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勢引流是指做休閒農業在規劃之初,考慮借環境和大勢來為自己的休閒農莊引來客流。中國人講究局勢之說,雷軍說過「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勢借好了,事半功倍。
01、 借附近城市之勢
所謂「多大水,養多大魚」。一個具體農莊或特色小鎮、或田園綜合體,背靠城市的大小,人口多少和發展水平,直接影響自身的市場發展空間。一二線城市做休閒農業,各種市場需求,包括旅遊、休閒、保健、養生、養老等多種市場需求就很大。城市越大,經濟越有活力,休閒農業市場也越大。
做休閒農業,還可以跟附近大城市政府的規劃聯繫起來。據說,各個龍頭房地產開發企業,都是借勢的高手,比如北上廣存在老齡化趨勢和人口疏散壓力,都被不少房地產商拿來借勢做旅遊地產和養老地產。
02 借附近景區之勢
如果所在地臨近得天獨厚的風景名勝景區,包括旅遊景區、遺蹟、古村落、民俗、民俗公園、老物件博覽館、植物園、攝影基地、主題樂園等等,甚至處在通往景區的交通要道上,藉助景區之勢引流,事半功倍。這也是很多休閒農莊選址在知名風景區周邊的原因,借著景區知名度以及人流量,來給自己引流、導流。如果能同村莊、景觀區融為一體,打造特色環境實現自然與藝術和諧來吸引遊客,當然更好。
03 借特色資源之勢
這種資源,可以是結合當地獨特稀缺的動植物、物產資源;擴大種養或加工規模,做出廣度和深度,比如形成一個集生產基地、加工、科研、科普、觀光、體驗、娛樂、餐飲、住宿、購物等為一體的綜合園區。
當然,也可以是稀缺的人文資源,或者文化資源,比如當地有瀕臨失傳或者已經失傳的手工藝,承載很多人的記憶和祝福,可以復興該手工藝,組建一個研發、體驗觀光、推廣普及的主題農莊,就能佔據有利位置,在將這種優勢資源發揚光大的同時,自己也獲得社會和經濟上的收益。
04 自力更生,合力造勢
當然,如果外在的資源藉助不了,那就只能拿出殺手鐧了——靠自己!現實中很多農莊依託不了景區,只能靠自己的本事,做出特色。
自力更生靠自己,並不代表閉門發展,不考慮外力。同行業的合力也是造勢之源。比如餐飲業就有「扎堆」之說。自己的項目有人氣,同時可以與附近其他同行抱團,共同培育市場,實現共享共贏。在同一線路或同一區域內,大家各做各的主題,特色互補,相互借力、互相引流,讓農莊客源更廣,人氣更足。
產業布局上,圍繞共同做大做強「農家樂」這一主導產業,五個景區實現「一村一品一業」的差異化發展格局。以花為媒,鮮切花、梅花、菊花、荷花和蔬菜,文化為魂,錯位發展,競相開放,組成一條珍珠型的特色旅遊線路。
05 借頂級大客戶之勢
這個方法對新的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項目在新開拓市場時非常適用。因為市場對新項目的信任有一個過程。可以找當地的大機構、企事業單位,如汽車4S店等大單位、大企業的員工體驗,然後作為樣板客戶去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