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關注食品健康,並且希望吃得營養。你也是嗎?
今天,大川收集了一些師生們關心的營養與食品健康問題,向華西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專業的同學們請教。
不問不知道,原來一些我們深信不疑的「健康飲食」常識竟然完全是謠言。脫髮、減肥、黑眼圈......快來看看有沒有你關心的回答吧!
Q1:吃啥可以防止脫髮呢??
——道理其實好簡單!
脫髮已然成為我們年輕人最憂心的問題之一,當頭髮以秒速5釐米飄落時,感覺自己的青春和顏值也一同離去。不過!頭髮掉落是正常生理現象,正常人每天都會脫落約50-100根頭髮,同時又有對應數量的頭髮新生,所以我們在看到梳子上和洗臉池裡的頭髮時真的不必過度恐慌。
吃啥能夠防止脫髮呢?首先就在均衡飲食,做到食物多樣化,適當多吃全穀物(如燕麥、藜麥、玉米)和新鮮蔬菜水果以攝入足夠的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保證獲得充足的對頭髮有「滋補」作用的優質蛋白質(如瘦肉、家禽、魚類和牛奶),適量吃堅果類食物,少吃高脂食物和辛辣食物,還可以適當攝入膳食補充劑以補充微量營養素。
同時,保證充足睡眠、適量運動、放鬆心情、戒菸限酒,都有利於頭發生長。正確的洗髮和梳頭方法對於防止脫髮也有重要作用。脫髮不是一天形成的,脫髮防治也不是一日之功,大家要持之以恆噢~
2019級營養與食品衛生專業研究生 肖冠坤
Q2:有人說吃西瓜很催肥是真的嗎?
——甜甜的西瓜不會讓你變胖喲
當然……不是真的。
西瓜92%左右的成分都是水,這意味著如果吃了2斤(1000克)西瓜(不包括皮和籽),其中920克左右都是水分,碳水化合物含量只有68克左右,脂肪含量只有3克,相當於吃2斤西瓜攝入的碳水化合物沒有吃二兩米飯多(生米,77克碳水化合物),而脂肪攝入沒有喝100克純牛奶多(3.2克脂肪)。
所以吃西瓜是沒有問題的,但凡事都要注意量,過猶不及。(如果有同學覺得自己真的是因為吃西瓜長胖的……建議你不妨做好飲食日記再討論喲~)
2016級營養與食品衛生專業本科生 李金星
Q3:都說市面上的酸奶含糖量很高,喝了到底有沒有好處?
——挑選酸奶看標籤,乳糖不耐也能喝
先說好處,酸奶是由純牛奶發酵而成的,其鈣和優質蛋白質含量與牛奶相差無幾,同時在發酵過程中乳糖被分解,因此酸奶從營養上看與牛奶不相上下,且同時對乳糖不耐受的人更加友好。
但是市面上的酸奶為了口味通常會添加糖,過多的添加糖不僅會增加肥胖的風險,也會增加齲齒的風險。因此,在選購酸奶時要注意查看酸奶外包裝上的營養標籤,選擇碳水化合物含量低、脂肪含量低、蛋白質含量高的酸奶會更加健康。
2019級營養與食品衛生專業研究生 李毓萍
Q4:生酮飲食真的能減肥嗎?
——不推薦,會伴隨各種副作用
生酮飲食是一種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適量蛋白質和其他營養素的飲食模式,最初用於治療癲癇,近年在減肥領域比較熱門。生酮飲食主要是通過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讓機體動用脂肪供能,從而達到減輕體重的目的。
它對於肥胖人群的短期減重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長期這樣吃存在明顯的風險或不良反應,比如疲勞、嗜睡、酮症酸中毒、肝腎負擔加重、機體炎症反應增加、便秘、心血管疾病及結直腸癌風險增加等。所以採用生酮飲食需謹慎,控制體重的終極奧義還是「合理飲食+適度運動」。
2018級營養與食品衛生專業研究生 彭天宇
Q5:有什麼食物適合立刻補充體力嗎?
——含糖食品提供能量,但要控制攝入量
體力的恢復需要一段時間,沒有任何食物或者藥物可以立刻恢復體力。我們俗稱的補充體力主要是補充能量,所以首先要知道人體最主要的能量來源是碳水化合物,後者以糖原形式在體內儲存,我們需要時就立即分解為葡萄糖供能。葡萄糖是骨骼肌肉系統和神經系統的主要能源物質,在體內釋放能量較快,供能也快。
因此,食用一些單糖和雙糖(如葡萄糖、果糖、蔗糖、麥芽糖)含量高的食物能夠較快恢復體力,比如糖果、巧克力、甜食、糕點、含糖飲料等。不過,為了我們的身體健康,要對添加糖的攝入量進行限制,建議每日≤50g,最好≤25g。
2019級營養與食品衛生專業研究生 肖冠坤
Q6:前一天做好飯菜,第二天加熱了再吃,這樣好嗎?
——建議當天吃,剩菜要徹底加熱
蔬菜中含有較多的硝酸鹽,煮熟後如果放置的時間過久,硝酸鹽會在細菌的分解作用下還原成亞硝酸鹽,加熱也無法去除。而亞硝酸鹽在胃中與胺類物質反應生成具有致癌作用的亞硝胺,長期攝入會導致食道癌和胃癌。肉類中亞硝酸鹽含量很低,在保存過程中也不會產生亞硝酸鹽,所以不必擔心「隔夜肉」中亞硝酸鹽增加。
但通常我們平時做菜都是有菜有肉,隔夜放置不僅會增加蔬菜的亞硝酸鹽含量,也會影響飯菜味道和口感,因此,我們建議當天飯菜當天吃。剩菜(包括涼菜)要密封好保存在冰箱中,食用前一定要徹底加熱,把菜加熱到100度,保持沸騰3分鐘以上。
不同種類的蔬菜硝酸鹽含量不同,通常綠葉類蔬菜含量最高,根莖類和花菜類居中,瓜類蔬菜稍低。如果同時購買了不同種類的蔬菜,應該先吃綠葉類蔬菜,比如菠菜、芹菜等。
2019級營養與食品衛生專業研究生 肖冠坤
Q7:聽說花青素對緩解熬夜黑眼圈有好處,是真的嗎?另外想問問,平常生活中可以在什麼食物裡吃到花青素呢?
——愛護眼睛,乖乖睡覺
一些研究表明花青素有很強的抗氧化功能,可清除人體內的自由基,改善眼周血液循環,緩解眼周靜脈血液滯留情況,可能起到改善黑眼圈的作用。但是,通過口服或者外敷的花青素能否能達到作用劑量,還得打一個大大的問號。其實緩解黑眼圈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注意合理用眼、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
花青素廣泛存在於所有深紅色、紫色或藍色的蔬菜水果中,比如茄子、葡萄、黑莓、櫻桃、茄子、紫薯、藍莓、草莓、桑葚、山楂皮、紫蘇、黑米等。
2019級營養與食品衛生專業研究生 李毓萍
Q8:有沒有必要每天吃一片綜合維生素?
——其實認真吃飯比啥都強
這個需求看個人。如果各類食物(谷薯類和雜豆類、蔬果類、魚禽肉蛋類、奶製品等)的攝入量達到《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薦,那大可不必吃綜合維生素片。並且偶然一天或幾天的某幾種食物攝入不夠,也不用著急吃維生素片(後幾天補上某些食物),機體自己有一定儲備或者會調整,我們普通人一定要堅定地相信食物的力量。
2016級營養與食品衛生專業本科生 李金星
Q9:不愛吃雞蛋但想補充蛋白質,吃蛋白粉行嗎?
——還可以多吃幾口肉啊~
禽畜肉、水產品、蛋類、奶類、大豆及其製品都是優質蛋白質的來源,不愛吃雞蛋可以多吃幾口肉或選擇其他食物。在一日三餐正常飲食的情況下,大多數人是不會缺乏蛋白質的,所以就不用花錢買蛋白粉啦。
2018級營養與食品衛生專業研究生 彭天宇
Q10:柿子和螃蟹一起吃是不是真的不行?民間的類似食物禁忌可信嗎?
——不是真的,食物們也是好朋友
這樣的說法不是很科學。
有解釋是說柿子裡的鞣酸等物質會使螃蟹的蛋白質變性,凝結成塊生成不易消化的物質。但我們仔細想想,蛋白質到了胃裡不都會被胃酸作用變性嗎,接下來還有很多的蛋白酶等著它們,區區柿子裡的鞣酸算什麼。
而且我們認為每天吃的食物種類要達到12種,每周達到25種,如果真的要在意食物相剋、食物禁忌之類的,吃的時候只剩下焦慮了。
2016級營養與食品衛生專業本科生 李金星
【再送大家兩個毒理學彩蛋】
Q11:被毒蛇咬了是不是要趕緊把毒液吸出來?正確的做法可以教一下嗎?
——立刻撥打120更關鍵!
被毒蛇咬了是不能用嘴吸的!因為蛇毒可能會通過口腔黏膜被吸收,導致施救者中毒,正確的做法是立刻撥打120,儘快將傷者送到有抗蛇毒血清的醫院。
在等待救援的同時還可以採取的急救措施有:①去除受傷部位的戒指、手錶等,避免後期腫脹無法取出;②避免運動,以免加快血液循環導致毒素擴散加快;③用布條、鞋帶等在中毒部位近心端3-5釐米處捆綁,鬆緊度以能插入一根手指為宜(綁得太緊或者時間太久可能導致肢體缺血壞死),每隔15-20分鐘鬆開捆綁帶1-2分鐘,這樣可以阻止靜脈和淋巴回流,減慢毒素擴散的速度。
2018級營養與食品衛生專業研究生 彭天宇
Q12:銀針真的可以試毒嗎?
——砒霜含雜質,試毒屬巧合
我們常在各種古裝劇中看到銀針試毒的戲碼,銀針一探,只要發黑便是有毒。那這個所謂的銀針試毒到底靠不靠譜呢?
古代最常見、最易獲得的毒物是砒霜,它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砷。三氧化二砷呈白色粉末狀,無臭無味,毒性劇烈,一次大量攝入引起的急性中毒會出現嘔吐、腹瀉、出血、抽搐等症狀,攝入劑量達0.1g即可致死,少量多次攝入引起的慢性中毒會出現肝、腎損害和皮膚色素改變,簡直是行走江湖、橫掃後宮必備之良藥。
但是銀在正常條件下並不會與三氧化二砷發生反應,為什麼各種劇裡的銀針會變黑呢?因為古代生產技術落後,砒霜裡面摻雜著很多雜質,包括少量的硫化物,硫化物與銀接觸產生化學反應,生成黑色的硫化銀附著在銀針表面,銀針就變黑了。所以銀針試毒實際上是檢測出了砒霜中的硫化物雜質,並不是砒霜本身,銀針試毒在古代的成功應用只是巧合,在現代已經沒有了用武之地。
順帶一提,古代的砒霜都是高溫蒸餾砷黃鐵礦之後的副產品,由於鍛造技術的限制,砒霜中含有多種硫化物,使其在外觀上呈現紅色,恰好與丹頂鶴頭頂的顏色一樣,因此砒霜又被稱為「鶴頂紅」。
2019級營養與食品衛生專業研究生 肖冠坤
Q13:請問能分享一下你學習過程中覺得有意思的小知識嗎?
——好多謠言在學習後「不攻自破」
「補鐵」的鐵鍋
家裡的老人家在以前常常說要用鐵鍋炒菜,能補鐵。後來才知道,用鐵鍋炒菜確實能提高菜品中的鐵含量,但很難被人體吸收利用。這是因為鐵鍋炒菜釋放出的鐵是非血紅素鐵,人體對它的吸收利用率很低。食物中的鐵才是鐵的主要來源,適當攝入富含血紅素鐵的動物肝臟、動物血以及紅肉才能達到有效補鐵的目的。
「成鹼性」的檸檬
檸檬不是「酸性食物」,而是「成鹼性食物」。成鹼性和成酸性是指進入人體後的代謝終產物是酸性還是鹼性,與食物味道、pH試紙測試結果沒有關係,比如大多數蔬菜和水果由於硫、磷、氯等元素較少,而鉀、鈣、鎂等元素相對多,進入人體後以金屬陽離子為主,有利於平衡體液中的酸性物質,因此被稱為成鹼性食物。
相反,魚肉蛋類由於富含蛋白質,磷、硫等元素含量高,是成酸性食物。成鹼性食物與成酸性食物並不需要每天精確平衡,最重要的是遵循膳食指南,保持合理膳食。
營養有限的雞湯
雞湯遠沒有雞肉有營養,雞湯裡最多的是水、鈉和脂肪。
2019級營養與食品衛生專業研究生 李毓萍
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研究食物、營養與人體健康關係,和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相信科學的力量,拒絕「健康謠言」,我們也能做到合理飲食、科學生活。
當然,健康的飲食和生活習慣都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不是一朝一夕達成的。切記!
本期顧問
李鳴,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營養食品衛生與毒理系副主任,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營養與食品衛生學博士,美國Tufts大學訪問學者。中國營養學會老年營養分會委員,中國營養學會營養轉換醫學分會委員,四川省營養師協會副會長,四川省營養學會理事,四川省營養學會婦幼分會常務委員,四川省營養學會老年營養分會委員/秘書長。主要研究方向為營養與疾病,人群營養,從事與營養及食品衛生有關的的教學科研工作,包括婦幼營養、老年營養、營養與食品安全、疾病營養治療、臨床營養、基礎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