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綠坊
.......................................
抬 頭 見 花,低 眉 拾 綠
春 秋 聞 香,夏 冬 弄 蔭
.......................................
「
饞大麥茶了。
那是承載著童年和奶奶的味道。
」
七月初,德國氣溫高達37度的時候,我就突然饞大麥茶了。
對大麥茶的印象,還停留在小時候住在奶奶家的時候 。奶奶家住在村子的南邊,村裡人如果要去曬場或是田裡幹活,必定要經過奶奶家屋子東邊的大路。每季農忙的時候,奶奶會在鐵鍋裡煮一大鍋大麥茶,然後會有很多人陸陸續續地來家裡,就三五個一起坐在屋外的長板凳上,大口的喝著晾涼的大麥茶大聲聊天,偶爾還摘下草帽扇一下臉上滾下的汗珠。
現在又開始饞了。可是德國沒有賣大麥茶的呀
所以纏著大叔幫我買生的大麥顆粒,想自己做大麥茶。大叔拉著我去了Müller找了半天,說,這裡有燕麥、黑麥、蕎麥、就是沒有大麥(Gerste)
。要不,咱們改天去有機店吧?
有機店還沒去,第二天到婆婆家做飯,飯後大叔望著窗外一望無際的農田提及大麥的時候,婆婆說,田裡現在種的應該是大麥吧?
當我用懵懂的德語聽到他們聊天時,頓時激動起來,拉起他倆就往田裡跑。田裡麥子已經收割了,因為是機械化操作,所以還有邊角一點點殘留的麥子。我用手比劃了抓的動作,示意著問婆婆是不是可以採。婆婆說,可以,因為那是農民不需要的東西。
說來慚愧,雖然我也是農村長大的娃,但是因為懶,從來也不願意去學習如何分辨大麥和小麥。我用手機百度的一點點知識判斷出,這個麥芒比較長的應該是大麥。回來後還特意把照片發給國內的朋友們再次確認,應該是大麥無誤。
採了一小把,回來先曬乾,然後剪下麥稈。猜猜,這些麥稈可以做啥?
麥穗,除去了麥芒,還有癟掉的果實,繼續曬乾。想著是不是可以除去麥粒的外皮,可惜太難用手工除去了。算了,我就將就著點吧。
這一把麥子,放在鐵鍋裡小火炒了大概二十分鐘。炒的時候,廚房裡就聞見了熟悉的大麥茶的香味。只捨得取了一小部分煮水,然後泡著枸杞做了一杯大麥茶。
現在知道了吧?麥稈是用來做吸管用的!大叔說,德語的吸管就叫作Strohhalm,最初也是用麥稈來做成的。後來問了一下度娘,果然,最初的吸管就是這種純天然、可降解,還帶著淡淡麥香的麥稈。
終於,我可以在德國的初夏,享受一杯香濃自製的大麥茶啦!
............
晚上大叔回來,我倒了一點讓大叔嘗嘗,讓他猜這是啥?
「大麥」,大叔立刻堅定地說。
我有點疑惑,平日裡這麼笨的他怎麼立刻就知道答案了?
「這個跟啤酒的味道有點像嘛......」大叔認真地回答。
喝啤酒的人真這麼敏感嗎?人家大麥只不過是啤酒的一部分原料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