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遊——科羅拉多大峽谷,燃燒的亞利桑那
哈嘍,大家好,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科羅拉多大峽谷的美景。在乾燥的亞利桑那,紅色的科羅拉多大峽谷更像是一道被點燃的火焰。大峽谷國家公園的電影院裡有世界上最大的銀幕,大峽谷的歷史和變遷在這裡一幕一幕地上映。
有一位地質學家說:科羅拉多大峽谷是一種無與倫此的奇景。面前層層疊疊的山巖十分壯觀,那是「天斧」之作,將地殼的橫斷面削砍得如此神奇。從谷底向上,沿崖壁處露著寒武紀到新生代的各期巖系,含有代表性生物化石,大峽谷因此有「活的地質史教科書」的美稱。它並不是世界上最深的峽谷,但憑藉其超乎尋常的體表和錯綜複雜、色彩鞋富的地面景觀而馳名。
那荒涼而神秘的景色,讓人著迷;那險峻而富於特色的峭壁,讓人驚嘆。這個可以容納250個曼哈頓的科羅拉多大峽谷,是科羅拉多河的傑作。這時候該真正感嘆滴水穿石的力量了吧!幾千萬年甚至幾萬萬年中,科羅拉多河的激流一息不停地衝擊著它,在一片高原上雕刻出一道巨大的鴻溝,並賦予它光怪陸離的形態。今天科羅拉多河已流向他方,但人們站在絕壁上,仍可想像當年在幽深的河谷中,巨浪排空、波濤胞哮的壯而景象。
確實,這樣雄偉險峻的大峽谷突無地橫互在人們面前,實在很難讓人用常規的理由解釋它的存在。如果真的下到谷底,就會發現這裡又是另一片天地。在被稱作「地獄」的谷底深處,也未必就要忍受痛苦,體驗的不過是當年西部牛仔馳聘荒原的生活。現在這裡烈日依日,紅土猶存。科羅拉多大峽谷是留待每個人自己去發掘的體驗。在這裡,每個人都能與自我面對,真是這樣的。
你的手夠得著幹萬年前的巖石,而科羅拉多河在谷底綿延流消,波光閃爍。用語言描繪大峽谷是十分困難的,只能在親臨大峽谷後,用心靈去感知它的莊嚴、靜穆和深邃,領略造物主賦予大峽谷的瞬息變幻和億萬年的寂寥。
站在大峽谷的邊緣,就有一種站在地球邊緣的感覺。坐在谷底小船的甲板上,就像掉進了地球的縫裡,抬頭仰望,遙遠的地方是深不可測的上蒼……無論南北岸,視野都極為開闊。居高臨下,常有種如俯瞰沙盤的錯覺,很容易產生君臨天下的素情。站在岸邊,谷地深處的
科羅拉多河的謂潤細流幾乎逐不可見,難以想像這細小的黃水是大峽谷的主要創造者。大峽谷兩岸都是紅色巨巖斷層,若層瞬的,堪稱鬼斧神工。兩岸層巒疊峰,夾著一條深不見底的巨谷,真是天造地設,無此蒼勁壯麗。
更為奇異的是,這裡的土壤雖然大都是褐色,但當它沐浴在陽光下時,卻又撲朔迷離,變幻無窮,時而是紫色,時而是深藍色,時而是棕色,時而又是赤色,全依太陽光線的強弱而定。這時的大峽谷宛若仙境,五彩繽紛,蒼茫迷幻,迷人的景色令人流連忘返。
科羅拉多大峽谷是自然的奇蹟,到了這裡,你才會意識到人類在大自然造物主面前是多麼渺小。站在峽谷邊緣,你會驚異這片土地怎麼就被掰開在你面前,露出裡面斑煙的層層斷面。峭壁下的深淵深不可測,儘管有護欄圍著,但是來自那深淵的魔力仍然讓人膽寒,不敢正視,讓人疑心自己到了地獄門口,而吳王正笑著端詳下一個獵物,或者你會覺得自己已經走到了世界的盡頭,孤單單地把整個世界拋在了身後。它帶給你一種難以名狀的震懾,所謂人類的歷史,時間的流逝,在這道鴻溝面前似乎也只能歸於一粒沙塵。
大峽谷以最赤裸的姿態,展現著自然界滄海變桑田的神奇,展現著時間的久遠。閉上眼睛,夕細下的峽谷,巖石邊的夕陽,遠處隱約傳來印第安人的笛聲、格羅非《大峽谷》的交響曲。無論是泣血長映還是默然低嘆,歲月肥一切化作梵香燃後的灰燼,已沒有了追尋的意義。其實,一切都在,詩在,痕在,壁也在,因為,泥土在!只是變換了形態,成了層層的石巖,橫斷的地克。在現代文期不斷徵服大自然的同時,卻仍然留下了如此壯而的洪荒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