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草莽江湖:「多用途預付」違規叢生 持牌機構反被擠出市場

2020-12-23 手機鳳凰網

憑藉一張預付卡,可以在麵包新語、元祖、仟吉、天香果園、福奈特洗衣等多家門店使用。

作為「便民支付」的工具,由於涉及資金池的搭建以及運營,原本屬於由央行下發支付業務許可證進行展業,卻由一家非持牌機構開展,且在全國多個省市設立分支機構進行展業。

根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調查了解,上述機構為北京品諾優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品諾優創」)。

且進行類似展業的機構並不在少數,背後涉及的資金處於無序狀態,尚無法估算資金體量。

按照業內人士透露,由於持牌機構,在進行多用途預付卡業務時,受到資金使用監管的問題,無法利用資金池「利滾利」,因此在展業過程中相比非持牌機構存在價格劣勢,反而面臨被市場擠出風險。

這也意味著,市場風險的焦點仍圍繞「資金池」。

「無證經營」頻發

根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依據發行主體的不同,預付卡主要分為單用途預付卡和多用途預付卡。

單用途預付卡僅限於在本企業或本企業所屬集團或同一品牌特許經營體系內使用,如商場、超市等發行的購物卡;多用途預付卡則可在發卡機構之外、在支付機構拓展的特約商戶範圍內購買商品或服務,可跨法人、跨行業或跨區域使用。

多用途預付卡由央行監管,央行向相關機構發放《支付業務許可證》,持證機構才可合規展業;單用途預付卡則由各省、市、縣商務主管部門進行屬地管理。

工商資料顯示,品諾優創於2016年11月23日成立,註冊資本1000萬元,該公司法定代表人、控股股東均是丁海玉,共有品諾優創武漢分公司等10家分支機構。

不過丁海玉在2019年12月20才成為品諾優創的法人和股東,在此之前,品諾優創的法人為王宇,王宇為惟一的自然人股東。而王宇在退出品諾優創持股後,目前仍在品諾優創旗下的南京品諾優創科技有限公司等幾家公司擔任高管並持有股份。

丁海玉還控股北京博影世紀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而該公司發放的電影券可以在全國適用影院售票窗口使用,或通過微信公眾號線上購票。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據央行網站公示梳理,目前共有237家機構獲得央行發布的支付業務許可,但這其中並沒有品諾優創。

根據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朝陽分局在今年2月28日核准登記的信息,品諾優創經營範圍包括技術推廣服務;計算機系統服務;票務代理(不含航空機票銷售代理);經濟貿易諮詢;產品設計;會議服務;婚姻服務(不含涉外婚姻);銷售文具用品、服裝、工藝品、體育用品、電子產品、計算機、化妝品、食用農產品、日用品、醫療器械I類、II類、食品等等。

記者獲得的一張「品諾蛋糕卡」顯示,該卡片有線上、線下兩種兌換方式,其中線上兌換可以通過品諾優創的官方網站或者「品諾福利」公眾號途徑兌換,線下兌換則可持卡至當地指定的多家甜品店以及洗衣店、水果店等使用。

可以在發卡機構之外、在支付機構拓展的特約商戶範圍內購買商品或服務,「品諾蛋糕卡」屬於多用途預付卡。

「類似品諾優創這類沒有支付業務許可牌照,無證經營的行為會對消費者帶來極大的風險,沒有牌照資金不受監管,一旦公司捲款潛逃或者出現經營風險不能兌付,會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華南一位第三方支付機構從業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

3月19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就公司是否無證經營問題與品諾優創一位銷售人士諮詢,該人士顯然對央行的支付業務許可並不熟悉,並表示其「與央行公布的沒有關係」。

預付卡機構的合規問題也一直是央行和商務部門的監管重點。譬如早前央行開展無證支付機構整治工作,陸續通報多起業務違規案例;以及各地商務部門開展的專項整治行動等等。

風險警示監管重壓

根據上述銷售人士提供的介紹材料,品諾優創公司總部位於北京,目前已在上海、重慶、成都、武漢、杭州、西安、長沙、天津、南京、南昌、廣州、深圳、合肥、昆明設立15個分支機構,並以上述城市為圓心輻射周邊地區,面向全國範圍開展企業福利服務業務。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查閱品諾福利網站信息發現,品諾線上兌換的商品除了食品、化妝品、各類日用品等等還包括哈根達斯、歌帝梵、瑞幸咖啡等多個知名商家的電子券。

「購物卡兌換其他商家的購物券,是一種典型的規避監管的做法。多用途預付卡更像是以單用途預付卡的形式展業。」上述受訪業內人士指出。

按照其透露的信息,類似品諾優創這類的非持牌機構違規展業的現象並不在少數。

記者梳理發現,隨著近年來第三方支付業務強勁增長,央行針對預付卡行業的監管體系也逐步建立。

早在2011年,央行、監察部、財政部、商務部等部門聯合下發了《關於規範商業預付卡管理的意見》,將具有預付式消費屬性的消費卡統稱為商業預付卡,並按照預付卡適用範圍的不同將其分為多用途商業預付卡和單用途商業預付卡;同年中國支付清算協會成立,主要負責制定行業支付準則、規定,要求支付清算服務行業進行自律管理。

彼時,央行、商務部等有關部門亦聯合開展商業預付卡市場專項檢查,表態以檢查促整改,促進商業預付卡市場規範發展。

其後,央行繼續發布《支付機構預付卡業務管理辦法》,對預付卡監管主體進行了劃分。其中,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由商務部監管,多用途商業預付卡則由央行進行監管,強調購卡實名制度、非現金購卡制度以及限額發行制度等規定。

此外,央行亦曾發布非銀行支付機構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開展無證經營支付業務整治或集中整治等。

風險聚焦資金池

接近監管層人士則指出,無證機構不受相關監管規定的約束,其直接開展商戶資金結算和預付卡發行,自行控制和支配相關資金,由此產生截留、挪用商戶資金的風險。

現實中已多次發生無證機構挪用商戶結算資金或持卡人預付資金、「跑路」的風險事件。

「非持牌機構無證經營必然帶來劣幣驅逐良幣的效果,非持牌機構的資金往往體外運營,自設資金池收益很高,而合規機構資金受央行正規監管在業務上成本自然難以抵擋非持牌機構的擠壓。」前述機構人士表示。

而對於單用途預付卡來說,由於發卡企業質量參差不齊,出現糾紛的情況更是十分常見。

類似運動健身、美容美髮、教育培訓等等機構,這些行業的預付卡業務十分普遍,一但出現問題消費者往往面臨難以維權的現象。

「市面上不乏商家採取預存現金打折、充值返現或贈物等方式引導消費者進行大額資金充值,企業一旦出現問題就跑路。甚至部分商家的出發點就是集資詐騙,通過預付卡變相充值高息攬儲。」北京一家商業銀行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

該人士提醒,「消費者應擦亮雙眼預防風險。購買預付卡的金額如果較大,最好事前諮詢商家是否將該項目收款在商務部門備案。如果備案,所有的資金都會在指定的銀行帳戶監管,每個季度商務廳會和銀行對帳。」

事實上,多地監管部門都在持續出手整頓市場亂象。

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2019年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就會同北京市商務局開展預付式消費整治專項行動。組織發起5批定向抽查和重點檢查,向預收費經營者發放警示信1.6萬份,518戶企業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數據顯示,2019年北京市針對故意拖延退費、未按規定備案的企業立案170件,責令改正61戶次,罰沒款311萬餘元;破獲預付式消費犯罪案件4起,抓獲犯罪嫌疑人9人;同時將295戶嚴重失信企業及541名主要人員列入黑名單。

相關焦點

  • 第三方支付草莽江湖:「多用途預付」違規叢生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第三方支付草莽江湖: 「多用途預付」違規叢生 持牌機構反被擠出市場3月19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就公司是否無證經營問題與品諾優創一位銷售人士諮詢,該人士顯然對央行的支付業務許可並不熟悉,並表示其「與央行公布的沒有關係」。
  • 第三方支付草莽江湖:"多用途預付"違規叢生 持牌機構反被擠出市場
    且進行類似展業的機構並不在少數,背後涉及的資金處於無序狀態,尚無法估算資金體量。 按照業內人士透露,由於持牌機構,在進行多用途預付卡業務時,受到資金使用監管的問題,無法利用資金池「利滾利」,因此在展業過程中相比非持牌機構存在價格劣勢,反而面臨被市場擠出風險。 這也意味著,市場風險的焦點仍圍繞「資金池」。
  • 日本第三方支付監管政策研究
    作者供職於中國銀聯戰略與投資部日本第三方支付起步較早,部分業務曾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但由於日本居民對現金的偏好以及保守的消費觀,使得目前零售支付市場仍然以現金為主。日本第三方支付業務運營相對規範,風險事件也較少,與監管制度密不可分,其制度框架和思路對我國支付領域有一定借鑑意義。
  • 品諾優創無支付牌照卻在發行多用途預付卡 回應稱「與央行無關」
    根據記者調查了解,上述機構為北京品諾優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品諾優創」)。且進行類似展業的機構並不在少數,背後涉及的資金處於無序狀態,尚無法估算資金體量。按照業內人士透露,由於持牌機構,在進行多用途預付卡業務時,受到資金使用監管的問題,無法利用資金池「利滾利」,因此在展業過程中相比非持牌機構存在價格劣勢,反而面臨被市場擠出風險。
  • 持牌支付機構再減員 今年有4張支付牌照註銷
    臨近年底,持牌支付機構再次減員。近日,央行公布的最新支付牌照註銷信息顯示,截至12月20日,今年已有4張支付牌照正式註銷。從支付牌照發放以來,至今共有38張支付牌照被註銷,支付牌照總存量縮減為233張。
  • 光大銀行「拉黑」19家收單機構 銀行「拉黑」第三方支付為哪般
    據了解,這是繼民生銀行信用卡之後,第二家官宣將部分收單機構「拉黑」的商業銀行。光大銀行「拉黑」19家收單機構9月2日,光大銀行信用卡中心官網發布《關於光大銀行信用卡不累積積分商戶的公告》,共有包括拉卡拉、匯付天下等知名收單機構在內的19家持牌第三方支付機構被「拉黑」,被排除在累積積分商戶的大門之外。
  • 多家銀行宣布與支付機構斷直連,以後第三方支付平臺不好過了!
    而近日包括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等在內多家銀行宣布將關閉原直連業務模式下與持牌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合作通道,範圍包括協議支付、網關支付、付款業務及通過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帳戶發生的代收付業務。
  • 助力產業鏈發展 《第三方支付服務商風控指導手冊》首發
    近年來,第三方支付行業呈現出高速增長趨勢,但風險事件時有發生,給行業參與主體帶來了不同程度的損失。由於服務商群體的能力和專業背景良莠不齊,在開展商戶拓展與服務、POS終端的布放與維護、交易接入等主要業務領域時,常有問題和風險發生。《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加強銀行卡收單業務外包管理的通知》中明確提到,需要強化收單機構管理的責任,加強對外包機構的管理,健全收單外包業務自律的規範。
  • VISA更新「QSP」資質名單,新增一知名持牌支付機構
    來源:支付之家網支付之家網(ZFZJ.CN) 日前,外卡組織VISA公布最新國際卡網上收單服務提供商認證項目(QSP)已獲得資質名單,持牌支付機構上海匯付數據服務有限公司 (PNR)成第18家獲得QSP資質的企業。
  • 易票聯支付被罰533萬 監管機構對第三方支付平臺管理日趨規範化
    央行廣州分行官網近日披露,易票聯支付有限公司因為違反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規定、銀行卡收單業務管理規定,被處罰約533萬元。這張「百萬級」罰單是2017年央行廣州分行開出的第一張罰單。此外,其他地區的第三方支付機構也陸續收到了央行開出的罰單。專家表示,第三方支付平臺管理日趨規範化已然成為共識,面對監管趨嚴,支付機構調整業務方向、尋求新的增長點成為探索重點。
  • 越南的持牌支付平臺有哪些?
    2014年12月,越南國家銀行SBV頒布了No.39/2014/TT-NHNN條例,通過一系列規定對銀行及非銀金融機構從事第三方支付進行監管,包括電子支付網關、電子錢包等等。在這樣的管理框架下,當前在越南想要提供第三方支付服務,理論上企業必須申請相關許可,且在風險管理、安全保障等方面達成一系列要求,行業門檻已然不低。
  • 首批27家第三方支付公司續牌 易生支付構建支付全牌照
    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15日訊 央行8月12日宣布對首批27家第三方支付牌照進行了續展,海航集團旗下核心第三方支付企業易生支付(簡稱「易生支付」)成功續展全國預付費卡發行與受理、網際網路支付兩張牌照,同時還增加了銀行卡收單(全國)業務、行動電話支付許可,成為了支付全牌照公司。
  • 持牌支付機構「騰付通」被列入失信執行人,聚投訴顯示代理費難退
    支付曝光臺(ZFBGT.COM)訊:近日持牌支付機構深圳市騰付通電子支付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騰付通」)被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法院列為失信執行人,執行標的:72594。21CN聚投訴顯示,代理費難退騰付通旗下支付產品「騰旅通app」,APP從2019年五月開始到十二月中旬該軟體陸續開始出現問題,直到最後通道關閉無法使用,期間騰旅通app改為飛鹿app,許多代理商多次聯繫客服人員進行溝通退費均以不負責為由拒絕任何相關和解,現在我們許多繳費代理商聯合舉報該公司利用違規軟體謊稱合法合規誘導客戶花代理費加盟費,這種行為已經構成嚴重的網絡營銷欺詐行為
  • VISA 「QSP」名單更新,21家第三方支付公司獲此資質
    獲得QSP資質的機構名單每月更新。  越來越多的第三方支付平臺開始布局國際卡收單業務。近日,蘇寧金融旗下蘇寧支付通過VISA國際卡網上收單服務提供商認證項目(下稱「QSP」)資質認證,實現線上全球收單,目前國內已有21家第三方支付公司獲得該資質,該資質每月更新。
  • 第三方支付行業發展已到下半場,產業服務商成為升級方向
    2010年,央行出臺《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確立了第三方支付相關的配套管理辦法和細則;2011年,央行正式開始發放第三方支付牌照,拉卡拉等公司成為首批持牌展業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我國的第三方支付行業開始正式進入合規化發展階段。
  • 探索央行數字貨幣:第三方支付產業新變量
    牌照護城河多深?第三方支付包括銀行卡收單、網絡支付、預付卡等業務根據人民銀行2010年6月頒發的《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第三方支付指非金融機構在收付款人之間作為中介機構,提供網絡支付、預付卡的發行和受理、銀行卡收單等貨幣資金轉移服務。
  • 整治POS機套現須從規範第三方支付運營抓起
    一家之言整治POS機套現從規範第三方支付機構運營抓起,減少代理商層級,並層層傳導商業合規守法的正能量,POS機套現的灰色市場就能得到有效治理。而第三方支付機構手握支付營業牌照,只顧數錢,對POS機套現持「放縱」態度。
  • 上周頭部現金貸、多家第三方支付接連被查,金融簡訊大...
    5月12日,至少4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內部員工被警方帶走,包括通聯、暢捷等知名機構。其中一家支付公司內部人士透露,此次被帶走的相關人員主要是為了配合線下風險商戶及供應商。「這應該都跟最近打擊的POS機營銷詐騙有關係。」一位支付行業部門總監透露。
  • 第三方跨境支付平臺有哪些?2020跨境支付平臺匯總
    現在不單單是跨境電商呈現一片紅海的狀態,第三方跨境支付市場也是競爭激烈。本篇文章就來匯總下第三方跨境支付平臺有哪些。 1.連連在歐洲、美洲、亞洲等多個國家地區設立海外持牌金融公司,與全球眾多知名金融機構及電商平臺達成合作,成功對接國內11個電子口岸,支持全球16個主流結算幣種 9. UMPAY聯動支付 聯動支付是中國移動、中國銀聯的合資公司聯動優勢推出。主營業務有人民幣收款和外幣、人民幣結算,跨境金融服務,移動營銷和其他增值服務。 10.
  • 第三方支付行業腹背受敵 公共領域自建支付通道
    第三方支付機構直連銀行被叫停?加之監管層連發規範性文件整治行業,第三方支付機構又成了被關注的焦點。第三方支付機構面臨各路勢力衝擊、監管行業整頓,不少支付機構都開始謀求轉型,不少分析人士認為,未來支付或收單只是入口,主要的發展方向是綜合類財富管理方向,把各類應用場景並聯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