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現代頭腦都藏著巫術的影子

2021-02-13 明白知識

△△△ 點擊上方音頻,收聽青年學者、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國曦今博士講讀《金枝》精彩片段。收聽完整音頻,請掃描文末海報二維碼。

在《金枝》這本書的開頭,英國人類學家詹姆斯·弗雷澤為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在古羅馬的內米一地,樹木林立,湖水閃耀著金色光輝,頗具義大利風情的宮殿、聖廟和村莊佇立在湖邊。

▲英國畫家特納的《金枝》(The Golden Bough,1834年作)就展現了這樣的畫面,而《金枝》書籍的名字也由這幅油畫而來

然而這幅嫻然平靜的風景畫下,卻暗藏著血腥的殺戮。在內米的森林中有棵高大的橡樹,無論晝夜,你都有可能看到一個毛骨悚然的黑影,在樹周圍獨自徘徊。

這個人是可怖的謀殺者,也是這裡的祭司與王。當地流傳著這樣的習俗:如果有人殺死祭司,就可以獲得他的力量,成為新的統治者。於是,每個祭司既是統治者、神力的擁有者,但同時也是個殺人犯。

他每日提心弔膽,夜不能寐,不得不年復一年地獨自巡視。如果他放鬆片刻,稍不警惕,就會被繼承者所殺。白髮叢生就相當於在他的死亡判決書上蓋章,他的命運在他殺死前一個祭司時,就已經註定。但這種習俗實在不符合我們的思維邏輯,古人到底是依照什麼樣的思維方式形成了這種習俗?為何這樣的習俗得以流傳?古代人的思維方式和我們有本質區別嗎?

▲《金枝》

作者:[英]J. G. 弗雷澤

譯者:汪培基、徐育新、張澤石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01.

這還要從古代巫術講起,畢竟無論是祭司還是神廟,都與古代巫術有關。弗雷澤在《金枝》中將巫術的思維方式總結為「交感巫術」,大多數巫術都依照這種思維方式,而它是由「順勢巫術」和「接觸巫術」組成的。接觸巫術,顧名思義,就是一接觸就會產生的反應。在我們的日常經驗當中的確如此,如果現在用力拍桌子,就必然會產生接觸反應,手必然很疼。古代人也只不過是將這種思維稍加延伸,變成「只要接觸,就一直有反應」。比如說,在德國,如果孩子的牙齒掉了,父母就會將其塞進老鼠洞裡去,並且相信如果這樣做,孩子就能長出像老鼠牙齒一樣堅硬的牙。在這裡,孩子的牙掉了,但是接觸的反應並沒有結束,依然還會作用於孩子接下來的牙,讓孩子的牙長得更強壯。但是這裡有個邏輯漏洞,為什麼老鼠的牙長得好,送進老鼠洞的其他牙也會長得好呢?這就要說到第二種思維邏輯——順勢巫術。順勢巫術起源於「同因必同果」的思想,只不過古代人稍加延伸,將相同的原因導致相同的結果,延伸至,相似的原因導致相同的結果。我們來舉個例子,比如,在蘇門答臘島的巴塔克人那裡,如果某個女人不孕,她就會做個布偶娃娃,日日抱在懷裡,她相信這樣她就可能會真的擁有一個孩子。這裡存在著這樣的巫術思維邏輯:抱孩子就代表著有孩子,抱木偶約等於抱孩子,所以抱木偶就代表著有孩子,所以她一定會有孩子。前面牙齒的例子也一樣,老鼠的牙齒長得好,就約等於放進老鼠洞的牙齒長得好,所以孩子的牙齒就長得好。順勢巫術與接觸巫術總是相輔相成地存在於巫術的邏輯思維中。這樣的巫術思維方式也在中國古代流行。公元前91年,漢武帝晚年病弱,太子劉據被構陷以巫蠱詛咒武帝,太子恐懼,以殺奸臣的名義起兵,被武帝鎮壓,最後自縊而死。這場宮廷災難被稱為「巫蠱之禍」,前後死傷數萬人。其中的「巫蠱」指的就是,制一木人,將想要詛咒的人的名字或者頭髮之類,放在木人上,然後用巫術去詛咒木人,被詛咒的人就會因此得禍。這裡就用到了順勢巫術與接觸巫術所組成的交感巫術。名字或是頭髮都是與被詛咒人相關的事物,也就是接觸過的,只要木人上帶有這些東西,就可以通過接觸反應到詛咒人身上。而詛咒木人,木人會有禍患,木人約等於本人,所以詛咒木人就相當於詛咒本人。可以說,交感巫術包括的這兩種思維方式充斥在大多數古代巫術當中,充當著它們的思維基礎。除此之外,青年學者、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國曦今博士在為「明白」講解這本書的時候還指出,這種交感巫術的思想也滲透在如今的某些行為當中,現在美國的許多小偷還會佩戴老鼠毛,來保佑自己像老鼠一樣靈活。

02.

在我們講述交感巫術時,你或許也感受到了,我們和古代人的思維方式在某些方面並非完全迥異,甚至現如今的科學與當時發展的巫術也有相似之處。如果古代人被木頭砸了,他可能會說,之前接觸過的某某事情延續到了現在,出現了報應,所以我們才會痛;如果我們被木頭砸了,我們可能會說,木頭給了我們一個力,讓我們的表皮神經受到刺激,通過神經系統傳播到大腦當中,產生了痛覺反應。

雖然二者的解釋與反應不一樣,但是這兩種思維都是在尋找疼痛的原因,試圖解釋我們生活中遇到的種種事件。它們中並沒有什麼神靈,它總是以一種純粹的形式出現,相信自然嚴整有序、前後一致,具有不可避免的因果定律,並且人類可以運用這些定律造福自己。國曦今博士甚至說:

「巫術其實跟科學是同構的。」

如今,巫術不再被相信,也不再實用,只不過是因為它堅持了錯誤的自然規律,也就成了一套謬誤的行為準則。這是它與現代科學最大的區別。弗雷澤在《金枝》中解釋到,順勢巫術是錯誤地把相似的事物當作相同的事物,接觸巫術的錯誤則是,把瞬間接觸的反應看作永久的。但巫術本身對於客觀事物的一般總結的思路卻是沒錯的,起碼我們現在還在用,從牛頓定理到元素周期表都是依照此推斷出來的。講到這裡,或許你已經認識到,它與另一種思維方式——宗教的巨大不同。當然,現如今宗教已經不能一言蔽之了,作者弗雷澤也只是指出了宗教的一種特性,也就是信仰。弗雷澤指出,宗教存在著對神靈的信仰,而巫術則不具備。像科學一樣,巫術也不相信任何神靈,而是覺得自然暗含著不變的法則。或許有些巫術會向神靈祈禱,貢獻貢品,但是他們並非是虔誠地信仰某個神靈,而更多的是索取。比如說,在中國古代,有些地方會有巫師做法求雨,會供奉龍王廟。但如果龍王不顯靈,就會把龍王像搬到外面來暴曬,甚至有些習俗會鞭笞龍王,以示懲罰。這些巫術並不是信仰龍王,而是認為即使有非人力量操控著一切,人們依然可以以某種儀式、咒語、巫術來巧妙地操控這種力量,並利用其造福人類。它把神靈看作是一種工具,像自然法則一樣。

在《金枝》中記載了這樣一句印度的俗語:

「整個宇宙聽從天神的支配,天神們聽從符咒(曼哈斯)的支配,符咒聽從婆羅門支配,因此,婆羅門是我們的天神。」

而在某些天主教國家,一些受古老巫術影響的鄉下人依然會認為神父可以具有督促神為他們做事的力量。古代流傳下來的這種巫術的祭司就等同於神靈一般,他們擁有著操控天神的力量。因此,在古代,他們具有非常大的權力,於是這種神權與王權也就以此合併在一個人的身上。

03.

這個既是王又是神的人對於古代民眾是如此的重要,比如,在美洲的扎波特克族,他們的祭司(暫且這麼稱呼)就備受尊崇,他被認為是太陽也不配照耀的人,腳踏在大地上也會被土地玷汙。他的生命代表著這塊土地的生機與好運,如果他生病,田地就會荒蕪,他死亡,天地就會崩潰。祭司是如此的重要,古代的民眾必然一定要保證他的安全,保證他一直都身強體壯,生命安康。這個時候你可能會回想到開頭那個例子,人們並未保護他們的祭司,反而是縱容殺戮。這不是與他們的初衷相悖嗎,他們為何不保護他們的王呢?古代人認為,生命的本質是靈魂。人活著是因為靈魂在他的體內,保護一個人就是要保護他的靈魂。比如在東南亞,古代達雅克人的巫醫在行醫時手上都帶著一隻魚鉤,依據順勢巫術,他認為魚鉤可以勾住人的靈魂,並將靈魂送回病人體內。那麼保護祭司的生命,最本質的就是要保護祭司的靈魂。也正因如此,人們採取了各種各樣的措施。比如,為了避免有邪靈從嘴巴進入體內,從而傷害靈魂,祭司吃飯時不能有任何人看到;祭司的衣物、頭髮等隨身物品,都不能流傳在外,避免有人用接觸巫術詛咒;甚至人們把祭司關在王宮裡,避免他的靈魂被玷汙。但最重要的是,他們必須要確認,祭司的身體足夠強壯,能夠擔得起他的靈魂。中非的盧安格的國王兼祭司在一年一度的節日裡,必須按照慣例在王宮的城牆上,當著臣民的面跳舞。而且在跳舞的過程中,他還必須身上背著一袋沙土,以代表自己有能力擔負聖靈般的靈魂,以繼續從事巫術的工作。否則,他將面臨著廢黜,而最常見的廢黜模式就是死刑。當時的人們認為,唯有死亡才能使祭司靈魂的力量得以更新換代,讓神力重新寄居在下一個強盛的生命裡,為人們繼續祈禱和詛咒。所以死刑成為祭司迭代的常見方式。在非洲的剛果,如果他們的大祭司快要死去,原定繼承他職位的人就會用一根繩子將其勒死。非洲的法佐爾的某些部落,祭司要每天到一棵特定的樹下審理事務,如果他一連三天都不能履行,那麼就要被吊死在這顆樹上。

在《金枝》中,弗雷澤對此評價道:

「這個風俗不管在我們看來多麼奇怪,都是直接由於他們對神王的深厚敬意……他們殺死國王的做法,正是他們崇敬自己國王的最好證明。」而我們的故事開頭,古代羅馬內米的祭司制度或許也部分地符合了這樣的思維,他們尋找最為強壯的人殺死虛弱的祭司,只是為了讓祭司的靈魂在更加強盛的身體上存活。《金枝》研究了靈魂、生育觀念、動植物崇拜、農業生活、王權等等方面的巫術習俗。裡面既有古代社會如希臘羅馬埃及巴比倫等地的社會風俗,也有較為原始的如澳大利亞、非洲、印第安部落的圖騰、儀式、社會文化等等。所以說,《金枝》不僅僅是一本記錄巫術的百科全書,更是剖析過去巫術,勾勒人類理智演化歷程的歷史。

▲南美洲的阿茲臺克人認為,太陽神需要持續不斷的人血來維持生命,因此他們不斷的犧牲和獻祭。在最大的金字塔的落成典禮上,僅在四天內就奪走了84,000人的生命。

這本書中還記錄了許多這樣古老而神奇的事例。你肯定難以想像,為何古代農民(各個地區)每年都會殺死陌生人來祭田?為何懷孕的女人是邪惡的象徵?這些看似迷惑的行為,卻的的確確是在和我們現代人相似的思維下進行的,而最終,與我們的現代思想一脈相承。■

👇👇如果想了解巫術下更多的習俗,得知人類思維的演化歷程,歡迎掃描下方海報二維碼,收聽國曦今博士關於《金枝》的完整解讀。

這是一本研究監獄史的書,「無所不在的監視和規訓」是它的主旨。

一個人竟然會被規訓成完完全全符合標準的人?這聽著並不可能,然而隨著時代發展,似乎越來越多的場所成了監視和規訓人們的地方,比如監獄、比如學校、比如醫院.

這就是福柯所說的「成為主體」,即在西方整個思想文化制度的薰陶下,一個人被訓練成符合統治標準的人。這種人在知識學習、生活、社會、道德、工作等問題上失去了原來的自身,實際上是失去了自由,被扭曲、被規訓了。

哲學學者、上海交通大學講習教授高宣揚老師原聲解讀《規訓與懲罰》,梳理福柯對現代社會的反思。快來掃描下方二維碼,一起暢聽吧~

👇原價9.9元,限時特惠僅需4.9元!快來掃碼搶購吧~
👇愛智慧的學友,請點擊文末閱讀原文,進入明白知識店鋪學習吧📖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在現代社會,「打小人」這種巫術依舊流行?
    鵝頸橋「打小人」的生意,總是春季最好,特別是驚蟄時神婆們尤為繁忙,收錢都收不過來。因為按照她們的說法,雖然一年四季都能「打小人」,但驚蟄這天是「正日子」,小人更容易受到暴擊。既然是巫術,「打小人」遵循的也就是巫術作用的原則。研究原始信仰和巫術活動的科學著作《金枝》,概括出巫術建立的兩個思想原則:其一,是「相似律」;其二,是「接觸率」。
  • 在古埃及,巫術曾廣泛運用,那巫師都有哪些職能呢?
    在吉薩地區,曾出土了四個形狀各異的屬於中王國時期的小雕像,在這四座小雕像中,有兩座小雕像上面刻寫了一些與平民叛亂相關的文獻,其中一座雕像上這樣寫到:「這片土地的任何叛亂者,所有人,無論是貴族,還是平民,是男人、女人還是閹人,每一個酋長,每一個努比亞人,每一個壯士,每一個信使,還是任何同夥,這片土地的任何角落,將會在……發生叛亂的任何人,將會叛亂或密謀,或任何反抗埃及統治的人
  • 中國古代巫術,古老而又神秘,它究竟是什麼呢?
    巫術,說白了其實就是人類企圖通過藉助某些儀式,來操控超自然的力量。和巫術最接近的便是中國的道教,並且的的確確,道教是由中國先秦巫術演化而來。這也就是為什麼道教多使用各種「術法」,比如符篆、丹藥等都屬於巫術的一種,他們顯然更注重「術」,也就是實用性、可操作性。《論衡道虛篇》記載:」世見黃帝好方術。
  • 西方神秘學 異教徒的宗教 威卡與巫術| 文化分享 |第2期
    另一個更為現代的術語是新異教主義,它指的是一些當代的異教形式,如巫術崇拜威卡徒、德魯伊教和格溫頓等。現代異教被稱之為 Neopaganism,包括了重建宗教,如羅馬神崇拜,希臘文化,斯拉夫本土信仰,凱爾特人重建派異教,或者日耳曼新異教運動,以及現代兼收並蓄的傳統,比如巫術和他的許多分支,新德魯伊信仰等。
  • 官場巫術為何盛行:升遷不透明 權力迷信
    這些導遊口口聲聲說,風水陰陽等等是中國傳統文化,從明清的歷代皇帝到現在的國家領導人都相信它們,北大清華也都已開設了這些課程,你不信,誰能保佑你升官發財呢?為此,一批又一批的遊客就給他們導向了寺觀、密室、各種大師那裡,去求福路、官路、財路……在一個表面上高度穩定的社會結構之中,人心不定,唯風水八卦之盛行,構成了一個巫術中國之怪象。
  • 書摘|邊區巫術:美國人的祖父母信仰哪些"黑魔法"?
    「他們都脫光了衣服,」她告訴我,「男孩子站在地塊的中央,四個大女孩在他周圍跳躍。男孩子已經把種子全部灑出去了,女孩卻一直在高喊:『鋤得深些!鋤得深些!』他們幹完活後,都在土裡像野獸一樣打滾。這完全沒有意義,」老婦人說,「但這些人種的蘿蔔是河邊最好的。」邊區的這種巫術甚至延續到了今天。它提醒了我們歷史中的重要問題。盎格魯 - 美國的每一個民俗文化都不僅是環境的產物,也是時代的產物。
  • 中國歷史巫術文化之降神,一個關於黃皮子、狐仙等等上身的巫術!
    這幾天小編有點忙,所以有時候文章更新經常不能按時展現在大家的面前,在此小編向大家陪個不是,不過今天給大家帶來的,任然是一個有關於我國民間歷史巫術的一些趣聞,想必大家或是看電影電視,都會經常看到一些神婆神漢在那裡胡扯或者跳大神,而往往那個時候,這些神婆神漢都好似有點神經質,做事不按套路出牌,給人一種詭異敬畏的感覺
  • 圖書2020|2020年巫術類著述經眼錄
    但莫羅也肯定了本書的價值:如果我們將這樣的極端言論放在一邊,那麼薩默斯的觀點是很有價值的,因為它們提供給我們這些現代英國人羅馬天主教版本的關於巫術和教會反對巫術歷史的最好敘述。5.在這些久遠的歷史淵源中,巫術是最重要的內容。按照弗雷澤在《金枝》中的說法,巫術分為兩種類型:模擬巫術和接觸巫術。相應地,這兩種類型的巫術在現代社會中亦有遺存。比如說,到現在為止有些文化中還存在的照片禁忌,就源自肖像巫術。這是一種模擬巫術,其原理為:「根據某人形象製成的肖像如果受到傷害或毀壞,這個人本身也會受到相應的傷害,這是由於人與其肖像之間存在身體上的同感。」
  • 《部落與彎刀》巫術特點分析 全巫術學習指南
    導 讀 部落與彎刀中的巫術是非常重要的,本次就為大家帶來了部落與彎刀巫術學習攻略,包括全巫術學習指南,非常全面的內容
  • 《部落與彎刀》高級巫術在哪學習 高級巫術學習位置一覽
    導 讀 《部落與彎刀》三個高級巫術學習位置 部落與彎刀三個高級巫術學習位置?
  • 我們每一個人身上都有墨家的影子
    其二,墨子自己讀書甚多,每次出門都要用車拉著書籍,並且在《墨子》一書中,多次引用《尚書》《夏書》《商書》等先王之書,有些書籍孔子都不曾引用,足見墨子學識之淵博,在識字率並不高的春秋戰國時期,平民是不可能有如此高的知識以及接觸到這麼多的書籍。莊子也評價墨子是「好學而博,才士也夫」。
  • 西方科學論下的奇異巫術
    據記載,土著印第安人慾加害某人時就對其施行巫術:他先按仇人的模樣製作一個小木偶,然後用針刺入其頭部或胸部,自信仇人身體的相應部位立即會感到疼痛;如果他想殺死這個仇人,就一面念咒語,一面將小木偶焚燒或埋葬掉。
  • 巫術與神秘學的娛樂時代
    於是這樣有罪的人都變成了異端分子,正統派也就獲得了一個可怕的新武器:凡是異端分子都可宣布為妖人,而激起群眾對他的憤怒。很少人敢冒慘死的危險去對這種瘋狂的迫害提出公開的抗議。最有趣的統計來自《泰晤士報》:英國本土的《哈利·波特》專題網站中,有85%以上都連接有「獲得更多魔法的秘密」,「怎樣成為一個巫師」這類網站。對巫師的美化是另一大罪狀。「巫師初現人世,沒有父母、兒女、配偶、家庭,是一個魔怪,一塊隕石,是異端分子和叛教者,死有餘辜。」這是歐洲文化中對巫師的正統認識。《哈利·波特》卻讓孩子們逃離不懂魔法的「麻瓜」世界,學習巫術,爭當巫師。
  • 杭州秋天必去的10個地方,每一個都藏著你想不到的美!
    杭州秋天必去的10個地方,每一個都藏著你想不到的美! 02 北山街 整條北山街上共有580多棵梧桐樹 而且都是四五十歲的老樹
  • 苗族巫術:神秘而恐怖的湘西「趕屍」
    在苗族聚居地之一的湘西,也就是世界聞名的旅遊勝地張家界,民間曾流傳有一種神秘莫測的"趕屍"巫術——一項被稱為世界上最為恐怖的職業。打完仗要往後方撤退,士兵們把傷兵都抬走後,阿普蚩尤對身邊的阿普軍師說我們不能丟下戰死在這裡的弟兄不管,你用點法術讓這些好弟兄回歸故裡如何?"阿普軍師說好吧。你我改換一下裝扮,你拿'符節'在前面引路,我在後面督促。
  • 流布長江的巫術文化:薩滿教、東巴教、道教
    原始宗教在宗教演化史中曾佔有獨特地位,並有一系列的特徵,即:神靈崇拜、主神觀念、天階體系、全民性質、對神敬畏、神學和宗教哲學出現,而且沒有排除原始社會已有的法術(巫術)。在長江流域宗教發展出的原始宗教,也具有這些特徵。
  • 梅山巫術還有人知道嗎?
    梅山法咒始祖是上古蚩尤大帝、張五郎,梅山巫術兩始祖。梅山巫術的種類有很多,但梅山巫術又不同於湖南湘西的放蠱、趕屍巫術。現在的梅山巫術主要有漁獵巫術和治療疾病、超度亡靈的巫術,而這些巫術的起源,追溯起來都與兩個人有關,一個是蚩尤,另一個就是張五郎。
  • 世界上真有神秘的「巫術」嗎?
    何休《公羊傳隱公四年》疏:「巫者,事鬼神,禱解以治病請福者也」;孔穎達《周易正義》:「史謂祝史,巫謂巫規,並使接事神鬼之人也」;段玉裁《說文》註:「巫現,見鬼者」,都是符合中國實際的準確概括。張紫晨指出,中國各種巫和巫師活動的存在,全都以鬼靈為中心展幵,其說甚是。
  • 2019年巫術類著述經眼錄
    作者利用了大量的檔案,運用了海量例證,向讀者展示了十六至十七世紀科學和理性與巫術的關係及地位的升降。正如艾倫·麥克法蘭所評述的那樣:「本書為社會人類學家和歷史學家打開了一個廣闊的領域……徹底改變了我們對早期現代英國的理解……書中用精彩的論述和豐富的案例,展現了『世界的祛魅』這一韋伯經典命題。」
  • 獵巫的邏輯和女巫的影子:美國文學中的冷戰思維
    歐洲很多國家都發生過類似的事件,但進入十七世紀晚期後,驅除巫術與巫師的現象開始減少。相對而言,獵巫的傳統轉移到了北美殖民地,這應與從英國過來的清教徒們更為嚴苛的教律有關。清教徒們更加相信「一個無所不能的上帝需要一個無所不能的敵人」,本書作者在書中用來指稱十五世紀歐洲的宗教信仰的這句話,完全可以更好地應用於北美的清教徒們。清教徒們的行為往往被一種似是而非的矛盾所裹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