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種族歧視與流行音樂的起源

2020-12-12 音樂無線研討會

眾所周知,46歲的非裔男性 George Floyd前段時間被一名白人警察在執法的時候壓脖致死。Floyd 的死引起全美範圍內大規模的抗議示威。

歸根究柢,這次的事件不是偶然,而是疫情大流行的環境下,資本主義危機背景,失業率劇增、有色群體被長期不公正對待等諸多原因的影響下而爆發的。

時至今日,已經美國已經有70多個國家爆發遊行,在歐洲等地也都相繼展開遊行活動。

因為不只是美國,在世界上的許多地區,對黑人群體或多或少都有刻板印象的偏見。

但是你知道嗎,如今我們日常聽的現代音樂,絕大多數都是他們而創造的。

眾所周知,美國黑人的先民是16世紀初到19世紀末從非洲西部被販賣到北美來的黑奴,那時的西非音樂便是今天美國黑人音樂的主要淵源。

藍調是一種具有民歌風的獨唱曲,它最初是黑人自娛性的歌曲,後來非常流行,而且對包括爵士在內的幾乎所有美國音樂品種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藍調產生是在美國內戰之後產生的,當時有不少被解放了的黑奴離開農場和家鄉去做他們所不熟悉的工作,如修鐵路、挖溝等,殘酷的剝削,辛苦的工作和菲薄的工資使他們感到痛苦,便即興編唱一些歌曲來表達自己的不幸,這便是最初的藍調。

如果說藍調誕生的原因是壓迫,那爵士的誕生就是因為貧窮。

在美國內戰結束後,蓄奴制被廢,黑奴得到解放,黑人音樂的發展很快。軍樂團所棄用的樂器加上新獲得的遷徙自由形成了爵士樂的根底:銅管樂、舞曲、布魯斯。

而且黑人音樂家們可以得到或用比較便宜價錢,買到內戰時期軍樂隊所用的樂器。

紐奧良的黑人音樂家便開始用他們自己方式演奏這些樂器,他們不僅在舉行慶祝遊行時和音樂會上演奏,也為葬禮演奏。

黑人的管樂隊逐漸從室外的儀式性樂隊演變為以伴舞和娛人為主的室內樂隊後,音樂家們用格泰姆音樂加切分節奏的辦法來演奏歐洲的進行曲、舞曲,甚至歌劇選曲,並加上即興演奏的段落。就這樣,紐奧良的黑人音樂家們便逐漸創造一種新的演奏方式——爵士樂。

同樣的,黑人在音樂上的成就,不止藍調和爵士,還有搖滾。

說到搖滾先驅,也許我們會想到貓王、披頭四……但搖滾的起源還是黑人。

美國的種族隔離一直很嚴重,在住宅區、學校、教堂和各種社會設施中,白人和黑人都是分開的。在種族隔離的政策下,黑人保留著自己的宗教、語言、服飾、舞蹈和音樂。節奏布魯斯像其他黑人音樂一樣,擁有自己的群體。它被稱作"種族唱片",與白人音樂市場是分開的。

但這個時候,在吸取了黑人族群的布魯斯、節奏布魯斯、爵士樂,以及鄉村音樂的風格後,原來隔開的音樂市場突然間感覺中間的圍牆倒了,在這片廢墟中一種新的風格——搖滾樂正式誕生了。

如果你是個資深樂迷,尤其是搖滾樂迷的話,一定不會對Little Richard(小理察)這個名字感到陌生,因為它會高頻地出現在各種搖滾類紀錄片裡或某個音樂大咖的傳記中。

小理察在美國時間2020年5月9日去世,享齡87歲。

但這名傳奇人物享有許多美名,「搖滾先驅」、「搖滾文化發起者」、「搖滾創新者」、「搖滾設計師」、「搖滾奠定者」 ……

小理察還被認為是R&B的啟發者,有媒體認為R&B的誕生是因為他的創新式搖滾被加以新元素,這使他在獲得海量搖滾獎項、榮譽、美名之外還獲得了格萊美旗上主辦方Recording Academy賦予的R&B終身成就獎。

披頭四一直將小理察視為他們的靈感源泉,小理察還把自己獨特的發聲方法教給了保羅·麥卡特尼,所以披頭四後來的歌曲裡面出現過一些神奇的「嚎叫」。

有人說,如果沒有小理察,就不會有麥可·傑克遜、披頭四、貓王、大衛鮑伊……這話乍聽有些誇張,但的確如此。

小理察曾說過:「如果我是白人,這世界上就沒貓王什麼事了」。

貓王埃爾維斯·普雷斯利早期的很多歌曲,都翻唱自小理察的作品。只不過,由於白人身份的加持,貓王比小理察更容易被大眾接受認可,也更容易躥紅。

有了他打響的第一槍,才會有60年代的音樂盛世,才能讓披頭四、滾石、AC/DC等搖滾樂隊汲取到靈感大放異彩。甚至在日後的放克、嘻哈樂、雷鬼樂等其他音樂流派中,也能看到他帶來的影響。

過去幾十年裡,他改變了黑人在全球音樂圈的地位,改變了黑人音樂在Popular Music範疇內的地位,用各種超級熱單掀起了一次又一次音樂文化和音樂作品的新革命。

也許小理察的名氣並沒有讓所有人都熟知,那麼他的後輩,則再一次告訴世界,流行音樂之王到底是誰。

有人會問麥可·傑克遜所代表的「流行音樂」究竟是什麼,這其實算是當時百花齊放的音樂風格的統稱,包括了爵士、搖滾、靈魂、布魯斯、雷鬼、說唱、嘻哈、迪斯科、放克等等……

通過舞臺和視頻的表演,傑克遜普及了機械舞、太空步等舞蹈技術。傑克遜一生中獲得了13座葛萊美獎和26座全美音樂獎。在他的個人獨唱生涯中,他擁有13支美國冠軍單曲。

不僅在音樂事業上取得成功,麥可·傑克遜一生都在為黑人族群的平等權益而抗爭。

傑克遜關心公益慈善,多次舉辦慈善活動、探訪貧困地區、看望難民、捐款捐物。1985年,為賑濟非洲饑民,創作並演唱了歌曲《We Are The World》,其收益全部用於援助非洲饑民。2000年金氏世界紀錄大全裡認證他資助過39個慈善機構,以個人名義向慈善機構的捐款超過3億美元。他是金氏世界紀錄以個人名義捐款最多的藝人。

1865年,南北戰爭結束,黑人在內戰後從奴隸枷鎖下解放出來。

98年後,1963年8月28日,馬丁·路德·金在林肯紀念館的臺階上發表了「我有一個夢想」的演講。

98年又57年過去了,種族問題依舊存在。

在我們聽一些音樂時,應當記住這些音樂從哪裡來。

相關焦點

  • 美國《種族唱片》如何把黑人音樂變成大生意
    像許多其他黑人一樣,他當過看門人、搬運工和廚師。但當他發現自己在錄音室裡的麥克風前面時,這位布魯斯音樂家知道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布朗齊的唱片被當作「種族唱片」——黑人聽眾和黑人聽眾的音樂。但是,雖然他在短短十年內錄製了數百首歌曲,以回應全國對黑人聲音和黑人音樂的渴望,但他幾乎沒有賺到錢。1947年,他告訴艾倫·洛馬克斯:「我沒有得到任何版稅。」
  • 反種族歧視浪潮下,中國品牌「黑人牙膏」被迫改名?
    來源:4A廣告圈(ID:newggm),有補充作者:阿金(授權發布)素材來源於網絡最近,小編看到一則重磅消息受美國反種族歧視抗議的影響高露潔考慮將中國市場「黑人牙膏」改名是的,就是那個現今擁有近90其中包括多家企業集體下架涉嫌「種族歧視」的各種產品而黑人牙膏不幸成為了美國大型抗議中面臨衝擊的一個產品(油管上歪果仁關於黑人牙膏的評價)外國網友在推特上紛紛指責和嘲諷黑人牙膏:「我看到我們正在討論有種族歧視味道的品牌,請允許我給非亞洲地區的小夥伴們介紹一下
  • 種族歧視根深蒂固 黑人被囚禁比率是白人7倍
    中國日報網站環球在線消息: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3日發表的《2007年美國的人權紀錄》指出,種族歧視觀念在美國根深蒂固,黑人和其他少數族裔在司法領域遭受的歧視狀況令人觸目驚心,黑人被囚禁的比例是白人的7倍。
  • 耶魯大學被批種族歧視偏愛黑人?不但歧視亞裔,還歧視白人……
    在美國,種族歧視一直都是特別敏感的話題,一旦被冠上種族歧視,聲譽肯定大受影響。 因此,這樣的指控對於名校耶魯大學來說無疑是殺傷力巨大的打擊。 然而,這次的這個指控並不是來自其他人,而是來自美國的司法部。
  • 美國的歧視鏈:白人歧視黑人,黑人歧視亞裔
    來看,美國爆發的大規模騷亂和「黑命貴」運動已經超越了弗洛伊德事件本身而是點明一個更深層的問題,那就是種族歧視問題。 種族歧視開始於殖民時代,隨著歐洲的工業革命和殖民擴張的開始,就實行著從上到下的種族隔離政策,種族隔離制度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按照不同種族將人群分割開來,根據人種的不同分配不同的社會資源。
  • 對有些黑人的討厭,和種族歧視無關
    最近關於黑人的話題討論得很火熱。前兩天寫了一篇文章,以至於我用「黑人」這個詞都被罵是種族歧視。種族歧視這個詞出現得頻率很高,還有另一個詞,頻率也很高。「崇洋媚外」。我簡單表達一下我的觀點:對有些黑人(當然也包括其他外籍人士)的討厭,和種族歧視無關;當然,對有些黑人(也包括其他外籍人士)的喜歡,也和崇洋媚外無關。
  • 《綠皮書》:故事縱然感人,種族歧視不得解決,也難得到黑人認同
    在目前這樣的黑人運動下,讓我想起了一部主題是反種族歧視的電影——《綠皮書》。真實故事背景下的種族歧視《綠皮書》獲得了第91屆奧斯卡最佳影片,除了片中講述的反歧視的政治意圖,還力圖描述出一個偉大卻也溫馨的故事。《綠皮書》的故事是有真實歷史人物原型的,影片的時代背景就在上世紀黑人運動前夕,那是美國的種族歧視浪潮翻湧的最嚴重的時期。
  • 種族歧視致美國陷入暴亂 為何有大量非洲人的法國卻不歧視黑人?
    美國種族問題由來已久,已經有很多大號從多個角度進行剖析了,咱們這裡就不多說。咱們主要來聊一聊,為什麼黑人遍地的法國,卻鮮少聽到歧視黑人的惡性事件呢?關於法國有多少黑人?看看世界盃法國隊的陣容就知道了。如今的法國,黑人佔的比重越來越大。
  • 洛杉磯警犬被爆種族歧視 專咬黑人和拉丁裔
    原標題:洛杉磯警犬被爆種族歧視專咬黑人和拉丁裔  據美國《環球郵報》12日報導,本周公布的一份最新調查報告顯示,洛杉磯警犬專咬黑人和拉丁裔,而且被警犬咬傷的人數還在不斷增加。  這份由警察評估資源中心完成的新報告顯示,2012年洛杉磯警犬咬傷的黑人和拉丁裔分別較上一年度增加了30%和33%。今年上半年,被警犬咬傷的全部是黑人和拉丁裔。報告發現,洛杉磯警局在黑人和拉丁裔相對集中的區域派駐了警犬隊,警犬咬人機率很大。  據報導,早在上世紀80年代,洛杉磯警察就曾將黑人青年稱為「狗餅乾」。
  • 反種族歧視浪潮下 高露潔要對黑人牙膏下手了
    來源:金融界網站高露潔周四表示,該公司正在重新全面評估旗下的中國市場牙膏品牌「黑人牙膏」,成為美國反種族歧視抗議活動中受影響的最新一個品牌。「黑人牙膏」是一個在中國廣受歡迎的品牌,由高露潔及其合資夥伴好來化工(Hawley & Hazel)所有。該品牌的英文名字最初是「Darkie」(黑人),包裝上印著一個戴大禮帽微笑著的黑人男子,後來改為「Darlie」,但中文名稱仍沿用「黑人牙膏」。
  • 巴黎對手罷賽 本菲卡主帥:只要說黑人就是種族歧視?
    在本菲卡對標準列日的歐聯杯賽前新聞發布會上,豪爾赫-熱蘇斯評論了此事。「我不知道當時發生了什麼,也不知道科爾特斯庫說了什麼,但如今關於種族主義的指控似乎變得非常流行。作為一個普通人,我有權以自己的方式思考,只有當我了解當時他說的具體言論,我才能就此事發表明確意見。」豪爾赫-熱蘇斯教練接著說:「如今,只要有關於黑人的言論就會被視為種族主義的標誌,而關於白人的任何言論都不會被視為種族主義。這是一股席捲全球的浪潮。
  • 用「黑人牙膏」算種族歧視?剛去美國,為啥房東建議別帶黑人牙膏
    可作為亞洲人,你大概也想像不出來,一管「黑人牙膏」等同團結種族主義者的火把,在美國也足以引起騷亂……1985年,在高露潔在收購Hawley & Hazel的50%股份後將「黑人牙膏」引進歐美市場,不料,宗教團體、非洲裔美國人、公司股東就品牌名Darkie(一種輕蔑黑人的稱呼)的種族歧視性質提出抗議。
  • 南非白人被趕進貧民窟,黑人居然還在抗議種族歧視?
    黑人抗議者們激烈高呼著口號。 可令人匪夷所思,這一幕不是發生在美國紐約,而是發生在南非。如果說美國掀起「黑命貴運動」,確實有政治和經濟立足點,畢竟黑人高犯罪率導致警察極為提防非洲裔是不爭的事實。 那麼已經被黑人奪得政權多年的南非,又是為何在那高呼看起來就很虛幻,像是夢幻上世紀的反歧視口號呢?
  • 英格蘭東遊遭遇種族歧視,東歐為何成種族歧視重災區
    種族歧視一直是足球場上繞不開的話題,即使是在全球化社會的今天,許多地方的種族歧視「情結」依然十分濃厚。無獨有偶,英格蘭隊在昨天的歐洲杯預選賽中也遭遇了種族歧視。昨天三獅軍團6-0大勝保加利亞隊,但是比賽的過程卻不太順利,主隊保加利亞的球迷的種族歧視行為讓全場比賽被迫中斷兩次。多名英格蘭隊的黑人球員遭到了保加利亞球迷瘋狂的噓聲,以及言語上的詛咒。賽前更是有許多球迷,在奏國歌的時候行納粹禮。如此嚴重和明目張胆的惡劣行為已經引起了外界的關注,賽後保加利亞總理博瑞斯夫也在社交媒體上,督促保加利亞足協立即調查此事。
  • 美國種族歧視到底有多嚴重,美國種族歧視的起源在哪?
    美利堅合眾國簡稱美國,國家成立至今數百年的時間,其國民種族如國家名稱一般,各種膚色匯聚組成現在龐大的國家。美國國家建立的地址原為印第安人的居住地,在15世紀末的時候,英、法、荷蘭、西班牙相繼殖民於次,在18世紀中旬時爆發了美國人民反抗英國殖民地的統治並發表《獨立宣言》成立美國。
  • 美國:何以至此,黑人飽受歧視的根源何在?
    ▲種族隔離下的有色人種候車區種族隔離制度其實是奴隸制的後遺症,對南方各州的奴隸主而言,由於長期以來一直把黑人奴隸作為私有財產,再加上骨子裡就對黑人存在偏見歧視,因此儘管南方奴隸主因為戰爭喪失了昔日的財富與榮耀,但仍然存在著相當大的聲音抗拒黑人同白人一樣,獲有平等的政治社會生活。
  • 南非一白人女性將黑人比喻成猴 引發種族歧視爭議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莉蘭】法國國際廣播電臺1月5日援引法新社報導稱,南非白人女房地產經紀人斯派羅(Penny Sparrow)在社交媒體上留言,將新年假期到海灘玩樂、留下垃圾的黑人比喻成猴子,引發種族歧視爭議。執政黨非洲人國民大會(ANC)決定訴諸法律行動。
  • 「黑人音樂」也掀起平權風潮
    弗洛伊德之死事件引燃的各種矛盾迅速蔓延至美國社會各個領域,如今也波及流行音樂圈。當地時間10日上午,美國國家錄音藝術科學院宣布,創立於1959年、由該院評選、旨在表彰過去一年間成就出眾音樂藝術家的美國最高音樂獎項之一——葛萊美獎變更四個獎項:「最佳當代都會專輯」改為「最佳前衛節奏布魯斯專輯」,「最佳說唱歌手」改為「最佳旋律說唱歌手」,「最佳拉丁搖滾/另類或城市音樂專輯」改為「最佳拉丁搖滾或另類音樂專輯」,「最佳拉丁饒舌說唱及都市樂專輯」改為「最佳拉丁饒舌說唱專輯」。
  • 美國種族歧視很嚴重?為何美國黑人被警察打死事件經常發生呢
    事實說明種族歧視在美國存在的問題還是比較大的,近幾日美國很多地方出現騷亂,搶超市、砸警車等等。據媒體報導這在美國是經常發生的。2014年7月,警方懷疑黑人男子Eric garner在街上出售無稅票包裝單只香菸,然後對其進行逮捕。過程中,因為壓得黑人無法呼吸而造成死亡。那為什麼美國經常發生警察對黑人暴力執法的行為呢?
  • 【1+1看巴西】多元巴西:膚色 森巴舞 反種族歧視
    白巖松:我覺得音樂當然是會談到的,因為巴西非常著名的一個流行音樂的創作者若賓曾經說過這樣的話,說全世界只有三個國家的流行音樂可以一談,就是巴西、古巴、美國,剩下都是過眼雲煙,他對自己的音樂是超級自豪的,因此它的音樂舞蹈裡全是充滿著文化亂燉這樣的一個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