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九十年代末,亞瑟港已經不再是實際上的監獄!

2021-01-10 走近湖南

每每聽到一個好聽的地名,就仿佛一顆石子扔進心海,泛起陣陣漣漪。

念想著,有一日,有一日一定要去那些地方,

讓那些被無數人讚美過的景致清晰的倒映在我的眸子裡。

上世紀九十年代末,亞瑟港已經不再是實際上的監獄,由於歷史遺蹟保存玩好,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們前來觀望。就在1996年4月28日,一個男人發瘋了似的衝進亞瑟港裡一間咖啡廳裡,手持半自動槍和衝鋒鎗,對著民眾一頓掃射,殘忍的殺死了35個無辜的人,並導致數十人受傷。也正是由於亞瑟港槍擊大屠殺事件的惡劣影響,所以澳洲政府對於槍枝的相關律法才十分嚴謹嚴格。

而現如今,澳大利亞政府盡其最大限度的保存了亞瑟港百年前的原貌,走在這些斷壁殘垣中早已經感受不到這裡以前是令犯人聞風喪膽的監獄。那個陰森,充斥著血腥暴力的監獄已經被漸漸淹沒在了在歷史的洪流中,一去不復返了。

雖然歲月可以撫平那些殘忍的過去,淡化過往的痕跡,可亞瑟港裡的一磚一瓦都記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裡的建築是會呼吸的,是有生命的。如果牆會說話,是否會用最為滄桑悲涼的語氣來講那一樁樁一件件不堪回首的往事呢?

凌晨三點半起床,從黃金海岸飛到霍巴特已經是上午十點半,也顧不上長途旅行的疲憊,一下飛機就直奔亞瑟港。開車一個多小時就抵達了目的地。亞瑟港給我的第一印象是一個大莊園。一進門,是一座巨大的花園,十月的澳大利亞正值春季,花朵們爭先恐後的怒放著,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也很多,人們在監獄門前擺出各種各樣的姿勢拍照,實在是與監獄這個地方顯得格格不入。

一部分亞瑟港內中文講解的導遊或許是早已厭倦了對付這一幫無聊的遊客,像朗讀課本似的機械的講解著已經說過了無數遍的歷史。面對自己一成不變的工作,他們的眼中沒有太多的熱情。還不如自己在網上查找資料或是隨便找個本地人聊聊天來的有趣。

來這裡的時候已經定好了當地的行程,同行的有七個人,不過都是叔叔阿姨輩的,並沒有什麼共同話題。而遇見了導遊橙子則不是一個故事,而是一起事故。他說見到了我就像見到了救星一樣,哈哈。在之後的行程裡我十分懷疑他可能患有精神分裂症,在叔叔阿姨面前畢恭畢敬的,不能因為我年紀小,就欺負人呀,唉。好了,也沒有那麼誇張了,總而言之還是一位很有責任心的導遊的。咳咳,不好意思,扯遠了。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

喜歡的話,就多評論,多點讚,多收藏哦~

對了~別忘了關注我哦~

相關焦點

  • 澳大利亞塔州之旅(10)——最美監獄亞瑟港
    本篇記敘了遊覽亞瑟港的情況。 我們此次塔斯馬尼亞旅遊的收官之站是亞瑟港(Port Arthur)監獄遺址。 該遺址座落在塔斯曼半島南端,其悠久的歷史可以一直追溯到歐洲人來此定居之前的原住民生活時期。這裡曾是皮黛爾姆人(Pyderrairme)的領地,反映他們生活的上千年歷史文化遺址仍然保留在該地。
  •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的遼寧鞍山老照片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的遼寧鞍山,圖為新華電影院。坐落在鐵東二道街與三道街之間的三經巷(已拆除)。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的遼寧鞍山,圖為八卦市場的露天攤。八卦市場對於很多老鞍山人來說記憶深刻,那時大型商場少,逛八卦市場成為鞍山人逛街的首選。
  • 亞瑟港遊記和澳大利亞的罪犯流放史
    十九世紀初英國帝國佔領塔島後,首先在亞瑟港成立了亞瑟港流放站,其實是一個軍隊控制下的伐木營地。從1833年起,亞瑟港被專門用作關押從英國和愛爾蘭發送到澳大利亞的所有累犯的監獄。到1877年,亞瑟港監獄關閉,結束了作為監獄的歷史。1895年和1897年,亞瑟港連續發生了兩場森林大火,燒掉了亞瑟港的很多建築。這裡逐漸發展成為以監獄生活為主題的旅遊景點。一些囚犯時期的建築物成了博物館,並逐漸也成為著名的監獄故事和鬼故事的基地,其中很多是以訛傳訛。
  • 裡皮如何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改造尤文
    實際上,這支球隊曾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中期的這段時間裡未曾奪得一座冠軍獎盃。在極富創新精神的薩基以及十分敏銳的卡佩羅的調教下,AC米蘭對尤文在國內賽場上的統治力發起了挑戰,這甚至一度威脅到了尤文在意甲的歷史地位,也令斑馬軍團在長達八年的時間裡一直與冠軍錦標無緣。「當你學會失敗的時候,你就會知道如何才能勝利。」Journey樂隊有首歌曾這麼唱過。
  • 澳大利亞亞瑟港旅遊攻略
    如果說哪裡的監獄也成為人們嚮往的地方,那可能只有位於澳大利亞亞瑟港的監獄有這樣的魅力了。在澳大利亞亞瑟港監獄遺址上,每天舉辦以鬼魂為主題的觀光活動,每當夜幕降臨後,在導遊的帶領下,好奇的遊客穿過漆黑的百年牢房,透過鐵窗眺望鬼魂的晃動和悚然的聲響,體驗歷史黑暗中的傳奇……澳大利亞亞瑟港亞瑟港是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的一個小鎮,位於塔斯馬尼亞州首府霍巴特東南約40公裡的一個半島上。
  • 上世紀九十年代那些事
    冰點特稿第1119期上世紀九十年代那些事1998年,旅客在通遼至集寧的火車上。火車是百姓出遠門最主要的交通方式。改革開放,讓世代被束縛在土地上的農民離開故土,踏上追夢的旅途。王福春/攝1992年,深圳,人們蜂擁而上搶購股市抽籤表。
  •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新住房時代開始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新住房時代開始 發布時間: 2008-03-26 15:32   來源:    進入電子報   八十年代的改革開放波及各個行業領域,住宅也出現了分水嶺。
  • 當亞瑟港還是監獄時,犯人們被關在一個長方形的狹窄房間裡!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來這裡的時候已經定好了當地的行程,同行的有七個人,不過都是叔叔阿姨輩的,並沒有什麼共同話題。而遇見了導遊橙子則不是一個故事,而是一起事故。他說見到了我就像見到了救星一樣,哈哈。在之後的行程裡我十分懷疑他可能患有精神分裂症,在叔叔阿姨面前畢恭畢敬的,不能因為我年紀小,就欺負人呀,唉。
  • 監獄舊址成網紅景點,遊客花錢體驗「入獄」
    但今天,這個國家不再避諱自己的「囚犯基因」,尋訪監獄已經成為了澳大利亞旅行的重要主題:繁華的雪梨是從1788年的監獄發展而來,那座監獄就在著名的歌劇院對面,現在常承辦各種活動;西澳大利亞州的弗裡曼特爾監獄,每年的遊客量更是高達20萬;南威爾斯鸚鵡島監獄如今也成為了工業遺址……相較於澳大利亞本島,隔著一條海峽的塔斯馬尼亞更是「監獄之島」。曾經在這裡,47年內關押超過1.2萬名囚犯。
  • 伍國:回憶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的大學
    伍國 學人Scholar1980年代,北京五道口百貨市場(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文 | 伍國,美國阿勒格尼自由文理學院歷史系副教授第一批「20後」 已經出生,第一批「00後」也進入大學了。
  • 天主教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鄉村的彌撒禮儀老照片
    一組天主教上世紀九十年代鄉村的彌撒聖事的老照片——貧瘠、淳樸、艱難、虔誠、希望。天主教會認為:彌撒是教會信仰生活的高峰與泉源,是主耶穌至聖的宴席,是天主與人之間最神聖的「約會」,是神聖的祭獻……我們教會以無比的敬意來尊重這聖事,並渴望每位天主兒女能「主動、積極、有意識地參與彌撒聖祭」。
  • 上世紀九十年代煤礦打工致殘,自強不息釘鞋補胎看他過的怎麼樣?
    畫面上的主人叫文李玉,今年50多歲了,是夏縣祁家河人,上世紀九十年代在小煤礦打工致殘後返鄉,迫於生活的壓力,自強不息,開始自學釘鞋、補胎等小手工工藝。由於身體下肢癱瘓,文師傅每天要坐電動輪椅車,往返街道上的修理店。
  • 《小丑》2019電影故事背景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
    《小丑》2019電影故事背景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  9月18日,在金獅獎大放異彩的影片《小丑》發布全新IMAX海報。由傑昆·菲尼克斯扮演的小丑穿著紅色西裝在城市街頭洋洋自得,背景中一輛被點燃起火的汽車照亮整個夜晚。在8月底威尼斯短暫亮相後,10月4日,全球觀眾將會一睹這部電影的風採。
  • 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國的汽車價格,奔馳S600相當於幾套大房子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在今天,汽車已經成了家家戶戶最尋常的東西。但誰能想到,上個世紀的汽車卻有著讓普通人望而卻步的高昂價格。今天,小編就帶你去了解一下,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國的汽車價格有多高。首先來看看中檔車,他們當時的價格主要位於四萬到七十萬之間。日本生產的車的價格比現在貴了很多。豐田佳美,也就是現在的凱美瑞,在當時的售價竟然將近四十萬,真是讓人大吃一驚。索納塔,當時竟然有著三十幾萬的高價,比現在貴了不少。我們再來看看豪華車的價位。
  • 上世紀九十年代「賒店老酒,天長地久」廣告的酒廠如今啥樣了?
    上世紀九十年代「賒店老酒,天長地久」的廣告紅遍祖國的大江南北,經過十幾年輝煌,後來賒店酒慢慢退出「江湖」,逐漸成為國人的記憶。近幾年賒店老酒經過閉門修煉重出江湖,市場中殺出一條血路穩坐河南白酒銷量第一寶座。
  • 黑暗與光輝 —— 以亞瑟港為例介紹澳大利亞罪犯流放地遺址公園的展示 遺產擷英
    今天,就以亞瑟港為例介紹一下澳大利亞的這類遺址公園。 亞瑟港(Port Arthur)——充滿人文關懷的遺址公園亞瑟港位於塔斯馬尼亞州。在成為監獄之前,亞瑟港只是一處位於世界邊緣的採礦點,現在許多採礦痕跡仍清晰可辨。亞瑟港監獄始建於1830年,主要功能是給政府工程提供木材。從1833年起,亞瑟港監獄成為為第二次犯罪的犯人服刑的監獄。
  • 香港電影最輝煌的時代,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被稱為「東方好萊塢」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是香港電影最輝煌的時期。那個時候香港被稱為「東方的好萊塢」。培育了大批的明星,成龍,周星馳,李連杰,周潤發,張國榮,劉德華,梁朝偉,關之琳,林青霞,張曼玉,王祖賢等等很多人都是那個時代香港電影人的代表。
  • 擅拍美女的瑪格南攝影師,九十年代深圳紀行,彼時的打工妹
    荔枝公園(原新湖公園)始建於八十年代初期;當時此地為低洼稻田,僅有一片老荔枝林。在此基礎上,經過鋪路、挖湖、造橋等設施建設,位於鬧市中心的綠色明珠落成。【深圳荔枝公園內,清晨就在此地跳舞的人們。】公園九曲橋附近,是人們唱歌跳舞的聚集區;當時,公園還沒有禁用音箱,僅是對音響分貝有相關規定。來此唱歌跳舞的女人們,多數打扮入時,讓人賞心悅目。
  • 上影節新片|《飛越光年》:一部獻給上世紀九十年代的青春詩篇
    《飛越光年》是一部獻給上世紀九十年代的青春詩篇,講述了一個叛逆男孩的成長過程和家庭生活變遷。在暖心的劇情之中,影片緩緩流淌出一個時代的記憶。「那個年代有我很多純真的回憶」,從小就有寫隨筆習慣的導演石鑫,一次在恩師的鼓勵下,決定把積累多年的記憶碎片拍成電影,「我覺得那個年代有我們童真在裡面,真實經歷過,有感情的。」
  • 上世紀九十年代那些事:天涯、海角、爛尾樓(圖)
    上世紀90年代是一個特殊的年代,它是中國的未來由朦朧而清晰、由迷惑而明朗的關鍵年代。正是有了這個改革開放的過渡期,上世紀80年代的價值才會轉化成具體的、實實在在的行動。  天涯、海角、爛尾樓  1991年,從北京電影學院畢業的張寶全,正興高採烈地準備拍人生第一部商業電影,卻接到八一電影製片廠撤項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