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濰坊8月11日訊(昌樂臺 秦波 趙惠)昌樂經濟「半年考成績單」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縣218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總產值496.3億元,同比增長17.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8%,增幅高於全市0.9個百分點。尤其亮眼的是,主營業務收入、利潤、利稅增幅均列全市第一。
漂亮的「半年報」背後,是昌樂縣經濟新舊動能轉換加快、新興增長點頻現。動力之變、結構之變、方式之變,就像一組由加、減、乘、除組成的經濟「四則運算」,讓昌樂縣在新一輪的經濟發展中勇立潮頭、凱歌當行。
加:項目攻堅成效明顯
8月7日,濰坊佳誠數碼材料有限公司年產2400萬平方米環保塗層廣告布項目的生產車間,工作人員正在加緊調試新安裝的2條塗布生產線和1條定型生產流水線,為項目正式投產做最後的衝刺。
「這個項目的產品是無PVC抗劃傷內打燈箱布,由佳誠數碼與惠普公司合作研發。」濰坊佳誠數碼材料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荊柏華介紹說,「產品具有阻燃、可降解、環保、耐劃傷、不易著色等特性,使用年限比普通的內打燈箱布高出一倍以上,是填補國內空白的一款產品。」
縣經濟開發區堅持以項目促發展,推動工業經濟體量不斷膨脹。通過開展「百名幹部包百企,爭做發展新功臣」活動,選派100名機關幹部包靠、服務區內100家企業,為區內企業和項目提供「月嫂式」服務,重點加快新上項目建設進度,全力打贏項目攻堅。
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縣經濟開發區並不是個例,今年以來,昌樂這片土地上項目建設如火如荼。
今年上半年,昌樂縣毫不動搖抓好項目建設,用項目搭建起發展的骨架。著眼新舊動能轉換,謀劃確定了34個重點項目,由縣級領導重點包靠,並將6月份確定為「項目攻堅月」,蘭天紡織高檔服裝面料、仙月湖鄉村旅遊特色綜合體、遠古火山口群文化旅遊景區及蓮花山農莊小鎮等一批在建項目加快推進,全縣項目建設呈現欣欣向榮之態。
同時,昌樂縣還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增強經濟發展後勁。聚焦「項目攻堅月」,把主要精力、主要力量、主要資源放在項目上,圍繞「五個一批」,做好引項目、爭資源、打擂臺「三件事情」。縣紀委機關、首陽山旅遊度假區、縣招商局、縣林業局聯合引進投資22億元的漢唐電動車項目;縣委辦公室引進投資9300萬元的3000噸食品加工項目;寶都街道43天成功引進投資5120萬元網紋版輥項目……全縣引項目、爭資源、打擂臺的氛圍越來越濃。
上半年,全縣新籤約項目30個,總投資134億元;招商引資實現到位資金28.05億元,其中,市認定項目12個,到位資金15.43億元。
減:淘汰落後騰籠換鳥
鏽跡斑駁的生產設備,雜亂無章、隨處堆放的生產材料,沒有任何汙水處理設施……這是8月2日記者跟隨朱劉街道環委會摸底排查時,在2家小印染企業的生產車間看到的景象。
發現情況後,朱劉街道立即組織環保所、派出所、安監所、城管執法中隊及社區人員到現場進行調查。經查,該企業安全、環保等相關手續不健全,且存在較大的安全和環保隱患,工作人員對其依法進行關停取締,並責令其自行拆除生產設備。目前,2家企業的生產設備已基本拆除完畢。
「對『小散亂汙』企業,我們本著『零容忍』的態度嚴厲打擊,只要發現,一律依法關停取締,絕不手軟。」朱劉街道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辦公室副主任李金和斬釘截鐵地說。
今年,昌樂縣加快推進燃煤小鍋爐「清零」,對10噸以下燃煤鍋爐全部拆除;開展「環保夜查」行動,對排查出的小電鍍、小巖棉、紙塑分離等「小散亂汙」企業進行關停取締;結合化工企業「四評級一評價」,把一批「三高兩低」企業淘汰出清,堅決淘汰落後產能,努力為發展騰挪出更多的環境容量和新空間。
在壓減淘汰落後產能騰出的新空間上,昌樂縣加大力度支持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新產業發展,為它們「培土施肥」,打造經濟發展新的「發動機」。規劃建設了新能源汽車產業園、概念包裝產業園、佳誠惠普新材料產業園,以特色園區建設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陽光紙業推進模式創新,從單獨的製漿造紙,發展到現在從造紙、創意設計、印刷、生產製造到物流配送的一體化發展方案,去年8月底投入運營的海關監管直通場站,年可為公司節省成本3000萬元;佳誠數碼推進產品創新,從早期製造傳統相紙、PVC材料等傳統產品,轉型生產數碼噴印材料、無PVC數碼噴繪介質等高端產品,並與世界500強美國惠普公司聯手,逐步將品牌推向國際。
乘:傳統產業「老樹發新芽」
近日,由山東礦機集團自動化研發中心和液壓支架事業部聯合研發的液壓支架連杆自動焊接系統成功完成安裝調試。該系統由焊接工業機器人和變位機組成,可實現直線、圓弧等形狀八軸聯動焊接操作。
「原來的時候,連杆焊接依靠工人加上航車吊著,反覆翻轉之後才能完成焊接。」山東礦機集團自動化部工程師肖鳳利說,「有了這套系統以後,無需人工翻轉就可以實現對連杆的全方位焊接,焊接量可達95%以上,在連杆焊接這一領域達到了領先水平。」
隨著國家政策的調整,煤炭市場迎來了小的「春天」,特別是從2016年第四季度到2017年上半年,煤機設備的需求持續加大,這也讓山東礦機集團的訂單量實現了大幅增長,對焊接工人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與之矛盾的是,掌握高級技術的焊接工人短缺,企業面臨招工難的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企業主動求變的熱情被點燃,逐步實施「機器換人」。
「『機器換人』不僅解決了焊接工人招聘難的問題,而且生產效率能提高50%以上,也就是說,原先人工8小時能幹完的活,機器人4個小時就能完成,效率提高了一倍。同時,焊接質量也更加穩定,產品合格率更高。」山東礦機集團液壓支架事業部研究所所長馮坤告訴記者,通過推進「機器換人」,礦機集團正逐步實現企業新舊動能的轉換。
經濟增長動能減弱、增長勢頭乏力,新的增長點在哪裡,是不少地方面臨的困惑。
昌樂縣傳統產業佔據主導地位,短時間內通過壯大新興產業支持縣域經濟比較困難,為此,昌樂縣在注入新動能上下功夫,著力抓好工業「343」培育工程,鼓勵引導企業通過網際網路+、+網際網路、加速機器換人等創新手段,推動傳統產業向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發展,促進「老樹發新芽」,實現新舊發展動能的接續轉換。
除:構建親清營商環境
除法,就是不斷健全服務體系,優化服務流程,全面構建「親」、「清」營商環境。
「從項目立項、選址到各項手續的辦理,朱劉街道全程幫著辦理,讓我們感覺非常省心。」山東江龍汽車內外飾系統有限公司總經理聶華平告訴記者,正是得益於朱劉街道優質的服務,項目從洽談到落地僅用了4個月時間。
圍繞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新舊動能轉換,我縣持續打好轉型升級「組合拳」,為企業發展、項目建設當好「店小二」,及時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同時,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提高政務服務效率,為發展營造良好環境。依託實體辦事大廳和網上辦事大廳,以受理和審批相分離為原則,創新實施「一窗集成受理、分類聯辦審批」改革,加快政務服務扁平化管理,逐步形成「前臺綜合受理、後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的審批運行新機制,實現「一窗受理、全科服務」。
縣政務服務中心管理辦公室副主任閆存全告訴記者,按照「兩集中、兩到位」要求,有關部門、單位的所有審批事項向一個科室集中、審批服務科室向政務服務中心集中,進駐政務服務中心的審批事項到位、審批權限到位。除現場勘查、集體討論、專家論證、聽證外,審批服務事項的諮詢、申請、受理、審核、審批、收費、發證等環節一律在中心辦理。有關部門、單位明確一名熟悉業務的分管負責人作為本部門的審批首席代表,常駐中心辦公,並授予行政審批決定權,確保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審批服務事項審批工作。
目前,政務服務中心已按功能劃分為投資建設項目區、企業登記區、經營許可區、權屬登記區和民生事項區,實行區域切塊服務,受理職能統一交由政務服務中心設立的「綜合受理窗口」承擔。「綜合受理窗口」負責審批服務事項的一次告知、接受受理、按責分辦、跟蹤督辦、統一出件等審批服務工作。
「審批服務事項經中心統一受理後,受理事項資料全部上傳至政務服務平臺,通過平臺流轉至各有關審批部門,各審批部門按需自行下載清單資料,實現跨部門、跨領域政務服務信息互聯互通、數據共享、並聯審批、協同服務,真正實現行政服務提速增效。」閆存全說。
[責任編輯:楊凡、wangliangjia]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6-8198101,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6-8198101,誠邀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