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喜歡歷史的小夥伴都知道,有這麼一個地方,在中華文明五千年歷史上有著濃墨重彩的一筆,是的,他就是胖彬今天旅遊的目的地——河南洛陽。洛陽被稱為十三朝古都(也有說十一朝),歷史上知名的朝代如商、周、漢、隋、唐(武則天)等均在此地建都。
歷史考察發現,洛陽自古以來除了都城之外,還是相當重要的城市,擁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更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胖彬覺得,可能洛陽是除了西安外,又一個滿城遺址的城市,二里頭文化遺址、東周王城遺址、漢魏洛陽城遺址等景點均是了解中華文明發展的重要景點,今天,咱夜遊隋唐遺址,看看在中國歷史上相當繁華的大唐。
隋朝只存在38年歷史,但卻顯得尤為重要。歷史上的隋朝在政治、經濟、文化和外交等領域進行大改革,初創了三省六部制、推行科舉制、興建大運河,開朝皇帝隋文帝開創了開皇之治。公元604年,隋煬帝楊廣即位後便遷都洛陽,並出現了「萬國來朝」的盛事。
公元690年,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武則天稱帝,改國號為周,並且定都洛陽,當時的洛陽也被稱為「神都」,洛陽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大發展。
直至唐朝末年,洛陽的隋唐都城毀於戰火之中,少部分遺址留存至今。而大家現在看到的隋唐遺址的宮殿建築,均為重建的。
由於是出差到此,只能選擇夜遊隋唐遺址公園。初入園內,現代燈光照射下的宮殿,顯得尤為壯麗,古風中帶著些許現代科技感。隋唐遺址中的宮殿多是由根據古代文獻和遺址信息勾畫而出,在原宮殿遺址上復建而成,佇立在現代化的高樓之中,顯得特色十足。
從較高的位置可以看出整個宮內的面積相當宏大,據說洛陽城由宮城、皇城、裡坊區和郭城組成。將宮城的應天門、皇城的端門、天津橋、天街和郭城的定鼎門串連起來,就構成了隋唐洛陽城的城市中軸線。
景區南門進入,首入眼帘的是一座名為「明堂」的建築。何為明堂?一句話概括,洛陽明堂就是武則天稱帝時期的正殿,這兒有著封建皇家最高的禮制和政治意義。雖然是參照古時候的建築復建,但給人的感覺也是相當的雍容華貴、金碧輝煌,體現了一代女王的霸氣。
洛陽明堂共分為三層,順著臺階緩緩而上便是正殿,環繞正殿一圈感受幾千年前的帝王是如何上朝面見各地來使。這時的遊人不算多,可以輕鬆欣賞整個隋唐遺址。認真查看柱子和其他結構,還可看見雕刻上的花紋,不知道這兒的宮殿是否使用了卯榫結構做成呢?好像小米之前是不是出了個類似的卯榫結構模型?
走入正殿,這兒可比外面華麗許多,高高在上的皇位,金色的背景牆用紅色點綴一番,這就是中國傳統的高檔。這種金色看起來似乎並不是我們常見的「土豪金」,當中更多的體現了尊貴。也許是一代女帝,這兒看起來似乎也沒有關於龍的刻畫,回想起那部滿城盡帶黃金甲的場景,也頗為相似。
簡單欣賞完了明堂,便是前往不遠處的「天堂」。在古書《資治通鑑》當中對天堂有記載,翻譯成現代文大致的意思就是:天堂位於明堂北面,共五層,高約120米左右,高於明堂,其內供養有大佛像。可以看出,在佛教盛行的唐朝時期,這兒是武則天禮佛的地方。
天堂這一如此巨大的建築物就算放在現代,也是一個相當龐大的工程,更何況在古代更是耗費人力物力財力的。看過電影《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的小夥伴應該知道通天浮屠,天堂應該便是原型了。
時間較趕,今夜只簡單的遊覽了隋唐遺址公園,將要離開時聽說央視將會在此處設立中秋晚會的會場,現場正在搭棚,也許下次在電視上看到一個更加華麗的大唐夜景。
洛陽是個好地方,十三個朝代在此建都,故有相當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有時間的小夥伴真應該到這兒看看中華文化的發展歷史。同時,這兒也有著中原地區的特色美食,可能南方來的我們不太會點菜,好像都是湯類食品,不知道洛陽的小夥伴有啥介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