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4月10日 22:23 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作者:凌小鋒 韋晉芳 編輯:鄧達
廣西新聞網記者 凌小鋒 韋晉芳
盛夏時節,筆者在「沿209國道工業輻射文明長廊」兩旁看到:一幢幢漂亮的樓房整齊排列,工業園區內企業正開足馬力生產,柳城縣沙埔河綜合旅遊開發項目如火如荼施工,各產業「車間」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柳州市城鄉共建「沿209國道工業輻射文明長廊」活動走活了長廊建設一盤棋,使柳城縣沿線各鄉鎮、村屯走上了富裕文明的金光大道。
「一村一品」帶民富
走進沙埔鎮新潭景屯,一棟棟漂亮的樓房、平坦的水泥路、整齊的路燈和設備齊全的燈光籃球場、羽毛球場、桌球桌……讓人仿佛置身於城市的高檔社區。
村支書鍾貴雄介紹說,全屯34戶人家幾乎家家都是養豬專業戶,他們多的養有六七百頭,少的也有五六十頭。這幾年,由於科學養殖、豬肉品質好,他們養的豬成了市內外的「名牌產品」,每天來收購的外地老闆都絡繹不絕。
新潭景屯是「沿209國道工業輻射文明長廊」重點屯之一,自創建活動開展以來,縣裡根據「一村一品」特色產業發展思路,組織畜牧、農業、科技等部門深入該屯調研,根據該屯交通便利、水資源豐富等特點,確定並協助該屯開展生豬養殖。幾年來,該屯生豬養殖的規模不斷擴大,2008年,該屯人均純收入達到5000多元,村民們走上了富裕之路。
如今,在209國道柳城縣段,太平鎮園藝新村以及沙埔鎮的馬路、六馬、葉家、六耳衝等村屯紛紛打出了糖料蔗、水果、桑蠶、畜牧養殖的「一村一品」特色產業發展之路。
「產業互動」興經濟
走進柳城縣石門山絲綢公司,車間內機聲轟鳴,一派繁忙的生產景象。正在上班的沙埔鎮前塘屯的李斌高興地說:「在公司上班,不僅有工資領,還可以照顧家裡面,比去外面打工強多了!」
三年前,李斌在廣東打工,自柳城縣「沿209國道工業輻射文明長廊」活動啟動後,鎮裡建起了工業園區、辦起了廠,李斌不再外出奔波,在家門口就實現了就業。去年,他種甘蔗收入兩萬多元,在公司上班的工資有1萬多元,日子過得挺舒坦。沙埔鎮像他一樣上班進車間、下班忙農活的「兩棲農民」有2000多人,靠打工每年可增加收入總計達3000多萬元。
「沿209國道工業輻射文明長廊」建設給柳城縣經濟發展帶來了新希望。該縣主動對接柳州,服務柳州,加快工業園區建設,切實為企業進駐提供良好的發展平臺。目前,佔地600多畝的沙埔工業園區已有200多畝投入使用;2010年,園區內所有項目投入使用,可接納農產品加工、機械加工、鑄造、工業配件生產等企業進駐,當地農民可滿足企業90%以上的用工需求。
「旅遊鏈」扮靚「後花園」
順著209國道來到「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項目」——柳城景泉農莊,停車場內停滿了大大小小中高檔轎車、旅遊車,農莊內,釣魚、划船、燒烤、唱卡拉OK的遊人盡情怡情養性。據農莊負責人介紹,農莊每天都爆滿,來遊玩的遊客都要提前幾天預訂。
在沙埔河洲尾段,挖掘機、鏟車等大型工程車正在緊張地施工,河底清淤排險、沿岸景觀修建等工作有序進行。不出一年,這裡將建成全國首個純天然水道激流迴旋國際賽場及萬人遊泳池——順義奧林匹克水上公園,兩岸平坦肥沃的良田也將變成「百畝草莓園」。
近年來,柳城縣以「沿209國道工業輻射文明長廊」為契機,以打造柳州市人居「後花園」、創建特色休閒旅遊品牌為主攻方向,充分挖掘國道沿線村屯特色資源,投資3000多萬元實施沙埔河綜合旅遊項目,形成總長十多公裡的集農家休閒旅遊、特色餐飲服務、高檔休假別墅、水上激情漂流等項目於一體的沙埔河旅遊產業鏈,由此帶動沿途特色種植、養殖及服務業,帶動農民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