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晚報訊(記者李凱龍 通訊員葉揚 蘇江梅 文/圖)泉州晉江機場即日起正式更名為「泉州晉江國際機場」。記者從泉州晉江機場總經理辦公室獲悉,機場於今年5月啟動更名手續,昨已收到國家民航局正式批覆函。
機場歷程 前年驗收成為國際機場
泉州晉江機場始建於1955年8月,為軍用機場,1993年起,由泉州市政府及晉江等縣(區、市)政府以及海內外各界共同籌集資金2.9億元人民幣,對其進行擴建,1996年12月12日正式通航。2009年啟動總投資9.09億元的第二輪改擴建,現為軍民合用機場。2012年11月15日,泉州晉江機場通過國家驗收,正式對外開放,成為國際機場。
前不久,國家民航局與福建省人民政府達成的《關於加快海峽西岸經濟區民航發展會談紀要》,把泉州晉江機場列為與臺灣地區直航的三個骨幹機場之一。
為何更名 有利於境外航線的拓展
泉州晉江機場總經理辦公室主任陳火斌介紹,在泉州晉江機場正式成為國際機場之前,許多航空公司要開通國家或地區的航線只能以包機的形式向口岸管理部門申請,而且每三個月必須申請一次,手續相當煩瑣,大大影響了泉州晉江機場對於境外航線的拓展。
2012年泉州晉江機場雖獲批為國際機場,但是機場名稱未體現「國際」兩個字,許多境外航空公司誤以為機場未通過驗收,仍然要執行煩瑣的航線申報手續,同樣制約著機場方面對於境外航線的拓展。
此次更名,直接凸顯「國際」,有利於泉州晉江國際機場進一步開拓境外航空旅遊市場。陳火斌介紹,「對於國際機場,許多境外航空公司只需向口岸管理部門和軍方一次性申請報批即可,免去重複報批的麻煩」,這樣一來,會吸引更多境外航空公司入駐。
機場容量 共有15個停機坪
目前泉州晉江機場飛行區等級為4D級。工作人員介紹,4D級,指在標準條件下,可用跑道長度不小於1800米,可用最大飛機的翼展為36米至52米,主起落架外輪外側間距為9米至14米。
泉州晉江機場現總佔地面積207萬平方米,其中候機樓面積55159平方米,有8個登機廊橋,停機坪面積104300平方米,設置了15個停機坪,可停靠波音757等同類機型。目前,在泉州晉江機場飛行的機型主要為波音737系列和空中巴士320系列,這也是國內及國際的最常用機型。
此外,機場擁有先進的VHF、VOR/DME通信導航系統和雙向盲降系統,具備全天候飛行保障能力。機務維修具備承擔空客319、320、321、波音737-300、500、700、800等多種機型的航線維修能力。
航班拓展 每周進出港航班450班次
如今,泉州晉江機場已開通國內航線23條,覆蓋了華北、華中、華南及中西部區域,國際和地區航線6條,包括韓國、泰國、菲律賓和香港、澳門、臺灣地區等。
目前有廈航、深航、春秋航、川航、天津航、西部航、韓國真航空、臺灣復興航空、揚子江快運和東海航等10家航空公司駐場運營,開通北京、上海、廣州、舟山、深圳、杭州、南京、鄭州、武漢、長沙、重慶、瀋陽、成都、昆明、濟南、南寧、貴陽、合肥、池州、天津、義烏和首爾、濟州、馬尼拉、香港、澳門、臺北等國際(地區)客運航線和杭州、無錫、北京、深圳、濰坊貨運航線,每周進出港航班達450班次。
2013年機場旅客吞吐量263萬人次,貨郵吞吐量3.8萬噸,已形成初具規模的航線網絡。
服務配套 設立莆田石獅城市候機樓
據介紹,泉州晉江機場已在莆田市、石獅設立城市候機樓。旅客在泉州晉江機場莆田城市候機樓辦理乘機手續後,可通過莆田汽車運輸公司莆田—機場高速快運直達班車(每天7:30至18:15,共12趟)直接到達泉州晉江機場候機樓前,再通過機場貴賓區專用安檢通道進入候機廳候機。
同時,機場建設了機場汽車換乘中心,開通與航班相配套的省內市際客運班線及泉州地區範圍內的縣際客運班線,為旅客提供「空地」無縫銜接服務,旅客可搭乘班車前往泉州各縣(區、市)。
未來規劃 2020年旅客吞吐量500萬人次
按照規劃,泉州晉江機場至2017年將形成聚焦國內、放眼東南亞的航線網絡,屆時將新增航線15—16條,其中國際(地區)航線2—3條,旅客吞吐量達到370萬人次,其中國際(地區)旅客吞吐量佔16%,貨郵件吞吐量6.5萬噸。
2020年:新增航線18條,其中,國際(地區)航線新增2—3條。與國內幹線機場通航率90%。旅客吞吐量有望突破500萬人次,其中國際(地區)旅客吞吐量佔18%,貨郵吞吐量9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