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來了,撐著石鼓油紙傘!選用五年生楠竹,至少七十二道工序

2020-12-14 瀟湘晨報

非遺傳承 有味發現

由省級非遺百年張新發公益呈現

說起油紙傘,您腦海中會浮現出怎麼樣的畫面呢?《白蛇傳》中,許仙與白蛇在西湖斷橋以紅傘為媒,結下千古奇緣;白牆黑瓦青石板,細雨小巷撐著油紙傘的姑娘。

今天的第二站,我們就來到了湘潭石鼓,帶您走近湖南非遺——石鼓油紙傘。

-01-

上山選竹是第一步

傘骨架選用五年生楠竹

浸泡處理後進入

刨青,劈條,削骨工序

至少七十二道工序

今天帶我們發現非遺的嚮導名叫周漢宇,他正是湖南非遺石鼓油紙傘的傳承人。

周漢宇一見到我們,就把我們往山上帶,他說上山選竹子,是製作油紙傘的第一步。

選竹行話叫號竹,油紙傘的骨架用五年生楠竹製作,這樣的竹子不易被蟲咬壞,堅固耐用。

周漢宇在竹子根部砍了幾刀,一根竹子應聲倒地。

選好的竹子拿回家鋸成合適的長度,經過浸泡處理後就可以進入刨青,劈條,削骨等做骨架的工序了。

去除竹子表面的青皮和結巴後,竹子被削成一段段傘骨架組件。在加工時周漢宇會預先留出傘骨的弧度,粗細,長期的製作讓每個步驟都爛熟於心。

油紙傘的製作過程非常繁瑣,而且全部依賴手工完成。民間有諺語:工序七十二道半,搬進搬出不肖算。周漢宇告訴攝製組,從選竹到最後製成一把傘,需要半個月的時間,期間需至少有三個太陽天,用來完成曬傘骨,上桐油等特定工序。

做好傘骨組件後,再經過裝柄、裝鍵,就來到了工序繞傘圈了。

-02-

傳承人緊盯出品

繪畫、上油親自上陣

取材傳統國畫

傘面刷桐油防水

創製旅遊工藝傘

年產500萬把

油紙傘擋陽遮雨、堅固耐用,一把好的油紙傘能用幾十年。同時,油紙傘還是一件工藝品。繞傘圈,穿花,裱傘,糊傘邊,繪畫都是為了讓油紙傘變得更加漂亮。

近幾年,傳承人周漢宇在當地專門培養了一批生產製作人才,但他每天還要在工坊內緊盯出品。繪畫,上油這種重要環節,他要親自上陣。

石鼓油紙傘從削竹到繪製圖案都是全手工,材質也固守傳統,傘面繪製也很講究,主要取材於傳統國畫題材,也有各種民間題材。

油紙傘表面刷上桐油,等於是做了一層防水處理。油紙傘雨天使用後,要在傘半開或全開的狀態下陰乾,切莫在合閉狀態下甩水。近幾年,湘潭縣石鼓鎮還創新製作旅遊工藝傘。

現在湘潭縣石鼓鎮共有14家成品傘廠,40多家配件廠,形成了完整的制傘產業鏈,年產傘500萬把,佔全國工藝傘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

【來源:芒果都市】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非遺傳承 有味發現」湘潭縣石鼓油紙傘:歷經72道工序,用手藝傳承...
    周漢宇說,油紙傘的骨架要選用五年生楠竹製作,這樣的竹子不易被蟲咬壞,堅固耐用。他在後山挑選了一棵五年以上挺拔的楠竹後,去除竹子表面的青皮和結巴後,竹子被削成一段段傘骨架組件。在加工時,周漢宇會預先留出傘骨的弧度,粗細,長期的製作讓每個步驟都爛熟於心。油紙傘的製作過程非常繁瑣,而且全部依賴手工完成。
  • 「非遺傳承 有味發現」石鼓油紙傘:歷經72道工序,用手藝傳承中國韻味
    近日,百年非遺張新發「非遺傳承 有味發現」欄目組來到湘潭縣石鼓鎮,走進湖南非遺文化代表性傳承人周漢宇,聽他講述一根楠竹是如何通過手藝和匠心變成一把精緻的油紙傘的。周漢宇說,油紙傘的骨架要選用五年生楠竹製作,這樣的竹子不易被蟲咬壞,堅固耐用。他在後山挑選了一棵五年以上挺拔的楠竹後,去除竹子表面的青皮和結巴後,竹子被削成一段段傘骨架組件。
  • 時間好物之油紙傘,入畫成詩驚豔了年華
    分水油紙傘時間好物說到油紙傘大部分的人,就會想到詩人戴望舒《雨巷》裡撐著「油紙傘像丁香一樣的姑娘」。江南古典油紙傘製作工藝亦是油紙傘中代表,而「分水油紙傘」傳統製作技藝被專家譽為"中國民間傘藝的活化石",也是目前油紙傘行業中唯一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摘選自百度百科)
  • 瓶窯鎮內尋古技,油紙傘下話江南
    中國江蘇網8月14日訊(通訊員吳奕 禹月祺 記者袁濤)「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又寂寥的雨巷……」近日,江蘇大學管理學院「繪夢」實踐團隊來到浙江省杭州市瓶窯鎮塘埠村,參觀紙傘之家,採訪餘杭紙傘傳承人,探尋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油紙傘技藝背後的故事。
  • 工序七十二道半,遇5級風不變形,一把油紙傘何以爆紅?
    很多人都曾暢想,江南的姑娘撐著油紙傘,吳儂軟語的談話聲如江南煙雨一般纏綿。她們分花拂柳而來,嗅一嗅路邊的野花,抬頭看一看小巷的天空,多情地在這青石板路上徘徊,成為多少文人墨客心中的白月光。可見,油紙傘在古老的中國有著特殊的風情,它是煙雨江南的朦朧,也是唯美愛情的雋永。
  • 油紙傘、嗩吶、湘蓮……它們都是湘潭縣GAI上最靚的名片
    石鼓油紙傘:撐起片片詩意 煥發新生魅力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姑娘……著名詩人戴望舒的一首優美的抒情詩,定格在人們的記憶裡,>油紙傘成為了浪漫與古典的代名詞。
  • 科學網—瓶窯鎮內尋古技,油紙傘下話江南
    腳踏實地 「踐」所長 編者按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 瀏陽傳統手工油紙傘遠銷日韓 帶動五十戶脫貧
    星辰在線7月3日訊 據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尹瑋報導  「村上鼓勵村民生產油紙傘,我們家去年僅油紙傘一項就有24510元的收入。」瀏陽市達滸鎮椒花新村村民何秋鳳一家曾是村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如今因為一把小小的油紙傘而摘帽。在椒花新村,像她這樣生產油紙傘的居民就有50戶左右。
  • 這裡的傳統手工油紙傘變身藝術品遠銷日韓,今年銷售腰斬急求新銷路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尹瑋「村上鼓勵村民生產油紙傘,我們家去年僅油紙傘一項就有24510元的收入。」瀏陽市達滸鎮椒花新村村民何秋鳳一家曾是村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如今因為一把小小的油紙傘而摘帽。在椒花新村,像她這樣生產油紙傘的居民就有50戶左右。72道工序簡化為12道 「半勞力」也能勝任何秋鳳做油紙傘,是由村裡的李國忠手把手教授的。李國忠是達興工藝品廠的老闆,名頭雖大,其實是位老實人,不怎麼愛說話,但粗糙的雙手卻十分靈活,鑽孔、拼架、穿線……一氣呵成。
  • 油紙傘養護指南,撐著油紙傘穿漢服拍雪景吧!
    這位袍袍把她的疑問發到了微信後臺為了避免大家也出現同樣的慘案小袍今天就來講解一下傳統油紙傘的養護指南多「盤它」關於油紙傘,在文中小袍提到,油紙傘製作會有「上油」這道工序。傘面的桐油遇到雨水時,會產生反應,形成一層包漿。如果你買回來不常使用的話,反而會讓桐油幹掉,傘面向中間收縮、逐漸失去彈性,甚至有可能泛黃。所以,一定要多讓油紙傘見見雨水。
  • 傳承|煙雨朦朧,油紙傘下的旖旎時光
    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戴望舒《雨巷》白牆黑瓦青石板細雨小巷撐著油紙傘的姑娘戴望舒的一首《雨巷》描繪出多少人夢中江南的美好江南的姑娘撐著油紙傘吳儂軟語的談話聲如江南煙雨一般纏綿她們分花拂柳而來多情地在這青石板路上徘徊成為多少文人墨客心中的白月光這溫柔鄉的油紙傘曾生出多少纏綿悱惻盪氣迴腸的愛情故事當白娘子初化人形撐著油紙傘站在烏蓬船頭是否覺得千年寂寞修行「西湖第一勝境」三潭印月也比不上那文弱書生許仙
  • 非遺「薇」觀察①丨看赫山明油紙傘 傳承與創新的融合
    紅網時刻記者 劉慧婷 實習記者 鄧雨薇 通訊員 肖萍 李正華 益陽報導煙雨朦朧時,丁香一樣的妙齡女子撐著一把油紙傘,在雨中小巷裡漫步。這是戴望舒筆下之美。山水人景皆有故事,妙齡女子手握的油紙傘還有另一個故事。這把傘還握在了益陽人手裡。
  • 「一把傘,一生情」,從國漫中的油紙傘,看中國的「傘文化」
    ——戴望舒《雨巷》年少時期,曾對詩人筆下那個撐著油紙傘走在窄巷深處的丁香姑娘頗感好奇,那些埋藏在油紙傘下的情感似乎也帶了一點神秘的感覺。戴望舒詩裡那個撐著油紙傘在雨巷緩慢彳亍的丁香姑娘走遠了,伴隨著遠去的還有她的油紙傘。
  • 油紙傘,你不知道的那些美好寓意
    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而又寂寥的雨巷.......相信我們很多人在高中時期都在課本上讀過的這首詩,丁香一樣的菇涼撐著油紙傘,在寂寥的雨巷,向著撐著油紙傘的你走來;我們在讀到這首詩時。是否在心中想像著這樣一幅畫面,江南水鄉,撐著油紙傘的一雙人在雨巷相遇,他們有一樣的油紙傘,一樣的彷徨。詩中除了寂寥的人和雨巷,剩下的便是那油紙傘了。
  • 潛心手工製作油紙傘40多年 分水油紙傘省級非遺傳承人許學明獲全省...
    許學明給傘繞線「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這是戴望舒的《雨巷》裡關於油紙傘的描述。「延續了2000年傳統手工技藝的油紙傘,寄託著人們對它的厚重情懷,用它來遮風擋雨是不少中國人的浪漫追求。但因其製作成本偏高,攜帶不便,如今正慢慢退出人們生活。」許學明告訴筆者。
  • 賓陽油紙傘有300多年歷史 其製作工序有120多道
    賓陽油紙傘有300多年歷史,其製作工序有120多道即使沒錢賺 他也要傳承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記者 鄧色迎 文/圖核心提示南寧市賓陽縣的油紙傘,有著300多年的歷史,扇面堅韌透明,而隨著尼龍傘等的興起,油紙傘慢慢地被人們遺忘。總共需要120多道工序的制傘工藝,隨著老一輩制傘師傅的離去,越來越少人掌握,賓陽油紙傘製作技藝和製作工藝瀕臨失傳。陸雲崗幾年前從外地回家,跟父親學習油紙傘製作技藝。如今,他是南寧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賓陽油紙傘製作技藝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 雨巷丁香|瀘州分水油紙傘
    油紙傘 / 羋友康 攝 最美的不是下雨天,而是你撐的那把油紙傘 每年成都的非遺節上會看到一把碩大的油紙傘被稱作中國傘王▼中國傘王 / 冉玉傑 攝每年成都的非遺節上會看到一把碩大的油紙傘被稱作中國傘王
  • 撐著油紙傘去訪友
    撐一柄油紙傘,不邀賓,不喚友,沿著心靈指引的方向在光陰裡漫溯,去往那個熟悉的老地方,去看看那個經年的老友。漠漠紅塵,最讓人感到踏實的莫過於,任時過境遷,你我都還依然如故;當我踏著光陰的軌線,急匆匆地趕來與你重逢時,你也正靜靜地守望在原處。
  • 視頻|精準扶貧:油紙傘撐起致富一片天
    四川在線記者尹鋼 攝影報導11月18日,瀘州市江陽區分水嶺鎮,來自分水嶺鎮瀘南村從事手工製作油紙傘的村民們一大早就來到分水油紙傘廠,開始一天的忙碌,或鋸託、穿紋、網邊,或糊紙、扎工、晃油,忙得不亦樂乎。
  • 有一個女孩,站在雨巷,撐著油紙傘 ,在籬牆邊彷徨
    有一個女孩,站在雨巷 撐著油紙傘在籬牆邊彷徨一陣微風拂過拂過那個靜謐的雨巷 她站在籬牆邊 沉浸於她的憂傷有一支短笛,總是在雨巷吹響 每一天,每一天 樓臺,煙雨,他尋覓 尋覓笛聲飄過的雨巷 尋覓誰能將他的孤獨抵擋 陌生的女孩,站在雨巷 固執地,固執地 彷徨在雨中,尋覓笛聲的方向 笛聲給她帶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