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回事?有人在廈門山區放生十幾條蛇?近期蛇類頻繁出沒,遇上了注意...

2020-12-21 廈門網

近日,廈門某偏遠山區

有人放生了十幾條蛇!

端午節臨近

又到了蛇耍朋友、懷孕、生娃的季節

看到這些蜿蜒爬行的傢伙

還真是讓人心裡有些怕怕的

放生的這些蛇到底是怎麼回事?

原來,情況是這樣的

↓↓↓

放生十幾條近期捕捉的無毒蛇

包括大蟒蛇、大王蛇、水律蛇等

6月4日上午

連續忙碌了多天的

市自然資源規劃局捕蛇專家、志願者阿寶

帶著十幾條近期救助回來的無毒蛇

集美坂頭水庫附近的山林集中放生

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帶著救助的蛇到野外放生。

這些品種多樣

有重達40多斤的大蟒蛇

也有一斤多的大王蛇(王錦蛇)、

水律蛇(滑鼠蛇)等

均是近期林業部門

從居民家中救助回來的

即將放生的蛇。

阿寶將蛇帶到野外放生。

經過救治後

它們被集中放歸山林

志願者們在給救回來的蟒蛇縫合傷口。

蛇們重獲自由

然而,也有不捨得走的

非要志願者再三驅趕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阿寶介紹

從5月21日到6月5日

他就處理了46起捕蛇求助

阿寶從事義務捕蛇工作十年了,他說,近期蛇類頻繁在城區出現,是因為蛇的繁殖季到了,加上廈門這些年綠化環境越來越好,近期雨水又比較多,蛇類比較活躍,才發生多次出現在居民區周邊的情況。

廈門多數蛇類的繁殖期一般在端午節前後結束,到時蛇擾民的情況將有所緩解,也有少數蛇的繁殖期在8月份。」

近期廈門多地上演「蛇出沒」

不少市民都很擔心

前幾個禮拜

廈門的小區裡驚現交纏兩條一米多的大蛇

這件事都還記得吧?

(點擊圖片回顧)

下面給大家支招↓↓

怕被蛇咬怎麼辦?

最好保持3米的安全距離

蛇一般不主動攻擊人

阿寶表示,大家其實不用害怕,蛇類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更不會追著人跑。如果平時與蛇發生了「偶遇」,只需要與蛇拉開3米左右的安全距離即可。「蛇在受到驚嚇的時候可能會發起攻擊,但是攻擊範圍不大,一般都在1米以內,保持3米左右的距離就不會被攻擊。」阿寶說。

遇到蛇怎麼辦?

首先撥打110求助

在安全距離追蹤蛇的位置

阿寶近期上門幫市民捉蛇過程中,有好幾次空手而回。因為求助市民怕蛇,沒有及時跟蹤到蛇的具體位置,等他到場後,蛇已不知所終。阿寶建議,市民如果在居住區域發現有蛇,首先要撥打110求助,最好在保持安全距離的情況下,追蹤蛇的具體位置,等專業捕蛇人員到場後指明位置,這樣就能避免「撲空」的情況,徹底消除安全隱患。

土味驅蛇法管用嗎?

雄黃粉有一定效果

但不建議小區綠化帶噴灑

常有家住山邊的居民們煩惱,究竟有什麼驅蛇良方能讓這些不速之客過門不入呢?有人選擇使用大蒜末、風油精、雄黃粉和驅蛇粉等物品來驅趕。

經捕蛇專家實驗,風油精和大蒜末在阻攔蛇類前進上並未見到明顯效果,市面上常見的驅蛇粉有些許作用,但效果不大;雄黃粉是幾種辦法中效果相對較強的,蛇類遇到雄黃粉會主動停下,選擇避讓並尋找其他途徑。這是因為蛇對氣味很敏感,尤其不喜歡刺激性的氣味。

(看下白素貞喝雄黃酒的反應就大概知道了!)

阿寶提醒,小區的綠化帶最好不要撒驅蛇藥,因為這樣會影響蛇的活動空間,可能將蛇「逼」進居民家中,反而更危險。

被蛇咬了怎麼處理?

最好拍下它的樣貌

但切記不要抓蛇

上個月,廈門一名53歲的男子在戶外勞作時,被一條蛇咬傷了右手臂,很快,傷口處立刻腫了起來,右手臂開始發麻。簡單地進行了處理後,男子到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急診科就診。急診外科醫師林澤偉立刻為男子清創了傷口,並注射了蛇毒血清,隨後收治入院。第二天晚上,男子出現休克,被轉到重症病房。經過治療和護理,兩天後情況好轉,男子在普通病房觀察一周後順利出院。

林澤偉說,這名患者的傷口成兩點狀,是被毒蛇咬傷的表現,根據患者的描述及症狀,確認咬傷人的是眼鏡蛇。不同的蛇毒對人體產生不同的毒素,常見的為細胞毒、神經毒、血液毒。細胞毒會導致傷口腫痛明顯,甚至出現水泡;神經毒局部表現比較輕,但可以引起肢體乏力、張口困難等全身表現,嚴重的可引起呼吸肌麻痺甚至呼吸心跳停止;血液毒會出現凝血功能障礙,造成多器官出血。

被蛇咬後的傷口(網絡圖)

林澤偉介紹,廈門最常見的蛇是竹葉青、眼鏡蛇、銀環蛇。竹葉青的主要毒素是血液毒,銀環蛇的主要毒素是神經毒,眼鏡蛇的主要毒素是細胞毒,眼鏡王蛇是混合毒。

▲竹葉青

▲眼鏡蛇

▲銀環蛇

「4月-10月份為蛇咬傷人的高發季節,尤其是島外居民更要小心。」林澤偉提醒,被蛇咬傷後,應立刻離開危險區域。如果能確認蛇的種類,有助於醫生第一時間對症治療,可以用手機拍下蛇的樣貌,但是切記不要抓蛇,被蛇二次咬傷,體內毒素增加,對健康危害更大。

如果傷口有毒素,應儘量擠出。若身上帶有手鐲、戒指等飾品,應迅速取下,等到傷口腫脹,就不容易取下了。多數患者傷口在肢體上,應保持肢體下垂的姿勢,減少毒素回流。當然,如果症狀十分嚴重,且咬傷地點離醫院較遠,應第一時間撥打120,「要切記一點,被蛇咬傷後,不要自行塗抹民間草藥等容易引起傷口感染的東西。」

來源:廈門晚報

編輯:楊韻、賴旭華

微信合作聯繫:0592-5506191

相關焦點

  • 注意!蛇類補充營養關鍵時期!惠安最近「蛇出沒」頻繁……
    眼下正值秋季,天氣漸漸轉涼,正是蛇類冬眠前捕食補充營養的關鍵時期,因此讓人們「受驚」的事情時有發生。近期,惠安縣消防大隊接到多起「蛇出沒」擾民求助,消防指戰員多次出警現場處置,為轄區居民排憂解難。
  • 最近蛇類活動頻繁 我市近半個月已處理46起捕蛇求助
    -阿寶將蛇帶到野外放生。  廈門網訊 (文/廈門晚報記者 肖家豪 陳鵬程 匡惟 圖/受訪者提供)最近蛇類活動頻繁,我市出現了多起蛇闖入居民家裡的案例,甚至還發生了蛇咬傷人的情況。據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工作人員介紹,城區蛇蹤頻現,是因為蛇的繁殖季已到,所以活動相對活躍。近半個月來,已處理46起捕蛇求助,並於上周在集美坂頭水庫集中放生了十幾條近期捕捉的無毒蛇。  他們提醒市民,遇到蛇不要驚慌,應保持安全距離,及時報警尋求幫助,切勿擅自處理以免出現危險。
  • 新北市蛇出沒頻繁 消防員捕蛇忙昏頭(圖)
    新北市鶯歌地區蛇類出沒頻繁,連陶博館都特別設有注意蛇類出沒的警告標誌。(陳俊雄攝) 中新網5月20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2012年是蛇年,蛇類出沒也較往年頻繁,臺灣新北市消防局統計,除了一二月也有捕蛇勤務外,往年7月開始的捕蛇旺季,也悄悄挪移到4月,連文化局鄰近水邊、山區的四大博物館,也都傳出有蛇類出沒訊息。
  • 蛇類出沒頻繁 有毒沒毒都別擅自抓
    蛇類出沒頻繁 有毒沒毒都別擅自抓 2020-07-04 18: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廣州夏季毒蛇出沒頻繁,僅上月全市接到25宗蛇警
    僅5月就捕獲8條毒蛇張亮的忙碌凸顯出廣州蛇類出沒正處於活躍期,廣州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辦公室的統計數據也證實了這一點。統計數據顯示,截至6月7日,該辦公室今年已在全市接到蛇類求助45宗,其中僅3月接到5宗,4月接到10宗,而到了5月就接到了25宗,增多之勢明顯。在5月的求助中,野保辦共捕獲和接收蛇類13條,其中眼鏡蛇7條,滑鼠蛇3條,銀環蛇、赤鏈蛇、緬甸蟒各1條,其中眼鏡蛇和銀環蛇均有劇毒。這意味著,13條蛇中僅毒蛇就佔了8條之多。
  • 南京紫金山發現眼鏡蛇 此地曾有人放生數百條蛇
    懷疑是放生者私自在附近放生」,有網友指出這可能是6月份有人在附近放生了數百條蛇類中的一條。記者了解到,眼鏡蛇在南京的冬天裡很難越冬,自然分布可能性微乎其微。目前中山陵園管理局也在進一步核實中。  在這組圖片中,記者看到有市民在棧道邊用相機拍攝,而在另一邊的草叢邊,一條灰褐色大蛇正盤踞在棧道上。這條蛇身軀粗壯,頭部扁平並有著白色花紋,外觀與眼鏡蛇特徵一致。
  • 海南天氣炎熱蛇類頻繁出沒 遇到「蛇出沒」如何處理?
    原標題:蛇出沒注意!  感北村不少人門窗拉起漁網防蛇進屋。(村民供圖)  消防提醒發現蛇趕緊撥119  消防部門提醒,清明過後,天氣日趨炎熱,蛇類活動逐漸頻繁,市民如遇蛇進入屋內切不可慌亂,可以報警請消防官兵處理,切莫擅自處置,以免發生危險。
  • 萬物復甦蛇出沒踏青須謹慎 泉州分布有蛇類42種
    南安市公安局森林分局與金淘派出所民警將其捕捉放生。民警提醒,蟒蛇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村民不能擅自捕捉,否則將觸犯刑法。昨日,記者了解到,泉州市分布有42種蛇類,其中毒蛇12種。專家提醒,時下正值春耕,又是蛇類冬眠結束覓食時期,市民應該小心蛇出沒。
  • 臺東天氣炎熱蛇類屢出沒 民眾對颱風來襲喜憂參半
    臺東天氣炎熱蛇類屢出沒 民眾對颱風來襲喜憂參半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8月07日 14:03 來源:     此外,由於臺東最近天氣炎熱、氣候異常,蛇類出沒頻繁,昨天某鄉道上居然出現一條長1米5、手臂粗的眼鏡蛇,嚇壞了路人。    據報導,臺東農民昨天開始插秧,因為8月8日就是立秋,立秋後不適合插秧,許多農民「賭」帕布颱風會來,所以決定這一兩天插秧。
  • 蛇也有人放生?江蘇河道頻現怪蛇,多人碰到,釣魚人:爬魚竿上了
    秋季是野蛇四處遊動、儲存能量過冬的季節,它們的活動極其頻繁。因此,最近各種釣魚、捕魚時碰到蛇的新聞層出不窮,各種「稀奇古怪」的蛇類都有..比如下面這位江蘇鹽城的釣魚人陳先生,就碰上一條罕見的「怪蛇」...
  • 蛇出沒
    華南瀕危動物研究所動物生態與恢復研發中心助理研究員張亮表示,最近蛇頻繁出現在人的活動空間,是因為天氣熱,蛇為了避暑,就會到陰涼的地方,甚至居民家裡。廣東發達的貿易市場、吃蛇的習慣,也使大量的蛇通過物流進入廣東,中途存在蛇逃逸的現象。此外,人為放生,也是城市裡蛇增多的一個主要原因。「放生最嚴重的就是深圳,廣州也不例外。」
  • 鷺島蛇蹤頻現 捕蛇者說環境好雨水充沛
    ■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帶著救助的蛇到野外放生。■志願者們在給救回來的蟒蛇縫合傷口。■阿寶將蛇帶到野外放生。臺海網6月13日訊 據廈門晚報報導 最近蛇類活動頻繁,廈門市出現了多起蛇闖入居民家裡的案例,甚至還發生了蛇咬傷人的情況。
  • 夏季來臨蛇類活動漸漸頻繁
    5月18日,記者從蕪湖消防救援支隊獲悉,5月16日午夜,在市民報警後,消防部門成功將一條在居民單元樓下活動的蛇捕捉住,隨後帶至野外放生。消防部門提醒,從每年涉及蛇類活動報警記錄來看,春末夏初開始蛇類活動漸漸頻繁,其中不排除有些蛇具有毒性,所以市民晚間散步要小心,遇到蛇後不要主動接近逗弄抓捕,一些小區物業要及時清除雜樹、雜草。
  • 鷺島蛇蹤頻現 捕蛇者說環境好雨水充沛
    臺海網6月13日訊 據廈門晚報報導 最近蛇類活動頻繁,廈門市出現了多起蛇闖入居民家裡的案例,甚至還發生了蛇咬傷人的情況。據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工作人員介紹,城區蛇蹤頻現,是因為蛇的繁殖季已到,所以活動相對活躍。近半個月來,已處理46起捕蛇求助,並於上周在集美坂頭水庫集中放生了十幾條近期捕捉的無毒蛇。
  • 廈門常見蛇類主要有四種 一般藉助水管或樹木爬上高層
    夏季,正是它們頻繁活動的時候。不過,林業人員說,蛇只是樣子嚇唬人,遇到蛇只要不碰它,不逗它,然後打個電話,其餘的就交給他們來處理。小編也很怕蛇,但聽這麼一說,就覺得不那麼害怕了。注意了,下面這些知識很實用,都是捕蛇者的經驗之談。夏季是蛇類出沒頻繁的季節。從今年4月以來,林業人員已接到市民關於蛇的求助和救助近200起。
  • ...被放生長沙尖山湖公園?園方:暫未發現大量蛇類活動,將製作警示牌
    三湘都市報5月17日訊(記者 張洋銀)「幾百條蛇放生在公園裡,我們散步都不敢走草邊山腳了,被咬了怎麼得了!」接連幾日,有市民向三湘都市報反映,有人在長沙市高新區尖山湖公園放生了數百條蛇。網傳視頻顯示,放生的蛇拇指粗大小 ,一米多長,四處散開。
  • 氣溫升高,當心家中蛇出沒 提醒:不慎被咬勿自行處理
    連日來,隨著氣溫攀升,蛇出沒頻繁,相繼出現擾民事件,全省各地消防員接連出動捕蛇。5月13日,記者走訪發現,長沙市多家醫院近期也接診數名被蛇咬傷市民。提醒廣大市民,天氣轉熱,小心蛇出沒。【案例】蛇出沒,頻繁入室擾民「入侵居民家中的兩條蛇約1米多長,體重約為3斤,有成年男性小臂那麼粗。」
  • 小區內有蛇出沒 居民心慌不已
    小區綠化從內,一條一米多長的大蛇悠閒的在綠植上攀爬,這可嚇壞了小區業主,「這麼大的蛇,萬一咬到人怎麼辦?」幸虧消防人員出手,將這條蛇擒獲放生。小區蛇出沒嚇壞業主「小區裡有蛇,嚇死我了!」9月14日下午,有家住金普新區高民裡小區的業主在小區內看到一條蛇,把業主嚇了一跳,越來越多的業主聞訊趕了過來。「太嚇人了!」「小孩子對蛇沒有分辨能力,萬一用手抓蛇,被蛇咬傷後果就嚴重了。」……大家對此驚恐不已。
  • 廈門這些地方蛇最多 市民三伏天如何防蛇
    專家稱,夏季也是蛇的交配期,這時候蛇頻繁出沒,尋找交配對象。加上,蛇愛吃的青蛙老鼠也漸漸多了,蛇的活動較為頻繁。根據近年蛇類的活動區域,晨報記者了解到,蛇主要出沒在靠山、森林多的區域。如狐尾山、仙嶽山等植物茂盛的地方,蛇容易出沒。上李水庫等地方,有時也有蛇出現。環島路、曾厝垵等地方餐飲店多,常會引來老鼠,蛇也容易出沒。遇到了蛇怎麼辦?
  • 一個月內四條蟒蛇出現在廈門海邊
    ▲秦先生(右)和蟒蛇   廈門網訊 據海峽導報報導 (記者 林彬彬)導報記者了解到,近期,連續有4條蟒蛇出現在環島路沙灘,它們並不主動攻擊人秦先生老家在重慶山區,以前見過不少蛇類,馬上就辨別出這是一條大蟒蛇,熟悉蛇類的他,也下手將它控制住。  知道蟒蛇是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秦先生一點也不敢怠慢,馬上報了警,林業工作人員很快趕到現場,接走了這條大蟒蛇。「現在蛇類要準備過冬,就這麼放出去它可能會挨餓,林業志願者阿寶先餵它吃一些東西,等晴天的時候,我們會將它放生。」林業工作人員介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