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財務造假22億,為什麼它不能好好賣咖啡?

2020-12-06 新浪科技

來源:創事記

歡迎關注「創事記」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蛋解創業

來源:蛋解創業(ID:manjiechuangye)

一路高歌猛進,打造咖啡界神話的瑞幸,昨天迎來了最大的敗局。一天之內,股價跌了75%。

去年這個時候,蛋解創業編輯部做過一次咖啡行業的深度測評。當時判斷,以消費者的選擇和盈利能力來看,瑞幸必然是敗局。瑞幸玩的不過是資本遊戲,結局如何完全取決於資本的力量。

現在,做空的渾水機構來了,瑞幸又自爆財務造假。資本不看好,自身又不賺錢,接下來肯定官司纏身,供應商也來集體要債,瑞幸大概要涼涼。

用戶已經開始擠兌優惠券了,按照現在兩三折的價格,瑞幸是賣一單虧一單,看似繁榮的門店,實則加劇瑞幸的垮臺。

除非有資本砸錢來救,但是瑞幸這一財務造假,把資本圈都玩弄了,誰還會來。

再說了,即使從利益的角度來看,瑞幸在短期內賺不到錢,意味著投了也收不回成本。

想要了解咖啡行業的全貌,可以點這裡看之前我們的咖啡行業深度測評完整版,點擊藍字即可查看《開咖啡館傾家蕩產?全案解析星巴克、瑞幸、自助咖啡、咖啡陪你…揭秘咖啡投資慘狀》。

原文較長,以下是瑞幸相關部分。

在中國,瑞幸已經成為規模僅次於星巴克的第二大連鎖咖啡品牌。

在強勢資本的助推下,瑞幸咖啡2018年前9個月虧損高達8.57億元。通過大幅補貼以及社交電商的多元營銷方式在2018年底,瑞幸咖啡方面表示,已在北上廣深等全國22大城市完成2073家門店布局。2019年1月14日,瑞幸咖啡在官方公號上宣布售出杯量達1億。

蛋解創業在北京地區實地探訪了悠享店和快取店,沒有探訪旗艦店,因為還在籌備中;也沒有探訪外賣店,因為它只做外送,不對外開放參觀和接待,也不支持自提。

接下來,蛋解創業就這兩家店的成本和現金流進行詳細的分析和拆解,看看瑞幸的補貼或者說虧損大到什麼程度。

1  

瑞幸的虧損有多大

一、悠享店——瑞幸咖啡(望京SOHO店)

1、環境

面積約100平米,室內裝修以藍白色調為主,加上性冷淡風的水泥色,窗邊有一排長桌,裡面有6個小圓木桌,共20多個座位,提供充電和wifi,網比較慢。

2、服務

可以在瑞幸咖啡App或者微信小程序自助點餐結帳,約2分鐘就能做好,然後出示取餐碼掃一下即可帶走或在店享用。

3、產品

小編點了一杯香草拿鐵,口感濃鬱醇香,比在便利蜂買的自助咖啡口感稍好。

蛋解創業是在周六晚上7:30去探訪的,當時在店員工3人,店內8個顧客,基本都在商務洽談。在探訪的一個半小時之內,有6個人進店,4人在店消費,2人自提帶走。從美團搜索和客服處了解到,該店沒有外賣,只有堂食和自取,但有的悠享店是支持外賣的,悠享店是否提供外賣,是根據每個店的情況來定的。

第一、房租成本,望京SOHO屬於北京比較核心的商業區,租金每天大概在17元/平左右,100平方米左右的商鋪月租金大概6W左右。

第二、人工成本,100平方米+20多個座位,按兩班倒計算,需要6-8名左右員工。根據北京當地工資水平,每人6000元/月左右,咖啡店每月人力成本為4-5W左右。

第三、原材料成本,據相關資料了解,星巴克採用的咖啡生豆在25元/kg左右,瑞幸自稱用的是優選上等阿拉比卡豆。所以我們假設瑞幸的咖啡品質和星巴克差不多,此前有新聞就曾報導過一杯星巴克的成本價不足5元,所以瑞幸咖啡的成本應該也在5元左右。

圖片來源於網絡

除了房租、人員和原材料成本,還有15%左右運營管理、折舊、損耗成本。

但蛋解創業周六晚上一個半小時的探店期間,共有14人到店消費。據了解,平時工作日的人流量比現在多,每天大概能賣200杯左右,假設以單杯25元的價格(不計算折扣)來算,5000元/天的流水,每天虧損額在兩三千左右。但是如果我們算上各種折扣優惠券,該店的日虧損額可能達到五千左右,月虧損在十五萬左右。(以上數據均是蛋解創業根據探店所看到的情況進行整理和測算,可能存在小範圍誤差。)

二、快取店——瑞幸咖啡(西海國際中心店)

面積10平米,只有一個製作咖啡的吧檯,吧檯中間有瑞幸的小鹿標誌,共2名員工。在天天易家裡面,和旁邊的壽司、快餐檔口共用12個座位,沒有充電的地方,雖然面積不大,但是外賣生意不錯。外賣包裝精緻,紙袋底部有底託,插吸管的位置用膠帶十字封口,便於攜帶。

蛋解創業是周日早上10點半探訪,在探訪的一個半小時之內,共送咖啡外賣36份,鮮食7份,來店自提16份。

據送外賣的順豐快遞小哥處得知,這個店一天能送200單左右,外賣服務費7元/單,直接給到外賣員。按這樣的數據以及在25元/杯(原價)的基礎上測算,這家店是盈利的。

但是像小編就點了一杯香草拿鐵自提,本來27元後來用了1.8折券,只用了4.86元,所以優惠力度難以想像。它實際是否掙錢或者虧損多少,很難測算。

蛋解創業測算的這兩家店,如果要實現收支平衡,望京悠享店每天至少要賣出300-400杯(每杯按原價計算)才能實現收支平衡;西海國際快取店每天至少要賣出200杯(每杯按原價計算)才有可能是賺錢的。

但是,通常瑞幸的做法是首杯免費,還有1.8折、2折、5折券等,所以實際虧損額度很難有準確的數字。當然,瑞幸虧損是天下周知的秘密,而如果將賣咖啡作為一個生意來計算,瑞幸的虧損幾乎是個無底洞。

2  

瑞幸的對手真的是星巴克嗎?NO!

瑞幸一直官宣自己要改變咖啡行業:

第一個「改變」:高性價比改變咖啡的消費觀念。瑞幸想提供一杯品質好高性價比,大家都容易消費得起的咖啡。比如行業內30塊的拿鐵瑞幸賣24,同行賣27的美式,瑞幸賣21。從價格錨定來看,這對標的就是星巴克。

但實際上,通過2折券、5折券,實際上瑞幸的價格在十幾元左右,價格錨定的是7-11,全家,便利蜂的咖啡。

第二個「改變」:速溶咖啡在中國佔84%的市場份額 ,一些自動咖啡機不用純牛奶和優質咖啡豆製作的咖啡,質量跟速溶咖啡的質量也差不多。而速溶咖啡和現磨咖啡是天壤之別,瑞幸就是要改變絕大部分消費者喝速溶咖啡的現狀。

但實際上,對速溶咖啡的升級,第一棒是在7-11手上,7-11的咖啡使用的豆子不差於瑞幸,甚至咖啡機品牌型號一模一樣,另外牛奶可能還優於瑞幸,因為7-11有冷鏈配送。

所以從價格錨定和產品升級錨定上,都是7-11、全家、便利蜂這樣的便利店,從來不是星巴克。

如果這還不夠直接,我們再從另一個角度來印證。我們來分析一下瑞幸的主打客群。

關於這一點,之前有媒體的朋友詳細分析過,瑞幸真正的客群是企業用戶。因為這位媒體朋友做了一個實驗,找兩個同事分別註冊了企業用戶和個人用戶,結果企業用戶剛註冊完不久,瑞幸客服就主動打電話過來向同事確認信息,並說企業用戶的審核期為一周,到時候會有客服電話通知,請耐心等待。

另外,事實也是,不管是瑞幸咖啡的官網菜單欄還是 APP 首頁,企業用戶都被放在 C 位展示。很多咖啡館都做 to C 的生意,而瑞幸要做的是 to B 的生意。

那麼在瑞幸之前,誰佔領了辦公室?是以雀巢為代表的速溶咖啡或者以711為代表的既在賣咖啡飲料,也同時在做現磨咖啡的便利店。

所以,瑞幸對標7-11、全家、便利蜂,它們一起在和雀巢搶佔市場。

那為什麼對外官宣上,瑞幸一直死咬星巴克?再簡單不過,因為估值。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瑞幸在2018年的兩次融資,A輪估值是10億美元,B輪22億美元。而餐飲零售類的估值,按「店面數」算是最簡單直觀的。

投資行業,有一種估值方法就是對標。我們先看看一家星巴克店值多少錢呢?

以2017年星巴克收購案為例,美國星巴克母公司當時放棄臺灣的經營權,換得收購統一集團旗下在江浙滬地區星巴克股權的數據如下:13億收購1300家的50%股權,那麼每家星巴克店的價值就是200萬美元。

基於當時525家門店的數據,瑞幸咖啡A輪的10億美元估值也是理所當然的。

除了估值的需要,瑞幸咖啡一直死咬星巴克還有一個原因,獲得更多流量。因為星巴克一直佔據中國咖啡市場規模第一,又是外來品牌,瑞幸咖啡一上來就宣稱要趕超老大星巴克,這無疑吸引了很多人關注它,並且部分人會出於嘗鮮的心理去消費,大家都等著看它最終能否超過星巴克,成為中國咖啡市場NO.1。

那麼如果瑞幸對標7-11、全家、便利蜂,它們一起再和雀巢搶佔市場,那瑞幸會贏嗎?

蛋解創業的回答是,瑞幸不可能成為中國版的7-11。

3  

瑞幸不可能成為中國版的7-11

2019年伊始,瑞幸公開計劃再開出2500家門店。到2019年年底,將總門店數量提升至4500家。官方預計隨著門店的增多,外賣的比例會降低,自提更方便了,用戶到店面自提也增加了額外消費的可能。

於是,有人分析說,「瑞幸咖啡會成為中國版的711」,因為瑞幸可以賣簡餐鮮食啊。我們仔細分析一下,這條路是否可行。

如果賣咖啡+咖啡飲料+簡餐鮮食,瑞幸滿足的是什麼樣的消費場景?答案是,商業社區的早午餐。

那麼現在誰是商業社區早午餐的解決方案呢?答案是便利店。

蛋解創業 曾經詳細測評過7-11、羅森、便利蜂等便利店 ,在便利店是一個低毛利更低淨利的行業前提下,7-11之所以能夠在長達幾十年的經營過程中,保持神一般的利潤結構,得益於它在鮮食領域的供應鏈打造,7-11在日本集合了1.8萬個門店、175個工廠、140個配送中心,能夠實現最多3次補貨。

正是因為餐飲的毛利能達到60-70%,所以我們現在走進任何一家北京的連鎖品牌便利店,都會聞到飯香和咖啡香。

如果,瑞幸是要和它們搶佔商業區的早午餐市場,可不容易,這條路線正是7-11等新型便利店的核心壁壘。便利店行業的本質是一個極其複雜完整的物流供應鏈配送體系,瑞幸短時間內不可能有。

相反,7-11、全家這樣的便利店賣咖啡更有優勢。

2013年,日本的7-11在旗下1.5萬家便利店推出現磨咖啡品牌——「Seven Café」,上線一年即賣出4億5千萬杯,甚至還帶動日本咖啡市場在當年增長了4%。

全家湃客咖啡負責人陳瑋躍2018年底透露,湃客咖啡的銷量已經排在了集團2000多種產品的前三名,最新目標是在2019財年能夠賣出1億杯咖啡。

這個數字與燒錢猛如虎的瑞幸相比如何呢?

2019年1月14日,瑞幸咖啡在官方公號上宣布售出杯量達1億。

可以說,在雀巢這隻老虎嘴裡奪食,便利店要厲害的多。

那麼,等待瑞幸的是迷局嗎?或許是敗局。

要看我們以什麼角度什麼結局為終點,如果以上市退出為終點,瑞幸的結局要看資本的力量;而如果以消費者的選擇和盈利能力來講,瑞幸還需要很多錢來燒,或許已經看到了敗局。

瑞幸只是從估值上對標星巴克,而從品質和價格上錨定的從來都是7-11這樣的便利店,它們是和雀巢搶佔速溶咖啡的市場。在單店無法盈利和賣咖啡巨虧的的情況下,瑞幸如果通過加入簡餐和鮮食來滿足商業社區的早午餐問題,又不是相對成熟的便利店業態的競爭對手。

就算瘋狂的開店,和存量的咖啡館與便利店競爭,瑞幸就算出高租金也無法獲得更好的點位資源。完全靠補貼刷出來的流水,沒有利潤的支撐,一旦出現問題,結局就是瘋狂的關店,擁有同樣屬性的連咖啡目前的情況或許就是瑞幸的未來。

相關焦點

  • 瑞幸咖啡22億財務造假事件,律師怎麼看?
    【話題】1、瑞幸咖啡自爆財務造假22億,暴露了公司合規管理方面的哪些漏洞?2、瑞幸財務造假,按照國內法規定,公司及董監高等相關人員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3、瑞幸財務造假,董監高責任險會賠嗎?而我們在瑞幸咖啡造假的案例裡,是從來沒有見到瑞幸公司有設立過合規部門和合規人員的報導的,這說明這個公司沒有任何的合規組織架構,也沒有形成合規體系。那之所以瑞幸不幸,它肯定是有原因的。
  • 昨晚財務造假爆雷、今日門店爆單,瑞幸咖啡鄭州用戶「急請客」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楊霄 文 馬騰飛 圖在昨晚被爆出巨額財務造假後,瑞幸咖啡在今日迎來門店異常火爆的一天。如在鄭東新區CBD某金融公司工作的韓女士所言,昨晚關注到瑞幸被曝光財務造假事件,很擔心門店突然關閉。於是,她希望趕緊把此前購買的咖啡券消耗掉,免得日後消費、退費都成問題。「請單位同事一起喝掉,總比白白『扔』掉強些。」在鄭州東站地區某律所工作的王女士,是瑞幸咖啡深度用戶,當日也抱著一樣的想法。
  • 還記得那個財務造假的瑞幸咖啡嗎?沒錯,它又復活了!
    今年4月份,美國知名做空公司渾水發布了瑞幸咖啡的報告,指出其經營模式有問題,瑞幸咖啡否認,隨後不久瑞幸咖啡又自曝出財務造假22億,導致股價暴跌75%,慘遭退市,隨即各路媒體為其敲響喪鐘,開始坐等瑞幸倒閉。
  • 財務造假下的瑞幸咖啡,準備在美洲大面積關店的星巴克
    星巴克其實有一點蠻好的,在它的店門外,經常會擺一些桌椅,然後你有時候路過啊,累了怎麼樣,都可以在那裡小坐一會兒。或者說,不想喝咖啡就是在外面曬會兒太陽,和朋友閒扯一會兒也是挺好的。星巴克的品牌,其實是不知不覺深入到中國人的心目中。也不知不覺的賺走了我們口袋裡的錢。瑞幸咖啡是中國的一個咖啡連鎖品牌。說實話,小編從沒喝過瑞幸咖啡。
  • 瑞幸咖啡自爆財務造假是怎麼回事?
    來源:博學谷 作者:照照 2020年3月2日晚上,瑞幸咖啡承認財務出現造假,當然這次自爆事件並不是瑞幸的「良心發現」,更多的是為了不被勒令退市。本文將從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始末、造假證據以及後續事件的影響和反思來帶大家看看瑞幸咖啡財務造假到底是怎麼回事。
  • 瑞幸自打算賣咖啡開始,就已經埋下了財務造假的種子
    來源:雪球瑞幸爆出財務造假,其誇大營收與銷售成本。造假數據對瑞幸的利潤端應該沒有影響,但是營收虛增22億元。為什麼瑞幸要營收造假?02—瑞幸為什麼選擇咖啡?瑞幸為什麼要選擇賣咖啡?這是很早之前小知對瑞幸的一個疑問,畢竟我們國內喝咖啡的消費者還是非常小眾,培養眾多的潛在咖啡消費者是一個長期的、巨大的工程,需要長期的投入。所以為什麼瑞幸不是賣奶茶?在國內,很明顯快餐式飲品,奶茶的發展要遠遠好於咖啡。
  • 瑞幸咖啡自曝財務造假22億!股價崩盤!網友:券還能用嗎?
    開盤後,瑞幸咖啡屢次觸發熔斷。截至記者發稿時,瑞幸咖啡暴跌70%。公司「自曝」財務造假22億元瑞幸咖啡的崩盤,起源於4月2日美股開盤前的一則公告。公司宣布,公司董事會已成立專門委員會,負責監督在截至2019年12月31日財年的合併財務報表審計期間提請董事會注意的某些問題的內部調查。
  • 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餘波來襲……
    27.11.2020導讀: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餘波來襲,前董事長被處罰,肯德基搞了個高科技,無人餐車撲面而來,銀鷺增長發乏力,原創始人再度接盤,餐飲業的每周都熱鬧非凡,餐飲業的新鮮事兒,熱鬧事兒,盡在【
  • 瑞幸咖啡承認財務造假後的魔幻24小時
    這都是源於昨日晚間資本圈的驚雷:瑞幸咖啡方面對外發布「財務造假」。公告稱,在審計2019年年報發現問題後,董事會成立了一個特別調查委員會。委員會發現,公司2019年二季度至四季度期間,偽造了22億元人民幣的交易額,相關的成本和費用也相應虛增。
  • 瑞幸咖啡財務造假神操作始末!網友:造假可恥,但折扣...
    昨天(4月5日)下午2點,luckincoffee瑞幸咖啡發布道歉聲明,涉事高管及員工已被停職調查,但公司會保持正常經營。董事長陸正耀也就「元氣滿滿」在朋友圈向所有人誠摯道歉。至此,小藍杯瑞幸咖啡自爆造假事件暫時告一段落,筆者將結合節前的內容,給大家做一下簡單回顧。
  • 關於瑞幸咖啡財務造假,6大疑問待解
    「自爆」財務造假的3天後,瑞幸咖啡的道歉「姍姍來遲」。4月5日14時許,瑞幸咖啡通過官方微博發布道歉聲明,稱目前涉事高管及員工已被停職調,將全面徹底調查,並第一時間披露調查結果。在股價暴跌,連續登上熱搜榜單,市場劇震的表象之下,至少有6個疑問待解:瑞幸咖啡為何要財務造假?為何要自爆?為何營運長劉劍被推上前臺?事件對安永、中金將造成什麼影響?瑞幸咖啡最壞的結果是什麼?對中概股會帶來怎樣的影響?1、為何財務造假?
  • 瑞幸咖啡財務造假 A股市場的看點在哪裡?
    來源:皮海洲近日,瑞幸咖啡造假一事東窗事發。4月2日,該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成立了一個特別調查委員會,發現公司於2019年二季度至四季度期間虛增了22億元人民幣交易額,相關的費用和支出也相應虛增。
  • 比咖啡還提神的「宮鬥大戰」,瑞幸咖啡還能好好賣咖啡嗎?
    沒想到,熬過了2020,2021年新年開端,瑞幸咖啡再度被攪渾。 近日,瑞幸咖啡傳出驚天大瓜,多位高管籤署聯名信,要求罷免現任董事長兼CEO郭謹一。
  • 瑞幸咖啡暴跌80%,自曝22億財務造假
    沒有一絲絲準備,在美股上市,用美國投資者的錢來補貼國內消費者的民族之光——瑞幸咖啡,就這麼崩了。。。所有人都看呆了。偽造交易22億!緊接著,一份名為《塵光研究關於瑞幸咖啡重大財務數據造假和業務數據造假的研究報告》,於 2 月 5 日曝出,直指瑞幸咖啡的財務數據造假。據悉,塵光研究核心投研成員有 10 年以上的從業時間,具有歐美工作經歷,來自世界Top50 以及北清復交等知名學府,主要覆蓋消費、科技等領域。
  • 瑞幸「自爆」偽造22億交易!網友:以後還能喝免費咖啡嗎?
    4月2日,瑞幸咖啡突然發布公告稱,已經成立特別委員會,調查內部業績造假問題,並指營運長劉健和部分員工偽造業績約22億元人民幣。受此影響,美股盤前,瑞幸咖啡股價大跌84.16%。美股開盤後,瑞幸咖啡開盤暴跌80.95%,報4.99美元,創歷史新低,市值蒸發近50億美元。
  • 瑞幸咖啡暴跌80%,自曝22億財務造假,網友:割...
    第二天,瑞幸咖啡收盤大漲15.6%,抹平做空以來的所有跌幅。緊接著,一份名為《塵光研究關於瑞幸咖啡重大財務數據造假和業務數據造假的研究報告》,於 2 月 5 日曝出,直指瑞幸咖啡的財務數據造假。毫不奇怪,它又在2020年1月再次成功籌集1.1億美元(包括二次配售)。瑞幸確切地知道投資者在尋找什麼,怎樣將其定位成一個故事精彩的成長股,以及操縱哪些關鍵指標來最大化投資者信心。這份報告由兩部分組成:欺詐和存在根本性缺陷的商業模式。我們分別闡述了瑞幸是如何偽造其數據的,以及為什麼它的商業模式存在固有缺陷。
  • 瑞幸財務造假 咖啡還能喝多久?
    4月2日晚間,瑞幸咖啡發布公告稱,經董事會委任的特別委員會調查顯示,公司營運長劉劍及其部分下屬從2019年度Q2起從事某些不當行為,公司2019年Q2到Q4與偽造交易相關的銷售額約為22億元人民幣。此消息一出,瑞幸咖啡盤前股價暴跌85%,開盤後六次熔斷,以6.4美元/股收盤,日跌幅達75.57%,跌破發行價,市值大跌至16.2億美元。
  • 證監會譴責瑞幸咖啡財務造假!優惠券無法使用此前屢遭投訴
    高度關注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4月2日,瑞幸官方發布公告,承認虛假交易22億元。公告中稱,瑞幸內部調查顯示,從2019年第二季度到2019年第四季度與虛假交易相關的總銷售金額約為22億元。4月3日下午,中國證監會官方微博對此作出回應,表示高度關注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對該公司財務造假行為表示強烈的譴責。
  • 瑞幸咖啡財務造假 支付1.8億美元買和解
    中國正義反腐網-《反腐廉政月刊》雜誌社綜合訊:瑞幸咖啡日前表示,公司將支付1.8億美元就美國監管機構對它做出的會計欺詐指控達成和解。
  • 瑞幸咖啡就財務造假事件與美國證交會達成和解
    瑞幸咖啡就財務造假事件與美國證交會達成和解 2020-12-17 13: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