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隻野生動物密雲放歸,北京地區蛇類多數無毒,遇蛇不必驚慌

2020-12-23 北晚新視覺網

上午10點,野生動物救護車行駛到密雲區太師屯鎮清水河橋畔,為紅隼等鳥兒放歸做準備。這是一處小型的河流溼地,流水潺潺,卵石遍布河灘,河道中央,蘆葦等水生植物十分豐茂。白鷺在水上翻飛,自然生態狀況極好。最後放飛的蒼鷺在工作人員頭頂上盤旋了一圈才離去,似乎在表示謝意。

工作人員介紹,這條河位於密雲水庫東側,常年有清水流過,附近有森林,良好的生態環境分布著眾多的野生動物,包括水禽、猛禽、兩棲爬行類動物,是紅隼等鳥兒的原生棲息地,所以選擇在此進行野外放歸。

四條蛇則在10公裡外的前八家莊山邊放歸。工作人員介紹,放歸地是禁養禁種的水庫封閉區域,周圍有封禁圍欄,不會影響到周圍居民。還有1隻鸕鷀幼鳥在密雲水庫深水區放飛,方便它捕魚覓食。工作人員介紹,這隻鸕鷀就是在密雲水庫發現的,今天算是送它回家了。

據了解,23隻放歸動物除2隻為森林公安罰沒以外,其它都是因為肺炎、拉稀或者幼鳥從樹上墜落被送到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救助的。

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飼養繁育科科長郭峰介紹,每年夏季,野生動物救護中心都會接聽市民的救護電話,反映居民生活區發現有蛇類動物的出沒。「遇到蛇市民首先不要驚慌,北京本地分布的蛇類動物並且在城區活動的,基本上是無毒的。市民在保護好自己的情況下,儘量不要幹擾動物的正常生活。一般情況下,蛇是不會主動攻擊人的。如果無法判定蛇是否有毒性,可以和野生動物救護中心聯繫,由專業人員到現場來處理。」郭峰提醒市民,發現蛇後不要出於驚恐,人為地去傷害它,蛇類動物也是當地的生態環境的食物鏈的一部分,有蛇出沒屬於自然現象。

據了解,北京本地分布的蛇類有13種,僅有兩種是有毒性的,分別是短尾腹、中介腹。這兩種蛇只在深山區有分布,市民在門頭溝小龍門林場、密雲霧靈山等深山區爬山時,才有可能遇到它們。而且這兩種蛇都潛藏在石縫裡,市民不去主動掏石縫也很難和它們相遇。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王海燕 文並攝

編輯:tf008

相關焦點

  • 北京一周抓捕五條蛇 遇蛇不必慌致電動物園(圖)
    劉新雷 郭峰  本報訊 昨天下午,讀者給本報打來熱線稱,在和平家園社區9號樓前的槐樹上發現一條大蛇,朝陽區城管監察大隊和平街分隊的隊員已經控制現場,同時向北京市動物園蛇館的捕蛇專家求援,幾經周折,蛇終於被捕獲。轉自搜狐  前天早晨,石景山八寶山地區東新房的居民發現一株楊樹上「盤踞」著一條大蛇,立即撥打110報警。
  • 到底哪種動物是所有蛇類的壓倒性克制天敵?蛇的壽命有幾年?
    的確,自然界中的確有一些動物能稱得上是蛇類動物的天敵,除了平頭哥,還有北美洲浣熊、小型哺乳動物狐獴、兩三米長的巨蜥和對蛇毒無感的蛇獴。但是,這些動物的分布範圍加起來都沒有蛇類廣泛,所以,並不是有蛇的地方就有其他物種的天敵存在。實際上,蛇類動物真正的天敵往往是同類,可能是同蛇種中體型更大的同類,更有可能是不同蛇種的其他蛇類動物。
  • 密雲水庫現巨型野生娃娃魚 漁民及時保護放歸水庫
    方軍攝   重9.3千克、身長103釐米的野生大鯢(俗稱娃娃魚)日前現身密雲水庫,這也是密雲水庫近十餘年來發現的最大娃娃魚。由於健康狀況良好,目前,它已被重新放歸水庫。  「19日夜裡,我們划船進入庫區起網,突然發現上來一個黑乎乎的『大塊頭』。一開始我還以為是條大鯰魚,但仔細一看,它沒有魚鰭還長著爪子!」
  • 成都放歸數十隻國家「三有」保護野生動物
    四川新聞網記者了解到,活動中還舉行了野生動物放歸。其中,數十隻國家「三有」保護野生動物成功放歸。(三有保護動物: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  據介紹,近年來,成都市不斷加強鳥類等野生動物救護工作。
  • 這幾種蛇外表豔麗,看似劇毒無比,實際上卻都是無毒寵物蛇
    把自己的外形變成色彩豔麗的模樣,是很多動物用來恐嚇天敵的一種方法,蛇類也是其中一種,有些蛇甚至還會把自己的模樣變得和某種毒蛇相差無幾,比如我們最熟悉的竹葉青蛇,這種毒蛇雖然很少會危及人的性命,但給人帶來的疼痛甚至比致命毒蛇還要強烈。
  • 蓮都區全年救助野生動物63隻
    隨著蓮都區生態環境持續好轉,市區境內的野生動物種類和數量都在不斷增加,據統計,2020年經蓮都區警、民、林業各方精誠合作,已攜手收容救助野生動物63隻,與2019年救助40隻相比,增長57.5%,創下歷史新高。為全區「迷路」「受傷」的野生動物撐起了「保護傘」。
  • 世界上最毒的蛇是什麼蛇?家蛇無毒?
    內陸大班-號稱最毒的蛇,一口毒液能殺死25萬隻老鼠!澳大利亞科學家做過一項研究,實驗對象包括多種劇毒蛇,結果顯示:一種生活在澳大利亞乾旱區域的蛇,僅僅是咬一口分泌的毒液就能將25萬隻老鼠殺死,當地人把它叫做「內陸大班」。
  • 南澳又現蟒蛇和三角線蛇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張連城 通訊員 葛亞萍 彭刊 文/圖)繼5月6日南澳鹿嘴山莊發現並放生了一條3米長、25公斤重的巨蟒後,南澳轄區再次發現蟒蛇和三角線蛇。南澳森林巡防隊有關人士提醒市民遊客在野外要注意安全,發現野生動物及時報警。 5月14日,南澳森林巡防隊隊員賴少業在新大石場附近巡邏時又發現一條重約10公斤的蟒蛇。
  • 禁食野生動物,江蘇將對受損養殖場(戶)給予補償
    今年2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今年8月,《江蘇省野生動物保護條例》經修正後正式公布實施,明確禁止食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和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也不能吃。
  • 最近蛇類活動頻繁 我市近半個月已處理46起捕蛇求助
    據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工作人員介紹,城區蛇蹤頻現,是因為蛇的繁殖季已到,所以活動相對活躍。近半個月來,已處理46起捕蛇求助,並於上周在集美坂頭水庫集中放生了十幾條近期捕捉的無毒蛇。  他們提醒市民,遇到蛇不要驚慌,應保持安全距離,及時報警尋求幫助,切勿擅自處理以免出現危險。
  • 有人在廈門山區放生十幾條蛇?近期蛇類頻繁出沒,遇上了注意...
    原來,情況是這樣的↓↓↓放生十幾條近期捕捉的無毒蛇包括大蟒蛇、大王蛇、水律蛇等6月4日上午連續忙碌了多天的市自然資源規劃局捕蛇專家、志願者阿寶帶著十幾條近期救助回來的無毒蛇經過救治後它們被集中放歸山林志願者們在給救回來的蟒蛇縫合傷口。
  • 南京「蛇跑跑」引出話題 無錫人工養殖蛇企業僅一家
    這種情況引起了當地不少市民的恐慌,甚至不少市民緊關門窗,在家門口撒石灰防眼鏡蛇攻擊,一時間南京「蛇跑跑」事件鬧得沸沸揚揚。這些眼鏡蛇不會跑到無錫來,但還是有不少無錫市民對此議論紛紛。  那麼無錫有人工養殖蛇的情況嗎?市民在郊遊或者平時生活中碰到蛇,應該如何辨別、應對?為此記者走訪了養殖戶、農口野生動物保護處、野生動物研究專業人士。
  • 禁食陸生野生動物,漢壽這名養殖戶放飛兩萬多隻斑嘴鴨、鴻雁等
    近日,常德漢壽縣對縣域內在養存欄的3萬餘只斑嘴鴨、鴻雁和白骨頂,採取就近和符合生態環保的原則,在沅、澧水流域、西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息風湖國家溼地公園和竹海國家森林公園,對其放歸自然。至此,漢壽縣已全面完成禁食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主體轉型退出工作。
  • 廣州擬立法禁食野生動物,還能吃蛇嗎?吃蛇的3個危害,不容小覷
    3月2日晚間,廣州市人大常委會發布了《廣州市禁止濫食野生動物規定(草案徵求意見稿)》,向公眾徵求意見。文件中明確了廣州市內禁食的野生動物範圍,涵蓋了幾乎所有的陸生野生動物,不僅限於野外環境中自然生長繁殖的,也包括人工繁育飼養的野生動物。
  • 成都放歸46隻野生動物歸山,2019年共救助1132隻
    封面新聞記者 楊雪 10月25日上午,2019年度成都救助的野生動物,統一在彭州白水河自然保護區內放歸。 3月29日,在都江堰大熊貓國家公園放歸了小熊貓、獼猴、臧酋猴、黑熊、普通鵟、貓頭鷹等8種18隻國家重點保護動物。
  • 在野外,遇到大型蛇類該怎麼辦?
    人對蛇一般都有敵對情緒,這是因為大多數人本能地會對蛇感到恐懼,而恐懼會讓人本能的去驅趕,甚至是打蛇。其實,蛇本身的主動攻擊性並不強,它們通常在遇到危險時才會主動攻擊。雖然毒蛇比無毒蛇類的威脅更大,但是我們對蛇的害怕程度並不是根據有無毒性判斷的,而是根據體型,相對來說,看到的蛇越大,人也就越害怕。那麼,如果在野外看到大型的蛇類該怎麼辦呢?
  • 蛇不多且無毒可放心玩
    「島上有蟒」引發關注 專家說這是放生帶來的 該島蛇不多而且無毒不會主動咬人 如果遇到避開就好  2016年,兩米長的緬甸蟒出現在生物島;2013年,生物島水墨園綠道出現「蛇吃蛇」;2012年,一江之隔的大學城百蛇曬太陽……關於生物島和周邊有蛇的消息近年不時見諸報端,有市民不禁要問,生物島真的是蛇類出沒的地方嗎?
  • 幾種蛇
    待二裸男回過神來,巨蛇已深藏於一人高的水草中,任二人再怎麼打草驚蛇也不見其蹤影。隨後@清新脫君。告訴我,剛才那是一條滑鼠蛇。雖說沒來得及拍下照片,但與滑鼠蛇充滿戲劇性的首遇已足夠我回味一生,這條滑鼠蛇也成為我目前見過的最大野生蛇類。時間再來到今年9月下旬。
  • 河南省八部門聯合發文 推進人工繁育野生動物退出處置工作
    河南省林業局、河南省公安廳、河南省財政廳、河南省生態環境廳、河南省農業農村廳、河南省市場監管局、河南省扶貧開發辦公室、河南省信訪局聯合發布《關於以食用為目的的陸生野生動物養殖企業(戶)退出處置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要求對我國有自然分布的在養野生動物,原則上就地選擇生境良好的該物種原生地或歷史分布區實施放歸自然。
  • 十月是大多數蛇類冬眠的季節,稻田見到形似油菜花的蛇,是什麼蛇有...
    現在已經進入10月份中旬,我國大多數蛇類也都要進入冬眠時間了,像我們漢中這邊,上個月還能在稻田山上見到覓食的蛇類,這個月基本上已經見不到了。而草叢中像油菜花一樣的蛇,十有八九是菜花蛇,這個季節還能在菜地草叢見到菜花蛇的地方,多半是華南等比較溫暖的南方地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