墳,墓,冢,陵,這四字看上去有點像,實際上的意思大不同!

2020-12-21 歷來現實

「墳,墓,冢,陵」這4個字在現代漢語中都有埋葬死者之處的意思,但它們在產生以後乃至等級禮制繁多的古代社會裡,都有著特定的含義。   

「墳」本意是土堆,最早在屈原的《九章》中有「等大墳以遠望兮」的句子,也引申出大堤的意思,在《詩經》中有「遵彼汝墳,伐其條枚」之語。後來才有今日墳墓的意思。

現代已多用火葬,但以前的人推崇入土為安,人死以後把棺木埋在地下,蓋一個小土包在上面使其不平,那就是墳,在「墳」、「墓」分開的時候,不平於地面的墳也指主人身蒙冤屈心懷不平而死。   

「墓」則是平的墳墓,本義是上古期間掘塘穴葬棺木,蓋土推平,不植樹者稱墓。

與「墳」的不同在於:「墳」有土堆的意思,而「墓」沒有,且墳高而墓低。《禮記》「古者墓而不墳」一語,鄭玄有註:「墓謂兆域,今之封塋也」。墓從莫,莫字意為日在草叢中,引申為黃昏之意;死者隨太陽一起隱沒,不壘墳包,表示墓主是正常死亡,落葉歸根。但這樣平平的沒有標記,所以會立上木碑,後來為了保存時間更久遠也用石碑代替木碑。

「墳」、「墓」兩字的關係就和「姓」「氏」兩字一樣,來源和本意不同,最早的用法也有所不同,但現在大多時候都放在一起組成一個雙音節詞,指代一個整體的意思,用法上也經常通用。

雖然具體什麼時候「墳」、「墓」開始用尚有爭議,但大體上在漢代封土、土堆開始流行以後,兩者就開始通稱了。   

而「冢」,在古漢語中即有「高大的墳墓」的意思,引申出形容大的、地位高的;還指山頂,如《山海經》有註:「冢者,神鬼之所居也」;也指嫡長,如「冢嫡欲廢奪,骨肉相憂疑」。可見這個字是相對顯得重大、有身份的。

原本高大的墓葬也不是一般人能建造的,所以冢的主人多是身份高或是有重大貢獻的,或是家世顯赫的,如王侯將相,或是為國捐軀的戰士。

由此,戰死沙場的人用衣物代替損毀或失蹤的屍身下葬後,墓葬會被稱為衣冠冢,這是因為作出了較大的貢獻;杜甫「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中,青冢的主人正是漢宮作為「公主」出嫁的王昭君,其身份和貢獻也說明這點。

「陵」則來路顯赫,字形從阜從夌,阜,大土山;夌,攀越,可以代指大土山,「如山如阜,如岡如陵(《詩·小雅·天保》)」,而合起來是「攀越大土山」的意思,引申為「登上、升」義。

陵,為「帝王的墳墓」專用,有其」專用的升天通道(之處)「的意思,如杜牧「樂遊原上望昭陵」。秦始皇陵、明十三陵等,都是這個用法。

古代時除非皇帝授意,「陵」都被嚴格地用於皇家墓葬,但現在早已廢除帝制,陵也用於生前作出重大貢獻的人的墓葬身上,比如孫中山先生的中山陵、還有烈士陵園,等等。   

如今「墳」、「墓」的使用要遠遠多於「冢」、「陵」,後兩者多有因建制龐大而成為景點者。

總的來說,平曰墓、封曰冢、高曰墳,而陵則最為特殊,只能用於身份重要的人;不過現在這些差別已隨著社會變遷和墓葬現代化,逐漸淡化在歷史的塵煙之中。

相關焦點

  • 墳,墓,冢,陵,這四字看上去有點像,實際上的意思大不同
    「墳,墓,冢,陵」這4個字在現代漢語中都有埋葬死者之處的意思,但它們在產生以後乃至等級禮制繁多的古代社會裡,都有著特定的含義。 「墳」本意是土堆,最早在屈原的《九章》中有「等大墳以遠望兮」的句子,也引申出大堤的意思,在《詩經》中有「遵彼汝墳,伐其條枚」之語。後來才有今日墳墓的意思。
  • 墳,墓,冢,陵,這四字看上去有點像,實際上的意思大不同!
    「墳,墓,冢,陵」這4個字在現代漢語中都有埋葬死者之處的意思,但它們在產生以後乃至等級禮制繁多的古代社會裡,都有著特定的含義。   「墳」本意是土堆,最早在屈原的《九章》中有「等大墳以遠望兮」的句子,也引申出大堤的意思,在《詩經》中有「遵彼汝墳,伐其條枚」之語。後來才有今日墳墓的意思。
  • 墳,墓,冢,陵都是什麼意思?有什麼不同?
    墳,墓,冢,陵都是表示人死後下葬的地方,為什麼會有不同的 叫法,其實這和我們封建社會等級觀念相關。在封建社會關於住宅是有詳細的規定的,比如說皇帝居住的地方稱為「宮」,王侯居住的地方稱為「府」,官員居住的地方稱為「宅」,平常百姓居住的地方稱為「家」。
  • 墳,墓,冢,陵都是什麼意思?有什麼不同?
    墳,墓,冢,陵都是表示人死後下葬的地方,為什麼會有不同的 叫法,其實這和我們封建社會等級觀念相關。在封建社會關於住宅是有詳細的規定的,比如說皇帝居住的地方稱為「宮」,王侯居住的地方稱為「府」,官員居住的地方稱為「宅」,平常百姓居住的地方稱為「家」。
  • 墳、墓、冢、陵有啥不一樣?簡單的四個字,體現了嚴格的尊卑制度
    墳、墓、冢、陵,簡單的四個漢字,體現的卻是尊卑之禮,是中國傳統社會嚴格的等級制度,人活著講尊卑、講等級,死後依然不可以逾越這道鴻溝。比如,說一個人死去,平民死曰死;士大夫死曰不祿;諸侯死曰薨;帝王死曰崩。
  • 墳、墓、冢、陵都是什麼意思?又有哪些不同?
    在現代語境中,談及墳、墓、冢、陵,如不深究,皆為埋葬死者之處。然而,在講究禮制與等級的古代社會中,墳、墓、冢、陵卻有著特定的含義,甚至存在著巨大差異。大家最為熟知的墓葬,多是埋葬之後,又堆起一座土堆,這便是墳。不過,在墓壙之上堆土的葬俗,卻經歷了一個緩慢的發展過程。
  • 墳、墓、冢、陵究竟有什麼區別?看完漲知識了
    墳、墓、冢、陵究竟有什麼區別?看完漲知識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很多詞語,當我們將其拆分來看的話,會發現這兩個字代表著不同的意思,也存在一定的區別。下面,我們再來說一下墳、墓、冢、陵這四個字的區別!首先來說「墳」,對於這個字,我們通常會將它聯合「墓」來理解,即所謂的「墳墓」,但其實兩字之間卻存在一定區別的。在《禮記·檀弓》中記載:「土之高者謂之墳」,即高出地面的土堆就叫做墳,在後來也指埋葬死人的地方。
  • 墳、墓、冢、陵都是什麼意思?它們又有什麼不同?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漢字或者是詞語,一詞多義比比皆是,而且不僅如此,漢字和詞語在不同的時期,還具有著一定的差別。甚至兩個字連起來讀,和它分開來讀,都擁有著相差巨大甚至完全不一樣的意思。當然,這並不奇怪,中華文化長達五千年歷史,漢字詞語的含義發生變化也是必然的事。
  • 你能分得清墳、墓、冢、陵嗎,分別是什麼意思?看完漲知識!
    說起墳或是墓我們都知道是死者最後的安身之所,但是類似的還有陵、冢這樣的稱呼,那你知道墳、墓、陵、冢之間的區別嗎?一起來長長見識吧!墳-土之高者謂之墳墳在農村比較多,因為墳一般都是用土堆成的墳包,也就是說有土堆攏起的埋葬死者的地方是墳,農村的墳都是在一些空曠的田地裡都會有的!
  • 墳、墓、冢、陵有啥不一樣?簡單的四個字,體現了嚴格的尊卑制度
    墳、墓、冢、陵,簡單的四個漢字,體現的卻是尊卑之禮,是中國傳統社會嚴格的等級制度,人活著講尊卑、講等級,死後依然不可以逾越這道鴻溝。比如,說一個人死去,平民死曰死;士大夫死曰不祿;諸侯死曰薨;帝王死曰崩。
  • 墳、墓、冢、陵都是什麼意思?又有哪些不同?
    在現代語境中,談及墳、墓、冢、陵,如不深究,皆為埋葬死者之處。然而,在講究禮制與等級的古代社會中,墳、墓、冢、陵卻有著特定的含義,甚至存在著巨大差異。大家最為熟知的墓葬,多是埋葬之後,又堆起一座土堆,這便是墳。不過,在墓壙之上堆土的葬俗,卻經歷了一個緩慢的發展過程。
  • 墳、墓、冢、陵究竟有什麼區別?看完漲知識了
    墳、墓、冢、陵究竟有什麼區別?看完漲知識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很多詞語,當我們將其拆分來看的話,會發現這兩個字代表著不同的意思,也存在一定的區別。比如我們常常說到的「皇帝」,這一詞最早出現在秦始皇時期,他統一六國後便自稱為「皇帝」。
  • 宮、府、宅、家以及陵、冢、墳、林、墓的區別
    宮、府、宅、家和陵、冢、墳、林的區別正在於此。一般情況下皇帝生前住所曰「宮」,王侯將相曰「府」,縉紳住所曰「宅」,百姓住所曰「家」。其中「府」有好幾種含義,如舊時的行政區劃名稱,官吏辦公的「官府」,但也始終做為高官和貴族的住宅,如「王府」、「孔府」。
  • 墳,墓,冢,陵都是啥意思?尊卑等級有什麼不同?
    任何一個文化的輪廓,在不同的人的眼裡看來都可能是一幅不同的圖景。——雅各布 墳、墓、冢、陵,通俗來講,都是指墳墓,是人去世後的「住所」。但這四種名稱又因等級的不同而有各自的含義。 在古代,人死後的埋葬地有許多的稱謂,按照尊卑等級應該是,陵、冢、墓、墳。
  • 【周末沙龍】墓、陵、墳、冢、林,傻傻分不清楚
    ,比如廣州南越王墓,北京十三陵,湖北熊家冢,山東孔林,那麼這些墓、陵、冢、林等不同的稱謂,究竟有什麼區別呢?《禮記·檀弓上》載:「古也,墓而不墳」,周代以後才「始築墳墓,或種上樹,以為墓的標誌」。在墓、墳之下還分作陵、冢、林等。陵帝王的墓叫陵。如秦始皇陵、明十三陵、成吉思汗陵、西夏陵等等。皇陵常常於皇帝即位後便開始依山修建,構思精巧,佔地面積廣大,陪葬豐厚。
  • 說文解字:「墳,墓,冢,陵」,你還傻傻的分不清嗎?
    今天我們講解一下四個特殊的漢字「墳,墓,冢,陵」。有些人會說我很無聊,怎麼講一些不吉利的漢字!我認為文化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要我們深入了解,背後的故事同樣精彩。 每一種文化,都值得去尊重 「墳,墓,冢,陵」,這四個字到底什麼區別?能隨便用嗎?咱們今天就解開這個疑惑。
  • 同是逝者埋骨地,墳、墓、冢、陵都有何不同?造型不一地位有別
    雖說大家最後的歸宿都在地下,但是我們稱呼不同人的埋骨地時,總會使用不同的名詞,有的稱為「墳」,有的稱為「墓」,那麼它們到底有什麼區別呢?普通人稱呼死者埋骨地,大多都是墳墓、墓地等等名詞,但事實上,「墳」和「墓」還有「冢」和「陵」,代表的意義並不相同。
  • 人死去世總要入土為安,那麼墳、墓、冢、陵究竟有何區別?
    墳、墓、冢和陵這四個詞實際上在現在看來都是一個意思,即墳墓,是逝者的安息之地。當然放在古代就有了很多的不同。在古代,墳墓的變化是經過了很多階段的,而且古代本就是有很嚴格的等級制度,不同階層的人去世之後,其墳墓的規格不同,在這樣的情況下,墳墓很為很多種也就不足為奇了。這裡我們簡單介紹下墳、墓、冢和陵之間的不同之處。
  • 古時的墳、墓、冢、陵分別是什麼意思?它們的區別是什麼?
    說到墳、墓、冢、陵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它們之間的區別,很多人只知道它們統稱為墳墓,但要細分區別卻不太清楚了。那麼,它們之間究竟有什麼區別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來科普一下。墳、墓、冢、陵古往今來都是安葬死者的地方。
  • 同樣是先人長眠之地,為何有墳、墓、冢、陵四種叫法?該怎麼區分?
    同樣是先人長眠之地,為何有墳、墓、冢、陵四種叫法?該怎麼區分? 自古就有「逝者為大」的說法,對於已故之人,在世之人都會表達出發出內心的尊重。不管身前有沒有作為,都有入土為安的權利。但五千年歷史不斷傳承下來,同樣是人死後安葬之所,卻有了墳,墓,冢,陵四種叫法,它們所對應的都是什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