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著嬰兒車,帶寶寶到五緣灣溼地公園環灣步行道散步,卻在入口處被回形欄杆攔住去路。這類欄杆原本是為了實現人車分離,沒想到不僅攔不住電動車,反而給使用嬰兒車、輪椅、自行車的市民帶來很大不便。

日前,市民為此拍照吐槽:「這樣的設計是單身漢想出來的嗎?」言下之意是設計者沒有考慮到父母帶孩子的難處。連日來,記者走訪我市多個公園,發現幾乎都有設置這種回形欄杆,但大都留有嬰兒車通道和輪椅專用道,僅五緣灣溼地公園來了個「一刀切」。為此,記者也聯繫到公園管理方進行回應。
【現象】
嬰兒車被卡在中間市民只能扛著通過
嬰兒車、自行車、輪椅……6月29日下午6時多,記者在五緣灣溼地公園環灣步行道入口處觀察,發現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裡,已經「滿身傷痕」的回形欄杆上,就往來翻越過20多輛各類車輛。
一對母女被卡在環灣步行道紅十字文化廣場入口欄杆處,她們用的嬰兒車比較小,母親本打算繞著欄杆推過去,不料被卡在中間,傾斜角度還頗為危險,一時間扶車也不是,扶女兒也不是。幸好一旁的陳先生搭了把手,幫忙把車扛了過去。
陳先生也是用嬰兒車推著兒子來散步的。他告訴記者,環灣步行道很長,孩子走一會就累了,因此來散步的大部分家長都帶著嬰兒車。入口處的這些回形欄杆大概是今年年初出現的,自己力氣大,扛嬰兒車就當是鍛鍊身體,但有時候看到力氣小的寶媽扛車,感覺還是挺危險的。走訪過程中,記者也發現差點摔到寶寶的情況屢有發生。
「大門進出口還算是寬的。」之前向記者反映情況的李先生說,部分小一點的進出口的回形欄杆,連胖一點的人可能都過不去。記者隨後沿步行道走了1.5公裡左右,發現所有進出口都設置了回形鐵製欄杆,有的留有供人通行的缺口,有的乾脆就是一條橫欄杆,只能跨過去。

【探因】
為禁行電動車設置欄杆 但仍存在「漏網之魚」
環灣步行道作為方便市民散步的公共場所,其出入口為何要如此嚴防死守?記者在一張藍色鐵皮告示上找到了答案——「為加強園區道路管理,確保園區道路交通安全、有序、暢通,自2020年1月15日起,五緣灣溼地公園內禁止社會電動車輛通行,不便之處,敬請諒解。」落款為五緣灣溼地公園管理處。
事實上,公園設置鐵製回形欄杆以實現人車分離,是一種常規操作,記者走訪江頭公園、海灣公園、中山公園等多個公園,在出入口處都看到了類似的回形欄杆。不過,這些公園的回形欄杆通常留有約1.2米高的嬰兒車通道,同時還會設置輪椅專用通道,為行走不便的市民遊客提供方便。為何環灣步行道的進出口要這樣「一刀切」呢?而且步行道內也設有自行車騎行道,這樣的圍擋,又讓自行車如何進入呢?
雖然已經用欄杆嚴防死守,記者還是在步行道內發現了幾輛電動車。車主告訴記者,他們是從一處開放的鐵門進來的,等傍晚看完風景要回去時,發現門已經鎖了。三人只好合力將兩輛車抬出回形欄杆。
此外,記者還在步行道靠近五緣大橋方向的出入口發現了一處圍擋缺口,不時有電動車從此處進出。
【回應】
將增設相關通道 市民可在園內換乘共享單車
記者向五緣灣溼地公園相關管理部門反映了這一情況,得知園方對此也十分頭疼。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園內此前一直存在電動車、摩託車及三輪車等隨意穿行、亂停亂放的現象,其中環灣步道尤為嚴重。因此,公園才於今年1月15日起開展電動車專項整治行動,包括在70餘個大小出入口設置護欄、圍擋等。
「起初我們也留有嬰兒車通道等,後來發現不少電動車車主將車身傾斜後,仍然照開不誤。」該負責人表示,園方不得不拆除原有設計,或將部分通道鎖死。好在開展整治以來,電動車在公園內通行的現象得到明顯改善,園區內的電動車數量減少了90%。
其實,目前步行道的南入口、坂美崗亭入口、音樂島入口等處都設有電子道閘進出口,以方便嬰兒車、輪椅等車輛無障礙通行。但由於步行道範圍較大,要趕到這些入口入園確實會對市民造成不便。園方表示,接下來將增設相關通道,以解決這一問題。而針對自行車的進出問題,園區內設有自行車道,並有20餘處共享單車停放點,遊客可在入園後換乘騎行。
同時,園方表示,仍有個別電動車鑽空子入園,為市民遊客的遊園安全帶來隱患,他們希望藉此機會呼籲電動車主自覺繞行,不要將電動車開進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