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黃崢關聯公司控股第三方支付企業,相關支付機構央行公示信息...

2020-12-21 藍鯨財經

近日,拼多多被曝曲線收購第三方支付機構付費通。

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上海易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 「上海易翼」)在1月末向上海付費通信息服務有限公司 (下稱 」付費通「)認繳出資額6083.99萬元,佔其註冊資本50.01%,此前的持股比例為39.64%。股權變更後,上海易翼成為第三方支付付費通的控股股東。

付費通新實控人背後是拼多多的身影。曾多次被舉報無證經營支付業務的拼多多(NASDAQ:PDD)當時對收購付費通消息回應稱,「不予置評」。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央行二號令《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支付機構發生重大變動須事先獲得央行批准。2017年,第四批非銀行支付機構《支付業務許可證》續展時,中誠信和支付等5家公司違規變更股東,涉及擅自或變相轉讓牌照等原因被註銷支付牌照。央行公示的支付機構信息未包括股東信息,付費通最新的信息在16年換證時更新。

上海易翼目前並非由拼多多工商主體直接持有。截至目前,拼多多未公開披露關聯企業入股第三方支付機構的獲批公告。

工商信息顯示,上海易翼法人陳磊是拼多多聯合創始人,公司監事為拼多多創始人黃崢,公司由深圳啟真科技有限公司(下稱 「深圳啟真」)全資持有。深圳啟真成立於2018年8月,背後兩家股東寧波合忻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和寧波和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均由陳磊控股。

上海易翼在2011年,即付費通獲支付牌照同年,就向其認繳出資額3993.99萬人民幣,早在拼多多成立前,已是付費通第二大股東。

工商變更信息透露了拼多多入主上海易翼的軌跡。2017年8月,由黃崢時任法人的杭州樂顧投資諮詢有限公司(下稱 「杭州樂顧」)入股上海易翼;2018年5月,上海易翼的其他兩家歷史股東廈門眾卡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及酷分期主體上海艾錢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下稱 「上海艾錢」)退出,自此,由杭州樂顧全資持有,陳磊及黃崢擔任上海易翼董監高職位。2018年8月,杭州樂顧退出,陳磊擔任法人的深圳啟真成為上海易翼全資股東。

拼多多此前多次被指涉嫌無證經營支付業務。一份舉報建議書顯示,央行上海分行近年來已多次收到商戶對拼多多涉嫌「二次清算」及無證經營支付業務的舉報。在2019年末,上海央行回復舉報稱,要求拼多多主體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整改,未否認存在涉嫌無證經營支付業務問題,稱公司正在整改中。

對於沸沸揚揚的有關拼多多為博彩網站提供支付結算的消息,拼多多曾回應稱不實,並要訴訟索賠。

事件涉及的第三方支付機構付費通成立於2003年6月,法人為張琦,共有六家分支機構,由上海市政府牽頭,股東包括上海易翼、銀聯商務、電信翼支付主體天翼電子商務、億通國際、上海市郵政公司、上海水務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和上海市信息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在2011年首批獲得支付牌照。

付費通官網介紹,旗下產品包括生活費用繳納、帳單代扣管理以及預付卡付費通卡等。據央行官網,付費通的支付牌照有效期至2021年,業務類型包括網際網路支付、行動電話支付、銀行卡收單(全國)、預付卡發行與受理(上海市)。

相關焦點

  • 拼多多支付來了!
    行動支付網訊:12月5日消息,拼多多已開始內測支付服務「多多錢包」。 根據介紹,「多多錢包」是拼多多官方推出的支付服務,通過該錢包支付可享受隨機立減或返現等專屬優惠活動。而該支付服務正是由拼多多關聯企業實際控制的上海付費通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下簡稱「付費通」)提供。
  • 二季度全國行動支付金額達106萬億;黃崢退出拼多多董事
    『二季度全國行動支付301億筆,金額106萬億元;培訓機構亂象頻生 企查查上線培訓機構查詢通道為家長提供無償服務;京東計劃分拆京東健康,最快明年香港上市;黃崢退出拼多多(上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瑞幸咖啡單店現金流已轉正,或有超4000家門店恢復正常運營;。一起來看今天的新金融新鮮事。
  • 拼多多攜6.43億用戶殺入「網際網路錢包」 已啟動內測...
    相比其他的第三方支付錢包裡,它們多是一個綜合金融平臺,除了錢包,至少還有消費分期,消費信貸,保險及理財產品代銷等等,這也取決於拼多多目前幾乎沒有什麼金融業務資質牌照。」華東一位支付機構資深產品經理評價稱。11月12日,拼多多發布2020年三季度財報顯示,2019年10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拼多多GMV累計1.46萬億元,同比增長73%。
  • 市場大事件丨拼多多上線「多多錢包」,7億人都可以用的第三方支付
    百億補貼幫你省錢,多多買菜幫你送菜,多多錢包要幫你結帳了。36氪獲悉,拼多多已在App端上線其第三方支付產品「多多錢包」,該功能位於訂單流程下方,進入後點擊「免費開通」,輸入姓名及身份證信息即可綁定銀行卡。
  • 央行擬為網絡第三方支付「定規矩」 相關概念股全解析
    《徵求意見稿》要求,支付機構不得為金融機構,以及從事信貸、融資、理財、擔保、貨幣兌換等金融業務的其他機構開立支付帳戶,央行在後文釋義中指出:基於支付機構業務許可範圍和審慎監管原則,本條款對支付機構的業務範圍提出禁止性規定。
  • 傳化支付、便利通等支付機構吃罰單 有公司違規變更信息未獲批
    來源:網際網路金融新聞中心近10家支付機構被央行公開處罰,合計罰沒超5000萬元又一批第三方支付機構被罰。日前,央行杭州中心支行發布的罰單顯示,傳化支付有限公司(下稱「傳化支付」)因違反清算管理規定,被央行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23.2萬元,處罰款70萬元。
  • 央行註銷4家支付公司 江蘇CA丟失網際網路支付牌照
    曾幾何時,預付卡發行與受理牌照也是「香餑餑」,多家公司通過收購的形式拿下支付牌照,交易金額數千萬元不等。預付卡是指以營利為目的發行的、在發行機構之外購買商品或服務的預付價值,包括採取磁條、晶片等技術以卡片、密碼等形式發行的預付卡,企業從事預付卡發行與受理業務就需要取得相關許可牌照。
  • 第三方支付草莽江湖:「多用途預付」違規叢生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第三方支付草莽江湖: 「多用途預付」違規叢生 持牌機構反被擠出市場3月19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就公司是否無證經營問題與品諾優創一位銷售人士諮詢,該人士顯然對央行的支付業務許可並不熟悉,並表示其「與央行公布的沒有關係」。
  • 首批27家第三方支付公司續牌 易生支付構建支付全牌照
    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15日訊 央行8月12日宣布對首批27家第三方支付牌照進行了續展,海航集團旗下核心第三方支付企業易生支付(簡稱「易生支付」)成功續展全國預付費卡發行與受理、網際網路支付兩張牌照,同時還增加了銀行卡收單(全國)業務、行動電話支付許可,成為了支付全牌照公司。
  • 第三方支付草莽江湖:「多用途預付」違規叢生 持牌機構反被擠出市場
    單用途預付卡僅限於在本企業或本企業所屬集團或同一品牌特許經營體系內使用,如商場、超市等發行的購物卡;多用途預付卡則可在發卡機構之外、在支付機構拓展的特約商戶範圍內購買商品或服務,可跨法人、跨行業或跨區域使用。多用途預付卡由央行監管,央行向相關機構發放《支付業務許可證》,持證機構才可合規展業;單用途預付卡則由各省、市、縣商務主管部門進行屬地管理。
  • 網聯發文督促斷直連 央行整頓第三方支付代扣通道
    近日,網聯下發《關於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清算平臺渠道接入工作相關事宜》(網聯函2018(42)下稱「42號文」),其內容是督促第三方支付機構儘快接入網聯渠道,明確6月30日前所有第三方支付機構與銀行的直連都將被切斷。
  • 拼多多上線「多多錢包」,攜7億用戶「殺」入支付市場
    巨頭入局支付市場,拼多多上線「多多錢包」為哪般自2017年網聯平臺正式運行以來,第三方支付機構的線上支付通道,不再直接對接銀行,而是通過網際網路平臺與各家銀行對接。清算業務由網聯平臺統一完成,第三方支付牌照暫停發放後,當下已經擁有支付牌照的公司便獨具優勢。
  • 易票聯支付被罰533萬 監管機構對第三方支付平臺管理日趨規範化
    央行廣州分行官網近日披露,易票聯支付有限公司因為違反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規定、銀行卡收單業務管理規定,被處罰約533萬元。這張「百萬級」罰單是2017年央行廣州分行開出的第一張罰單。此外,其他地區的第三方支付機構也陸續收到了央行開出的罰單。專家表示,第三方支付平臺管理日趨規範化已然成為共識,面對監管趨嚴,支付機構調整業務方向、尋求新的增長點成為探索重點。
  • 央行擬嚴管第三方支付 實名、限額及轉帳受影響
    不過昨日晚間,央行在其官網掛出《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一下子讓這個消沉的消息再度在業內炸開了鍋。  有業內人士在接受南都記者採訪時表示,從央行此次的表態上,幾乎要求過去通過一系列創新、不斷跨界融合的第三方支付重新回歸到單一的支付業務上來。
  • 第三方支付草莽江湖:"多用途預付"違規叢生 持牌機構反被擠出市場
    單用途預付卡僅限於在本企業或本企業所屬集團或同一品牌特許經營體系內使用,如商場、超市等發行的購物卡;多用途預付卡則可在發卡機構之外、在支付機構拓展的特約商戶範圍內購買商品或服務,可跨法人、跨行業或跨區域使用。 多用途預付卡由央行監管,央行向相關機構發放《支付業務許可證》,持證機構才可合規展業;單用途預付卡則由各省、市、縣商務主管部門進行屬地管理。
  • 探索央行數字貨幣:第三方支付產業新變量
    《三探央行數字貨幣:透過專利看「超級貨幣」藍圖》《一圖看懂央行數字貨幣相關標的》),本篇從行業關鍵驅動因素出發,梳理了第三方支付行業發展史,探討數字人民幣作為新變量,對該產業鏈可能產生的影響,以及銀行體系為助推其落地可能採用的推廣策略。跟緊行業發展驅動因素,順勢而為。
  • 再遭處罰的「開店寶」:亞聯發展持股45%,關聯多家支付機構
    來源:網際網路金融新聞中心近日,央行南京分行公布的一則行政處罰信息公示表顯示,開店寶支付服務有限公司(下稱「開店寶」)江蘇分公司因多項業務違規,累計被罰58萬元。同時,相關負責人被罰款2.5萬元。與多家支付機構關聯根據處罰信息顯示,開店寶江蘇分公司主要違法行為包括三大內容:第一,未按規定落實特約商戶實名制、收單銀行結算帳戶管理、檔案管理;第二,未按規定設置、發送收單交易信息;第三,未按規定開展客戶身份持續識別。
  • 「多多錢包」悄然上線,拼多多劍指金融支付生態圈?
    近日,拼多多終於也按奈不住,悄然上線名為「多多錢包」的金融支付服務。據悉,部分拼多多用戶在平臺購物時,突然發現支付列表中出現了一種新的支付方式「多多支付」。而在APP的「個人中心」界面,官方推出的「多多錢包」功能也正式上線,點擊進去就能快速開通。整個流程與支付寶、微信等第三方支付錢包基本一致,用戶填寫基本個人信息後,添加銀行卡並驗證手機號就能開通。
  • 前瞻行動支付產業全球周報第18期:央行數字貨幣DCEP試點項目 四大...
    P2P網貸機構開展了合規檢查,經省網貸應對領導小組相關成員單位會商會審,目前沒有一家機構業務完全合規。央行再次確認拼多多無證經營支付業務 目前正在整改近日,微博法律人士爆料,今年11月初,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一份舉報答覆意見書確認,拼多多無證經營支付業務,目前正在整改中。這是繼2018年12月拼多多同案遭舉報後,再次被人民銀行確認無證經營。
  • 第三方支付行業腹背受敵 公共領域自建支付通道
    為了防控風險,中國支付清算協會連續下發了兩個文件,除此之外,央行在4月也給第三方支付機構下發了兩個文件,包括《非銀行支付機構分類評級管理辦法》和《支付結算違法違規行為舉報獎勵辦法》,其中分類評級辦法將對第三方支付機構進行分類評級。  更為重要的是,在此次全國掀起的非法集資整治活動中,第三方支付機構也在整治範圍內。4月14日,14部委聯合印發《非銀行支付機構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