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文化中,俗語是一個非常特別的存在,是漢語語彙中被人民群眾所創造,在群眾中口語流傳。具有簡練而形象化的特點,大多是勞動人民所創造出來的,反映了人們生活經驗以及願望。俗語似乎顯得更為接地氣些,一般不像是那些詩句和名言警句一樣被史書記載下來,而是通過口耳相傳的方式,它的來源一般是人們根據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今天這句俗語聽起來有些不一樣,俗語:「千年的王八萬年龜」,下半句才最經典,道盡人性!
很多人都對俗語不以為然,認為這不符合自己的文化素養。而然俗語跟那些諺語和歇後語不一樣,它的來源非常的廣泛,不僅是來自於群眾們的口頭創作,同時也跟詩文警語、歷史典故等有關聯。俗語讓人們的交流更加的方便了,也更加的有趣味性,更可以體現出人們的生活智慧。那些俗語都是老百姓們從古到今的的生活體驗所得到的,之所以能夠流傳到現在,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比較常見的俗語有:八字沒一撇、半斤對八兩、掛羊頭賣狗肉、狗眼看人低、給臉不要臉、吃飽了撐的、放屁砸了腳後跟、頂風臭十裡、大眼瞪小眼、得了便宜賣乖、穿新鞋走老路、陳芝麻爛穀子等等。這些大家是不是都能張口就來、朗朗上口,可見中華文化早已深入骨髓,就像耍猴的一敲鑼,猴就馬上立正敬禮一樣!
言歸正傳,回歸主題:「千年王八萬年龜」,這種說法確有誇張。中國古代將麒麟、鳳凰、龜和龍稱為「四靈」,都是祥瑞的標誌,其實早在龍、鳳、麟風行之前,龜就是先民崇拜的靈物,許多部落都喜歡將龜作為本族的族徽,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代表了古人對長壽的追求。古人用龜形容人的話,字面是說這人老成持重,經驗豐富,做事沉穩老辣、從容不迫。但古人用了「王八」二字,就變得耐人尋味,多了一層諷刺意味,形容一個人城府很深,使人難以揣測,讓人避而遠之,這與孔子「老而不死是為賊」有異曲同工之妙!
下半句是「百年的兔子無人追」,這句話頗有點誇張的說法,眾所周知,兔子的奔跑速度很快。身材短小精悍,相信龜兔賽跑的故事每個人都聽說過,這兩種看似不相干的動物實際上也組成了一句俗語。兔子的壽命自然也不會有百年那麼久,雖然外表上看起來很乖巧可愛,但其實兔子比我們想像中靈敏太多,甚至也有它狡猾的一面。活到百年的兔子該有多精明呢?
其實意思就是形容這個兔子一定是一個狡猾無比的兔子,用以告誡人們千萬別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否則受傷害的是自己。
這兩句聯繫在一起道盡了人性的真實,告誡我們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一定要警惕萬年龜和百年兔。倘若遇到這種人,一定要小心防範,省的最後悔不當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