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吳忠:美麗鄉村我的家 宜居宜業人人誇

2021-01-09 中國文明網

  乾淨整潔的水泥路,窗明几淨的房屋,優美宜居的庭院,平整開闊的廣場配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化牆……即使在寒冷的冬季,寧夏吳忠市利通區各鄉鎮一幅幅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產業興旺的新農村畫卷,也讓你盡收眼底。自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開展以來,該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村莊清潔行動,人居環境明顯改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2020年12月25日,在利通區東塔寺鄉白寺灘村,全面升級改造的農家小院與觀光長廊連成一體,深受廣大遊客喜愛。

  環境美了 文明新風樹起來

  「過去搞環境衛生整治,有些村民把門口亂堆亂放的東西搬進院子裡一藏,整治完沒幾天又恢復原狀,環境衛生問題反反覆覆,整治效果很難保持。現在實行『笑臉』積分制度,誰家衛生好不好都通過『笑臉』『哭臉』貼在門上。」2020年12月25日一早,吳忠市利通區高閘鎮朱渠村七組村民鄭建廣說。

  「以前,我們用積分存摺在村部的『積分銀行』兌換生活用品。上個月,村上給我們統一換成了積分卡,一刷就能用,方便得很!」鄭建廣的妻子秦志寧說,她一會掃完院子,就去村部把積分卡激活。

  「我們在轄區800多戶村民家門口製作了積分公示牌,每月組織村民小組長、黨員代表及村民代表組成評分組,對每家每戶的室內、院內、院外環境衛生情況進行打分並展示在公示牌上。」朱渠村黨支部書記王勇介紹,2020年9月,該村將原有的紙質表格打分換成積分治理平臺操作,評分組人員用手機掃描村民家門口的二維碼就可以打分,既節約紙張,又方便統計。

  2019年,高閘鎮在朱渠村試點實行環境衛生「笑臉」積分制工作成效顯著,通過「笑臉」評比、積分兌換等制度,創新建立起了長效環境衛生管理制度。2020年,該村把推進鄉風文明建設工作與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緊密結合起來,實施鄉風文明「笑臉」積分制,開展文明實踐、環境衛生、志願服務、移風易俗四張「笑臉」評比活動。

  高閘鎮鎮長趙小林說,該活動充分動員廣大群眾參與鄉風文明建設,發揮示範帶動作用,進一步激發群眾爭當先進、勇於奉獻的內生動力,著力推動鄉風文明美起來、人居環境美起來、文化生活美起來,使鄉村文明煥發新氣象。

  「鄉村振興,既要『面子』,也要『裡子』;既要有『顏值』,也要有『氣質』。」利通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寧表示,近年來,利通區在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同時,持之以恆加強鄉風文明建設,農民精神面貌不斷改善,文明新風正吹拂在鄉間村裡,滋潤著百姓生活,為鄉村振興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環境美了 特色產業旺起來

  2020年12月25日下午,冬日的暖陽照進利通區東塔寺鄉白寺灘村,一座座白牆青瓦的農家小院整齊劃一,路面乾淨整潔,分類垃圾箱隨處可見。該村保潔小分隊隊長魏發林正在給村民蘇虎兌換垃圾分類的積分獎品。

  魏發林每天負責維護全村衛生環境和垃圾傾倒等工作,他說:「路修平了,休閒廣場建起來了,公共廁所也有了,這麼好的環境需要我們大家來維護。」

  白寺灘村駐村第一書記魏娜娜說,白寺灘村通過美麗宜居村莊建設、垃圾分類等項目帶動,村容村貌實現了「大變臉」。村民的觀念也發生了轉變,不僅把自家的小院收拾乾淨,還積極參與全村的環境整治行動。村莊越來越美了,村民發展產業的幹勁更足了。

  如果說鄉村美了是「面子」,那麼村民富了才是根基。隨著產業結構不斷優化調整,該村探索「專業合作社+農戶」的生產經營管理模式,成立塞上龍二大青葡萄種植專業合作社,帶動農戶發展種植大青葡萄1620畝。

  「過去,我們都是騎車到市區集市上賣葡萄。這幾年,村子環境好了,前來觀光採摘的遊客也多了,我們不出村就能把葡萄賣完。」白寺灘村12組村民楊鳳琳說,她家就在大青葡萄產業基地旁,近段時間,該鄉對她家進行升級改造,與觀光長廊連成一體,她準備開家餐廳,發展餐飲服務業。

  如今,白寺灘村依託大青葡萄這一獨具特色的鮮食葡萄品種,傾力打造集生態觀光、休閒娛樂等為一體的龍二大青葡萄千米觀光長廊,努力做強一產、做優二產、做活三產,促進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環境美了 鄉村旅遊火起來

  「以前俺家門口都是土路,子女都不願意來。現在村子整好了,一到周末,子女們就領著娃娃回來看我,還說這裡比城裡邊的環境好。」2020年12月24日,利通區古城鎮新華橋村1組村民楊金說,她搬進新居有一個多月了,之前拆除的土坯房是上世紀60年代建造的,農村危房改造的好政策讓她圓了安居夢。

  如今的新華橋村,白牆灰瓦修葺一新,天然氣管道進村入戶,太陽能熱水器矗立屋頂……然而,兩年前,這裡還是個土路泥牆的舊莊戶。

  一切的變化來自美麗宜居村莊整治。近年來,新華橋村圍繞「生態宜居村莊美、興業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諧鄉風美」的建設目標,通過實施美麗鄉村建設項目,鋪磚硬化道路、安裝太陽能路燈、改造農戶廁所……一項項環境整治項目逐步推進,村容村貌脫「舊衣」換「新裝」,讓村民感受到了家鄉嶄新的變化和發展。

  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環境的改善吸引了周邊城市遊客前來休閒旅遊。

  「這幾年,村裡舉辦農民豐收節、金秋紅棗採摘節等活動,每年吸引遊客1.2萬人,特別是『十一』期間,每天的客流量都在2000餘人,帶動了本村農產品的銷售。」古城鎮新華橋村黨支部書記陳奇表示,看到鄉村旅遊帶來的效益,該村積極對接我市一家旅遊公司,將屬於村集體資產的5套農家小院承包了出去,由旅遊公司出資對農家小院進行規劃裝修,並投入運營。

  村子環境美,不僅吸引了村外的客商前來投資置業,曾外出的部分村民也開始回歸創業。

  「以前,覺得村上沒啥發展前途,我就帶著爹媽搬進城裡,並一直在外打工。」新華橋村村民餘東說,藉助農村危房改造項目,他們家建了新房,他和父母搬回了村裡,並打算開家民宿。

  高閘鎮因地制宜實施「笑臉」積分評比管理模式,新華橋村通過環境整治帶動鄉村旅遊……這些都是利通區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取得實效的典型縮影。

  去年以來,利通區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明確總體目標、重點任務、保障措施和時間表、路線圖,特別是在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農村生活汙水治理、農村廁所改造等方面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該區先後榮獲全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激勵縣、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及資源化再利用示範縣等稱號。(吳忠日報 記者 楊娜)

相關焦點

  • 打造宜居宜業生活環境 全力推進鄉村振興
    庫車訊(庫車市融媒體記者 王隴江通訊員任波)哈尼喀塔木鄉全力打造鄉村集鎮區建設工程,一排排整齊的商鋪平地而起,為轄區群眾打造宜居宜業的生活環境。阿吉古麗·吐爾地是哈尼喀塔木鄉庫木艾日克村村民,以前家裡以種地為主,收入來源單一。
  • 寧夏吳忠: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宜居鄉村入畫來
    置身其中,整個村莊安靜而祥和,猶如一幅美麗畫卷。利通區東塔寺鄉白寺灘村村民魯淑花正在清掃自家庭院(攝於11月28日)。在利通區東塔寺鄉白寺灘村積分兌換點,魏發林正在整理兌換物品(攝於11月29日)。寬闊整潔的道路、景色宜人的庭院……近年來,寧夏吳忠市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打造美麗宜居鄉村為目標,以生活垃圾治理、汙水處理、廁所改造、村容村貌整治為重點,深入開展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切實解決農村「髒、亂、差、醜」等突出問題,農村人居環境不斷改善,城鄉融合發展快速推進。
  • 談古論今話寧夏2020-6 吳忠早茶,不得不誇
          從銀川驅車一個多小時到吳忠,就是為品嘗當地早茶。       吳忠市位於中部,原為古靈州城和金積縣駐地,地處寧夏平原腹地,吳忠市自古就是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是新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的節點城市,也是新亞歐大陸橋沿線的區域性商貿城市。
  • 宜業宜居宜遊沂南全域旅遊引領多業融合發展
    原標題:宜業宜居宜遊沂南全域旅遊引領多業融合發展   1月3日早8點,沂南縣馬牧池鄉常山莊村村民劉存運來到離家不到500米的沂蒙紅色影視基地,打卡上班。
  • 打造宜居宜旅宜業美麗家園
    近年來,我市以「打造山水特色鮮明、生態環境優美、宜居宜旅宜業的山水畫卷新滁州」為目標,把「綠」作為城市未來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民生工程,在擴大城市綠化面積、完成百萬畝森林增長工程、推進「三線三邊」環境整治、發展綠色低碳產業等方面下功夫、做文章、求轉型,滁州生態建設逐步加強,「國家級園林城市」「中國生態文明價值城市」「全國造林綠化先進單位」等一大批「國字號」榮譽紛至沓來。
  • 福州上榜全國宜居宜業城市!
    從市城鄉建設局獲悉,日前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宜居城市與城鄉治理專業委員會(簡稱「宜居委」)發布《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全國709個城市有84個上榜。其中,福州市、福清市榜上有名。福州再添新榮譽據悉,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是宜居委、中城網《中國宜居宜業城市研究報告2020》部分成果,通過對399個具有很高自由選擇能力的研究樣本對居住城市的選擇行為分析,加權賦值,計算得出上榜城市的宜居宜業指數。作為八閩首府,福州自然條件優越,歷史底蘊深厚,享有「海濱鄒魯」的美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森林城市。
  • 福州獲評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
    美麗的西湖風光。記者 葉義斌 攝福州新聞網12月15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孫漫)記者14日從市城鄉建設局獲悉,日前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宜居城市與城鄉治理專業委員會(簡稱「宜居委」)發布《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全國709個城市有84個上榜。其中,福州市、福清市榜上有名。
  • 大廟鄉王沈村:打造靈北宜居、宜遊、宜業名村
    該村在推進省級美麗鄉村過程中,圍繞「打造靈北名村,建設美麗王沈」的建設目標,努力打造風景獨特、基礎完善、服務齊全,宜居、宜遊、宜業的皖北美麗鄉村。    產業支撐 村民錢袋「鼓」起來    產業興則農民富。
  • 福州獲評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
    美麗的西湖風光。記者 葉義斌 攝記者14日從市城鄉建設局獲悉,日前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宜居城市與城鄉治理專業委員會(簡稱「宜居委」)發布《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全國709個城市有84個上榜。其中,福州市、福清市榜上有名。
  • 寧夏五年建成147個美麗小城鎮、上千個美麗村莊
    央廣網銀川1月14日消息(記者廉軍)記者從寧夏住建廳獲悉,「十三五」期間寧夏打造美麗鄉村建設「升級版」,建成功能完善、特色鮮明、農旅融合的美麗小城鎮147個,美麗村莊上千個,奠定了寧夏鄉村發展的美麗底色。
  • 臨沂市莒南縣十字路街道:以「美麗」「融合」描繪宜居宜遊宜業新...
    ,積極探索了一條美麗鄉村建設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融合發展的新路子,雙軌聯動、穩步前行,實現了農業基礎穩、農村和諧穩、農民安居穩的目標,描繪出了一幅美麗鄉村與鄉村振興同步發展的壯麗畫卷。連點成片的美麗鄉村融合發展繪藍圖。建設美麗中國,必須建設好「美麗鄉村」。十字路街道按照中央、省市縣關於美麗鄉村建設的工作部署,確定了以鄉村農民和城市居民的需要為目標,即由各村(社區)因地制宜,合力打造,改善街道村(社區)人居環境,讓農民過上城市人的生活,提升幸福指數。始終把解決好關係國計民生「三農」問題作為街道工作的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 吳忠市5條旅遊精品線路帶你暢遊美麗鄉村
    9月18日,首屆寧夏美麗鄉村休閒旅遊行精品線路推介活動在銀川市舉行,吳忠市5條鄉村遊精品線路入選寧夏美麗鄉村休閒旅遊推介名單。 全區5個地市共有25條美麗鄉村休閒旅遊精品景點和線路入選首屆寧夏美麗鄉村休閒旅遊推介名單
  • 圭山鎮加快建設生態宜居、和諧宜業、美麗宜遊的圭山
    圭山鎮黨委書記趙俞智代表中國共產黨圭山鎮委員會向大會作《牢記使命、奮發有為,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富裕和諧美麗圭山而不懈奮鬥》的工作報告,報告中實事求是的總結了2019年工作,分析了面臨的形勢,明確了2020年的目標任務。
  • 濟寧市入選《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濟寧報導  2020年11月28日,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宜居城市與城鄉治理專業委員會發布《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濟寧市上榜。  《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  84個上榜城市名單如下:  (排名不分先後)  北京市,深圳市,上海市,杭州市,香港,廣州市,佛山市,成都市,寧波市,長沙市,蘇州市(常熟市,張家港市),寧德市,連雲港市,泉州市(晉江市),重慶市,廈門市,常州市,無錫市(江陰市),保定市,
  • 福清龍田鎮全力打造宜居宜業美麗新農村
    記者 邱陵 實習生 林友聖  發動鄉賢共建家鄉,帶領村民致富;建設公園道路,開展綠化花化,打造宜居環境;倡導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近年來,福清市龍田鎮實施鄉村振興發展戰略,堅持以黨建引領為保障,從黨建底色、產業特色、生態秀色、文化亮色和民生本色入手,全力打造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鄉村。
  • 泰州榮登「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
    近日,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宜居城市與城鄉治理專業委員會(簡稱「宜居委」)發布《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全國709個城市有84個城市上榜,其中58個地級市中就有咱們泰州!9個縣級市中,泰興榜上有名!宜 居家在泰州,是種怎樣的體驗?泰州是全國文明城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第一批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範區,泰州所轄縣市(區)全部建成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全國百強縣。
  • 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
    2020年11月28日,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宜居城市與城鄉治理專業委員會(簡稱「宜居委」)發布《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全國709個城市有84個城市上榜。其中,安徽合肥、蕪湖2城被評為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
  • 蕪湖入選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
    核心提示:11月28日,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宜居城市與城鄉治理專業委員會發布《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全國709座城市有84座城市上榜,安徽省有2座城市上榜。蕪湖榜上有名。
  • 蕉城:讓鄉村更美麗更宜居
    「我們堅持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加快鄉村振興和提高群眾生活品質的有力抓手,通過『一革命四行動』和『三清理一改變』,確保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完美收官,讓每一個轉身、每一處轉角都是一幅舒適宜居的鄉村美麗畫卷,讓鄉村更美麗更宜居。」在近日召開的寧德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會議上,蕉城區委副書記、區長何必良如是說。
  • 華夏美食||寧夏吳忠
    吳忠市地處寧夏中部,坐落在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之濱,是寧夏引黃灌區的菁華之地,自古享有「塞上江南魚米之鄉」的美譽。燴羊雜碎燴羊雜碎是一道著名傳統小吃,寧夏區內各地均有製作,以吳忠市的製作獨特、歷史悠久而素負盛名,故又稱「吳忠羊雜碎」, 獲「中華名小吃」等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