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音樂」也掀起平權風潮

2020-12-12 騰訊網

本報特約記者 陶短房

從左至右分別為三屆格萊美「最佳當代都會專輯」獲得者:弗蘭克·奧申(2013年)、碧昂絲(2017年)和莉佐(2020年)。

弗洛伊德之死事件引燃的各種矛盾迅速蔓延至美國社會各個領域,如今也波及流行音樂圈。當地時間10日上午,美國國家錄音藝術科學院宣布,創立於1959年、由該院評選、旨在表彰過去一年間成就出眾音樂藝術家的美國最高音樂獎項之一——葛萊美獎變更四個獎項:「最佳當代都會專輯」改為「最佳前衛節奏布魯斯專輯」,「最佳說唱歌手」改為「最佳旋律說唱歌手」,「最佳拉丁搖滾/另類或城市音樂專輯」改為「最佳拉丁搖滾或另類音樂專輯」,「最佳拉丁饒舌說唱及都市樂專輯」改為「最佳拉丁饒舌說唱專輯」。

自1979年開始,每年6月舉辦的「非洲裔美國人音樂月」這個從建立之初就被確定為非洲裔美國人活動的項目,今年因嘻哈歌手組合Guapdad 4000在參演曲目中大幅增加所謂「精選戰鬥性歌曲」,引發高度關注。此外,弗洛伊德事件發生後成立的英國黑人音樂聯盟,近日也發表致商業音樂界業者公開信,呼籲立即採取行動,以應對音樂行業針對黑人的種族歧視和邊緣化,具體內容包括「停止使用『都市樂』這一不承認黑人偉大音樂成就的貶義名詞」,改用黑人音樂的準確措辭;在音樂界為黑人從業者的升遷、黑人歌手及藝人推行同工同酬等。英國黑人音樂聯盟援引2018年英國音樂協會的數據稱,少數族裔在英國音樂領域從業人數佔比為17.8%,其中16歲至24歲段佔比高達25.9%,而在45歲至64歲段則只有11.4%,「這意味著高級職位中黑人太少」「影響黑人在商業領域參與決策、立項和撥款權,以及他們升遷和獲得應有報酬的機會」。他們還呼籲業界成立專門的「內部工作組」,以推動「種族平權運動」。

不難看出,以上所述英美流行樂壇近來做出的一系列變革,主要是圍繞「都市樂」這一名詞——之所以要將此前主要涵蓋較正統音樂流派的「都市樂」改掉,就是為了讓嘻哈等「另類邊緣化流行樂」登上大雅之堂,獲得迄今一直因其「黑幫音樂」「地下音樂」標籤而受到很大影響的商業化機會,從而得到更多市場份額。

近年來,以美國都市黑人和貧民社區為核心,興起了以嘻哈為代表的所謂「另類邊緣化流行樂」。馬裡裔美國作家迪亞瓦拉指出,嘻哈音樂反映出當代社會大量被邊緣化、被無視的底層人心聲,表現出「窮人對美好生活的渴望」,一些嘻哈樂手也竭力將這些另類邊緣化流行樂與族裔平等、消滅貧富差距等政治訴求掛鈎。嘻哈歌手KRS-One曾表示,在上世紀70年代,「唯一能在友好氛圍裡聽到馬丁·路德·金『我有一個夢想』演講詞的地方,就是嘻哈樂現場演出」。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弗洛伊德事件爆發地明尼阿波利斯,正是嘻哈等另類邊緣化流行樂的「聖地」,誕生過普林斯和鮑勃·迪倫等樂壇標誌性人物。

另一方面,弗洛伊德事件給歐美樂壇帶來的「應激式反應」並非沒有爭議和後遺症。1982年嘻哈樂隊Plante Rock掀起的嘻哈商業化浪潮意在為嘻哈「洗白」,如今這種應激式反應又試圖將都市樂「洗黑」。「洗白」之所以迄今一直事倍功半,根本就在於這類音樂與歐美草根階層、底層社區相伴相生的地氣會大減,而「洗黑」固然可以取悅非洲裔,卻也可能令女性和女權主義者群體覺得受到冒犯。不僅如此,即便支持為都市樂正名的人,意見也大相逕庭:原本的「洗白」就被大多數底層不知名樂手譏諷,如今換個方位繼續「鬥爭」,恐怕也會侵犯到另一些陣營內的既得利益者。▲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美國黑人平權運動電影《底特律》為何叫好不叫座
    差不多每十年美國就會爆發一次規模較大的黑人平權運動,最近的一次便是2013年因槍殺黑人青年馬丁的佛州白人警察無罪釋放,延宕至今的「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Black Lives Matter)。幾乎每一次黑人平權運動都與暴力相伴,抗議者引發的騷亂與執法者彈壓導致的混亂,形成惡性循環,成為標榜人權至上的美國歷屆政府,一塊難以掩蓋的痼疾。
  • 美國平權法案:「逆向歧視」的存廢之爭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黑人為爭取政治、經濟、社會權利平等掀起了聲勢浩大的民權運動,反對種族壓迫和種族歧視的鬥爭風起雲湧。彼時「超級大國」陷入內外交困的尷尬境地,越戰泥潭拖住美國大兵的腳步,國內反戰情緒迅速蔓延,黑人民權運動、女權運動、學生運動此起彼伏,被譽為民權運動裡程碑的「平權法案」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
  • 黑人平權支持者攻佔英機場跑道致多航班取消
    黑人平權支持者攻佔英機場跑道致多航班取消
  • 美國黑人平權運動百年簡史
    一百多年來,黑人的平權運動都是這樣被記錄下來的。而這些照片則定義了未來幾年的反種族主義運動,並成為後人為公民自由而奮鬥的基礎。編譯 | SUN來源 | BuzzFeedNews1917年,數千名抗議者在悲哀的沉默中走上曼哈頓街頭,以應對東聖路易斯種族暴動,這場暴動造成數十名黑人喪生,成千上萬人成為無家可歸者。一個世紀之後,與1917年的默示抗議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14年麥可·布朗在密蘇裡州弗格森被一名白人警官槍殺後幾天拍攝的照片。
  • 平權法案的反思
    可是在現實上,平權法案實行以來,也受到許多批評和挑戰,甚至這一類的挑戰,已經不僅僅是輿論的負面意見,而且已經到了在法院訴訟的地步。談起法院訴訟,先要了解一下平權法案就竟是一個甚麼樣的怪物。 舉例來說,許多大學依據平權法案的精神,他們不再全以學業成績或是SAT成績(美國高中學生的會考,成績用以申請大學之用)來做學生入學之標準。他們設訂了一些入學的保障名額給少數族裔。
  • 美國黑人音樂①丨夜裡的噪音:皮鞭、即興與音樂中的新黑人
    近日,明尼蘇達州的黑人因涉嫌使用20美元假鈔而死於警察暴力執法的事件,在全美各大城市掀起大規模抗議,成為上世紀中葉美國如火如荼的民權運動的回聲。美國黑人音樂不僅僅是黑人反抗運動的背景聲音,事實上,它和黑人爭取平等的鬥爭一直共同生長。在黑人踏上美洲大陸至今的四百多年歷史中,音樂不僅催化、激發、升華,甚至發明反抗,它本身就是美國黑人最重要的反抗方式之一。
  • 黑人,種族歧視與流行音樂的起源
    眾所周知,美國黑人的先民是16世紀初到19世紀末從非洲西部被販賣到北美來的黑奴,那時的西非音樂便是今天美國黑人音樂的主要淵源。藍調是一種具有民歌風的獨唱曲,它最初是黑人自娛性的歌曲,後來非常流行,而且對包括爵士在內的幾乎所有美國音樂品種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 NBA允許球員更改球衣名字 利用其為平權運動發聲
    NBA允許球員更改球衣名字  北京時間6月29日消息據美國媒體報導,NBA計劃在複賽後允許球員利用球衣宣傳自己對於社會平權運動的態度,具體措施是他們可以將球衣背後的姓名改掉。  為了繼續專注於黑人運動以及與社會不公和種族不平等的鬥爭,NBA將允許球員們將球衣背面的名字改為為平權運動發聲的內容。知情人士透露,NBA聯盟和球員工會正在努力與球衣製造商耐克達成這一協議,以籌備7月底在奧蘭多開始的複賽。  NBA總裁亞當-肖華本周早些時候表示,聯盟希望利用其影響力來提高關注度並促進社會變革。
  • 美國平權運動走火入魔?因為說錯一句話,24歲年輕媽媽慘遭槍殺
    長達兩個多月的平權運動之後,「黑人的命也是命」 這句原本為黑人群體爭取權利的口號,開始逐漸喪失原本的意義。很多不法分子表面上打著平權旗號,而私下裡卻幹著排除異己,打擊報復的勾當,徹底將這個積極向上的口號,變成惡性事件的遮羞布。
  • 黑人反歧視抗議者盯上「黑人牙膏」.黑人牙膏:我太難了
    當高露潔在1985年收購好來化工公司的50%股份後,將「黑人牙膏」引進歐美市場打算大賺一筆的時候,不料那時正值黑人平權運動興起,宗教團體、非洲裔美國人以及公司股東就品牌名因為當時黑人牙膏的名字已經深入人心,而且對於黑人牙膏的商標和宣傳已經下了重本,如果改名則相當於一切重來,於是為了保住市場地位,黑人牙膏還是決定不改中文名字,所以「黑人牙膏」還是「黑人牙膏」。
  • 無錫蠡湖邊掀起「情人鎖」風潮 市民忙留影
    無錫蠡湖邊掀起「情人鎖」風潮 市民忙留影 (1/6) "← →"翻頁
  • 平權運動對好萊塢電影行業到底有什麼影響?
    作者 / 馬丁 從5月份喬治·弗洛伊德事件,全美爆發抗議,到上周雅各布·布雷克被警察連開七槍,以至NBA罷賽,再到昨天又一黑人男子被警方槍殺,抗議遊行再度爆發,美國「平權運動」還在繼續。
  • 港媒:美國取消平權法案 華人孩子進名校撥雲見日?
    哈佛是精英匯聚之地,也是大學招生平權之爭的焦點所在。對於學業成績出眾的華人學生而言,大學招生考慮種族因素,最直接的後果是,在報考大學時,華人學生成績要比拉丁裔和黑人學生高出一大截,才可能獲得同等機遇。普林斯頓大學曾有研究發現,亞裔學生SAT成績必須比白人學生高140分,比拉丁裔高270分,比黑人高450分,才能在報考大學時獲得同等待遇。這種現象被稱為向亞裔學生徵收「智商稅」,甚至白人學生也覺得面臨這種被稱為「逆向歧視」的現象。
  • 還忙著為黑人平權?陳奕迅自曝留學時被欺凌,中國人應該更團結
    其實真正說起來,相比於如今大鬧平權的黑人兄弟們。 華人在世界上受到的歧視可一點不少,要不是咱們相對比較能夠忍讓,只怕更加難以在外生存。
  • 「黑人命也是命」怒火中,他們在唱這些歌
    黑人喬治·弗洛伊德漫長而痛苦的死亡點燃怒火,失業和社交隔離的絕望為它助燃,美國大規模抗議在街頭正酣。由美國音樂行業高管傑米拉·託馬斯(Jamila Thomas)和布麗安娜·阿吉曼格(Brianna Agyemang)發起的音樂界停工日(#TheShowMustBePaused)迅速在全球獲得響應。
  • 狄朵娜源起1982掀起純正法式內衣風潮
    狄朵娜源起1982掀起純正法式內衣風潮時間:2016-07-13 11:22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狄朵娜源起1982掀起純正法式內衣風潮 法國的香薰文化在全球範圍內深受推崇,也為現代服裝、香水、化妝品等行業的發展起到了深遠的影響。
  • 黑人,撐起了流行音樂半邊天
    不管你是音樂發燒友,還是音樂小白,總找到一款自己喜歡的音樂。但是仔細復盤一下現代那些音樂流派的發展史,我們會發現很多我們熟知的音樂流派都是由黑人音樂衍生的,或者是由黑人歌手帶動起來的。黑人仿佛在音樂領域天生就有種族天賦。那麼具體哪些流派和黑人音樂息息相關並且有突出貢獻的黑人音樂人呢?且聽小印一一說起。
  • 黑人內部「天下大亂」
    Jay-Z創辦的經紀公司Roc Nation在今夏NBA自由市場掀起了很大風浪,旗下主要客戶凱文-杜蘭特和凱瑞-厄文選擇在籃網聯手,徹底改變了東部的競爭版圖。他從不掩飾自己對金錢的熱愛,而他的成功也得到了社會,尤其是黑人社群的推崇。人們都說,他不僅僅是最成功的說唱歌手之一,也是資本主義的絕佳象徵。他曾經擔任Def Jam唱片公司的總裁,後來自己創業成為Roc Nation老闆;他曾經收購籃網部分股權,又投資了音樂流媒體平臺。
  • 恬趣Tinge助力Slide The City廣州站 掀起趣味「反」風潮
    (原標題:恬趣Tinge助力Slide The City廣州站 掀起趣味「反」風潮)
  • 美國黑人「變裝皇后」,促進同性平權卻反遭排斥,跨性別者的悲歌
    出品|Figure人物瑪莎·P·詹森,跨性別異裝者,最早的黑人「變裝皇后」。她是20世紀70年代美國最知名的LGBTQ平權運動活動家,一生都在與歧視性少數群體的世界作鬥爭。1992年7月6日,瑪莎的屍體在紐約克裡斯多弗街碼頭附近的河面被發現,警方經過短暫調查後得出了「自殺」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