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化轉型案例:Ticketmaster通過流式數據平臺解決了技術債務

2020-12-13 企業網D1Net

在線票務系統在不重寫所有代碼的情況下將數據科學帶入了整個企業。

 

當Chrizs Smith加入Ticketmaster擔任數據科學副總裁時,這家有著40年歷史的票務公司在其數據科學項目中面臨著獨特的挑戰。

 

「我們的技術債務比我工作過的大多數公司都要老舊,」他說。

 

Ticketmaster通過與各種IT系統的定製數據集成,實現了早期數據科學的成功,而且也獲得了很多這樣的成功。經過40年的收購和內部軟體開發,該公司擁有大約300個IT系統,每個系統都獨立於自己的數據孤島之上。

 

隨著Ticketmaster開始進入門票轉售等新興市場,以及為場館提供管理和報告工具,它需要一種新的方法來集成這些數據孤島,並使其數據可供整個組織使用,而無需重寫其所有的軟體。

 

「我們需要一種通用的語言,可以教授給每個不同的系統,這將是一個不小的工作量,使我們能夠獲得系統的數據,並提供給每一個人,」Smith說。這種改變必須在對現有系統的幹擾最小的情況下進行。「採用舊系統並將其應用於新問題的危險之一是它的設計可能會不合適,」他說。「它實際上會使系統更加不穩定,性能更差,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更難進化。」

 

流處理

 

最初,Ticketmaster用Hadoop進行了批量處理大數據的實驗,然後使用了Apache Storm,一個開源的流計算系統。

 

在該行業的其他地方,Ticketmaster正在使用另一個開源流處理平臺Kafka,Smith以前在廣告技術部門工作時就很熟悉這個平臺。

 

Kafka最初是由領英的員工開發的,後來捐贈給了Apache軟體基金會。它的創建者接著創建了Confluent,該公司僱傭了Kafka的大部分開發者,並提供圍繞該平臺構建的企業服務。

 

像消息隊列或企業消息系統一樣,Kafka允許用戶發布和訂閱信息流,但它也可以以高容錯性的方式存儲這些流,並記錄到達時對其進行的處理。

 

Smith認識到Kafka可以將Ticketmaster的數據推送到一個佔用空間非常小的流中,並使他的團隊能夠以更快的方式迭代數據科學問題。

 

「這就像是數據科學家的貓薄荷,」他說。「一旦他們能夠訪問所有的這些數據,他們就會變得更加感興趣。」

 

為了將Kafka推薦給Ticketmaster的首席數據官,Smith必須展示該系統的高可用性和可擴展性。

 

「每次我們出售門票,本質上都是我們針對自己發起的一次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因此這帶來了一些非常有趣的規模性的挑戰,」他表示。「如果你在一群試圖去聽音樂會或參加體育賽事的人中間倒下了,這對任何參與其中的人來說便都不是一次愉快的經歷。讓事情成功是最重要的。」

 

Kafka的另一個好處是Confluent提供的支持,包括圍繞Kafka構建的更大的數據平臺。它開發的一個被稱為模式註冊中心的組件,Smith極力推薦了它。

 

「很多人,當他們開始的時候,他們不會馬上使用模式註冊中心,這就造成了一種很難走出的技術死胡同,」他說。使用註冊表,公司可以在保持與現有應用程式向後兼容的同時,發展他們的與Kafka一起使用的資料庫模式。「你必須保持快速的迭代速度,否則就可能會讓你陷入非常脆弱且難以改變的環境當中。」

 

與業務部門合作

 

儘管Ticketmaster現在在整個企業中都使用了Kafka,但Smith的團隊一開始的規模很小,他們與fan data團隊合作,幫助他們創建通過Ticketmaster購買門票的球迷的單一視圖,然後與其他三到四個團隊一起構建了關鍵集成。

 

「我們會去找那些團隊,說,看吧,我們需要你的數據。我們希望你能夠使用這種你以前從未使用過的新技術,但我們也將為你提供專業知識,向你展示如何使用它。當然,這些團隊對他們的系統如何工作有自己的專長,所以這是一個聯合行動,」他說。

 

那些最初的、低風險的集成工作產生了一種網絡效應,他說:「團隊開始來找你,而不是反過來,因為能夠將單個組件的數據與我們創建的更大的數據生態系統集成會有很大的價值。」

 

使用Ticketmaster門票轉售和場館登記服務的客戶也可以從中受益,因為有了一項新功能,一旦門票被用於進入場館,他們就可以拒絕轉售。當粉絲主動提出轉賣他們的票,而沒有任何買家,並在最後一分鐘決定去看演出時,而如果又有其他人主動提出購買現在無法買到的票時,就會很有用。「可能你會有一個令粉絲失望的經歷,但是這最終可以通過我們不同系統之間的大量點對點的集成來解決,」Smith說。「但由於我們已經通過系統獲得了相關數據,管理這些轉售清單的人能夠很容易地將他們的數據整合到Kafka」並獲得自動退市功能。

 

儘管向Kafka的遷移最初是為了通過消除定製數據集成的需求來減少技術債務,但在系統上獲取關鍵的實時數據卻為實時處理帶來了許多機會。

 

「這就是我們基於身份的售票平臺的工作方式。這就是我們壓榨系統性能的工作方式。這是我們不僅能夠提供自己銷售的實時視圖,還能提供活動出席過程的實時視圖的原因所在,」Smith說。「在實時情況下,客戶可以看到人們在哪裡進入了他們的場地,並可以注意到什麼時候有VIP進入了場地,這樣他們就可以接觸到他們,給他們提供VIP級的體驗。」

 

隱私處理

 

然而,並非所有公司的系統都是通過Kafka連接起來的。有些系統不是優先考慮的遺留系統,現在正在退役當中。其他公司還沒有足夠長的時間來進行整合,它們是Ticketmaster最近收購的一些初創公司或競爭對手的一部分。

 

但是,Smith說,如果你今天從Ticketmaster網站上購買了一張票,關於你購買的數據就會經過Kafka。

 

「我們的關鍵數據系統是絕對集成的,而且很多你通常認為不那麼重要的系統也被集成了進來,這種集成非常有價值。」

 

出乎意料的是,Kafka也成了處理隱私數據的一個關鍵工具。

 

「它已經被連接到大多數擁有個人身份信息的系統中了,我們只是做了一點額外的工作來將其餘的信息也整合到其中,」Smith說。「它變成了一種中樞神經系統,可以用於管理我們可能遇到的任何隱私請求或擔憂。」

 

Smith下次會做的一件不同的事情將會是更早地向Confluent尋求幫助,以便在Kafka上培訓員工。「我們最終做到了,」他說。

 

一旦組織內部對使用Kafka的需求開始上升,培訓支持就變得特別重要了。「我們確實在中間花了很長一段時間……我們還沒有完成訓練,但是我們正在進行計劃,嗯,比我想像的要混亂一點。從那時起,我便一直在清理一些爛攤子了,」他說。

 

版權聲明:本文為企業網D1Net編譯,轉載需註明出處為:企業網D1Net,如果不註明出處,企業網D1Net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相關焦點

  • Bello李松毅:數據智能+招聘數位化是HR數位化轉型的關鍵
    本次峰會設有主題演講、圓桌論壇、高端對話,同時聚焦4大行業專場,發布5大領域榜單,共有40多位行業專家、技術大咖、資深創業者和投資人一起探討中國數位化產業的現狀和趨勢。Bello倍羅創始人兼CEO李松毅進行了主題為《企業人資數位化轉型第一步》的演講。
  • 神州租車上榜2020年度數位化轉型燈塔案例
    會上,CIO時代學院與新基建創新研究院的評審委員會從上百家報名企業中臻選出2020年度數位化轉型燈塔案例,神州租車與金茂控股、揚子江藥業等同時上榜。本屆大會以「新基建引領新模式」為主題,吸引了知名專家學者、各屆CIO班學員、知名企業CIO等500位嘉賓參與,會上深入探討」新基建「如何引領企業發展新模式,賦能行業變革。
  • 百年東芝的數位化轉型與創新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東芝逐漸轉型,把發展重心轉向數字通信、IT技術、核電等領域,為即將到來的數位化時代做長遠鋪設。近年來,在國際市場競爭壓力下,東芝再次進行轉型,著重發展新能源、IoT(物聯網)、AI(人工智慧)、功率原件等業務,逐漸從一家傳統製造業企業,轉型為一家以技術為導向的多元數位化公司。
  • 挖掘數位化轉型中的創變價值,且看數位化轉型的成功案例|系列連載
    面對新趨勢、新機遇,江蘇省企業信息化協會、鈦媒體、帆軟軟體聯合舉辦了「2020帆軟第三屆「數據生產力」大賽」,從具體的企業數字應用中去尋找經過數位化變革和突發疫情雙重洗禮下的經典案例。傳奇文化——智慧平臺提升海龍屯景區整體運營能力作為在全國旅遊投資百強企業中排名第五的從事景點、景區整體投資、開發和運營的大型集團,傳奇文化發展集團參與海龍屯景區的運營,並利用數位化手段,提升整體運營能力。
  • 以數據為支點,看江泰保險如何進行平臺化轉型,數位化升級?
    前幾天與幾位清華大學CIO班的同學們在一起交流,他們提出這樣一個觀點:在數位化轉型和組織變革中,CDO(首席數據官)可能是未來CIO的演進方向,未來企業的最重資產是數據。數據是否就是企業撬起自身發展的支點?金融行業是數據交互的重心,本期企業網D1Net將在保險業探討數據「支點」以及技術創新等相關話題。
  • 遠望谷湯軍:IOT技術助推傳統零售數位化轉型
    在本次會議上,湯總重點介紹了遠望谷領先的單品級零售供應鏈與門店管理物聯網應用解決方案,以及如何在國內外諸多大型服裝、商超企業成功落地實施,助力企業實現數位化轉型升級。  湯總認為,中國零售企業數位化轉型任重道遠,零售消費企業數位化可按成熟度模型分成五個階段,分別是:導入階段(探索者),即剛開始尋找數字轉型路徑;實踐階段(推廣者),試驗可複製的數位化成果,並在組織內進行局部推廣;體系階段(管理者),將技術與業務的融合和迭代、以及人才組織體系進行系統的轉型管理;整合階段(轉型者),開始以數位化技術驅動商業模式創新,促使公司數位化轉型;智慧階段(顛覆者)
  • 航空公司數位化轉型案例:馬來西亞航空公司
    2016年,馬來西亞航空公司採取了「重塑未來」的戰略(Fit for the Future),通過轉型打造持續穩健的運行能力,開展了很多能力提升項目,共計100多個項目覆蓋了航空公司運營的方方面面。之後的兩年,馬來西亞航空公司認為自己正在重新成長為一家東南亞地區領先的航空公司,通過具有競爭力的成本管理、最佳的航線網絡、精湛的收益管理能力,以及業界領先的信息技術來驅動公司的成長。
  • 企業數位化升級之路:百家企業數位化轉型發展分析報告
    其次,傳統企業天缺乏數位化基因;因此,在技術層,需要通過才的引進和培養,實現對新興技術的駕馭和應,從真正達到為企業賦能的的2.3 未進數位化轉型企業概況制約因素在尚未進數位化轉型的企業之中,多數企業將數位化轉型視為創收驅動,成本負擔,因此超半數企業具備數位化轉型意願;但其尚未進數位化轉型的主要制約因素在於技術和資源等硬性條件。
  • 銷售易胡夫: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挑戰與機遇
    同時,他以國內領先的某智能設備企業作為具體案例,講述了如何通過銷售易CRM幫助企業搭建以客戶為中心的整體解決方案,幫助企業構建完整的客戶數位化平臺,打造「市場線索—客戶—商機—訂單交付—服務交付」業務全流程,實現企業營銷服務一體化,並通過銷售易的PaaS平臺與後端國內、海外業務等系統以及客戶APP、設備的集成,實現企業內部、企業與客戶、人與設備的連接。
  • 航空業的數位化轉型
    然而,這也為重新評估現狀並實施產業結構轉型提供了一次機會。從技術層面分析,此次疫情提供了一次使數位化轉型進入新階段的機會。《福布斯》雜誌稱,航空業大數據正處於重大發展階段,到2026年每年的數據生成量預計將達到9800萬太字節。多種技術可通過這些數據來優化航空業運行,並解決燃油和成本效益、延誤、機場安全、天氣危害以及噪音和空氣汙染等重要問題。
  • 國家能源e購入選中國數位化轉型成功案例
    人民網北京6月2日電(記者畢磊)近日,人民日報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發起「科技戰『疫』——2020中國數位化轉型優秀案例徵集活動」。通過對案例真實性、資料完整性等的審核、篩選後,遴選出醫療健康、教育服務、社會經濟三個類別各30件入圍案例。國家能源集團「指尖上採購」助力抗疫復產案例成功入選榜單。
  • 攜程商旅發揮技術優勢 助力企業數位化差旅轉型
    為現場企業代表解析了財務管理者如何推動企業差旅費用管理的數位化變革。 攜程商旅實施及酒店產線總經理楚建發表演講 楚建表示,在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等新興技術急速發展的衝擊下,傳統企業面臨急切的轉型挑戰。
  • 國企數位化轉型駛上快車道:組建國資大數據產業集團 設立大數據...
    據了解,為促進國企數位化轉型,本市將組建國資大數據產業集團,設立大數據產業基金,同時融合公共服務行業數據,打造智慧津城。論壇期間,市國資委與華為公司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鯤鵬生態等領域開展全方位、深層次合作,共同推動本市國有企業數位化轉型和產業升級,助力「五個現代化天津」建設。
  • 這15本高居「數位化轉型圖書榜」的好書,決定未來變革之路
    書中凝聚了大量數據治理和數位化轉型方面的有價值的經驗、方法論、規範、模型、解決方案和案例,不僅能讓讀者即學即用,還能讓讀者了解華為數位化建設的歷程。書中還詳細披露了中國企業數位化轉型的真實案例,生動展示了數位化轉型過程中的實戰經驗。正所謂「有道無術,術尚可求;有術無道,止於術」,技術對於絕大多數企業來說就是「術」,正確的「道」才是更值得企業領導者關注和思考的問題。希望通過本書能讓更多的企業領導者、CIO和架構師以更全面、更正確的視角理解數位化轉型,設計自己企業的數位化轉型之路。
  • 數據中臺總領數位化轉型?明略科技提出不一樣的方法論
    剛剛入選了IDC企業數據智能實施部署指南典型應用方案商、也同時入選了Gartner《2020中國ICT技術成熟度曲線》報告中數據中臺樣本供應商(Sample Vendor)的明略科技,提出一套獨特的數據中臺方法論,解決了在實際數位化轉型過程中,從數據到智能、從傳統IT到新型數位技術、從傳統業務流程到新型網際網路業務的連接與轉換,在不改變政企現有IT的前提下,完成數位化轉型。
  • 北大董小英:46%企業加速數位化,數據管理已成核心競爭力
    這一組數據說明,三年的時間國內企業對數位化轉型的響應速度很快,企業的態度發生了重大轉變,對數位化轉型的價值有了更清楚的認知。特別是此次的疫情,再次檢驗了數位化技術、線上能力的重要性,這實際上是一個最好的案例教訓。
  • 春秋航空進一步數位化轉型:國內首家應用空客「智慧天空」大數據平臺
    航司和飛機製造業都在謀求數位化轉型。   據了解,通過使用「智慧天空(Skywise)」數據平臺,春秋航空可以將其自己的運行、維修和飛機數據集成至雲端,並能夠在無需額外基礎設備投資的情況下存儲、獲取、管理和分析選定的空客數據及其自身數據和全球基準數據。由此帶來的價值將會為春秋航空提供飛機、機隊、公司和全球層面的新視野,同時使得他們可以通過獲取原始設備製造商(OEM)的專業知識和全球機隊情況來加強自身運營。
  • 【四種路徑】:紅利漸失的專業市場數位化轉型破局之道
    疫情的爆發將專業市場數位化轉型推到了風口浪尖上,如何使專業市場轉型升級為新型流通平臺,真正實現對商戶的賦能,是影響專業市場未來發展的關鍵。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長期致力於專業市場信息化建設和數位化轉型服務工作,在傳統產業數位化轉型大勢所趨背景下,中心聚焦專業市場,結合具體案例,探究專業市場數位化轉型發展路徑,為我國專業市場數位化轉型提供參考。
  • 微軟舉行數位化轉型峰會 加速發掘數據智能
    在新常態下,如何以中國復甦發展的創新活力為契機,發揮數據潛能、加速數位化轉型、助力各行業企業構建業務韌性、拓展未來機遇,成為各行各業關心的話題,也是12月15日舉行的「韌性成長——微軟數位化轉型峰會」與會人士探討的焦點。峰會集中展示了微軟與中國合作夥伴生態系統以微軟智能雲矩陣為基礎、以發掘數據智能為核心,在零售、醫療、製造、能源等行業取得的成功實踐。
  • 從網易智企《企業數位化升級之路》白皮書看企業數位化轉型現狀
    這一觀點可以從另一組預測數據中也可以得到佐證,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發布《中國數位化之路報告》顯示,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在2025年有望突破80萬億元,同時帶動全國就業人口3.79億人。人工智慧、雲計算、物聯網等技術的蓬勃發展固然成為數字經濟的引擎,但對企業來講,進行數位化轉型更直接的動因則來自於順應時代潮流、響應政策號召、適應行業競爭、呼應市場需求等幾大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