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臺獨」主力軍可能是日本人!

2020-12-12 環球網

▌來源:鳳凰視頻、環球時報

近日,一則視頻在網絡上熱傳,節目引用多位專家證據,提出秉持「臺獨」理念的一些臺灣人其實並非中國人,而是1945年日本敗退時奉命留在臺灣的日本人。

中國社科院政治學所信息資料室主任馮鉞曾在環球時報發文,深入論證這一觀點。

「臺獨」主力軍可能是日本人

文 / 馮鉞

我們經常批評搞「臺獨」的人數典忘祖,但應當認清的事實是,實際上「臺獨」理論和實踐的種子早在1945年及其之前就被日本刻意種下,秉持「臺獨」理念的一些「臺灣」人實際並非中國人,而是1945年日本敗退時,奉命留在臺灣伺機東山再起的日本人。

1895年至1945年間50年的侵略殖民統治在臺灣培養了一批親日分子,這些親日分子及其後代至今仍在臺灣發揮著巨大影響。

1945年抗戰勝利並不意味著日本對臺佔領的徹底結束。當時的日本侵略者處心積慮,處處給中國製造內部問題留下後患,這既是日本也是西方國家在外交和戰略領域經常玩的手段。

臺灣早就有學者指出,1945年日本投降時,日本政府讓數萬戶在臺灣的日本家庭更改戶籍,改為中國姓氏,留在臺灣發揮更大的作用。

臺灣史料記載,1945年抗戰勝利中國即將收回臺灣時,(日本)在正規軍撤離臺灣後,派遣許多地下工作者(如浪人)策「臺獨」,利用親日的臺灣人為工具,企圖扶植一個親日政權。這是日本的國家利益,也是很大的價值,民國四十年(註:即1951年)前後,日本成為「臺獨大本營」。

有臺灣學者2015年曾指出,「這些皇民化家庭以士紳家庭為主,階級地位較高,國民黨1949年來臺後,他們幾乎是受害者,在政治地位上沒有發展,經濟上因土地重分配失去既得利益,便萌發臺獨意識。」

這些日本人家庭及皇民化家庭在1895年—1945年時無論在政治和經濟地位上都處於比較高的地位。抗戰勝利後,留在臺灣的他們在社會中發揮的影響力通常大於普通人家,這也是世界各地常見的社會現象。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臺獨」理論和實踐在過去國民黨「戒嚴」時期雖遭強力打壓,但長期難以鎮服了。

本省人與外省人利益衝突的問題只是「臺獨」產生的表面現象,其根本的問題在於留在臺灣的日本人刻意製造了這種表象,以掩蓋「臺獨」理論和實踐的真正根源。

1945年至今,70餘年光景,這數萬戶原日本籍或親日本家庭代代繁衍,人數早已擴大了很多倍,又經李登輝、陳水扁時期的大力扶持,其勢力和影響甚至可能大於日本殖民統治時代。因此,在臺灣會出現那麼多從骨子裡親日反華之人並不奇怪。

2000年陳水扁上臺後,我們也曾耐心地以聽其言、觀其行的方式應對,但自那以後臺灣民眾(尤其是青年一代)離心傾向明顯,臺灣島內全面去中國化的趨勢未有大變化,教科書、傳統媒體、網絡新媒體等分裂傾向越來越嚴重。

從目前情勢看,仍秉持「臺獨」理念的民進黨有可能執政八年。八年能夠影響又一代的中小學生!八年之後,「臺獨」理念將可能蠱惑更多人,將為中華民族統一大業設置更大障礙。

這些人多年來言行已經證明他們不會改變內心深處對「臺獨」的追求。而目前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較注重與日相安倍晉三的關係。日本的臺海問題專家、共同社前駐臺灣支局長岡田充也認為:日本存在支持「臺獨」的勢力,美日安保的深化,也讓臺灣的地位升級。不排除支持「臺獨」的日本部分保守勢力會拿臺灣這枚棋子,對中國大陸做出挑戰。

我們對每一位當選的臺灣領導人,都秉持著「聽其言觀其行」的方式應對。但自李登輝上臺扶持臺獨勢力,隨後陳水扁、蔡英文持續選擇「去中國化」和敵對態度,導致臺灣民眾,尤其是青年一代,對大陸認同感降低明顯,隨著民進黨及其分裂勢力繼續執政,這種分裂傾向愈發明顯。

(本文發表於2016年06月24日《環球時報》)

相關焦點

  • 臺灣有多少日本人後裔?「皇民化臺獨」愈發泛濫
    「皇民化臺獨」的代表們根據上述檔案資料,日僑當年能留在臺灣繼續生活的人,恐怕非常少,在那種環境下,日本人後裔是難以容身的。最近在臺日裔人數被傳出「暴增」,主要跟臺灣官方與民間的傾日、媚日,甚至「皇民化臺獨」被喚醒有關。
  • 「臺獨」要絕望!非常時刻,華盛頓傳出聲音,重拳擊碎蔡英文美夢
    非常時刻,華盛頓傳出聲音,重拳擊碎蔡英文美夢。據香港中評社11月20日報導, 美國知名臺海問題專家任雪麗近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北京對臺更加強硬,至少部分反映了北京對於美國政策不可預知性和美中關係突然嚴重惡化的擔憂。如果美中緊張關係不能緩和,臺灣當局將面臨巨大壓力。
  • 「臺獨」日本人請願將「中國臺灣」改回去 他真的成功了嗎?
    隨後,日本航空(JAL)、全日空(ANA)在官網上將「臺灣」更改為「中國臺灣」。知錯就改,事情本該就此塵埃落定。但就有人不願意。6月7日,名叫永山英樹的日本人在臉書上發起請願活動,呼籲民眾一起要求日本航空公司把「中國臺灣」再改回「臺灣」。
  • 在日「臺獨」組織簡介
    在這一過程中,辜寬敏(母親是日本人)是最早的日系「臺獨」組織核心成員之一,1947年他在日本組建「臺獨建國聯盟」被國民黨通緝,直到1972年才返臺。1951年在日本支持下,廖文毅在東京成立所謂「臺灣民主獨立黨」,成為日系「臺獨組織」正式建黨的濫觴。「臺獨建國聯盟」遷回臺灣後,其成員集體加入民進黨。
  • "臺獨"勾結日本組織叫囂:奧運抹掉"中華臺北"稱謂
    「2020東京奧運臺灣正名」發起人是日本人永山英樹。有網友稱這是「臺獨」的鬧劇,稱「明知不可能而為之,意味著沒有時間做些可能有意義的事,『臺獨』們繼續鬧吧看誰理你們」;有的網友則直指「媚日」太搞笑,稱「決定隊名的又不是日本,這群人真愛演」。其實,「臺獨」在對外稱謂上的自說自話,並不少見。
  • 日本發表新天皇元號,「臺獨」又受傷了
    外務省30日則表示,4月1日發表新元號後,將會馬上通知被日本承認的國家,總計有195國。據悉,其中將不包括臺灣。根據日本電視臺TBS NEWS報導,外相河野太郎表示,4月1日公布新元號後,日本將會隨即通知受日本承認的195個國家,屆時將會透過位在各國的大使館、辦事處等駐地機構代為向該國說明。
  • 「臺獨」去日本,被關「小黑屋」了
    來源:環球網臺灣「時代力量」議員黃鬱芬27日自曝,她日前赴日本參加活動時被抓到小房間審查2小時,甚至被問是否曾在臺灣參加過「抗爭活動」。臺「外交部」事後對此聲稱,日本係為反恐而對入境旅客加強檢查。有島內網友諷刺稱,日本政府可能是認定「太陽花學運」為恐怖活動。
  • 「臺灣鐵路之父」從劉銘傳變成日本人? 前「立委」:「臺獨」不拜...
    對此,國民黨籍前「立委」蔡正元12日在臉書發文諷刺稱,「臺獨」不拜日本人,要怎麼活下去?作家張方遠也在臉書強調,最早在臺建設鐵路的人是劉銘傳,他批評民進黨當局的行為是在「捏造歷史」。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1895年清朝與日本籤訂馬關條約,割讓臺灣。1906年,長谷川謹介出任「臺灣總督府鐵道部部長」。距離1893年劉銘傳興建雞籠至竹塹鐵路通車,已經過了13年(或15年)。前國民黨籍「立委」蔡正元12日在臉書發文諷刺,「臺獨」政權不拜日本人,要怎麼過日子?要怎麼活下去啊!
  • 「臺灣鐵路之父」從劉銘傳變成日本人?前「立委」:「臺獨」不拜...
    對此,國民黨籍前「立委」蔡正元12日在臉書發文諷刺稱,「臺獨」不拜日本人,要怎麼活下去?作家張方遠也在臉書強調,最早在臺建設鐵路的人是劉銘傳,他批評民進黨當局的行為是在「捏造歷史」。「中時電子報」引述史料介紹,長谷川謹介於1899年受「臺灣總督府」民政長官後藤新平邀請赴臺,並於1906年開始出任「臺灣總督府鐵道部部長」。
  • 日本議員入境被拒 網友:中國不歡迎「臺獨」
    日本右翼政客和田健一郎此前被曝是「臺獨團體」核心成員,今年3月又現身「港獨議員」組織的活動現場,早已被外交部點名批評。據《文匯報》10日消息,日本東京千葉縣白井市議會議員和田健一郎於9日晚間入境香港被拒後,在次日凌晨(10日早上1點)搭乘臺灣「中華航空」飛往臺北,再轉機返回日本。10日,他在臉書上更新道:「當時大約有10位(香港)入境處工作人員將我帶到一間房間,向我發出拒絕入境通知書,但沒有告知原因。」
  • 「臺獨」勢力總代表李登輝已經持籤證抵達日本
    相關新聞:李登輝抵達日本 中方要求日方以中日關係為重(圖)       中國外交部強烈抗議日本政府允許李登輝赴日       臺灣保釣人士欲赴日全程監視李登輝被拒發籤證       不顧中國反對 日本政府向李登輝發放赴日籤證
  • 「臺獨」聲音大只是為了壯膽,然民眾已不再買帳
    「臺獨」聲音大只是為了壯膽,然民眾已不再買帳。蔡英文執政後野心盡顯,對立大陸蔡英文勝利連任後,就開始利用各種手段對臺灣地區的民眾進行洗腦,想要呼籲民眾和大陸進行對立,試圖破壞兩岸關係的和諧發展,她甚至不惜將臺灣地區的教科書內容進行篡改,企圖從教育上給還未成長為大人的孩子們,進行從小的不正確觀念的輸入。
  • 「務實臺獨工作者」賴清德的東京盤算
    首先強制徵收的地,日本殖民者絲毫不給予補償;而後強迫臺灣人勞動建設水庫,參與興建的日本人領取高薪,而臺灣人同工不同酬,或領取低薪或無分文薪給;水庫建成,臺灣人必須配合總督府的指令,種植甘蔗、水稻、雜糧,完全喪失自由耕種的權利,而且灌溉還必須繳交高昂的稅金;而收成後,臺灣人勞動灌溉所種的稻米,必須上繳日本,因為臺人是二等公民,被剝削是理所當然。
  • 「臺獨」是真毒!大熊貓「圓圓」生仔,「臺獨」網民:弄死它
    然而因為這件事也讓我們再次明白「臺獨」是真毒!這些「臺獨」在知道大熊貓「圓圓」生仔後,「臺獨」網民竟然直言:弄死它。大熊貓非常珍貴,是我國的國寶,如今「圓圓」再次成功生育,為大熊貓家族又增添了一名成員,實在可喜可賀。很多臺灣地區媒體也對此事表示祝賀,但是仍有一些不和諧的聲音夾雜其中。一些「臺獨」分子仍然發表一些不合時宜的話語。
  • 日本暗助「臺獨」,港媒出招:中國可支持琉球獨立
    日本承辦2020年東京奧運會,在一批「臺獨」人士及日本親臺人士支持之下,發動以「臺灣」為代表團名稱的「臺灣2020東京」的聯署活動。港媒評論指出,日本欲借奧運助「臺獨」,北京方面有很多辦法還擊,包括北京可以號召盟友們抵制東京奧運會;中方也可以公開支持衝繩(琉球)「獨立運動」,甚至在大陸國務院下面設立「琉球辦」,研究琉球群島如何「認祖歸宗」。香港《東方日報》15日評論文章說,成功申辦東京奧運會之後,日本一些政要就想利用主場之機,給中國一點顏色。
  • 李登輝其人,精日、「臺獨」、背叛……
    按當時臺灣民政長官後藤新平的主張,日本對臺灣採取的是「逐步同化」;而完全同化臺灣人,「當在八十年之後」。為此,日本有獎勵臺灣人的「皇民化」政策:全家講日語的「國語」家庭,而又願意供奉日本神社的「麻」者,則「晉升」為「皇民」,地位超過一般臺灣人。
  • 臺灣有多少人願為「臺獨」而戰?
    對此,香港中評社發表評論稱,和平誠可貴,沒人願意發生戰爭,綠營尤應思考,臺灣究竟有多少人願為「臺獨」而戰?蔡英文在記者會提到的「新三不」,兩岸關係不會暴走、不會僵住,不會不相往來。第一不,操之在蔡,第二不和第三不,不是由她決定。這「三不」的後「二不」明顯已落實不了。蔡自認沒有暴走,大陸卻視「去中國化」、「公投法」降低門檻、強硬推「促轉」,乃至於偵辦新黨青年軍壓抑統派為踩紅線。
  • 蔡英文又搞"文化臺獨" 媽祖被打造成日本動漫女主
    破壞媽祖形象,蔡英文被批「媚日」  18日,黃光國在記者會現場呈現臺北燈節的媽祖圖像,認為將媽祖打造成動漫人物的作法,「是故意把媽祖打扮成日本A片女主角」,失去信仰的莊嚴與神聖性。  黃光國提到,媽祖信仰來自於福建泉州,闢佑先民,但在這兩場活動,看到媽祖被當成文創產業在消費,看的出來文化總會的目的,是在於將臺灣與大陸媽祖文化節劃分界線,但過去我們看到大陸將媽祖當作文化符號,多認為沒有宗教意涵,如今臺灣將媽祖打造成日本漫畫人物,讓人無法認同。
  • 日本兩大航空公司修改標註 「臺獨」又喊被「矮化」
    在有關修改涉臺灣標註的問題上,日本有兩大航空公司——日本航空(JAL)和全日空(ANA),立場一直搖擺不定。他們一邊想討好中國大陸,一邊又不想讓臺灣失望。  在本月初,日本航空和全日空先是遵循中國民航局的要求,在官網上將「臺灣」更改為「中國臺灣」。之後在一名「臺獨」日本人的請願下,他們竟又將其改了回去。
  • 臺灣意識≠「臺獨」意識
    針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提議該黨20日召開的「全代會」不處理「凍結『臺獨』黨綱提案」,並聲稱該黨所謂「臺灣前途決議文」主張的「臺灣是主權獨立國家」,「已經是臺灣人最大的共識」。對此,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政治所所長張文生教授指出,臺灣意識與「臺獨」意識有著本質區別,不可混為一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