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丨消暑必備燒仙草

2020-12-12 長城網

【第一候 腐草為螢】

螢火蟲從卵中化出

【第二候 土潤溽暑】

天氣悶熱,土地變得潮溼

【第三候 大雨時行】

雷雨出現正當時

導語:2017年12月5日,在廣州舉行的《財富》國際科技頭腦風暴大會上,廣藥集團董事長宣布:國家863計劃研究結果表明,喝王老吉涼茶可延長壽命大約10%。此語一出,網上炸了鍋,網友紛紛質疑,這種用常見中草藥制而成的飲料,真的有此神效?

雖然10%的算法讓人難以信服,但涼茶中的一味主要原料——「仙草」,確係自古以來被人津津樂道的「靈丹妙藥」。尤其是在盛夏時節做成的小吃——燒仙草,更是風靡海內外的避暑小吃,民間有「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會老」的說法。

仙草的真面目

仙草,學名涼粉草。圖片來源於中新網

仙草是一種草本植物,莖高一米左右,葉子很像薄荷。兩者也確實是近親,同屬唇形科植物,主要分布在閩浙、兩廣和臺灣一帶。大暑在每年公曆7月23日前後,正是一年當中最熱的時候,水分消耗極快,溼氣充斥。在避暑、醫療條件相對簡陋的古代,大暑天外出、勞作堪有性命之憂。而仙草正好有清暑、解渴、除熱毒的功效,很多人就靠它度過炎炎夏日。人們認為這種草是仙人所賜,所以稱之為仙人草,簡稱仙草。

關於仙草的由來,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后羿射日功成名就之後,他的妻子嫦娥偷吃了仙藥,獨自奔月而去。后羿心頭之火熊熊燃起,從此一蹶不振,懷恨而亡。不久,后羿的墳頭長出了一種草,百姓吃了它能降溫解暑,清心除火,十分神奇。人們認為,這是后羿死後大徹大悟的結晶。

這個故事還有另外一個版本,主人公是夏代的有窮國國君,他的名字也叫后羿,而且同樣擅長射箭。這個后羿是與商紂王齊名的暴君,他自恃箭術高超,眈於遊獵,不理國政,不僅射瞎了河伯的眼睛,還霸佔了河伯的老婆洛水女神宓妃,搞得天怒人怨。后羿的原配妻子純狐知道後醋意大發,便與后羿的大臣寒浞私通,設局殺死了后羿。後來,他的墳頭也長出了能解暑的仙草,據說是為了彌補他生前的過錯,平息世人對他的怨憤。

燒仙草味道甘爽,令人口舌生津,其中的藥用成分,能由內而外地清熱解暑。圖片來源於視覺中國

仙草雖好,但人總不能像牛羊一樣啃著吃。於是,「水煮仙草」而成的涼茶就出現了。不知是誰偶然發現,將仙草的莖葉曬成幹,再下鍋熬煮至濃稠狀,待其濾汁冷卻後就會凝結成果凍狀。切成小方塊食用,晶瑩剔透,清涼可口。這就是燒仙草的錐形。到了清代,燒仙草已經是夏天熱銷的小吃。醫學家趙學敏在《本草綱目拾遺》中說,當時南方已經有大規模人工種植的仙草,可見銷量不小。

椰奶燒仙草。圖片來源於視覺中國

純天然的燒仙草味道略苦,所以一般加糖水食用,有條件的加上碎冰,消暑之餘更不負味蕾。如今,臺灣的燒仙草花樣最多,經常搭配芋圓、紅豆、小棗、花生、南瓜、檸檬汁等,光是看著就十分誘人。而粵港澳地區的燒仙草,則保持著樸素的賣相,名字也很下裡巴人,叫涼粉。

搭配水果等多種花樣的燒仙草。圖片來源於中新網

粵港澳地區的涼粉,與當地流行的另一種解暑小吃一一龜苓膏十分相似,在外觀上幾乎難以區分,有的人甚至以為它們是同一種食物。其實,二者的原材料和製作方法截然不同。龜苓膏以鷹嘴龜的龜甲和土茯苓為主要原料,所以各取一字,得名龜苓膏,其口感也比燒仙草更苦。

燒仙草的兄弟姐妹

實際上,南方地區還流行著很多鄉土版的「燒仙草」,比如浙江的木蓮豆腐、四川的冰粉、湖北的石花粉、雲南的木瓜水等等。過去食物匱乏,零食小吃更是屈指可數,於是人們因地制宜,利用各種天然材料製作了清涼解渴的避暑小吃。

木蓮豆腐。圖片來源於環球網

冰粉。圖片來源於環球網

它們的原料不同,但做法相似,木蓮豆腐的顏色不是燒仙草的黑色,而是透明中帶著淺黃色,其原料學名叫做薜荔,俗稱木蓮,長得像無花果。夏天,摘下薜茘的果實,取出種子,用紗布包裡後放入水中搗碎,然後把汁液擠入水中。在果膠的作用下,汁水就會慢慢凝結成塊,瑩浩可人。透明爽滑的冰粉,是川菜館、火鍋店裡的必點小吃,其原料是假酸漿果,在火辣的川菜中如同一股清流。冰粉是清火解暑的夏季小吃,但在川菜館卻是四季成宜的。即便是冬天,吃完川菜也能熱出一身汗,這時,一碗清涼香甜的冰粉如同久旱甘霖。吃完冰粉,嘴裡爽快了,肚子裡的火氣也消了。

在閩浙沿海地區,還有一種「海味」石花粉,又名洋菜膏,它是用曬乾的海藻製成的。其製作過程與燒仙草類似,但其中主要起凝結作用的不是果膠,而是海藻多糖。海藻的腥味大,採集後需要反覆浸泡清洗除味。

橡子豆腐。圖片來源於環球網

我最愛吃的,是橡子豆腐。它的做法卻偏偏是最費力的。橡樹非常高大,橡果卻很小,像花生豆。摘是摘不到的,只能等它成熟落地,然後在山坡的石堆、草從裡搜尋,撿拾。半天下來,必定是頭暈目眩。橡子豆腐香甜好吃,橡果卻苦澀麻口,不像榛子、慄子那樣可以生吃。撿滿一麻袋後,要一顆一顆地剝売,然後抬到流水不絕的山澗裡泡上三天三夜,去除其苦澀味。最後,用人力的石磨磨成白漿——又是一項力氣活。漿水倒在大木桶裡,待其沉澱,舀去清水,留在木桶底的就是橡子粉了。曬乾以後,可以長久保存。想吃時,像藕粉一樣用涼水泡開,然後慢慢倒進開水鍋裡攪動,不一會兒就變成了黏稠的糊糊。放涼後,就成了黃褐色的豆腐狀。切一塊在碗裡,灑上一點糖和醋,吃一口,清涼滑嫩,之前的所有辛苦都甘之如飴了。

如今,夏天有數不勝數的雪糕、冷飲,用正宗原米料手工製作的燒仙草、橡子豆腐也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市面上的各種仙草粉、黑涼粉。比起從前總覺得少了一份天然的仙味。

(據中新網、環球網、中華遺產綜合)

相關焦點

  • 消暑聖品丨燒仙草食用好處都在這!
    【燒仙草】是流行於福建、臺灣一帶的一種特色飲品。廣東地區流行有「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會老」的諺語。
  • 大暑,你是喝羊湯還是吃仙草
    廣東大暑吃「仙草」燒仙草廣東很多地方在大暑時節有「吃仙草」的習俗。仙草又名涼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屬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藥食兩用植物資源。由於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譽為「仙草」。莖葉曬乾後可以做成燒仙草,廣東一帶叫涼粉,是一種消暑的甜品。
  • 大暑時節「吃仙草」,廣東人天熱必吃,消暑解煩躁,三伏天享清涼
    大暑時節「吃仙草」,廣東人天熱必吃,消暑解煩躁,三伏天享清涼!今日是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氣溫最高!夏季養生,水也是人體內不可缺少的物質。尤其是大暑時節,建議今天最好不要在室外逗留過久,適量減少運動量,由於天氣炎熱,人體的水分蒸發消耗過快,需要及時補充水分!
  • 一碗燒仙草,將五臟六腑的悶熱清個乾淨 | 大暑
    明日大暑,預示著即將進入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正值「中伏」前後,各地35度的高溫司空見慣。
  • 大暑,一起來做個廣東涼粉吃吃(其實就是燒仙草啦)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氣溫最高,農作物生長最快,同時,很多地區的旱、澇、風災等各種氣象災害也最為頻繁。大暑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
  • 今日大暑丨蟬聲鳴 夏正濃
    今日大暑丨蟬聲鳴 夏正濃 2020-07-22 17: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暑」「三伏」用英語怎麼說?消暑美食有哪些?
    之前我們講了小暑的英譯是Minor Heat,那「大暑」的英譯相應就是Major Heat了。大暑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the 24 traditional Chinese solar terms)中的第十二個節氣,也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
  • 今日大暑:否極泰來,化伏為安
    >習 俗 Greater Heat 吃涼:荔枝鳳梨燒仙草,如吃涼性食物消暑。如廣東很多地方都流傳著一句諺語:「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會老。」所謂「吃仙草」中的仙草,又名涼粉草、仙人草,是藥食兩用植物資源。由於其具有神奇的消暑功效,所以被譽為「仙草」。燒仙草有冷、熱兩種吃法。
  • 2019小暑大暑是什麼時間 大暑的風俗活動
    7月23日是二十四節氣的大暑,那麼大暑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風俗習慣呢?  小暑和大暑是什麼意思?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節氣,在每年的陽曆7月22日至24日,太陽到達黃經120°,表示天氣酷熱,最炎熱時期到來。這時氣溫最高,雷陣雨較多,在中國很多地區,經常會出現攝氏40度的高溫天氣,2019年大暑的日期是7月23日,也就是今天。
  • 2018年大暑吃什麼 大暑是什麼意思與大暑養生知識
    2013年7月23日進入大暑節氣,大暑為二十四節氣之一,此時正是火熱的仲夏,為一年中最炎熱的時間。古人視「暑」即為「熱」,一般農曆6月初小暑先一步到來,大暑緊隨其後,之後天氣便達到一年中最熱的時候,而且此時溼氣也是一年中最重的時節。一、大暑吃什麼?大暑,二十四節氣之一。
  • 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會老,大暑節氣到,養生習俗不能少
    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會老,大暑節氣到,養生習俗不能少大暑在一年裡是最熱的節氣,一般都在三伏天的中伏階段,氣溫高,一般在30攝氏度以上,有的地區甚至達到40度或更高,雷雨多,溼度大。大暑節氣,養生習俗不能少。大暑養生。大暑期間,漢族民間有飲伏茶,曬伏姜,燒伏香等習俗,在這高溫的炎暑,尤其要做好防暑保健,從精神、起居、運動、飲食等方面進行調養。大暑飲食應清淡、多樣化,以清為補,宜補氣清暑,宜健脾養胃,多食營養豐富的果蔬和蛋白質,並適當食用姜、蔥、蒜、醋,既能殺菌防病,又能健脾開胃。
  • 大暑——腐草為螢
    在山東省棗莊市,不少市民大暑這天到當地的羊肉湯館「喝暑羊」。浙江:大暑送「大暑船」活動在浙江台州沿海已有幾百年的歷史。「大暑船」完全按照舊時的三桅帆船縮小比例後建造,長8米、寬2米、重約1.5噸,船內載各種祭品。活動開始後,50多名漁民輪流抬著「大暑船」在街道上行進,鼓號喧天,鞭炮齊鳴,街道兩旁站滿祈福人群。
  • 大暑節氣的傳統習俗
    2.喝暑羊山東不少地區有在大暑到來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湯在棗莊市,不少市民大暑這天到當地的羊肉湯館「喝暑羊」。3.曬伏姜伏姜源自中國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時人們會把生薑切片或者榨汁後與紅糖攪拌在一起,裝入容器中蒙上紗布,於太陽下晾曬。充分融合後食用,對老寒胃,傷風咳嗽等有奇效,並有溫暖保健的功效。
  • 「大暑」用英文怎麼翻譯?丨雙語說節氣
    大暑時節,中國絕大部分地區進入了一年中最熱的時段。大暑時節光照充足、高溫多雨的氣候條件有利於農作物生長,但酷熱和暴雨帶來的伏旱和洪澇災害也給農作物生產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和小暑節氣一樣,大暑期間也時常發生洪水、乾旱和颱風等自然災害。因此,抓緊時間進行收穫和播種,從而規避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是十分重要的。大暑節氣有哪些習俗和當季美食呢?一起來看看吧。蟋蟀,古稱「促織」,《詩經·七月》中描述蟋蟀「七月在野」,大暑節氣,鄉村田野中的蟋蟀數量最多。因雄性蟋蟀體型矯健又好鬥,民間自古便盛行「鬥蟋蟀」。
  • 鳳梨設案,荔枝陪讀,濃陰下一起過大暑
    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古人認為大暑時節,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故稱為大暑。  古書中說「大者,乃炎熱之極也。」暑熱程度從小到大,大暑之後使是立秋,正好符合了物極必反規律,可見大暑的炎熱程度了。暑最熱時,大家以各種方式乘涼避暑,"浮甘瓜於清泉,沉朱李於寒水",於星鬥滿天之夜作"感涼會",都是盛夏樂趣。
  • 大暑節氣話民俗 各地大不同
    本文轉自【中國天氣網綜合】;中國天氣網訊 7月22日16時37分迎來大暑節氣,此時節熱浪滾滾,酷暑難熬。你知道大暑時節有哪些民俗嗎?一起來看看。1、送大暑船所謂「熱在三伏」,大暑一般處在三伏裡的中伏階段,這時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處在一年中最熱的時段。
  • 今日大暑,關於大暑的這些小知識你知道嗎?
    大暑節氣的由來大暑是反映氣溫變化的節令,「暑」是炎熱,「大」是說炎熱的程度。古語說:「大暑乃炎熱之極也」。這時節的驕陽如烈火,大地上熱氣蒸騰,陰雨時,天氣悶得令人喘不過氣來,人們手搖涼扇,頭頂溼毛巾,想盡辦法來對付著熱。這種酷暑難耐的日子,前後要持續近一個月之久。
  • 閩南正宗燒仙草做法,純手工現熬,口感冰涼又爽滑,夏日消暑聖品
    燒仙草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是福建閩南地區和臺灣地區的傳統特色甜品,並且風靡於東南亞和日本,因口感滑嫩、冰涼消暑,所以在夏天,非常受消費者們的青睞。可能不少人會好奇,它為什麼要取名為「燒仙草」?關於這款甜品名字的由來,還要從它的原材料說起,燒仙草的主要原料是一種叫「仙草」的草本植物,形似薄荷味,在很久以前,由於交通不發達,人們出入常年靠腿行走,而到了夏天,行走在高溫當下,實屬悶熱難耐,後來有位醫生,將具有特殊香味的草類植物,施於路人,人們食用後感到神清氣爽,特別消暑。
  • 夏天最後一個節氣 為啥要吃仙草?
    新京報訊(記者 李傲)大暑是二十四節氣的第12個節氣,是標誌夏天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悶熱的天氣,大家總會找一些食物來給身體降降火氣,老話說「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會老。」「仙草」成了大暑的標配,但不少北方人其實不知道仙草是什麼,又該如何製作。
  • 大暑!吃仙草、喝暑羊…這些習俗你聽說過嗎?
    7月23日大暑到,那麼大暑的習俗,你知道有哪些嗎?今天祝福君為你盤點大暑的習俗:吃「仙草」、飲伏茶、貼三伏貼、喝暑羊……這些習俗你聽說過嗎?廣東很多地方在大暑時節有「吃仙草」的習俗。民諺說「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會老」,仙草凍和燒仙草也是廈門人常見的消暑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