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引流?通俗的解釋,就是引來更多的用戶。對網絡和線上而言,引流是指引來線上流量。對於休閒農莊而言,引流就是吸引來人流,人流就是客流。
為什麼要引流?很簡單,有人來,才有人氣,才能向客戶賣出產品和服務,產生收入。所以,引流是任何一個休閒農莊和鄉村旅遊景點賴以生存的前提,也是發展和壯大的基礎。
做休閒農業,休閒農莊,田園綜合體乃至特色小鎮,從哪裡引流?除了人們常說的渠道和營銷引流外,還包括借勢引流、產品引流。
一、借勢引流
借勢引流,是指做休閒農業在規劃之初,考慮借環境和大勢來為自己的休閒農莊引來客流。中國人講究局勢之說,所以小米雷軍有「站在風口,豬都能吹起來之說」,勢借好了,事半功倍。
勢,對於休閒農莊來講,有大勢和小勢之分。
大勢,一般是指宏觀層面上的。比如全國休閒農業市場發展迅猛如日中天,國家大力扶持,這是大勢。我們想做休閒農業,就是取的這個大勢。
小勢,是指區域周邊的環境和形勢、同行乃至市場狀況。可以取勢,借勢,也可以合力造勢。具體怎麼做?有以下幾種:
1、借附近城市的勢
所謂「多大水,養多大魚」。一個具體農莊,或是特色小鎮,或是田園綜合體,所背靠城市的大小,人口多少和發展水平,直接影響自身的市場發展空間。一二線城市做休閒農業,各種市場需求,包括旅遊、休閒、保健、養生、養老等多種市場需求就很大。城市越大,人口越多,經濟越有活力,休閒農業市場也越大。
做休閒農業,還可以跟附近大城市政府的規劃聯繫起來。在這點上,不由得不佩服,各個龍頭房地產開發企業都是借勢的高手:比如北上廣存在老齡化趨勢和人口疏散壓力,都被不少房地產商拿來借勢做旅遊地產和養老地產。
2、借附近景區之勢
藉助所在地得天獨厚的風景名勝景區,以及洞穴、水庫、古樹、老井、遺蹟......或古村落、民宿、民俗文化園、老物件博覽館、植物園、攝影基地、影視城、主題遊樂園等等引流,事半功倍。
如果能同村莊、景觀區融而為一,打造特色環境實現自然與藝術和諧來吸引遊客,當然更好。這也是很多休閒農莊選址在知名風景區周邊的原因,借著景區的知名度以及人流量,來給自己引流、導流。景區越有名人流量越大,借力效果更好,所謂「皇帝的女兒不愁嫁」。
3、借特色資源之勢
這種資源,可以是結合當地獨特稀缺的物產資源:擴大種養或加工規模,做出廣度和深度,比如形成一個集生產基地、加工、科研、科普、觀光、體驗、娛樂、餐飲、住宿、購物等為一體的綜合農莊。
當然,也可以是稀缺的人文資源,或者文化資源,比如當地有瀕臨失傳或者已經失傳的手工藝(如果是非遺資源更好~~),承載很多當地人的記憶和祝福,可以復興該手工藝,組建一個研究開發、體驗觀光、推廣普及的主題農莊,就能佔據有利位置,在將這種優質資源發揚光大的同時,自己也獲得社會和經濟上的收益。
4、自力更生,合力造勢
當然,如果外在啥勢都借不了,那就只能拿出殺手鐧了——靠自己!農學谷在和學員的交流中發現:許多農莊是依託不了景區的,要靠自身的本事,做出特色——特色還是管用的,這裡面可以做的文章就多了。你可以搞怪,可以出奇,可以另類,哪怕只是因為大、全、多,也可以變成你的特色。
自力更生靠自己,並不代表閉門發展,不考慮外力。作為有頭腦的投資人,往往要想到,共同創造合力。參考餐飲業,就有「扎堆」之說——扎堆,講究的是合力造勢。
自己的項目有人氣,同時可以與附近其他同行抱團,共同培育市場,實現共享共贏。在同一線路或同一區域內,大家各做各的主題,特色互補,相互借力、互相引流,讓農莊客源更廣,人氣更足。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就是五朵金花。
「五朵金花」指四川省成都市錦江區三聖花鄉旅遊區的五個小村子,分別是「花香農居」的紅砂村 、「幸福梅林」的幸福村 、「東籬菊園」的駙馬村、「荷塘月色」的萬福村、「江家菜地」的江家堰村。「花鄉農居」以發展小盆、鮮切花為主;「幸福梅林」則以梅花文化和梅花產業鏈為主,發展旅遊觀光產業;「江家菜地」以認種的方式,把傳統種植業變為體驗式休閒產業,實現城鄉互動;「東籬菊園」突出菊花的多種類和菊園的大規模,形成了環境、人文、菊韻、花海的交融;「荷塘月色」則以優美的田園風光,成為集繪畫藝術創作、音樂開發及相關產業為一體的藝術村。「五朵金花」以花為媒,文化為魂,錯位發展,競相開放,組成一條珍珠型的特色旅遊線路,在國內外享有盛名。
五朵金花,競相綻放
二、產品引流
產品引流是指通過產品和項目自身免費引流,通常是高手所為。
一個休閒農莊、田園綜合體乃至特色小鎮,如果在項目和產品設計上,能創造持續不斷的新元素,讓消費者感興趣,人氣自然不是問題。
這種創造,可以增加項目做廣度,也就是單純做加法:從最開始單一的養殖、變為農家樂,再到戶外拓展、體驗農田,再到婚禮基地、拍攝基地、露天電影、篝火晚會、親子策劃等。也可以在同一項目持續做出深度來,比如同樣是一群牛:起初是牛的觀賞,然後是牛的飼養,更進一步是給牛擠奶,然後是騎牛健步走比賽等等,互動性和競賽性逐步加強,同樣能產生不斷創新的效果,而且投入產出性價比更高。
休閒農業的產品引流,其實體現在項目設計的創意和實力上。先推薦大家閱讀谷風老師推薦的《休閒農業小白項目設計入門:項目設計到底咋回事?》一文。然後,在產品引流上推薦兩個行之有效的技巧:
1、打造自身的標誌性景觀
如資深營銷專家、藍海易通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榮振環在農學谷商學院課堂上講到,休閒農莊或特色小鎮,一定要打造有特色的區域性地標項目,這樣方便推廣,促進引流。比如藍海易通打造的2015首屆江蘇句容白兔草莓節,專門打造了一個全國最大的草莓雕塑:重達2噸、高達10米,號稱這是為了句容白兔草莓節而建,是「草莓之鄉的標誌」。吸引眾多遊客前來合影,以及眾多媒體報導。
遊客在中國最大草莓雕塑前留影(現代快報記者林清智攝)
有人說,我沒這麼大資金實力,怎麼辦?很簡單!做不到亞洲最大草莓、全國最大草莓,你做成本省、本市的最大草莓總要容易許多吧。
農學谷商學院1609期學員張菊彩就學會了這個方法。她位於湖北鍾祥的祥梅莊園,離大中城市也有3個多小時以上的車程,照常理比較難做引流過來。但因為祥梅莊園楊梅種養規模大面積1500畝,是整個荊門市面積最大的:所以主打「荊門楊梅第一莊」的概念,結果周邊採摘遊客紛至沓來,導致楊梅銷售無憂,甚至出現晚到者「一梅難求」的狀況。在此基礎上,後續的楊梅酒加工和休閒服務業務就有了良好的基礎。
2、打造會說話的景觀
由農學谷資深專家、藍獅農業品牌策劃機構創始人劉巖老師打造的,號稱「華北休閒農業的情調品質扛鼎之作」藍調莊園,有一個小型火車站叫「香戀站」,上一站是「香知」,這一站是「香戀」,下一站是「香愛」。於是畫面感油然而生:一對情侶坐著愛情的火車,從「香知」站出發,在「香戀」站下車,手挽著手,沿著軌道漫步前行,一路書寫愛情的軌跡,空氣中瀰漫著薰衣草香……所以,去藍調的情侶們都會去那裡拍照、秀恩愛,然後再傳播,就是因為那裡有一處會「說話」的景觀。
香戀站,一個愛情的童話
同樣有人叫苦說,上面的好難呵!我沒資金,沒實力。小有小的做法。看看下面這些項目,你覺得它們會不會說話?做這些成本大麼?
你要是遊客,會拿出手機拍照轉發麼?
3、打造動起來的項目
看看下面這些項目,一旦身邊人動起來,甚至競賽起來,你想想會不會轉發,會不會引流?
稻田裡滾草垛,水田裡插秧比賽,五人制足球賽,讓大家動起來,競賽起來!
提醒一句:產品和服務,是休閒農業的生存之本。農莊的產品、服務、農莊的特色,在此基礎上的用戶體驗,是農莊最根本的營銷方式。如果產品和服務自身能實現引流,引發遊客自發的口碑宣傳和在當地社會的廣泛傳播。從力量和效果上,會優於其他任何的引流方式!
三、渠道引流
包括線下引流和線上引流。
1、線下引流
聯繫社區、企業、學校、各種你能想到的單位,以及公關公司、會議公司、活動公司、拓展公司等,共同開展鄉村文化遊活動等。
借旅行社等渠道之勢:同旅遊單位開展鄉村遊合作。
2、線上引流
從三方平臺引流:如攜程、去哪兒、藝龍、大眾點評、美團網甚至餓了麼等。記住,這個好多是不要錢的。
四、營銷引流
營銷引流是各地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使用最多、知名度最廣的引流途徑,方法也很多:
1、傳統媒體引流:
傳統媒體上,當地的報紙、電臺、電視臺等(在這點上,跟當地政府關係不錯、政府合作項目比較多的,在享受不花錢的報導上就比較有優勢。)
發傳單、線下DM等。
2、PC端網際網路推廣引流:
建立自己的官方網站。
當地的門戶網站、旅遊網等。
百度推廣,現在效果不如以前好了。
電商推廣:微商、淘寶天貓等。
社區論壇:當地的論壇、貼吧。
3、移動網際網路下的引流方式
(1)新媒體:
開通微信公眾號,微博博客等。最好請資深媒體人來運營。
地方大號:有關旅遊的、戶外的、婚紗攝影的、做自然教育的大號,都可以常常出現園區的活動信息~~
有實力的,你的項目足夠大和強,可以考慮各種全國性的自媒體平臺: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百度百家、大魚號、企鵝號、搜狐公眾平臺等。
視音頻引流:百度視頻、騰訊視頻、優酷視頻;蜻蜓FM、喜馬拉雅......
各種直播、網絡課堂:YY、鬥魚、花椒直播、千聊、荔枝微課等......(這個供有需要的農莊主參考開通,條件不具備的可以暫緩,做好其他的,就足夠了)
(2)社群引流:
主要是微信群、QQ群等,可以結合APP、微信服務號來做,單獨也能做。
4、活動
各種自助晚會、趣味活動、趣味比賽、促銷活動、親子活動,是引來、留住消費者的非常重要的途徑。隨便上網一搜,點子無數。
更有實力的,找當地的一家公關公司或者策劃人,會幫你想出很多創意,出很多方案。
5、節日引流:
節日引流是休閒農業引流最常見、也值得特別重視的引流方式之一。因為農莊的消費者,通常是城市的白領上班族和中產階級,這類人的特點是,錢多,時間少,這就決定了他們的消費規律:工作日掙錢為主,節假日消費為主,利用短短的節假日,驅車去周邊農莊休閒娛樂。節日期間,人流具有爆發性,引流自然也有爆發性。所以要把這個節假日充分利用起來,可以創造具有當地特色的節目、展覽會、特色美食節等等,吸引更多消費者。
(1)利用節日引流:
五一、十一、春節、清明、中秋等各大法定節日,具體就不說了。
(2)沒有節日怎麼辦?
熟練操作過節日引流的,可能都知道效果嘗到過甜頭。可是節日畢竟是有限的,用完就沒了,這時候怎麼辦?
沒有節日就創造節日來引流。尤其是冬天!如農學谷1601期學員李一平的紫海薰衣草莊園,薰衣草種植為基礎的農業莊園,就是如此。李一平從2013年至今開始進入休閒農業行業,已經在河北、湖北等地已形成多個連鎖莊園。但真正給紫海莊園帶來效益的不是薰衣草,而是不斷的節慶活動設計:先後辦過夢幻燈光節、稻草人藝術節、七彩風車節、年貨大集、元宵燈展,香草觀光節,計劃在全國舉辦中國野炊節……通常,尤其在北方冬天被認為是休閒農業的淡季,但李一平則不然,因為「冬天是做節慶的最好季節」。
總之,對休閒農業小白或其他行業轉型過來做休閒農業的經理人來講,小成本做引流,不是沒方法,也不是沒技巧,是自己不了解、不知道。其實,做休閒農業何嘗不是如此?比缺資金、缺地更可怕的是,投資人自己不了解、不知道,閉關鎖國,蒙眼狂奔。所以建議大家,要學習呵!
小米\編輯
2020年農學谷培訓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