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日本國名由來:稱「倭」曾讓日本人高興

2020-12-24 中國網文化

2004年,中國西安發現日本遣唐使井真成墓誌。墓誌稱井真成:「國號日本,才稱天縱,故能銜命遠邦,馳騁上國。」墓志銘顯示「日本」國號至少在公元734年以前出現。這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唯一有關遣唐使的實物資料,也是最早體現日本國名國號和日本作為國家被承認的國寶級文物,對研究古代中日文化交流歷史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英文「China」既是「中國」,又是「瓷器」。「Japan」既是「日本」,又是「漆器」。由此可見,瓷器和漆器是中國和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傳統經典工藝。

七千多年前,中國人用漆樹汁美化器物,這就是漆器。兩千多年前,漆器傳入日本,大放光彩。日本漆器精湛,紋飾精美,獨創蒔繪術和描金漆,逐漸被世界所知,Japan成為漆器的英文名,並用來代替日本。日本人喜歡日語發音,使用英文「Nippon」或 「Nihon」來稱呼日本,這一發音據說帶有古代漢語對「日本」的讀音。

戰國時代,中國最早稱日本為「倭」,古代中國還常以「扶桑」來表示日本。另外,東夷、海東、東洋、東瀛、蓬萊、瀛洲、蓬瀛等稱呼也散見於中國典籍之中,可見日本各種名字與中國淵源之深。

自古以來,東方獨大的中國自以為「世界中心」、「天下第一」,就自稱「中華」、「中國」、「上國」、 「天朝大國」,並以「華夷之辨」觀念視外族為禽獸,名字用「獸」或「蟲」修飾,如「狄」、「蠻」、「戎」。惟獨稱日本為「夷」、「倭」,帶個「人」字旁,使得當時景仰中國的日本人十分高興,認為中國畢竟把自己當人看。

何以最初稱日本為「倭」?有人解釋為,「倭」字帶有「人」、「禾」、「女」字,因為倭人素以稻米為主食,女多男少。而一些學者認為,稱日本為「倭」只是一種音譯,因為日本民族也稱「大和」,「和」為「倭」的諧音字。

日本,漢字詞意是「日出之國」,「太陽升起來的地方」。邏輯上分析,在日本本土看太陽是在東方海上升起的,因此最初日本人不可能稱呼自己的土地為「日本」。這應該是古代中國人觀看東方島嶼的感覺和稱呼,被對自身知之甚少的日本人借鑑。

608年,日本羽翼初豐,聖德太子致隋煬帝「日出處天子致日沒處天子」國書,表達不甘屈尊、對等交往的強烈願望。隋煬帝覽之不悅,斥之無禮,並遣使責難。

公元660年前後唐高宗時,張守節《史記正義》記載:「武后曰日本」。武后為女皇武則天,「日本」一詞正式出現。《舊唐書·東夷傳》中對改稱日本作了說明:「以其國在日邊,故以日本為名。」經過大化革新,日本建立起以天皇制為核心的律令制國家體制,將國名正式確定為日本。這一稱號迄今已經使用了1300多年。

1200多年前,遣唐留學生井真成受日本國派遣赴長安學習,但未及學成歸國即英年早逝。當時的唐朝皇帝唐玄宗憐惜英才,追贈其官職,予以厚葬並勒石紀念。這一段記錄中日友好關係歷史的故事,隨著「井真成墓誌」的發現,再一次清晰地展現在世人面前。

2005年中國在日本巡迴舉辦了《遣唐使展》,一股遣唐使熱潮席捲東瀛。是年9月下旬,日本天皇明仁偕皇后在王毅大使陪同下,參觀了遣唐使展覽,並仔細觀賞了首次發現的日本遣唐使井真成的墓誌。

西北大學地處唐長安城,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在研究中日文化交流歷史方面有獨特的優勢,為井真成墓誌研究取得顯著成果。來源:中國網

相關焦點

  • 日本國名的由來,日本一詞到底有何寓意,真相是這樣的
    日本文化體系的建立離不開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滋養,如果沒有中華文化的啟蒙和影響,今天的日本文明不會如此高度繁榮。日本國名就是一個例子,它正是在中國文字的影響下誕生的。日本國名的演變以及由來,日本一詞到底有何寓意,真相是這樣的。
  • 日本國名的由來:從倭國到日本的演變,漢字對此產生了重大影響!
    日本國名的由來:從倭國到日本的演變,漢字對此產生了重大影響!素材來自網絡,文章原創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直到今日我們的課本上也在對過去的文化做著研究調查之類的工作,我們不得不感慨關於文化和漢字的知識。今天要說的就是日本這個國家名字的由來,這其中是有關於中國的漢字。我們都知道日本這個國家,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它們當初對中國所做的事情,不過且先不論戰爭的這個問題,就單純的說這個國家而言它是一個比較會學習的國家,日本這個名字也是在它們的國人掌握了一定的關於漢字文化之後重新取的名字,那麼最開始的名字是什麼呢。
  • 日本為什麼叫日本,這一國名是如何得來的,日本的全稱又是什麼
    一個國家國名的形成,是該國歷史文化長期積澱的結果,既要受到歷史傳統和民族構成的影響,也要受現代文明社會文化的薰陶,所以往往從一個國家的國名上,可以窺探出該國的政體性質。日本古稱「倭國」。我國漢代的史書稱日本人為「倭人」,唐代的史書稱為「倭奴」。 七世紀後半葉,日本遣唐使根據中國皇帝國書中的稱呼將其國名改成為了日本,意為「太陽升起的地方,一直沿用至今。我國古代何以最初稱日本為「倭」,上引文獻均未作說明,按「倭」字早已有之,如《詩經·小雅·四牡》云:「四牡 周道倭遲。」《說文》釋倭:「順貌,從人,委聲。」
  • 「日本」兩個字是什麼意思?日本這個國名是怎麼來的?
    而且,不能叫「起」,得恭恭敬敬地稱「賜」。當時,凡得中國皇帝賜名者,無不感激涕零,山呼萬歲。日本最早的名稱「倭奴國」,就是東漢光武帝給賞賜的,這一點,應該是沒什麼爭議的。現在的日本學者無法否認光武帝賜「漢倭奴國王」金印的事實,但他們糾結於「倭奴」這兩個字。中國古代造字,有形聲、指事、會意等六法。這個「倭」字,是專門為日本人量身定做的,單人旁指「人」;「委」字是從「矮」字中拆移過來的。
  • 日本名字的由來,與中國有關?
    而後來,有傳說,徐福到蓬萊島後便自己做了皇帝,也便有了現在的日本。那麼日本名字的由來又是怎麼回事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日本名字的由來。據歷史文獻《後漢書<東夷傳>》記載:我國歷史上第一次與日本列島交往始於東漢,而之所以說是日本列島,是因為那時還不確定日本是個國家,雖然多次進入我國求學,但誰認他呢!
  • 日本國名的來歷與中國息息相關
    這段時間總會在頭條上看到關於島國學者號稱中國的歷史只有幾十年,而日本已有好幾千年的歷史,看完不禁感嘆,島國的某些學者是在向韓國人看齊啊。然而,不知道這些島國學者還記不記得,他們的國名最初並不叫日本。中國最早稱日本為「倭」,個人猜測與他們經常開口就是「わ(wa)」,最常用的假名還是「は((wa))」有關,所以那個時候將日本國親切地成為「倭國」。先秦古書《山海經·海內北經》說:「蓋國在矩燕南,倭北,倭屬燕。」這是我國對日本的最早記載,那個時候,日本是燕國的附屬國,不過那是應該只知道日本島的大致方位。
  • 你知道歷史上「日本」這個名字的由來嗎
    在歷史上,「日本」又被稱「東瀛」,「扶桑」等。你可知道這些名字的由來?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說說這些名字及其由來。文獻記載:東漢時,日本列島就與與中國有交往。《後漢書》上記載,公元57年,日本島建立了100個左右的小國,其中一個島國派遣使臣來中國進獻貢品。因為當時使者又矮又瘦又小,東漢光武帝劉秀就冊封其國為倭國,為當時中國的附屬國,冊封其皇帝為倭王。並頒發給倭奴國國王「印綬」。1954年,日本政府將這枚出土的金印,指定為一級國寶。
  • 日本古稱倭國或日之國,倭是多山之地,日之國是由火之國演化來的
    日本古稱倭國或日之國,倭是多山之地,日之國是由火之國演化來的日本位於太平洋的西北隅,與中國、朝鮮、蘇聯隔海為鄰。日本古稱「倭國」或「日之國」。關於「倭國」一稱,至今在日本有不同的考 釋。有一說「倭」是「多山之地」或「山峽」的意思,這是日本人民根據日本群島的地形特點而命名的。有一說是倭國原來的政治中心在九州肥後的「山門」。王室遷至畿內以後,便把新領有之地仍叫「也了卜」,這是「山門」詞的訓讀,以後就由此演變成「倭國」的國名。另一說「倭」的國名,乃由中國或朝鮮傳入。日本的另一古名「日之國」,也有兩種解釋。
  • 日本的國名,是中國一位女人給起的!此女是誰?
    日本國,原來有很多的名字,比如叫倭、大倭、大和,甚至還有叫邪馬臺、倭奴的。 除了這些登不得大雅之堂的名字外,也有叫得比較客氣的,比如扶桑、蓬壺之類。
  • 我國古代稱日本為倭國,為什麼現在叫做日本?
    日本列島上在4世紀後才出現國家,之前只有部落,日本列島原來並不叫日本。在古代日本神話中,日本人稱其為「八大洲」、「八大島國」等。據《漢書》、《後漢書》記載,我國古代稱日本為「倭」或「倭國」。古代,日本人被稱為倭人,為什麼叫倭呢?
  • 古人為什麼稱日本為「扶桑」?
    從「日本」的字面意思來看,「本」字,具有草木本根的涵義;以「日本」為名,就寓有太陽、太陽樹本根之所在的意思。在日本島上的古代列國中,很早就有以「扶桑」自稱的國名或族名,這正是以太陽所在的神樹之地而自命。日本人的這種觀念,反映出上古時代的中國人和日本人所共有的一種宇宙結構觀念。
  • 日本國號來源之謎,倭、大和、日本,這些都是中國人起的名字嗎?
    當時日本並沒有統一的國家,而是很多個部落唐朝之前,「倭」是中國古代諸王朝對於當時日本列島上的政治勢力(主要分布在九州和本州西部)的稱呼,此詞來源無通說,最可能的來歷是上古日本人的語言,倭奴的漢語古音為「wana」,有說法認為倭是源自日語中,第一人稱「われ」(Ware),但也有些人認為這種說法過於牽強,總之這個詞最初到底是何意並不知道
  • 日出之國的日本國家名稱是中國人起的嗎?
    惟獨稱日本為夷、倭帶個人字旁,使得當時景仰中國的日本人十分高興,認為中國畢竟把自己當人看。長期以來,由於認為「日本」國號是唐朝起的,因此早在18世紀,日本就出現了一些認為應改「日本」國號的國粹主義者。例如,佐藤忠滿稱「日本」這一國號顯示了日本是中國屬國的性質,具有侮辱性,應該拋棄。
  • 「日本」為什麼叫日本?
    關於日本的記載,其實早在《山海經》當中就有提到過,那時候日本還屬於燕國的一個附屬國,他們不僅實力弱小其國土的面積也很小,在幾個大國面前根本就不值一提。那個時候的日本其國名還不叫「日本」,而是一個很難聽的名字叫做「倭國」。倭字本沒有貶義。古漢語中,倭通逶,意味山路曲折綿延的意思。
  • 日本曾朝貢中國一樣好東西,羞於啟齒,日本人說:這肯定是假的
    歷史上的日本,在很長時期內都是處於野蠻的生存狀態,他們的文明開化的比較晚,每天就是打打魚曬曬網,而且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大和民族,其實並非日本的原住民,他們是後來居上,將原住民屠殺乾淨後,鳩佔鵲巢,逐漸形成了今天的局面。
  • 倭人社會:《三國志》中記載的日本早期國家靠譜嗎
    ,這也成為今日日本這一國名的起始。所謂倭奴國普遍將其理解為在倭人族群中被稱為「奴」的一個國家,即後代《倭人傳》中所見的奴國。上述史料展現出兩漢時期日本列島內的倭人已形成了眾多小型政權,並開始積極與中國王朝展開交往。與兩《漢書》中隻言片語的記載相比,《三國志·魏志》中專門為倭人設立了列傳,詳細記錄了相當於三國時期倭人社會的歷史。
  • 「日本」名字的由來,看完後忍不住笑了,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啊!
    「日本」名字的由來,看完後忍不住笑了,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啊!每個國家的名字都會經歷一些演變,慢慢才會變成如今的名字。就像我國一樣,神州、華夏、九州等等,其實「中國」一次同樣是逐漸演變出來的。而比較有意思的是,我們的鄰國之一,也就是日本的名字同樣,來的比較有意思。說到日本,也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民族,他們是非常崇拜太陽的,自認為是天照大神的後裔,所以他們的國旗都是太陽的圖案,也是意味著太陽升起來的地方。其實關於日本這個國家的名字,它們本身國家也有很多學者就這個問題引起的討論,甚至還出版一些書專門來解析這個問題。
  • 「日本」是日出之國之意?其實「日本」二字最早出現並不在日本
    這個題目很有意思,有意思的地方在於「日本」這個國名的來源在日本的正史中沒有記載,反而在中國正史《新唐書》中有明確記載。我們不是韓國人,不會把所有的好事都往自己身上貼。但《新唐書》中確實詳細記載了倭國改名為日本國的全過程。故事要從唐高宗時期講起。
  • 中國和日本名字的由來,讀完之後,感覺自己漲知識了
    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每一個國家都以自己獨特的國名而被眾人所熟知,這些國名中,或以民族命名,如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或以幸福的寓意命名,如中南半島上的泰國,裡面的「泰」字,寓意光明和自由的含義,這也是泰國從原先的「暹羅」改名為現今名稱的一個重要原因,表達著人們對未來美好的期許,那麼中國和日本的國名又是從何而來得呢
  • 日本在最初不叫日本,而這個名字是中國一個女人給取的
    文/聚鑫老師(現/貨、外/匯、分析師帶你穩健盈利交流ccd89757)說到日本大家肯定都特別感興趣,那咋今天就說說,日本國名是怎麼來地在一千多年前是沒有日本這個稱呼的,那個時候日本這塊地方,被稱作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