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諾優創無支付牌照卻在發行多用途預付卡 回應稱「與央行無關」

2020-12-23 騰訊網

支付曝光臺(ZFBGT.COM)訊:憑藉一張預付卡,可以在麵包新語、元祖、仟吉、天香果園、福奈特洗衣等多家門店使用。

作為「便民支付」的工具,由於涉及資金池的搭建以及運營,原本屬於由央行下發支付業務許可證進行展業,卻由一家非持牌機構開展,且在全國多個省市設立分支機構進行展業。

根據記者調查了解,上述機構為北京品諾優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品諾優創」)。

且進行類似展業的機構並不在少數,背後涉及的資金處於無序狀態,尚無法估算資金體量。

按照業內人士透露,由於持牌機構,在進行多用途預付卡業務時,受到資金使用監管的問題,無法利用資金池「利滾利」,因此在展業過程中相比非持牌機構存在價格劣勢,反而面臨被市場擠出風險。

這也意味著,市場風險的焦點仍圍繞「資金池」。

「無證經營」頻發

根據記者了解,依據發行主體的不同,預付卡主要分為單用途預付卡和多用途預付卡。

單用途預付卡僅限於在本企業或本企業所屬集團或同一品牌特許經營體系內使用,如商場、超市等發行的購物卡;多用途預付卡則可在發卡機構之外、在支付機構拓展的特約商戶範圍內購買商品或服務,可跨法人、跨行業或跨區域使用。

多用途預付卡由央行監管,央行向相關機構發放《支付業務許可證》,持證機構才可合規展業;單用途預付卡則由各省、市、縣商務主管部門進行屬地管理。

工商資料顯示,品諾優創於2016年11月23日成立,註冊資本1000萬元,該公司法定代表人、控股股東均是丁海玉,共有品諾優創武漢分公司等10家分支機構。

不過丁海玉在2019年12月20才成為品諾優創的法人和股東,在此之前,品諾優創的法人為王宇,王宇為惟一的自然人股東。而王宇在退出品諾優創持股後,目前仍在品諾優創旗下的南京品諾優創科技有限公司等幾家公司擔任高管並持有股份。

丁海玉還控股北京博影世紀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而該公司發放的電影券可以在全國適用影院售票窗口使用,或通過微信公眾號線上購票。

記者據央行網站公示梳理,目前共有237家機構獲得央行發布的支付業務許可,但這其中並沒有品諾優創。

根據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朝陽分局在今年2月28日核准登記的信息,品諾優創經營範圍包括技術推廣服務;計算機系統服務;票務代理(不含航空機票銷售代理);經濟貿易諮詢;產品設計;會議服務;婚姻服務(不含涉外婚姻);銷售文具用品、服裝、工藝品、體育用品、電子產品、計算機、化妝品、食用農產品、日用品、醫療器械I類、II類、食品等等。

記者獲得的一張「品諾蛋糕卡」顯示,該卡片有線上、線下兩種兌換方式,其中線上兌換可以通過品諾優創的官方網站或者「品諾福利」公眾號途徑兌換,線下兌換則可持卡至當地指定的多家甜品店以及洗衣店、水果店等使用。

可以在發卡機構之外、在支付機構拓展的特約商戶範圍內購買商品或服務,「品諾蛋糕卡」屬於多用途預付卡。

「類似品諾優創這類沒有支付業務許可牌照,無證經營的行為會對消費者帶來極大的風險,沒有牌照資金不受監管,一旦公司捲款潛逃或者出現經營風險不能兌付,會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華南一位第三方支付機構從業人士告訴記者。

3月19日,記者就公司是否無證經營問題與品諾優創一位銷售人士諮詢,該人士顯然對央行的支付業務許可並不熟悉,並表示其「與央行公布的沒有關係」。

預付卡機構的合規問題也一直是央行和商務部門的監管重點。譬如早前央行開展無證支付機構整治工作,陸續通報多起業務違規案例;以及各地商務部門開展的專項整治行動等等。

風險警示監管重壓

根據上述銷售人士提供的介紹材料,品諾優創公司總部位於北京,目前已在上海、重慶、成都、武漢、杭州、西安、長沙、天津、南京、南昌、廣州、深圳、合肥、昆明設立15個分支機構,並以上述城市為圓心輻射周邊地區,面向全國範圍開展企業福利服務業務。

記者查閱品諾福利網站信息發現,品諾線上兌換的商品除了食品、化妝品、各類日用品等等還包括哈根達斯、歌帝梵、瑞幸咖啡等多個知名商家的電子券。

「購物卡兌換其他商家的購物券,是一種典型的規避監管的做法。多用途預付卡更像是以單用途預付卡的形式展業。」上述受訪業內人士指出。

按照其透露的信息,類似品諾優創這類的非持牌機構違規展業的現象並不在少數。

記者梳理發現,隨著近年來第三方支付業務強勁增長,央行針對預付卡行業的監管體系也逐步建立。

早在2011年,央行、監察部、財政部、商務部等部門聯合下發了《關於規範商業預付卡管理的意見》,將具有預付式消費屬性的消費卡統稱為商業預付卡,並按照預付卡適用範圍的不同將其分為多用途商業預付卡和單用途商業預付卡;同年中國支付清算協會成立,主要負責制定行業支付準則、規定,要求支付清算服務行業進行自律管理。

彼時,央行、商務部等有關部門亦聯合開展商業預付卡市場專項檢查,表態以檢查促整改,促進商業預付卡市場規範發展。

其後,央行繼續發布《支付機構預付卡業務管理辦法》,對預付卡監管主體進行了劃分。其中,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由商務部監管,多用途商業預付卡則由央行進行監管,強調購卡實名制度、非現金購卡制度以及限額發行制度等規定。

此外,央行亦曾發布非銀行支付機構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開展無證經營支付業務整治或集中整治等。

風險聚焦資金池

接近監管層人士則指出,無證機構不受相關監管規定的約束,其直接開展商戶資金結算和預付卡發行,自行控制和支配相關資金,由此產生截留、挪用商戶資金的風險。

現實中已多次發生無證機構挪用商戶結算資金或持卡人預付資金、「跑路」的風險事件。

「非持牌機構無證經營必然帶來劣幣驅逐良幣的效果,非持牌機構的資金往往體外運營,自設資金池收益很高,而合規機構資金受央行正規監管在業務上成本自然難以抵擋非持牌機構的擠壓。」前述機構人士表示。

而對於單用途預付卡來說,由於發卡企業質量參差不齊,出現糾紛的情況更是十分常見。

類似運動健身、美容美髮、教育培訓等等機構,這些行業的預付卡業務十分普遍,一旦出現問題消費者往往面臨難以維權的現象。

「市面上不乏商家採取預存現金打折、充值返現或贈物等方式引導消費者進行大額資金充值,企業一旦出現問題就跑路。甚至部分商家的出發點就是集資詐騙,通過預付卡變相充值高息攬儲。」北京一家商業銀行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

該人士提醒,「消費者應擦亮雙眼預防風險。購買預付卡的金額如果較大,最好事前諮詢商家是否將該項目收款在商務部門備案。如果備案,所有的資金都會在指定的銀行帳戶監管,每個季度商務廳會和銀行對帳。」

事實上,多地監管部門都在持續出手整頓市場亂象。

據記者了解,2019年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就會同北京市商務局開展預付式消費整治專項行動。組織發起5批定向抽查和重點檢查,向預收費經營者發放警示信1.6萬份,518戶企業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數據顯示,2019年北京市針對故意拖延退費、未按規定備案的企業立案170件,責令改正61戶次,罰沒款311萬餘元;破獲預付式消費犯罪案件4起,抓獲犯罪嫌疑人9人;同時將295戶嚴重失信企業及541名主要人員列入黑名單。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姜詩薔

完美分割線

相關焦點

  • 品諾優創無牌照發行多用途預付卡,業務覆蓋15城
    尤其是商家在尚未取得合法經營資格的情況下便先行發行預付卡或招募充值會員,若後期無法正常營業將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據《21世紀經濟報導》調查,北京品諾優創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品諾優創」)在未持有支付牌照的情況下,在全國多個城市發行預付卡,憑藉該卡可購買蛋糕、節日福利品、電影票等。
  • 央行註銷4家支付公司 江蘇CA丟失網際網路支付牌照
    來源:華夏時報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徐曉梅 冉學東 北京報導近日,央行官網又新增4家被註銷牌照的的支付機構,包括御嘉支付有限公司(下稱「御嘉支付」)、艾登瑞德(中國)有限公司(下稱「艾登瑞德」)、江蘇省電子商務服務中心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江蘇CA」)、安徽華夏通支付有限公司(下稱「華夏通」)。
  • 再現支付公司註銷牌照 預付卡機構持續縮量
    北京商報訊(記者 嶽品瑜 劉四紅)又一家支付機構「棄療」預付卡業務。12月14日,有消息稱,安徽華夏通支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夏通」)註銷支付牌照,且已獲得央行批覆。對此消息,北京商報記者獲得了華夏通公司的官方回應。
  • 第三方支付草莽江湖:「多用途預付」違規叢生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第三方支付草莽江湖: 「多用途預付」違規叢生 持牌機構反被擠出市場3月19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就公司是否無證經營問題與品諾優創一位銷售人士諮詢,該人士顯然對央行的支付業務許可並不熟悉,並表示其「與央行公布的沒有關係」。
  • 攜程「無支付牌照」刷屏 業務面臨整改股價暴跌15%
    攜程「無第三方支付牌照」違規經營一事,仍在持續發酵。據記者表示,有些耐人尋味的是,在業內被攜程「無支付牌照」刷屏之前,攜程在美國的股價已經開始了暴跌。根據數據顯示,最近五個交易日,攜程的股價已經跌去15%。
  • 第三方支付草莽江湖:「多用途預付」違規叢生 持牌機構反被擠出市場
    「無證經營」頻髮根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依據發行主體的不同,預付卡主要分為單用途預付卡和多用途預付卡。單用途預付卡僅限於在本企業或本企業所屬集團或同一品牌特許經營體系內使用,如商場、超市等發行的購物卡;多用途預付卡則可在發卡機構之外、在支付機構拓展的特約商戶範圍內購買商品或服務,可跨法人、跨行業或跨區域使用。
  • 第三方支付草莽江湖:"多用途預付"違規叢生 持牌機構反被擠出市場
    按照業內人士透露,由於持牌機構,在進行多用途預付卡業務時,受到資金使用監管的問題,無法利用資金池「利滾利」,因此在展業過程中相比非持牌機構存在價格劣勢,反而面臨被市場擠出風險。 這也意味著,市場風險的焦點仍圍繞「資金池」。「無證經營」頻髮根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依據發行主體的不同,預付卡主要分為單用途預付卡和多用途預付卡。
  • 央行支付新規 聯華OK卡等預付卡未達標
    央行出臺的《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下稱《辦法》)政策正牽動各種支付類企業的神經。除了網絡支付類企業列入監管範圍,我們平常所熟知的聯華OK卡、斯瑪特卡等預付卡發行企業也被列入監管範圍。  記者注意到,按照《辦法》規定,實際上包括聯華OK卡發行機構百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斯瑪特等在內的多家企業均未達到規定的註冊資金的標準。
  • 關於預付卡牌照還有哪些你不知道的事
    能在全國發行和受理預付卡的機構據行動支付網資料庫資料統計,截至2020年3月,央行共進行了八批支付牌照的續展,其中關於「預付卡的發行與受理」牌照共170多家,而其中能在全國範圍內進行預付卡發行和受理業務的僅有6家。
  • 中國支付清算協會:打擊無證經營多用途預付卡業務行為
    近年來,監管部門對非法從事支付結算業務的行為持續打擊與治理,市場秩序顯著改善,無證經營支付業務的行為得到一定程度遏制。但是仍存在個別商業企業違法違規經營多用途預付卡業務或變相從事多用途預付卡業務,給持卡人資金安全和權益保障帶來較高風險。為規範預付卡市場秩序,打擊無證經營多用途預付卡業務行為,中國支付清算協會預付卡工作委員會向消費者、特約商戶和會員單位進行風險提示。
  • 央行新發61張支付牌照 超過半數為預付卡業務
    【搜狐IT消息】12月31日消息,央行31日下午發出第三批支付牌照,截止下午17點,本次第三方支付牌照工發放61張,其中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三大運營商均在本批次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
  • 預付卡牌照和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區別是什麼?
    2號令(第二條)將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的類型劃分為網絡支付、預付卡的發行與受理、銀行卡收單以及中國人民銀行確定的其他支付服務等四類。  因此,根據非金融機構獲準從事的支付服務具體類型,中國人民銀行會在頒發《支付業務許可證》時在「業務類型」欄中記載:「網際網路支付」、「預付卡發行與受理」或「預付卡受理」、「銀行卡收單」等不同業務類型。
  • 又一家支付機構離場,將全面暫停預付卡業務
    據行動支付網了解,商連商用原名深圳商聯商用科技有限公司,2012年6月獲得央行頒發預付卡發行與受理業務類型的支付牌照。 預付卡註銷大潮 隨著二維碼支付的崛起,卡支付逐漸被人們所淘汰,而備付金集中交存等政策的執行,也讓預付卡企業舉步維艱。據行動支付網統計,從2015年8月,浙江易士作為首個預付卡企業被央行註銷支付牌照開始,到2019年7月。一共有28家預付卡企業被註銷。
  • 第三方支付嚴監管 預付卡等細分業務紅利正退去
    在第三方支付嚴監管的背景下,預付卡等細分業務紅利正在退去。1月22日晚間,湖北藍天星支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天星支付」)在官網發布公告,決定退出湖北省預付卡市場。目前,已有3家擁有預付卡業務的支付公司主動「棄牌」退出。
  • 宏圖高科回應子公司天下支付未通過牌照續展 核心支付產品「天付寶...
    每經記者:謝婧 每經編輯:劉野天下支付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天下科技」)牌照未能續展已過去一個多月,其股東江蘇宏圖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宏圖高科」,證券代碼:600122)於近日對此事首次公開回應。
  • 持牌支付機構再減員 今年有4張支付牌照註銷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黃大智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稱,從近年來第三方支付牌照的續展和註銷情況看,未來支付牌照被註銷的名單仍會持續擴大,牌照數量將進入一個動態出清的過程,不論是預付卡、網際網路支付還是銀行卡收單等支付資格,如果業務量極小或涉及重大違法違規,都將面臨不予續展或註銷的局面。
  • 支付機構商連商用離場,將全面暫停預付卡業務
    近日,持牌支付機構深圳市商連商用電子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商連商用」)對外發布公告,將於9月30日全面暫停預付卡發行與受理業務,並要求持卡客戶儘快消費卡內餘額,或持卡片及有效身份證件前往商連商用辦理餘額贖回操作。
  • 拼多多黃崢關聯公司控股第三方支付企業,相關支付機構央行公示信息...
    曾多次被舉報無證經營支付業務的拼多多(NASDAQ:PDD)當時對收購付費通消息回應稱,「不予置評」。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央行二號令《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支付機構發生重大變動須事先獲得央行批准。2017年,第四批非銀行支付機構《支付業務許可證》續展時,中誠信和支付等5家公司違規變更股東,涉及擅自或變相轉讓牌照等原因被註銷支付牌照。
  • 央行就《支付機構預付卡業務管理辦法》答問
    新華網北京9月27日電 (記者 王宇 王培偉)題:以監管促發展央行有關負責人就《支付機構預付卡業務管理辦法》答記者問   中國人民銀行27日發布《支付機構預付卡業務管理辦法》。《辦法》的主要內容有哪些,有怎樣的監管思路,央行有關負責人就《辦法》部分內容回答了記者提問。
  • 央行:預付卡與銀行存款有本質區別 不受存保制度保護
    央行在執法檢查中發現,上海暢購存在大量挪用客戶備付金等嚴重違規行為,擾亂支付服務市場秩序,且造成重大損失,嚴重損害客戶合法權益,性質惡劣。  暢購持卡人利益咋保護  卡內餘額可被八五折收購  記者從央行了解到,上海暢購2011年8月獲得支付業務許可證,在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山東省開展預付卡發行和受理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