,濰坊市菸草秸稈資源化利用研究中心在諸城市桃林鎮掛牌成立,該研究中心由中科院瀋陽生態應用研究所與山東中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主要致力於菸草秸稈資源化利用的研究與開發,對推動諸城市肥料生產行業的轉型升級,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齊」心「魯」力|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加速跑
    山東繪製新舊動能轉換路線圖,用好改革關鍵一招,在補短板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新舊動能轉換(4月28日,中國重汽集團濟南卡車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在生產線上工作。新華社記者王凱 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延緩了經濟發展的步伐,但阻擋不了高質量發展的進程。
  • 傳統文化傳承發展 濟寧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
    近年來,濟寧牢記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11月親臨視察時的殷切囑託,以建設經濟文化強市首善之區為引領,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加快推進文化發展新舊動能轉換,文化旅遊產業實力顯著增強。
  • 新動能·新山東|歷經三年濟南在新舊動能轉換中交上了這樣一份答卷
    在經濟發展中,它是今年衝擊GDP「萬億俱樂部」的種子選手;在區域發展中,它的目標是建成黃河流域國家中心城市;在對外開放中,它是山東自貿試驗區的濟南片區;在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中,它是「三核引領」的「三核」之一,是先行區,未來還將是「京滬會客廳」,央企、跨國公司北方總部基地,省企總部中心,高端製造業創新基地……利好政策疊加,給濟南帶來了發展機遇。機遇的背後,新舊動能轉換是不變的要求。
  • 聊城新舊動能轉換成效顯著,聊城主城區基本覆蓋5G信號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張同建十三五時期,聊城在全省率先印發新舊動能轉換《實施規劃》《實施方案》,致力打造「九大產業集群」,持續推動新舊動能轉換。一是健全新舊動能轉換規劃體系。在印發聊城市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和實施意見的基礎上,又印發出臺了11個縣(市、區)實施規劃和9個產業集群專項規劃,在全市範圍內推進構建「一區引領、多園支撐、全域聯動」的總體布局,形成了目標一致、層次明確、互相銜接的新舊動能轉換規劃體系。二是健全新舊動能轉換推進體系。制定聊城市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領導小組工作規則、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細則。
  • 濟南大蒜產業新舊動能轉換示範園招商發布會舉辦
    本次新聞發布會是白橋鎮國家農業產業強鎮建設系列活動之一,旨在向社會各界推介濟南大蒜產業新舊動能轉換示範園和濟南大健康科創產業園兩大特色園區,全麵塑造白橋新形象,提升影響力。  濟南大蒜產業新舊動能轉換示範園立足鎮域主導產業,突破大蒜深加工汙水處理瓶頸制約,建設日處理2400噸/天的汙水處理廠一座,以此為支撐建設10個高標準大蒜深加工企業和有機肥、蒜皮加工車間,截至目前,汙水處理廠已基本建設完成,10個高標準大蒜深加工企業和有機肥、蒜皮加工車間已完成車間主體建設,預計6月份正式建成投入使用。
  • 數字助力 書寫濟南農業農村新舊動能轉換新篇章
    5月11日下午,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數字農業產業資源對接峰會隆重舉辦。來自濟南先行區和周邊地區的百餘位農業從業者及電商運營商代表蒞臨會場,共襄盛舉。京東攜手濟南,整合國內農業科技資源、市場渠道資源、農業品牌資源賦能先行區農業產業,書寫農業農村新舊動能轉換的「濟南篇章」。
  • 山東榮成:全域旅遊助推新舊動能轉換
    近年來,榮成市按照「生態引領、海陸統籌、城鄉一體、產城融合」發展戰略,以全域旅遊為引擎,突出旅遊賦能、生態加碼、產業升級的作用,探索出一條依託新舊動能轉換,創新發展濱海城市旅遊的「榮成樣本」,走出了一條破解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創新之路,叫響了「冬賞天鵝·夏遊牧場」的北方全季型休閒度假城市品牌。 「十三五」時期,榮成市以全域旅遊為引擎,挖掘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力。
  • 泰安:激發企業創新動力 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新舊動能轉換,主體是企業。在新舊動能轉換這場戰役中,我市企業勇於擔當,主動作為,推動企業發展、轉型、提檔、升級,踏出新舊動能轉換新步伐、新旋律。  在泰安市全面展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誓師大會上,我市提出要儘快培育一批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具有較強核心競爭力的行業領軍企業,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加快建鏈、補鏈、強鏈,完善產業鏈條,推動新興產業迅速壯大規模,實現集中集群發展,打造新興產業發展的高地。注入了創新的新鮮血液,越來越多像峰松一樣的泰安企業在新舊動能轉換中遊刃有餘。
  • 動能轉換看落實丨濰坊昌邑:做好新舊動能轉換文章,邁向高質量發展
    雅拉生態食品科技園項目是昌邑市推動新舊動能轉換重點項目,總投資42億元。園區將在肉牛屠宰及深加工的基礎上,逐步完善肉羊、肉雞、海鮮深加工等「五大板塊」,打造千億級綠色生態食品城。目前,昌邑市正著力打造高端石化、生態食品等四大產業園區,助力新舊動能轉換。
  • 新舊動能轉換下的泰安「新發展」和「新活力」
    原標題:新舊動能轉換下的泰安「新發展」和「新活力」泰安依泰山而建,作為孕育古人類文明和千年泰山文化的搖籃,長期以來一直是大眾心中傳統文化的代表。
  • 大汶口工業園「亮出」新舊動能轉換新明片
    日前,「聚焦新舊動能轉換」2018泰安網絡媒體行走進泰安大汶口工業園,聚焦大汶口工業園項目發展建設。今年以來,大汶口工業園以實施新舊動轉換重大工程為統領,全力以赴推進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大做強泰山玻纖為龍頭的新材料和新型建材產業集群,做精做實兩大產業基地,做活做優現代物流和休閒旅遊兩大引擎,努力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 新舊動能轉換「三年初見成效」 國家評估組到日照市調研
    11月28日,國家發改委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費洪平帶隊,來日照開展新舊動能轉換「三年初見成效」調研評估工作。副省長汲斌昌,市委書記張惠,市委副書記、代市長李在武,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石愛作,市委常委、副市長劉兆亮,市政府秘書長徐桂華分別參加相關活動。
  • 「技改」助力新舊動能轉換跑出「加速度」
    東營高新區緊緊圍繞石油裝備產業及戰略性新興產業,著力集聚發展新動能,將技改作為有效抓手,以高端、智能、綠色、精品、服務型製造為主攻方向,緊盯企業發展趨勢,靠前服務,通過前期走訪企業,獲悉企業發展現狀,積極對接上級部門,做好技改項目申報的宣傳工作,謀劃一大批技改項目,積蓄高質量發展後勁,推動新舊動能轉換跑出「加速度」。今年,東營高新區共25個工業技改項目成功入選東營市擬扶持項目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