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寫真:臺北「母親河」流光耀今昔

2020-12-12 中國新聞網

臺灣寫真:臺北「母親河」流光耀今昔

  中新社淡水10月10日電 題:臺北「母親河」流光耀今昔

  中新社記者 楊傑 陳立宇

  臺北是一座因水而興的城市,數千年的淡水河流淌,孕育了臺北的絕代風華。位於淡水河入海口北岸的淡水古鎮,在最近距離見證著這一切。

  淡水古鎮開埠通商已有150多年,古風濃鬱,風光宜人,別具風情。記者近日專程前往,置身於熙攘人流中,走近臺北「母親河」的懷抱。

  烙著古鎮歷史記憶的淡水老街,是淡水必逛之處。老街是中正路、重建街、清水街等大小老街巷的統稱。其建築式樣多元,閩南宅院、歐式洋樓、日式建築等雜陳,散布小鎮各安一隅,透出過往的繁華和滄桑。

  淡水鎮古蹟眾多。位於中正路老街中段的福佑宮,有200多年歷史,廟中主要供奉媽祖,又稱媽祖宮。據當地人稱,福佑宮正對面的市場,過去是廟前廣場,廣場前即是當年繁忙的淡水碼頭,福佑宮香火旺盛,每天護佑著船隻和漁民的平安。淡水最古老的重建街,就是以福佑宮為中心而發展起來。值得一遊的古蹟不少,如淡水紅毛城、理學堂大書院、鄞山寺、淡水龍山寺、清水祖師廟、臺灣牧師先鋒馬偕之墓、滬尾炮臺、滬尾偕醫館等,可從中一窺昔日的淡水風貌。

  不寬的老街彎彎曲曲,各種食鋪、雜貨店、工藝品店、古玩店等林立,多具古樸之風。而與中正路老街平行、直接面對淡水河的街道,則以美食小吃攤點和時尚特色商店居多。來此大飽口福是當然的選擇。淡水當地特色美食之一的鐵蛋,不論冠以「阿婆」之名,還是「阿公」,都硬圓黑亮,賣得很火。據稱鐵蛋製作費時,須持續7天才能完成。攤主在人們光顧後總是連聲稱謝,並不忘叮嚀:「慢慢咀嚼,才能體會到獨特的風味。」魚酥、蝦卷、魚丸、烤魷魚等海產小吃,古早味的蚵嗲、現做限量的花枝丸等小吃,讓街道充滿了濃濃的香味。BB槍射廣場裡,不少靚女流連一展槍技;水岸親子廣場中,母子一起上陣,其樂融融。

  「你問我愛你有多深,我愛你有幾分……」時有優美熟悉的歌聲,豎笛演奏的悠揚旋律在金色水岸廣場傳響,安祥而溫暖。淡水河邊是街頭藝人秀絕活的大舞臺。扮相奇特一動不動的「人體雕塑」、靜坐不動的「人像繪畫」等藝人秀,都讓遊人好奇,不少小孩跑上前與之合影,還頑皮地逗弄一下「人體雕塑」。一位繪畫藝人在音樂伴奏下,手拿大畫刷,在大畫板上展示「倒畫」絕活,三五分鐘後翻轉畫板,模特生動的形象就出現了,贏得一片叫好聲。

  淡水河濱也是騎「鐵馬」(即自行車)的好去處。租車方便,價格不高。林女士帶著不到十歲的兒子來此騎遊,她告訴記者,河濱自行車道條件很好,沿途親水、親近自然,可以拋掉煩惱,放鬆心情。河邊平整的自行車道上,不時有或一家人共騎一車、或三兩朋友風雨相伴的騎遊隊伍迎面駛過。

  更多的遊人則觀賞著無邊的河光水色,或堤岸邊,或渡船上。夕陽西下,淡水河波光粼粼,流光溢彩醉遊人。位於古鎮西端的漁人碼頭,遊人雲集。白色「情人橋」上,年輕情侶相偎相依,在「母親河」邊,將夕陽美景和甜蜜誓言揉進美滿一生的記憶中。

  華燈初上,一支支服飾鮮豔、造型獨特的藝術踩街團隊從老街走過。原來,演繹「千年淡水,不思議嘉年華」主題的「藝術踩街」等系列活動,本月中旬將在淡水進行,一展淡水數百年形成的特殊城市風貌。(完)

相關焦點

  • 臺灣寫真:臺北的煙火味
    臺灣寫真:臺北的煙火味 2019-05-06 16:04:13中新社記者 畢永光 攝   中新社臺北5月6日電 題:臺北的煙火味  中新社記者 畢永光 路梅  品味臺北,感受最深的不是信義商圈的流光溢彩,而是無處不在的煙火氣。  隨便推開一家連鎖便利店的門,立刻會被濃烈的「生活氣息」包圍。
  • 2017絲綢之路今昔與展望學術研討會在臺北舉行
    新華社臺北4月22日電(記者查文曄章利新)由臺灣「中國邊政協會」主辦,中國社科院社會政法學部、中國社科院中國邊疆研究所協辦的2017絲綢之路今昔與展望學術研討會22日在臺北舉行。來自兩岸多所大學及研究機構的20多位專家學者參會。
  • 臺灣寫真:臺北的煙火味
    臺灣寫真:臺北的煙火味 2019-05-06 16:04:13中新社記者 畢永光 攝   中新社臺北5月6日電 題:臺北的煙火味  中新社記者 畢永光 路梅  品味臺北,感受最深的不是信義商圈的流光溢彩,而是無處不在的煙火氣。  隨便推開一家連鎖便利店的門,立刻會被濃烈的「生活氣息」包圍。
  • 2017絲綢之路今昔與展望學術研討會在臺北舉行
    新華社臺北4月22日電(記者查文曄章利新)由臺灣「中國邊政協會」主辦,中國社科院社會政法學部、中國社科院中國邊疆研究所協辦的2017絲綢之路今昔與展望學術研討會22日在臺北舉行。來自兩岸多所大學及研究機構的20多位專家學者參會。
  • 臺灣寫真:探訪臺北布袋戲主題餐廳
    臺灣寫真:探訪臺北布袋戲主題餐廳 2017-07-12 14:39中新社記者 李欣 攝     中新社臺北7月12日電 題:探訪臺北布袋戲主題餐廳  中新社記者 李欣 路梅  17世紀,布袋戲在福建泉州、漳州,廣東潮州等地流行。隨著福建、廣東等地居民移居臺灣,布袋戲也飄過海峽,在臺灣落地生根,成為臺灣偶戲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表演類型。
  • 臺灣寫真:臺北醫學大學與大陸醫學交流「走高端」
    臺灣寫真:臺北醫學大學與大陸醫學交流「走高端」 2011年11月19日 13:42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灣寫真:臺北咖啡香
    中新社臺北5月1日電 題:臺北咖啡香中新社記者 畢永光 路梅走在臺北的大街小巷,撲鼻的香氣常常不是來自美食,而是咖啡。臺北不僅咖啡館多,連鎖便利店也都提供現制咖啡飲品。臺灣財政部門日前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全臺咖啡店有3800多家,其中臺北佔了四分之一,更創造出全臺46%的咖啡銷售額。臺北市大安區每平方公裡有18家咖啡館,是咖啡館密度最高的地方。
  • 臺灣寫真:大壩尖山裡體驗泰雅族人的幸福生活
    臺灣寫真:大壩尖山裡體驗泰雅族人的幸福生活 2008年09月01日 15:21 來源:中國新聞網 活力村老闆張銘義表示,相信活力村將成為大陸遊客了解臺灣少數民族文藝的好去處。 中新社發 陳立宇 攝
  • 臺灣寫真:海峽兩岸青少年臺北交流志工理念
    臺灣寫真
  • 臺灣寫真:隱匿在老巷中的臺北當代藝術館
    臺灣寫真:隱匿在老巷中的臺北當代藝術館 2008年03月18日 21:3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回顧歷史,劉怡憐告訴記者,這裡在日據時代為「建成小學校」,是日本人才能就讀的學校,而臺灣人則只有少數子弟方能進入就讀,當時的建成小學內有兩座遊泳池、一個相撲場,體育設備之齊全可見一斑。  一九四五年臺灣光復後,臺北市府在此歷經四十年,一九九四年遷入新館舍。
  • 臺灣寫真:臺北「上海菜」海納百川讓人備感親切
    中新社臺北六月七日電 題 臺灣寫真:臺北「上海菜」海納百川  中新社記者 許曉青 耿軍  初來臺灣的上海客也許會驚訝:臺北居然有這麼多上海菜啊!講求精美的飲食文化是臺灣的一種風尚。這裡的上海菜不論口味地道與否,那種懷舊的氛圍、富於創意的菜色和精湛的烹飪手藝,讓人體驗到一種海納百川的味道,也頗讓上海客感到親切。
  • 臺灣寫真:踏訪臺北"上海街" 尋覓當年風華已不易
    臺灣寫真:踏訪臺北"上海街" 尋覓當年風華已不易 2008年06月01日 12:47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位於臺北市衡陽路的「伍中行」,是臺北當地「老上海」雲集的南北貨商行。「伍中行」傳人周老闆介紹,該行販售臺灣特色的烏魚子、上海蘇式點心等已有七十多年的悠久歷史。
  • 臺灣寫真:臺北跨年——「不要睡進2017」
    臺灣寫真:臺北跨年——「不要睡進2017」 2017-01-01中新社記者 陳小願 攝   中新社臺北1月1日電 題:臺北跨年——「不要睡進2017」  中新社記者 陳林 陳小願  儘管此前有資金困難擬停辦的傳聞,臺北101大樓跨年煙火秀依舊如約而至,在2017年元旦零時準點綻放美麗。
  • 臺灣寫真:臺北激情煙火秀 民眾狂歡迎新年
    臺灣寫真:臺北激情煙火秀 民眾狂歡迎新年 2008年01月01日 17:41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07年12月31日晚12時許,在數十萬民眾的倒數聲中,世界第一高樓臺北101大樓施放188秒煙花,將臺灣各地的迎新年活動推向高潮。
  • 臺灣寫真:臺北最大夜市:色香味俱全的俗世繁華
    臺灣寫真:臺北最大夜市:色香味俱全的俗世繁華   中新社臺北9月24日電 題:臺北最大夜市:色香味俱全的俗世繁華  中新社記者 楊傑 陳立宇  華燈初上,臺北市最大的夜市——士林夜市就向八方來客敞開了懷抱,開始其日復一日、色香味俱全的繁華。
  • 臺灣寫真:暌違12年 中國臺北棒球隊出徵雅典
    臺灣寫真
  • 臺灣寫真:臺北醫學大學與大陸醫學交流「走高端」
    臺灣寫真:臺北醫學大學與大陸醫學交流「走高端」 2011年11月19日 13:42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灣寫真:在臺北「101」腳下感受眷村溫情(圖)
    臺灣寫真:在臺北「101」腳下感受眷村溫情(圖) 2008年06月15日 14:21 來源:中國新聞網     臺北地標「一〇一」大樓腳下,保存有臺北地區最古老的眷村——四四南村。眷村是臺灣特色的社會生活形態之一,泛指1949年前後自大陸各地遷臺的軍公教人員聚集社區。
  • 臺灣寫真:火柴盒上的臺北舊貌
    中新社臺北9月27日電 題:火柴盒上的臺北舊貌  中新社記者 蔣雪林 邢利宇  「給我一張臺北地圖,我能用火柴盒還原出不同時代的臺北舊貌。」臺灣民間收藏家莊永明27日在臺北表示。9月27日下午,「城市縮影——火柴盒」莊永明收藏展在臺北市迪化街迪化207博物館展出。
  • 臺灣寫真:探訪臺北布袋戲主題餐廳
    臺灣寫真:探訪臺北布袋戲主題餐廳 2017-07-12 14:39中新社記者 李欣 攝     中新社臺北7月12日電 題:探訪臺北布袋戲主題餐廳  中新社記者 李欣 路梅  17世紀,布袋戲在福建泉州、漳州,廣東潮州等地流行。隨著福建、廣東等地居民移居臺灣,布袋戲也飄過海峽,在臺灣落地生根,成為臺灣偶戲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表演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