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知識點: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2020-12-18 新東方網

  教學目標

  (1)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2)知道一元二次不等式可以轉化為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3)了解簡單的分式不等式的解法;

  (4)能利用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方程來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理解它們三者之間的內在聯繫;

  (5)能夠進行較簡單的分類討論,藉助於數軸的直觀,求解簡單的含字母的一元二次不等式;

  (6)通過利用二次函數的圖象來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培養學生的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

  (7)通過研究函數、方程與不等式之間的內在聯繫,使學生認識到事物是相互聯繫、相互轉化的,樹立辨證的世界觀.

  教學重點: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教學難點:弄清一元二次不等式與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數的關係.

  教與學過程設計

  第一課時

  Ⅰ.設置情境

  問題:

  ①解方程

  ②作函數 的圖像

  ③解不等式

  【置疑】在解決上述三問題的基礎上分析,一元一次函數、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間的關係。能通過觀察一次函數的圖像求得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嗎?

  【回答】函數圖像與x軸的交點橫坐標為方程的根,不等式 的解集為函數圖像落在x軸上方部分對應的橫坐標。能。

  通過多媒體或其他載體給出下列表格。扼要講解怎樣通過觀察一次函數的圖像求得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注意色彩或彩色粉筆的運用

  

  在這裡我們發現一元一次方程,一次不等式與一次函數三者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繫。利用這種聯繫(集中反映在相應一次函數的圖像上!)我們可以快速準確地求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類似地,我們能不能將現在要求解的一元二次不等式與二次函數聯繫起來討論找到其求解方法呢?

  Ⅱ.探索與研究

  我們現在就結合不等式 的求解來試一試。(師生共同活動用「特殊點法」而非課本上的「列表描點」的方法作出 的圖像,然後請一位程度中下的同學寫出相應一元二次方程及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答】方程 的解集為

  不等式 的解集為

  【置疑】哪位同學還能寫出 的解法?(請一程度差的同學回答)

  【答】不等式 的解集為

  我們通過二次函數 的圖像,不僅求得了開始上課時我們還不知如何求解的那個第(5)小題 的解集,還求出了 的解集,可見利用二次函數的圖像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是個十分有效的方法。

  下面我們再對一般的一元二次不等式 與 來進行討論。為簡便起見,暫只考慮 的情形。請同學們思考下列問題:

  如果相應的一元二次方程 分別有兩實根、惟一實根,無實根的話,其對應的二次函數 的圖像與x軸的位置關係如何?(提問程度較好的學生)

  【答】二次函數 的圖像開口向上且分別與x軸交於兩點,一點及無交點。

  現在請同學們觀察表中的二次函數圖,並寫出相應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通過多媒體或其他載體給出以下表格)

  

  【答】 的解集依次是

  的解集依次是

  它是我們今後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主要工具。應儘快將表中的結果記住。其關鍵就是抓住相應二次函數 的圖像。

  課本第19頁上的例1.例2.例3.它們均是求解二次項係數 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卻都沒有給出相應二次函數的圖像。其解答過程雖很簡練,卻不太直觀。現在我們在課本預留的位置上分別給它們補上相應二次函數圖像。

  (教師巡視,重點關注程度稍差的同學。)

  Ⅲ.演練反饋

  1.解下列不等式:

  (1)   (2)

  (3)   (4)

  2.若代數式 的值恆取非負實數,則實數x的取值範圍是。

  3.解不等式

  (1)   (2)

  參考答案

  1.(1) ;(2) ;(3) ;(4)R

  2.

  3.(1)

  (2)當 或 時, ,當 時,

  當 或 時, 。

  Ⅳ.總結提煉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二次項係數 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其關鍵是抓住相應二次函數的圖像與x軸的交點,再對照課本第39頁上表格中的結論給出所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五)、課時作業

  (P20.練習等3、4兩題)

  (六)、板書設計

  

  二課時

  Ⅰ.設置情境

  (通過講評上一節課課後作業中出現的問題,複習利用「三個二次」間的關係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主要操作過程。)

  上節課我們只討論了二次項係數 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問題。肯定有同學會問,那麼二次項係數 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如何來求解?咱們班上有誰能解答這個疑問呢?

  Ⅱ.探索研究

  (學生議論紛紛.有的說仍然利用二次函數的圖像,有的說將二次項的係數變為正數後再求解,…….教師分別請持上述見解的學生代表進一步說明各自的見解.)

  生甲:只要將課本第39頁上表中的二次函數圖像次依關於x軸翻轉變成開口向下的拋物線,再根據可得的圖像便可求得二次項係數 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生乙:我覺得先在不等式兩邊同乘以-1將二次項係數變為正數後直接運用上節課所學的方法求解就可以了.

  師:首先,這兩種見解都是合乎邏輯和可行的.不過按前一見解來操作的話,同學們則需再記住一張類似於第39頁上的表格中的各結論.這不但加重了記憶負擔,而且兩表中的結論容易搞混導致錯誤.而按後一種見解來操作時則不存在這個問題,請同學們閱讀第19頁例4.

  (待學生閱讀完畢,教師再簡要講解一遍.)

  [知識運用與解題研究]

  由此例可知,對於二次項係數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是將其通過同解變形化為 的一元二次不等式來求解的,因此只要掌握了上一節課所學過的方法。我們就能求

  解任意一個一元二次不等式了,請同學們求解以下兩不等式.(調兩位程度中等的學生演板)

  (1)   (2)

  (分別為課本P21習題1.5中1大題(2)、(4)兩小題.教師講評兩位同學的解答,注意糾正表述方面存在的問題.)

  訓練二 可化為一元一次不等式組來求解的不等式.

  目前我們熟悉了利用「三個二次」間的關係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方法雖然對任意一元二次不等式都適用,但具體操作起來還是讓我們感到有點麻煩.故在求解形如 (或 )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時則根據(有理數)乘(除)運算的「符號法則」化為同學們更加熟悉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組來求解.現在清同學們閱讀課本P20上關於不等式 求解的內容並思考:原不等式的解集為什麼是兩個一次不等式組解集的併集?(待學生閱讀完畢,請一程度較好,表達能力較強的學生回答該問題.)

  【答】因為滿足不等式組 或 的x都能使原不等式 成立,且反過來也是對的,故原不等式的解集是兩個一元二次不等式組解集的併集.

  這個回答說明了原不等式的解集A與兩個一次不等式組解集的併集B是互為子集的關係,故它們必相等,現在請同學們求解以下各不等式.(調三位程度各異的學生演板.教師巡視,重點關注程度較差的學生).

  (1)   [P20練習中第1大題]

  (2)   [P20練習中第1大題]

  (3)   [P20練習中第2大題]

  (老師扼要講評三位同學的解答.尤其要注意糾正表述方面存在的問題.然後講解P21例5).

  例5 解不等式

  因為(有理數)積與商運算的「符號法則」是一致的,故求解此類不等式時,也可像求解 (或 )之類的不等式一樣,將其化為一元一次不等式組來求解。具體解答過程如下。

  解:(略)

  現在請同學們完成課本P21練習中第3、4兩大題。

  (等學生完成後教師給出答案,如有學生對不上答案,由其本人追查原因,自行糾正。)

  [訓練三]用「符號法則」解不等式的複式訓練。

  (通過多媒體或其他載體給出下列各題)

  1.不等式 與 的解集相同此說法對嗎?為什麼[補充]

  2.解下列不等式:

  (1)        [課本P22第8大題(2)小題]

  (2)        [補充]

  (3)   [課本P43第4大題(1)小題]

  (4)     [課本P43第5大題(1)小題]

  (5)      [補充]

  (每題均先由學生說出解題思路,教師扼要板書求解過程)

 

  參考答案:

  1.不對。同 時前者無意義而後者卻能成立,所以它們的解集是不同的。

  2.(1)

  (2)原不等式可化為: ,即

  解集為 。

  (3)原不等式可化為

  解集為

  (4)原不等式可化為 或

  解集為

  (5)原不等式可化為:

或 解集為

 

  Ⅲ.總結提煉

  這節課我們重點講解了利用(有理數)乘除法的符號法則求解左式為若干一次因式的積或商而右式為0的不等式。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方法對符合上述形狀的高次不等式也是有效的,同學們應掌握好這一方法。

  (五)布置作業

  (P22.2(2)、(4);4;5;6。)

 (責任編輯:賈志超)

相關焦點

  • 初中數學:一元二次方程基礎知識點
    初中數學:一元二次方程基礎知識點一元二次方程基本知識點一元二次方程知識框架一元二次方程的有關概念對有關一元二次方程定義的題目,要充分考慮定義的三個特點,不要忽視二次項係數不為0.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基本思想2.基本解法直接開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
  • 初中數學,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各種題型一節課搞定
    初中數學,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各種題型一節課搞定。配方的意思就是構造完全平方式子,配方法就是藉助構造完全平方式,然後再開方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下面5道練習題囊括了使用配方法的大部分常見題型,以及這些題型的詳細解法,看看再練練,爭取徹底掌握配方法的使用精髓。第1題,這是一元二次方程最基本的題型:二次項係數為1。詳細解法如下。
  • 中考 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知識點匯總
    一元二次方程是中考的重點內容,在近幾年常以應用題和綜合題的形式出現,也是初中數學學習的重點,解一元二次方程是重要的應用,不管是直接開平方,還是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等方法解方程,四種解法各有不同,不同的依據,不同的適用範圍,都需要同學們重點掌握的,然後根據題目的實際情況,選擇最佳的解題方法。
  • 數學專題——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
    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中數學中必學的內容,而且也是初中數學中的難點部分,在中考數學中所佔的比例也很大,因此學好一元二次方程極為重要。不僅如此,在歷年的高考試題中,一元二次方程總是以二次函數的形式出現,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
  • 中考數學考點複習(七)一元二次方程,方程的應用與解法是重點
    一元二次方程是中考數學中我們常見的題型,它是解決二次函數問題的基礎,關於它的解法和應用題也比較常見,下面我為大家總結一下常出現的一些考點和題型一,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很多,我們一般常用的有三種
  • 初三數學《一元二次方程》題型分類總結
    一元二次方程作為進入初三的第一個章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元二次方程即是中考數學中的重要考察章節,也為二次函數的學習打下基礎。換言之,學好一元二次方程的內容將會給初中數學最重要最難的二次函數部分打下堅實的基礎。
  • 九年級數學高頻考點!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各類方法專項訓練,可下載
    在人教版九年級數學的學習中,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 屬於中考數學的高頻考點,可以說是必考知識點了,其中針對於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更是高頻考點中的高頻,今天我們就主要通過①直接開方法;②配方法;③公式法;④因式分解法(十字相乘法);⑤換元法;這五類方法來介紹一元二次方程的相關解法,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吧
  • 一元二次方程解的個數問題,5大重要題型,詳盡解析
    初中數學,一元二次方程解的個數問題,5大重要題型,詳盡解析。這節課主要練習兩個問題,一、如何判斷一元二次方程解的個數:對於△=b-4ac,其大於0時,方程有兩個不相等的實數根,等於0時,方程有兩個相等的實數根,小於0時,方程無實數根;二、給出一元二次方程實數解的個數,可以得出△=b-4ac的符號:有兩個不等實根時,△大於0,有兩個相等實根時,△等於0,無實根時,△小於0。
  • 高中數學:高中數學特別難?以下幾點幫新高一學生把控高中數學!
    高中數學知識點思維導圖高中數學與初中數學有哪些不同?三是知識內容的整體數量劇增:一般來說,初三知識點佔了初中知識點的一半以上,而整個初中知識點,比之高中,可能只能佔到二三成,由此可知高中數學的內容量是相當大的(雖然上海地區不用學導數、微積分、二項分布、正態分布等),加之時間緊、難度大,這樣,不可避免地造成學生不適應高中數學學習,而影響成績的提高。
  • 2020數學同心迎中考:一元二次方程概念及解法,備戰中考免費資料
    數學絕不可能發生的事:只需要掌握幾個知識點就可以拿高分!所以只有多練、多思,才能讓自己羽翼豐滿!因網頁不支持數學圖形與公式編輯,請以圖片為準!分析: 首先利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求出k和b的值,然後判斷函數y=x﹣的圖象不經過的象限即可.解答: 解:∵k、b是一元二次方程(2x+1)(3x﹣1)=0的兩個根,且k>b,∴k=,b=﹣,∴函數y=x﹣的圖象不經過第二象限,故選B.
  • CMU華裔奧數總教頭發現的一元二次方程新解法,網友先質疑後笑了
    二次方程可謂是人類在數學探索的偉大成就之一,它最早是在公元前2000年到1600年,被古巴比倫人提出用於解決賦稅問題。而見諸史籍的最早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是中國人趙爽在對《周髀算經》做註解的時候提出的,他解決的是一次項係數為2B時的情形,比印度人婆羅摩笈多(公元7世紀初)要早很多年。
  • 九年級數學一元二次函數基礎知識點講解,輕鬆入門一元二次函數
    九年級數學一元二次函數基礎知識點講解,輕鬆入門一元二次函數本文我們主要通過圖像和函數的性質進行一元二次函數基礎考點的講解,希望同學們在應用一元二次函數相關的知識時,能夠記住這些基礎相關的考點,順利突破難點!
  • 中考數學診斷,一元二次解方程,配方公式大顯能
    大家好,眾所周不知我是個教數學的。今天終於輪到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考點,老規矩我們來聊聊常見的題型。即所以這個方程有兩個不相等的實數根。二,韋達定理除了根的判別式,一元二次方程我們需要掌握的另一個基礎公式就是韋達定理(描述根與係數之間的關係,特別佩服這些偉大的數學家們,他們讓數學越來越簡單)即我們來看一道題
  • 2020數學同心迎中考: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別式,每年中考故事多
    數學絕不可能發生的事:只需要掌握幾個知識點就可以拿高分!所以只有多練、多思,才能讓自己羽翼豐滿!因網頁不支持數學圖形與公式,請以圖片為準。答案C.試題分析:解不等式得x<,而不等式的解集為x<1,所以=1,解得a=0,又因為△==﹣4,所以關於x的一元二次方程沒有實數根.故選C.考點:根的判別式;不等式的解集.5.
  • 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匯總以及拓展
    配方法配方法就是針對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來說,將二次項的係數化成1,再通過配方法的形式將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化成(x-m)^2=n的形式,再利用直接開平方法求出x。
  •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和十字相乘法基礎練習
    初中數學,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和十字相乘法基礎練習。這節課是基礎課,主要講解除配方法外的其它解法,其中十字相乘法不是一種獨立的解法,它應該歸類於因式分解法,因為有不少學生對這種解法不熟悉,所以單獨列為一類進行講解。
  • 中考總複習,實數、數與式、方程(組)、不等式(組)考點總結
    2、配方法配方法是一種重要的數學方法,它不僅在解一元二次方程上有所應用,而且在數學的其他領域也有著廣泛的應用。配方法的理論根據是完全平方公式a±2ab+b=(a+b),把公式中的a看做未知數x,並用x代替,則有x±2bx+b=(x±b)。3、公式法公式法是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它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方法。
  • 怎樣學好一元二次方程?好方法和好資料必不可少,趕緊備一份!
    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中數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如何才能透徹的掌握這一章?首先回歸教材、筆記,通過知識的複習理清所學,構建知識網絡;其次精選典型例題,落實基本方法、基本計算、同時強調解題規範;最後從提高應試能力和綜合素質的角度上來說,歸納解題方法(如證明方程根的情況、求參數取值方法),了解命題的方法。
  • 九上數學1.4.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公式法 - 二哥數學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學習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公式法的解法,其求根公式為:x=[-b±√(b^2-4ac)]/2a其中△=b^2-4ac叫根的判別式。那判別式△=b^2-4ac的值與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況有什麼樣的關係呢?又如何應用根的判別式的值求一元二次方程中字母的值或取值範圍?我們知道在二次根式中,根號裡的數不能小於0,若小於0則無平方根;而正數的平方根有兩個;0的平方根還是0。
  • 「04 乾貨」初中數學「一元二次方程」基礎知識點梳理+習題鞏固
    乾貨在後面不要錯過哦一元二次方程乾貨來啦【學習目標】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意義,會把一元二次方程化為一般形式;2.掌握直接開平方法解方程,會應用此判定方法解決有關問題;3.理解解法中的降次思想,直接開平方法中的分類討論與換元思想.