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解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指南(試行)》

2020-12-07 資源中國

長期以來,受高強度的國土開發建設、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等因素影響,我國生態歷史遺留問題多、保護修復任務重,生態保護修復缺乏系統性、整體性,客觀上存在各自為戰的狀況。2016年~2018年,經國務院批覆同意,財政部、原國土資源部、原環境保護部(以下簡稱「三部門」)共同組織實施了3批25個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以下簡稱「山水工程」),受到各級地方政府和廣大群眾歡迎。各地在試點探索中總結形成了相關技術措施和典型經驗,同時也發現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日前,自然資源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生態環境部辦公廳聯合印發《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指南(試行)》(以下簡稱《指南》),系統指導和規範各地「山水工程」實施。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司有關負責人就《指南》的起草背景、指南起草框架思路、內容和要點等進行了解讀。

落實中央部署 回應實踐需求

「黨中央對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早就有部署要求,貫徹落實這些部署要求,需要指導實踐的準則。這是我國第一個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理念系統指導我國生態保護修復實踐、帶有通則性質的規範,是一項重要的標誌性成果。」生態修復司有關負責人順著時間脈絡,回顧了《指南》出臺的政策背景。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做出重要指示,強調要「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深入實施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生態保護和修復」。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要築牢生態安全屏障,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實施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黨的十九大提出,要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優化生態安全屏障體系,構建生態廊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健全生態保護和修複製度」「統籌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修復」。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加強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

2016年~2018年,三部門共同組織實施了25個「山水工程」,加快落實中央關於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的部署要求。

「這25個工程試點對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踐行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理念發揮了重要示範效應,但也發現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包括生態問題識別與診斷不精準、工程實施針對性和科學性不足、績效目標不符合實際、部分修復工程投入成本過高,制度機制不夠完善等,這些都急需統一規範,以指導具體實踐。」該負責人表示。

「2019年以來,『山水工程』有關管理制度文件密集出臺,尤其是項目儲備庫制度的建立,迫切需要全面指導和規範下一步『山水工程』項目的實施。此外,機構改革後,相關部門如何根據新的職能定位,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切實改變各自為戰的工作格局,也迫切需要指導和規範。」該負責人說。

2017年底,三部門提出,研究制定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作規程。自然資源部組建後,部生態修復司、國土整治中心等單位緊鑼密鼓,編制形成《指南》。

《指南》包括8方面正文和3方面附錄,對「山水工程」實施提出了總體要求,明確了保護修復原則和一般規定,並對「山水工程」實施範圍和期限、工程建設內容、技術流程、監測評估和適應性管理、工程管理等,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具體要求。

體現系統修復 前沿又接地氣

「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是按照山水田林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理念,依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以及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等相關專項規劃,在一定區域範圍內,為提升生態系統自我恢復能力,增強生態系統穩定性,促進自然生態系統質量的整體改善和生態產品供應能力的全面增強,遵循自然生態系統演替規律和內在機理,對受損、退化、服務功能下降的生態系統進行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的過程和活動。與以往生態保護修復相關工程相比,山水工程具有整體性、系統性和綜合性特點。」該負責人解碼了「山水工程」與以往生態保護修復相關工程的不同。

一是在空間方面,統籌考慮自然地理單元的完整性、生態系統的關聯性,《指南》明確工程實施範圍不僅限於重要生態系統所在的生態空間,還包括與之密切關聯的農業和城鎮空間,在國土空間開發利用格局和用途管制下分區分類開展生態保護修復,體現整體保護和系統修復思路。二是在要素方面,根據區域自然生態狀況,針對突出生態問題,《指南》提出對一定區域內山水林田湖草等各類自然生態要素進行保護和修復,保護修復要素包含多個,達到系統修復的效果。三是在措施方面,《指南》提出,綜合科學、法律、政策、經濟和公眾參與等手段,組合運用保護保育、自然恢復、輔助再生、生態重建修復模式,採取工程、技術、生物等多種措施,提升綜合治理的成效。四是在工程建設方面,在特定的國土空間內,按照「以塊為主,條線結合」的思路,《指南》提出統籌整合各類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和項目,形成一體化保護和修復的合力。五是在目標和效益方面,以提升生態效益為主要目標,同時兼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指南》提出,通過工程實施,實現國土空間格局優化,提高社會—經濟—自然複合生態系統彈性,全面提升國家和區域生態安全屏障質量、促進生態系統良性循環和永續利用。

該負責人強調,《指南》明確了生態保護修復要貫徹「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基本方略」「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堅持久久為功」,貫徹落實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全文均有具體體現。

《指南》還參考了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全球標準》、國際生態修復學會的《生態修復實踐國際標準》《澳大利亞生態修復實踐國家標準》等相關內容,吸收再野化、近自然、適應性管理等國際生態保護修復先進理念,通過搜集整理國內外生態保護修復典型案例,查閱生態學經典著作和文獻,梳理研究國內200多個相關行業的標準,相關成果都被吸收納入。《指南》提出,各類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實施要以生物多樣性為重要目標,契合了IUCN《生態連通性保護指南》要求,與國際《生物多樣性公約》總體目標一致。生物多樣性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明年5月將在昆明召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我們要為實現全球生物多樣性目標盡一份力。

25個「山水工程」無疑是《指南》最接地氣的參考。《指南》堅持問題和結果導向,強調科學修復,反對以生態修復的名義破壞生態。在編制中充分總結試點做法,充分吸收多方意見,增強了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比如針對個別地方出現的「盆景」工程、高價工程、過度修復等突出問題,提出了以本地適宜的生態系統為優先參照標準,在對生態問題進行識別與診斷的基礎上,進行措施評價與優選,實現低成本修復、低成本管護、促進生態系統穩定健康、可持續利用。

「論證會時,與會專家表示,《指南》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既吸收了國內外相關標準和國際先進理念,注重生態風險管理,做出了適應性管理規定,體現了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系統觀,具有前沿性;又結合了中國實際,切實指導具體實踐,具有較強系統性、綜合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該負責人說。

行政管理明確 技術要求科學

「將《指南》與國土空間生態修復頂層設計通盤考慮,將其納入制度標準體系的一體化建設。」該負責人說,《指南》編制,充分考慮了與國土空間生態修復有關規劃、項目儲備庫、項目管理、監測評價、技術標準體系等頂層設計相關工作的銜接,體現了行政邏輯和技術邏輯的統一。該負責人也透露,「山水工程」技術標準體系總體架構為「1+N」。其中,「1」是《指南》,定位為總體技術指導性文件。根據《指南》明確的技術流程和關鍵環節,後續將圍繞「1」逐步推進「N」個技術標準的研究,包括實施方案編制規程、驗收規程、效果評價規範、技術導則、適應性管理規範、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規程、資金測算規範等。

《指南》提出,實施「山水工程」要遵循5方面保護修復原則,包括: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自然恢復為主、人工修復為輔,統籌規劃、綜合治理,問題導向、科學修復,經濟合理、效益綜合,並提出要落實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要求等7方面規定。

「山水工程」實施範圍以生態空間為主,還會涉及密切相關的農業和城鎮空間。按照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的要求,《指南》對不同空間提出了保護修復的具體要求。對生態空間,《指南》分3類分別對自然保護地核心區、生態保護紅線內其他區域、一般生態空間提出了要求。對農業空間,《指南》要求維護農田原有生境,保護生物多樣性,打造規模相對集中連片的耕地、草地、溼地、林地等生態系統複合格局,利於促進產業生態化和綠色農業發展。對城鎮空間,《指南》要求保護現有生態廊道,建設生態基礎設施,打通城市內部水系、綠地和城市外圍河流、森林、耕地,形成完整的生態網絡,這與中央高度關注的城市生態安全風險防治、城市「雙修」要求一致。

「由於『山水工程』是在較大的空間範圍內實施的規模較大的生態保護修復活動,因此需要區分不同層級開展工作,在不同尺度上確定不同的目標任務、解決不同的問題,體現整體性、系統性、關聯性和協同性。」該負責人介紹,按照生態學的基本原理,對接國際生態修復標準,結合中國實際,《指南》劃分了區域(或流域)、生態系統、場地三個尺度。從技術流程上,《指南》將「山水工程」劃分為工程規劃、工程設計、工程實施、管理維護四個階段,規定了現狀調查等六方面主要技術環節。同時,《指南》還提出了監測評估和適應性管理的技術要求,並對工程管理的八個環節分別提出了具體要求。

「行政邏輯和技術邏輯的統一,增強了《指南》的指導性和適用性,使《指南》既適用於中央財政支持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也適用於地方自行開展的各類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定位立足於指導正在實施『山水工程』試點,更著眼於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全國開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提供指導,為下一步建立中央重點生態保護修復資金項目儲備庫、工程實施監管等提供依據,同時為相關決策者、管理者、規劃設計者、施工人員等提供技術支撐。」該負責人說。

i自然全媒體

記者:趙婧

編輯:李卓聰

相關焦點

  • 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怎麼做?這份指南告訴你!
    日前,自然資源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生態環境部辦公廳聯合印發《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指南(試行)》(以下簡稱《指南》),全面指導和規範各地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以下簡稱「山水工程」)實施,推動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修復。
  • 「行業觀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指南技術邏輯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遵循自然規律 堅持科學修復自然資源部國土整治中心 範樹印日前,自然資源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生態環境部辦公廳聯合印發 《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指南(試行)》(以下簡稱《指南》),
  • 山水林田湖草修復工程指南發布 推動一體化保護和修復
    人民日報北京9月22日電 (記者朱雋)記者從自然資源部獲悉:自然資源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生態環境部辦公廳日前聯合印發《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指南(試行)》(以下簡稱《指南》),全面指導和規範各地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以下簡稱「山水工程」)實施,推動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修復
  • 韶關市實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工作紀實
    韶關在推進落實廣東粵北南嶺山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項目過程中,以全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抓手,統籌綠美南粵三年行動計劃、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和粵北生態特別保護區建設,大力開展林業重點生態工程,加快生態修復保護,持續保持水土涵養,營造山清水秀的優美自然環境,促進山水相依、水木共生的良性循環,構建健康、自然的生態體系。
  • 山水林田湖草修復工程指南發布
    本報北京9月22日電(記者朱雋)記者從自然資源部獲悉:自然資源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生態環境部辦公廳日前聯合印發《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指南(試行)》(以下簡稱《指南》),全面指導和規範各地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以下簡稱「山水工程」)實施,推動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修復
  • 吉林省自然資源廳遼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實施方案...
    吉林省自然資源廳遼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實施方案單一來源採購公示一、項目信息採購人:吉林省自然資源廳項目名稱:遼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實施方案擬採購的貨物或服務的說明:為落實習總書記對遼河流域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結合2020年7月2日自然資源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中央重點生態保護修復資金項目儲備庫入庫指南(2020年)的通知》(自然資辦函[2020]1209號)的有關要求,省自然資源廳組織謀劃《遼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
  • 徐州: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
    在此基礎上,2020年,徐州市將以改善生態系統質量為核心,以保障和維護生態功能為主線,實施「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保護與修復,加強自然保護區和生態系統保護,加大生物多樣性保護力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牢固構築生態安全屏障。
  • 太原市婁煩縣汾河中上遊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縣城汙水...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北極星水處理網從中國政府採購網獲悉,山西省太原市婁煩縣汾河中上遊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縣城汙水治理項目發布招標公告。本項目新建婁煩縣汙水處理廠1座,設計規模:2.00萬m³/d;新建婁煩縣汙水提升泵站1座,設計規模2.4萬m³/d;新建汙水輸送管線33.28km,管徑DN600;汙水轉輸管線2.2km,管徑DN800.
  • 國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調研組來泰
    國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調研組來泰 2020-08-22 1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自然資源部: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不搞整齊劃一
    12月17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 做好生態保護修復工作」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發布會上,中國礦業報記者提問稱: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是根據習近平總書記「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提出的,請介紹一下這個工程的有關情況,這個工程與以往的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有何不同之處?對此,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司司長周遠波答覆稱,「十三五」期間,在全國開展了25個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
  • 曾伯怡調研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進展情況
    紅網時刻12月7日訊(熊敏 曹丹)4日 , 冷水江市委副書記、市長曾伯怡還率市自然資源、財政、發改、水利局等單位負責人就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項目建設進度情況進行調研 。 在山水林田湖草項目十標段和七標段 , 曾伯怡仔細詢問項目建設進度、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
  • 零陵:趙立平督導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項目建設情況
    紅網時刻12月3日訊(零陵站記者 陳濤)12月2日下午,零陵區委副書記、區長趙立平深入珠山鎮督導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項目建設情況,區委副書記龍軍參加。趙立平實地查看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項目2、5標段開展情況及建設進度,聽取了相關工作情況匯報,並就項目建設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指導性意見。
  • 婁底市來冷水江市開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驗收銷號工作
    新湖南客戶端12月23日訊(楊風)22日,婁底市自然資源局來冷水江市銻煤礦區開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現場驗收銷號覆核工作。冷水江市銻煤礦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總投資3.0429億元,劃分為5個片區、12個標段進行工程治理,主要以林地修復、耕地修復、引水工程、生態環境承載能力調研、搬遷避讓及房屋維修等手段,最終實現治「山」、治「水」、治「林」、治「田」、治「災」的目的。工作組對冷水江市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表示滿意,要求在工程全面竣工後著眼長遠發展,建管並重,綜合利用,紮實做好「後半篇文章。」
  • 自然資源部來我市調研華鎣山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
    11月18日至19日,自然資源部國土整治中心副主任羅明率調研組一行來我市調研華鎣山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工作。省自然資源廳國土整治中心副主任趙濤,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朱亞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李壽喜、副局長唐世清等陪同調研。
  • 省政府關於同意徐州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項目實施...
    省政府關於同意徐州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項目實施方案的批覆 發布日期:2020-09-30 10:55 來源:江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字體:[大 中 小] >省政府關於同意徐州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項目實施方案的批覆(蘇政復〔2020〕88號) 徐州市人民政府:你市關於申報中央重點生態保護修復資金項目(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的請示(徐政報
  • 科學開展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修復的指引
    近日,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聯合印發《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指南(試行)》(以下簡稱《指南》)。在全面總結2016年以來三批25個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經驗和問題的基礎上,與國際國內生態保護修復先進理念和有關標準充分銜接,為科學開展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修復提供指引。
  • 山東地礦五院多元化服務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
    通訊員 王棟棟 姜贇贇近日,山東地礦五院承擔了黑龍江七臺河市山水林田湖草倭肯河流域城區段生態保護生修復工程項目管理服務工程項目。此項目是繼山東地礦五院承擔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工程後在省外負責實施的另一大型「山水林湖草生態修復項目」,同時管理服務也是繼勘查設計、施工、監理等傳統服務後向新領域的一項轉型升級。該項目的承擔展現了山東地礦五院過硬的業務素質和雄厚的技術實力。
  • 祁連: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成效顯著
    通過系統實施總投資6.13億元6大類48子項目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項目,「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在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得到充分實踐。近兩年,祁連縣境內歷史遺留礦山生態問題得到治理,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效果持續提升,飲用水水源地規範化管理水平不斷提高、環境安全隱患得到消除,生態保護修復成效顯著。
  • 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完成子項目260個
    今年,是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的決勝之年、收官之年,也是工程為百姓交上答卷的關鍵一年。近三年時間裡,通過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的深入推進,破損山體蛻變新生成連片的綠洲,部分汙濁斷流的水洗重獲新生,溝壑嶙峋的土地改頭換面成為良田……工程帶來的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已經明顯顯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每個泰安人民的心中,生態環保意識得到了普遍提升。
  • ...流域梅州市全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項目實施方案編制…
    【生態保護】梅州市召開會議研究梅江-韓江流域梅州市全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項目實施方案編制… 2020-08-12 2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